時代力量持續的關注居住議題,我們就多幫他推一把,現在也只剩下風雨飄搖的他們在對水深火熱的我們,繼續居住正義的路上。
雖然離大選還有一大段時間,可是目前各候選人除了帥哥美女牌之外,我們都沒有看到太多關注居住正義的人,很可惜,而四年前那些曾經說要關注的人,而今上了台就換了腦袋、收了錢就變了臉,靠著年輕人上位,卻一腳把年輕人踩在腳底下,墊著自己的身價,吸乾我們的血。
而且那些人都很會掰,弱智的令人討厭。
居住正義怎麼辦?
拿掉正義,居住問題從未解決過,馬政府雖推過合宜住宅,可惜被有心人扭曲,蓋得亂七八糟不說,應該大量興建才有效果的,變成少量蓋蓋的樂透宅。
蔡政府雖想力推社會住宅,但認真執行的人不多,不願配合得更多,而且當台北市發現房價因此而下跌後,垃圾億元們與市長們就開始反對了,用一堆垃圾的藉口來反對興建,這些不分藍綠的垃圾們,阻擋了年輕人可能的幸福,為自己帶來了豐厚的政治酬庸。
設計上應該要足夠才會發生效果的,而今還是被上下刻意的扭曲與瞎掰,依然變成樂透宅。
如果你是有錢人,如果你是炒房囤房一族,自然要反對居住正義,自然會認為憑什麼窮鬼可以跟你住在一起?
當六都紛紛成為昂貴的空城,只剩下自以為有錢的人住得起這裡,年輕人終於受不了高房價物價的剝削,而紛紛離開都市或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剩下啥?
早就啥也沒剩下了,等到台積電通通搬到中國或美國或越南之後,炒房囤房一族才知道,這個國家已經被你們毀了。
你以為你為你的子孫掙來的房產,有多值錢?42年後台灣人口大減近六百萬人,你已經死了,但你的房產根本就填不滿,這些資產終於是成為一堆垃圾。
就像廢棄的永達技術學院旁,以前房東們還以為這些房子至少值一些錢,可是現在就是一堆垃圾與廢墟,瞬間。
面對居住正義的公平稅制
政府逃避很可恥而且沒用
相信不少關心房價議題的朋友有印象,五月時,國發會「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有個 #應課徵空屋稅 的提案,不到兩週就迅速達成5000人連署的提案門檻,凸顯 #高空屋高房價 及 #公平課稅 確實是許多人關心的重要議題。該提案對應的主管機關內政部及財政部,在七月底時都已正式回應。
內政部的正式回應以 #空屋認定困難 為由否決提案,財政部則同樣否決了提案,在其「議題手冊」中更羅列以下否決理由:
1️⃣房價影響因素眾多,空屋稅效果有限
2️⃣已授權地方政府訂定差別稅率,達成量能課稅目標
3️⃣空屋認定易生爭議,稽徵成本效益不彰
問題是,空屋稅真的有這麼不可行嗎?以下分成三點來跟主管機關再商榷。
(文長注意)
一、空屋認定的關鍵,還是在政府要不要做
財政部與內政部否決提案的共同原因是「空屋認定困難,稽徵機關舉證耗時及耗力」。問題是,「空屋稅」並非台灣創舉,主管機關不妨多借鏡他山之石。
例如,加拿大溫哥華及日本,都有開徵空屋稅。2017年溫哥華市長Kennedy Stewart宣布,對一年空置超過六個月的房屋,徵收1%空屋稅,結果在一年之內,溫哥華的空屋數量就下降了15%;日本則定義空屋為「建築物或附屬建築物沒有人居住或做其他用途」,另針對「特定空家」(有傾倒危險、嚴重危害衛生、嚴重破壞景觀及與周遭環境不適切狀態的空屋),除了取消固定資產稅的優惠稅率,最多可能要多繳5倍的稅。
回頭看台灣,其實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都會進行 #空屋普查,最近一次在2010年,當時盤點出的空屋數達156萬戶。而內政部營建署也有 #低度用電戶調查,2019年的統計是96萬戶。
無論是否推動空屋稅,政府的第一步就是檢討整合跨部門的調查方法,提供人民更可信的空屋參考指標;其次,財政部的議題手冊自己也提到,台北市是以 #低度用電用水 作為認定依據,確認後就以 #非自住稅率 來開徵,並開放居民申覆,表示政府認定早有案例,關鍵還是要不要做而已。
二、研究證實,提升住宅持有稅,的確會影響房價
回到空屋稅提案者的主要精神,其實是想要政府去處理台灣 #住宅持有稅過低的問題,讓投資客或建商有餘裕持有大量住宅,來進行囤房及炒房,才會長期造成「高空屋x高房價」這樣違反市場原理的現象。因此,必須透過稅率來提高房屋活化的誘因,來解決市場和房價的扭曲。
先看台灣的 #不動產實質稅率 約為0.13%,相較於新加坡0.17~0.36%、日本0.2%、倫敦0.38%、紐約0.72%,確實偏低。
再看提高住宅持有稅與房價是否相關?財政部稱沒有相關,但學者 #彭建文 等早在2007年便透過對北市大同區與內湖區的實證研究指出「有效稅率每提升1%,房價將會降低2.02%」,顯然有相關性。
財政部又稱「1972年時曾課徵的空地稅作為懲罰性稅制,歷經十年後停徵,期間並無實證指出明顯效果。」然而, 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日前指出,包括《基隆市稅務局105年研究報告:空地稅課徵可能性與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及《花蓮縣開徵空地稅實施可行性研析》等政府研究報告都明白指出,空地稅效果不彰,與造成不動產有效稅率過低,有高度關係。
財政部如果還要堅持宣稱「空屋稅效果有限」,恐怕需要拿出更多佐證。
三、提升持有成本,囤房稅也是條路徑,然而現行制度法規空白授權根本無法量能課稅
撇開空屋稅的認定如何更完善有待討論,其實囤房稅也是個能增加住宅持有成本的路徑。現行房屋稅第五條即有區分自住跟非自住者(四戶以上)適用不同稅率。
然而,囤房稅政策真的是像財政部說的「已授權各地方政府訂差別稅率,達到量能課稅的目標」嗎?
實際上並非如此。
仔細比較各地方政府的 #非自住房屋稅率,就會發現只有台北、宜蘭、連江有訂完整的累進稅率,桃園是4戶以上通通2.4%,新竹縣則是1.6%。至於其他縣市,非自住通通只訂最低標準的1.5%,不管持有10戶或4戶都一樣,根本沒有量能課稅、抑制囤房的效果。
關鍵在於,目前的財政部是透過《房屋稅條例》第5條「各地方政府『得』視所有權人持有房屋戶數訂定差別稅率」,而非「應訂定差別稅率」,形同空白授權給地方政府,讓地方府會得以規避訂定差別稅率。換句話說,財政部如果真的有心落實量能課稅,制度面絕對可以有改善空間。
👉結論:增加持有成本、完善稅制政策,的確有助於房市正常化,甚至改善租屋市場
此外,這次提案有件有趣的是,就是內政部的議題手冊明白指出「未來若能透過稅制改革,引導擁多屋者之房東將適合的房屋釋出給需要的民眾承租,提升本部包租代管政策成效,本部亦樂見其成。」
可見得,內政部也認同持有稅提升能幫助到包租代管,然而可能這基調打臉財政部,所以最後在JOIN平台上正式回覆上就被拿掉了。
時代力量認為,透過增加住宅持有成本,的確有助於房市正常化,甚至改善租屋市場。然而,重點還是如何形塑有效的政策,讓囤房稅制和空屋認定更為完善可行,而非停留在當前「立意良善、徒具形式」的法規狀態,對高房價高空屋依舊一籌莫展。而讓居住正義真正落實,改善居住困境,就是時代力量的任務。
今(9/4)日下午14:00 立法委員 黃國昌 會舉辦「邁向居住正義、台灣需要囤房稅」公聽會,屆時委員的粉專及YouTube會有直播,請大家一同關注。
營建物價手冊 在 營建物價下載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營建物價 書刊第126 期+2018. 公共工程常用植栽手冊. 1100元. 《信用卡訂購》 ... 營建物價電子版依訂購期限不同,均可查閱各期. ... <看更多>
營建物價手冊 在 營建物價下載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營建物價 書刊第126 期+2018. 公共工程常用植栽手冊. 1100元. 《信用卡訂購》 ... 營建物價電子版依訂購期限不同,均可查閱各期. ... <看更多>
營建物價手冊 在 公共工程常用植栽手冊/營建物價綠建材專刊- Book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單本郵購另加收郵資處理費65元) 公共工程常用植栽手冊滿足公共工程電子標單編撰以及預算編列之要求。依據「公共工程綱要編碼與細目編碼原則表」,編列公共工程資源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