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每個父母都應該認真看一遍=
以下節錄書中片段:
「有個向蒂娜求助的父親就因此受用。他的五歲兒子有時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鬧脾氣,他對此已經無計可施,但這孩子顯然有能力做出適當行為和好的決定,因此蒂娜這樣引導他:
我一開始先向這名父親解釋,他的兒子有時「無法」自我管理,也就是說並非故意「選擇」任性或叛逆。他用明顯的肢體語言回應我:雙手抱胸,身體往後靠著椅背。雖然他沒有翻白眼,但顯然對我的說法持保留態度。於是我說:「我感覺得出來,你好像不太同意我說的話。」
他回答:「這實在沒道理。他連很大的失落感都可以調適得很好,像上星期沒辦法去看曲棍球賽。但他有時只是因為無法用正在洗碗機裡的藍色杯子就大發脾氣!#這不是因為他做不到,#而是被寵壞了,#他需要更嚴格的管教好學會乖乖聽話,#他做得到的!#他證明過他完全可以自制。」
我決定冒一點風險,嘗試一點不尋常的做法,但不知道效果如何。我點點頭,問他:「我想,你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個充滿愛與耐心的父親,對吧?」
他回答:「大部分的時間是,但有時候當然不是。」
我試著用有點幽默感和俏皮的語調說:「那麼,你『可以』充滿愛與耐心,但有時你選擇不這麼做?」還好他露出微笑,表示願意繼續聽下去。所以我繼續說:「如果你愛兒子,你會不會每次都做出較好的選擇,總是當個好父親?為什麼你會選擇變得沒耐心又情緒化?」他點頭,嘴角更加上揚,開始理解我的用意。
我接著說:「讓你難以保持耐心的原因是什麼?」
他說:「這要看我當天的心情。有時我很累,整天上班還過得很糟等等。」
我笑著告訴他:「你知道我接下來要講的重點是什麼了吧?」
他當然知道。蒂娜繼續解釋,一個人處理狀況和做決定的能力,依據每個情境不同而時好時壞,#人類的自制能力並非穩定一致,#對五歲兒童來說更是如此。
這名父親顯然了解蒂娜所說的話,他兒子在某個當下能夠自制,並不表示一直都能如此,我們不能做錯誤的假定。若孩子沒能好好管理情緒和行為,也不代表他被寵壞,需要更嚴格的管教,而是需要 #理解和幫助。#他的父親可以透過情感連結和設定界線,#來增進兒子的能力。事實上,#每個人的能力都會因為心理和身體狀況不同而變動,#而這些狀態受到很多因素影響,#特別是大腦還在發育的孩子。」
這本書句句金玉良言,從圖書館借來看了幾頁我就立刻上網購買,還約花爸一起看,這本書絕對值得翻個10遍,也推薦給各位爸媽~~
「特別是大腦還在發育的孩子」的推薦目錄:
特別是大腦還在發育的孩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孩子耳光是傷害他
「如果有人甩你巴掌,記得要躲要擋!自己不管多生氣,也請別賞人耳光!」
今天看到網路上一則轉貼(連結如下),出自小兒科診所,開頭就是這兩句話。因為打耳光可能造成耳膜破裂,這是從愛迪生到現在都存在的可能性。我自己從小到大就被師長打耳光,我的工作領域在家庭,聽到孩子被打耳光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我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被打耳光,確實印象深刻,這似乎是喜歡打耳光的人,想要的效果。然而,說實在,我從小大致是個乖乖聽話的孩子,現在想來,之所以被打,都是因為很小的事(像是幫忙拿菜的時候不小心打破盤子),主要是師長的情緒當時需要發洩,要找個不太會反擊的人,殺雞儆猴,或者是想要表現自己的權威,希望孩子懂得敬畏。
至少以我個人而言,打耳光這個教養手段的建設性不高,留下來的,都不是太好的情緒。因為像我之所以被打的小事,其實在生活中很普遍,我實在沒辦法知道今天又是哪一件小事會被針對。即便以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回頭反省,唯一可以學到的就是,要早一點發現大人的情緒不佳,能躲則躲。
不過,儘管如此,我不會因此就完全否定賞我巴掌的師長,給過我的正面的教育,我現在已經能夠分得清楚,而且也學會保護我自己了。只是,我還是再強調,他們教導我的好的思想與學識,大致上跟被打巴掌沒什麼關係。
我之前在跟老師們討論情緒管理的時候,會拿一些新聞案例為例。即便現在校園實施零體罰,老師情緒失控之後,打學生就不會那麼拿捏力道跟部位了,上網查關鍵字就有詳細說明。我也跟老師們報告過,感覺自己情緒失控,離開現場是最簡便的辦法,以前打耳光會被合理化為教育,現在打耳光會被認定為傷害。
不是只有師生關係不適合打耳光,就親子關係來說,我目前也認為不應該。就我自己被打的經驗來說,除了感覺很羞愧之外,還會有頭暈的感覺。我曾經看過一位爸爸打孩子,把孩子打到撞牆,這還會有腦震盪的可能。
然後,偶像劇裡面,常演女主角生氣,就打男主角巴掌的情節,我也不贊成。喜歡一個人,不是可以被打巴掌的理由,跟性別無關,單純是這個動作,很不尊重人,基本上我認為是一種羞辱。
我認識一對婆媳,就是因為婆婆會打孩子巴掌,媽媽挺身保護孩子,於是關係交惡(這只是婆婆諸多體罰招式的一種,但媽媽特別怕打巴掌的後遺症)。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通常會訴諸武力管教的人,常常沒有信心,或覺得自己沒辦法用言語跟孩子講道理。現代家庭裡,要用到武力讓人屈服,那通常是退無可退的境地,代表大人已經沒招了。
各位親愛的朋友,我是被打耳光的過來人,也是常跟家庭討論親子教養的心理師。我認為比打耳光更有效的教養方式,還有很多,嚴格來說,再怎麼樣都不要打頭,有時候造成的傷害不好彌補,特別是大腦還在發育的孩子。
我後來上網才發現,打耳光可能會產生不少嚴重的生理病症,歡迎醫學知識豐富的朋友補充。期待我們一起來相互提醒,文化中的這種陋習,可以經由我們努力而改善。
.
柚子小兒科診所
https://www.facebook.com/…/a.17391441932…/1199191983465621/…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博客來:http://ppt.cc/XpS6Y
#博客來活動 : 7/9(六)《我想傾聽你》每日一書66折
2.金石堂:http://ppt.cc/Qv9m5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