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拍板通過的紓困4.0即將上路,防疫紓困預算總額高達8,400億元,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衝擊,民眾最關心的即是,自身是否符合這波紓困對象,以及紓困相關措施。
昨日政院公布布紓困4.0的具體内容,時代力量檢視目前所公布的紓困方案,補助對象涵蓋個人如中低收入戶、自營工作者、農漁民生活補貼、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等,以及企業紓困貸款等產業薪資補助,但其實仍有許多受到疫情波及的民眾與產業,正等待政府提供即時的援助。時代力量針對行政院紓困預算方案的缺失提出以下補強措施,希望在下週立法院召開臨時會時,能併入審查處理,儘速完善紓困措施,盼望紓困及時雨能落在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民眾手中,讓全民都能安穩度過疫情。
一、#紓困顧全民
📍#租屋族房租補貼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租屋人口超過三百萬,弱勢租屋族在疫情之下成為最受衝擊的族群之一,但目前的紓困方案完全未見房租補貼。時代力量呼籲政府應正視租屋族權益,若台灣疫情無法在短期內緩解,除了發放一次性的現金補貼外,相關部會應超前部署、研議調整法規和政策,協助租屋族度過難關。
📍#居家夏季電價減免
目前全國防疫警戒皆為三級,且至少持續到6月14日,企業與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採居家辦公或受疫情影響在放無薪假時,居家用電量增加,加上6月起夏季電價上路,隨之而來的便是電費有感增加。因此,時代力量主張在防疫警戒升級期間,區分家戶用電和工業用電。調降家戶用電的夏季電價計算方式或計算時間,讓人民可以安心居家防疫;而工廠則維持夏季電價計算。
二、#一起挺父母
📍#幼兒園減免退費
目前教育部針對幼兒園的紓困方案為:若幼兒園業者欲申請紓困,條件是須讓家長免繳代辦費、同時應正常支付教職員工全額薪資。
目前的補貼方案受到許多家長反彈,因為對家長而言,雖然免繳代辦費、但仍需繳納學費裡比重最重的學雜費,目前孩童家庭防疫津貼僅一萬元,根本無法填補,無助於減輕幼兒家長的經濟重擔,甚至反而讓家長考慮藉退學來免除學雜費繳納。政府應思考疫情時間拖長時,該如何協助家長。
在業者部分,收不到學費的幼兒園業者面臨著營運困難,但仍需支付教職員工全額薪資。業者在進行成本評估時,若申請到的紓困補助金額低於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所節省的支出,反而會讓業者決定不申請紓困補助,教育部的政策一樣無法支援到這些被迫放無薪假的教職員工。因此,時力黨團呼籲教育部應提出合理的幼兒園收退費機制,並更審慎評估請領補助政策。
📍#改善特教生遠距學習困境
特殊教育生部分,在目前停課不停學的政策下,遠距教學無法協助中重度、無口語或認知功能缺損較嚴重的特教學生進行學習,停課期間也沒有特教助理員進行專業的協助,使這些學生在停課期間無法獲得日常的學習效果。時代力量呼籲政府應研擬相關措施,包括特教助理員的即時協助機制,以及對特教學生所需之遠距教學輔具進行盤點及支援。
📍#留意停課學生心理健康
在高風險、高關懷學生部分,目前的心理輔導的措施及配套措施不夠清楚,雖然有電話訪視與關懷,卻無法如面對面輔導一樣給予適時協助。時代力量呼籲政府應盤點並支應相關的硬體設備並確保資訊安全,讓各級學校的輔導系統有所依循,並能透過通訊方式提供學生心理支持。
📍#照顧長輩納入家庭防疫補貼
在家庭防疫補貼部分,則應擴大補助範圍至長者與身心障礙者的照顧人。在三級措施之下,除了停課外,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也因疫情而暫停服務,因此在時力黨團的爭取下,防疫照顧假除了孩童的照顧外,也納入了長者的照顧。但目前行政院規劃的一萬元補貼,對象僅限國小以下孩童或國、高中特教學生的家庭,時代力量再次呼籲,家庭防疫補貼應納入長者與身心障礙者以符合公平性,也為照顧長者以及身心障礙者而請假的人民提供適時的補助,協助人民撐過這段辛苦的時間。
三、#產業要救急
📍#政府公有租金減免與產業租金補助
由於此波疫情主要衝擊內需型的服務業,如KTV、網咖、K書中心、社教機構、日間照護中心、小吃店等商家,相較去年受影響的產業,整體資本額更小,現金流也更緊,對於經濟衝擊的容受力更低。
因此,除了現行針對企業的紓困外,協助降低或減免租金負擔,會是最重要的協助。時代力量主張,如果是因應政府要求停業的行業,政府公有租金部分應該在停業期間全面減免租金,而民間的租賃契約部分,也應該在停業期間給予全額補助。
針對受防疫升級政策影響的行業,如受全面禁止內用或禁止人流而受到衝擊的餐飲業,則政府公有租金也應提供遠高於現在只有2成的租金減免,同時針對民間部分,政府也該給予相同成數的補助。
此外,由於大多商家並沒有租賃公證合約,因此在申請程序上,時代力量也建議不強制要求有公證合約才能申請,以實際幫助到店家。
📍#審慎思考政策的實際效益並參考其他國家作法
目前紓困措施採「一次性發放,以及以正職員工為乘數的規模」,時代力量建議,經濟部應該研議更能實際幫助店家持續經營的紓困措施,或者參考新加坡去年封城時「封城期間的餐飲人員薪資補助 75%,封城結束後以下調比例的方式延續補助」的做法,用比較長期支持的措施來給予人民信心。
📍#紓困措施應多與業者進行討論
以餐飲業為例,員工有很多是半工半讀者或兼任多份臨時工者,但此次經濟部的措施主要聚焦在全職員工作為給付的基準。因此,如何實質認定並真正照顧到實際從事工作的人,以及追蹤後續的執行情況,將會是時代力量未來處理紓困預算時考量的重點。
四、#更要顧弱勢
📍#領補助企業不得解雇勞工
時代力量強調,紓困預算是人民的血汗錢,為了共度難關,應該是國家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企業不應一邊請領政府紓困補助,又一手解雇勞工。然而,在此次經濟部的紓困補助方案中,卻出現企業可依據其規模,有一定的離職額度的規定。時代力量將就這部分提案探討,避免政策本末倒置,違反政府欲安穩勞工就業的目的。
📍#放寬勞工生活補貼資格門檻
去年「家戶」定義是以「實際共同生活」認定,今年卻改採取「同一戶籍」為標準,將壓縮到有實際紓困需求的民眾。若限制一戶一人申請,並僅給予單一額度一萬至三萬元的補助,忽略了家戶人數及收入的差異性,恐出現一戶 8 口和一戶 1 口皆補助三萬元的現象。
時代力量認為,衛福部應調整擴大急難紓困方案,就家戶認定及給付額度進行通盤檢討,補助金額應分級,按戶數人口給與適當補償,以協助真正需要幫忙的弱勢家庭。
📍#改善擴大急難紓困審查流程與標準
以去年文化部的紓困為例,規定申請紓困時須附上「自然人受委託或邀請參與藝文活動證明書」,且證明書上又需要取消演出的委託負責人簽章才能請領補助。但因為現在全國已進入三級警戒,要找到負責人親簽並不容易,因此,時代力量呼籲文化部應簡化程序及開放電子簽章,使藝文工作者能夠快速得到紓困補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60的網紅沖繩 Oki-Fam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我地全家飲杯咖啡支持下我地吖: https://ko-fi.com/okifamily 更多沖繩去玩訊息: www.oki-fami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kiokifamily/ 我們會不定期在YouTube 或 Facebook...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沖繩 Oki-Fam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特教生與融合教育】EP1何謂特殊?什麼是特殊教育? 曲智 ... 的評價
- 關於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他認為只有在班級老師和學生充分了解身障生的情況下 的評價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正視特教巡迴教師困境
#疑似生不計入師生比嚴重失真
#資源班與巡迴輔導班應設定師生比上限
先前我們曾提到,特殊教育在各縣市的需求、資源落差相當大,特別是在人數少無法成班或地區資源較少的學校,可能難以聘請專任的特教老師。
因此,「巡迴輔導」的特教服務就非常重要。
所謂的特教巡迴輔導,是由特教老師到家中或各個學校,服務有特教需求的學生,並且,需要與教保服務人員、普通班教師、校方人員團隊合作,提供諮詢服務、特教課程、學習困難的學科輔導等資源,讓身心障礙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品質,協助孩子適應普通班的環境及學校生活。
不過,近來我們陸續收到一線巡迴老師的反映,由於巡迴教師的服務,是以學校為劃分單位,並無訂定上限服務人數,目前學前巡迴輔導的師生比,甚至高達 1 : 30 以上,案量已明顯超載。
以實際狀況來說,一個巡迴老師要跨多間學校、巡迴範圍過大,自己開車車程就可能需要花到 40 分鐘以上,但每周卻僅酌減 1 節課為交通時間,期間的交通費,甚至還是以公車票價計算。
此外,一線人員也反映,特教師生比嚴重失真的原因之一,在於「疑似生」不計入服務案量。
有些學生可能存在隱性障礙,第一次鑑定先被定義為「疑似生」,通常等一年後重新鑑定。實務上,為了讓孩子盡早獲得支持,特教老師仍會提供特教服務;但是,目前許多縣市不計入疑似生,或是服務 2 位疑似生才等同 1 位特教生,明顯不合理。
針對以上困境,今天我在教文委員會向教育部長 潘文忠 反映,其實 2009 年《特殊教育法》修法時通過的附帶決議,早已指出「資源班」與「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國中以上每班學生人數應為 24 人,國小每班學生人數應為 16 人,學前每班應為 10 人。
依相關辦法換算師生比,也就是國中以上每班 1:8,國小每班 1:8 ,學前每班 1:5。
但是,修法至今 11 年,卻都沒有落實。
因此,在質詢中,我也要求教育部,中央應該遵行這項附帶決議,規劃出具體的改善措施,以及中長程的策進作為,並實質挹注資源給地方,包含以下事項:
✔️ 盤點現行各級學校特教教師「編制員額人數」與「實際聘用人數」,並補齊正式編制員額。
✔️ 盤點高中以下各級學校「資源班」及「巡迴輔導班」的師生比,其計算應包含疑似生,並應修正相關辦法、設定每班學生人數上限,提出各教育階段應逐年增加專任特教教師的進程。
對於我們的要求,潘部長已承諾會配合辦理,並且,會在未來 2 個月內提出說明。
我們希望,教育部及國教署能夠誠實面對特教師生比嚴重失真的現實問題,這是 11 年來,中央慣以「地方自治權限」為由,放任不作為的結果,不僅導致一線巡迴老師及特教老師疲於奔命,更重重傷害了特教生的受教權益。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成癮:明明很努力,為何就是戒不掉?】
「我一開始使用毒品是來自朋友,當然最單純來講是好奇心,很多朋友會來慫恿,一次一次的跟你說:『沒關係』、『這沒有什麼』、『我用了以後也沒什麼,到現在還不是一樣』,這是我一開始使用搖頭丸的情況。」
小胖說他使用毒品的契機,是基於好奇心與朋友的誘惑,之後讓他繼續使用的原因,除了毒品帶給他以往沒有過的感受之外,他也在毒友之間獲得歸屬感,「我們好像在一起、我們就是一夥人」,而當時他對用毒的意識並不強烈,覺得「我們沒有在用毒品,我們只是在讓自己快樂而已」合理化自己的用毒行為。
■藥物濫用過程中傷害最深的其實是家人
「我犯了錯進了派出所,凌晨3點多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從大老遠坐計程車來到我面前,只為了跟我說:『你有沒有吃飯?你會不會餓?你會不會冷?沒有關係,我們一起面對。』當下其實我是崩潰的,因為我什麼都不能做,我再次傷害了媽媽。」【註1】
■這是一個「成癮」的時代
抽菸、喝酒、嚼檳榔、喝咖啡、安眠藥、非法毒品、藥品濫用、賭博、暴飲暴食甚至於滑手機、網路上網都可以成癮。其中又以「喝酒」和「藥物濫用」這兩項常造成許多的社會問題。
「長期飲酒過量」所衍生出個人生理病痛、家庭功能失調及酒後駕車社會安全危害等問題相當嚴重;「藥癮者」因一時好奇、受誘惑而嘗試毒品,並非真的想要戕害自己,但上癮後才發現為時已晚。【註2】
■何謂「成癮」?
「癮」(Addiction)係指人對某種事物所產生的一種超乎尋常的嗜好和習慣,這種嗜好和習慣透過刺激中樞神經的獎賞系統(reward system)造成興奮或愉快感而形成「癮」。
至於「成癮」則是指個體不可自制地反覆渴求濫用某種物質或從事某種活動,雖然知道這樣做會給自己或已經給自己帶來各種不良後果,但仍然無法控制。
■濫用藥物會擾亂神經傳導作用
濫用藥物能以不受控制的方式,來模仿或阻斷神經傳導物質,從而擾亂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這會扭曲大腦所調控的行為,並改變我們的感覺。所謂不受控制,意指大腦本身完全沒有任何可以調控它們的機制。
■藥物進入腦中的速度與成癮的關係
藥物進入血流之後,便依循一般血液循環。但是正確地抵達腦部並不是藥物在腦中產生作用的唯一因素。藥物進入腦中的速率或速度,是決定成癮與否的關鍵要素。
▶當藥物經口服用,它就會進入胃中,接著吸收進入血液。
比起其他的藥物傳輸方式,這條途徑對藥物來講算是相當緩慢。
▶直接施打藥物進入血液(靜脈注射)
能產生快速效果,遠比口服途徑更快。
▶用鼻子把藥物吸入肺中,或像吸菸那樣吸入,也都很快
因為藥物經由肺部也能很快吸收進入血液中。
較快進入腦中的藥物,會產生較大量或較強烈的癲狂,勝過較緩慢進入的藥物,會帶來較高癲狂和快感的使用方法,也比較有可能導致成癮。這就能解釋,大腦面對受藥物影響的化學信號轉導時會失去控制,這就是為什麼大腦先天上對成癮如此束手無策。【註3】
■ 成癮包括「物質成癮」(substance addiction)和「行為成癮」(behavioural addiction);「物質成癮」,又分為「合法物質成癮」和「非法物質成癮 」
▶「合法物質成癮」如:菸、酒等
菸酒雖然定義為合法,但是對於菸酒成癮者給的健康問題,以及給社會帶來治安問題依然嚴重。
▶「非法物質成癮」如:毒品和藥物濫用
此類成癮則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其危害更是罄竹難書,愛滋、暴力、犯罪都與吸毒者有密切關係。
▶「物質成癮」不論合法與非法皆會嚴重傷害人體健康,並能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
■「行為成癮」,包含:賭癮、網癮、手機成癮…等。
任何行為成癮都會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傷害;如賭癮、網癮會敗光家庭財產、消沉個人意志,最終成為社會的累贅。與物質成癮的身心反應類似的是,當這些行為沒有被滿足時,人就會出現焦慮、不安、敏感、暴躁等症狀。
時至今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與行為都會導致成癮;尤其是青少年族群,他們的心智並未完全成熟,極容易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成癮依賴狀態。
■青少年常見哪些成癮行為?
根據美國最近一份調查發現,現今青少年最常見的十大成癮行為依序為:
1.酒精
長期飲酒會引起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對酒的渴求和經常需要飲酒的強迫行為;停止飲酒會出現身體不適、坐立不安、肢體顫抖、噁心、嘔吐、出汗等戒斷症狀,恢復飲酒則這類症狀迅速消失。
2.吸菸
為什麼戒菸那麼難?除了心理、社會因素,主要跟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導致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活動變化,從而誘發了令人愉悅的精神狀態,因此使人產生依賴。
3.毒品
重複使用毒品,使中樞神經發生某種生理的依賴,致使對該種毒品成癮,也就是說需要該種毒品持續存在於體內,否則會產生戒斷症狀。
4.賭博
賭癮是一種精神疾病,人在賭博的時候大腦內會產生「腦內啡」(endorphin),它會讓人產生愉悅感,漸漸地人就對賭博產生依賴,這感覺能使人上癮。
5.電子遊戲/電動遊戲/電玩遊戲
遊戲設計乃依據人的心理特點,設立許多的吸引點,遊戲中每一事件都是設計好的時間段、活動、獎勵的集合,讓你在吸引點的刺激中不知不覺地沉迷下去。
6.社交媒介
有些人透過社交媒介(如:Facebook、LINE、WhatsApp、微信等)連接整個世界,因為害怕被世界孤立,使得他們無論是生活或是工作都離不開它。
7.網路
同理可證,一旦哪天網路不通,或是手機不在身邊,就會產生巨大的不安與失落感。
8.性行為
性癮指個體出現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周期性的性衝動行為,性衝動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焦慮不安的痛苦感覺。
9.購物
購買生活必須品是正常,但是購物成癮者總會有源源不斷的強烈購買慾望,根本停不下來。
10.食物
食物雖然是生活必需品,但有部分人的大腦對糖和脂肪的反應,就像吸毒者對毒品的需求一樣嚴重。
■父母 / 師長幫助青少年面對成癮的7個步驟
為人父母或師長者,遇到子女或學生出現上述的成癮問題時,可把握以下7個原則來協助他們。
1.面對並承認問題:引導青少年面對現實,正視自己成癮的問題。
2.紀律代替懲罰:幫助青少年建立紀律,代替不必要且沒建設性的懲罰。
3.建立健康的信心:肯定青少年正面的內在特質,如:勇敢、誠實等。
4.取得支持的力量:青少年和助人者雙方都需要足夠的支持力量,才能走得長久。
5.展現堅定的帶領:作為青少年的父母/師長,要讓青少年知道你的底線,並確實執行。
6.持續/透明的溝通:與青少年充份討論有關成癮的各個面向,示範坦誠的揭露。
7.找到對的諮商師:將青少年轉介給一位有能力處理成癮問題,能剛柔並濟、恩威並重,而且能迅速找到青少年問題所在的諮商師。【註4】
了解成癮者所面對的心理議題,包含如何協助面對渴癮的誘惑,可能需要像是孟母三遷般改變環境,需要協助戒癮者面對孤獨感、修復人際關係,羞愧與罪惡感、低落的自我價值...等。
當戒癮者從機構或醫療系統回歸社會,他們可能財力不穩、生涯陷入迷惘,家人拒絕再去相信。如何陪伴他們度過嘗試重新生活的挫折?面對家人的不信任、融入社區生活,克服就業的困難?甚至未來仍需要替自己去除負面標籤,澄清社會大眾的對上癮者的刻板印象、汙名…等。
每一位成癮者的回歸之途,難免跌跌撞撞,經歷屢次的失敗與放棄,需要許多人協力接手,為困在「癮」中的靈魂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勇氣攻克挫折,重組顛倒混亂的世界,才能讓失色的生命再次繽紛。【註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獨立評論在天下)「吸毒是罪?是病?戒癮者的深切告白,為你揭開毒癮真相!」:https://bit.ly/2Q2WEzT
∎【註2】
(花蓮縣衛生局)成癮戒治:https://bit.ly/3qSc2vV
∎【註3】
環球生技月刊 Global Bio & Investment「為什麼我們會濫用藥物、酒精及尼古丁」:http://bit.ly/2P01mxL
∎【註4】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何謂「成癮」?」:https://bit.ly/30PDBvf
∎【註5】
(風傳媒) 「明明很努力,為何就是戒不掉?揭露成癮者的心理世界,原來菸癮與購物慾有這些雷同之處」:http://bit.ly/3eJ2Jfa
➤➤照片
∎WHO IS TO BLAME FOR ADDICTION ?:http://bit.ly/3vBT0h1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藥物濫用對健康與社會之衝擊:問題與對策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1/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濫用 #藥物成癮 #成癮 #物質成癮 #行為成癮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 / 食品藥物管理署 / 食用玩家-食藥署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沖繩 Oki-Fam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請我地全家飲杯咖啡支持下我地吖: https://ko-fi.com/okifamily
更多沖繩去玩訊息: www.oki-fami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kiokifamily/
我們會不定期在YouTube 或 Facebook 舉行Live Chat, 讓大家發問不同的問題。所以請訂閱我們的Facebook 或 網站 。謝謝!
更沖繩去玩信息: www.oki-family.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okiokifamily/
我們沒有廣告, 沒有贊助, 也沒有和任何移民顧問地產公司合作。只有我們自己的潛水店”沖繩青潛” 支持,希望大家或者朋友過來沖繩的時候,多多支持。
我們另外有一個Live Chat 談論沖繩移居生活,學校以及地產。可以看影片中的連結。
如果沒有耐性,可以按下邊的時間去特定問題。
00:2 請問行政書士 多唔多呃人?
01:08 行政書士大概會收幾多錢?
02:26 我聴一些行政書士講話不同地方嘅出入国在留管理庁嘅審查不同, 係咪真架?
02:50 請問有冇一啲識中文/英文既行政書士介紹?
06:40 想請問如果日文有N1 有無可能申請到技術移民?
07:28 申請沖繩經管簽一般需時多久?
07:38 想移居沖繩,到步後第一步要去邊辦手續? 想做創業移民
10:29 想問一般經營簽證續簽在留卡有無規定每年最少要交幾多稅?十年入面有幾年公司赤字會續到證嗎?
14:34 一開始要帶住幾多錢先可以入門做投資移民?(投資的定義,投資額會被鎖死嗎?)
15:28 香港錢點可以過日本?
16:08 是否一定需要聘請日本人,留學生?
17:04 開公司後幾耐 可申請香港職員?
17:28 有可能聘請特殊工藝師傳,但已七十多歲?
18:31 請問高度專門職1號經營,一定要買厚生保險嗎?
20:07 沖繩會唔會有地方學日文?好似某的日文學校咁可以去寄宿咁去學?
21:35 如果沒有大學學位,可以申請去沖繩學日文嗎?能否打工?
23:36 讀日文學校有無分年齡? 限一年時間?
24:04 生意做內需丶還是對外遊客需求多?
24:39 Okinawa容易申請做民宿嗎?
25:32 如果做旅客包車服務需要什麼為資格呢?
27:14 可以因為小朋友黎讀書父母申請visa留低照顧嗎?
27:27 請問如果諗住透過家族滯左簽證叫公公婆婆黎沖繩照顧小朋友,係咪最多只可以留180日?
29:49 Long Stay VISA 要求和網站資料: http://www.oki-family.com/2019migration0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Vz5xVLOAYM/hqdefault.jpg)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
張超雄議員:葉建源議員所提的我們也很關心。我和葉議員在融合教育的小組委員會擔任正副主席。去年平機會發表了一個研究融合教育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有一連串建議,我們也請過平機會上來和我們討論這個報告。但很可惜,平機會的建議教育局並無全數接納,對好幾項的建議表明有保留,包括平機會建議在學校設一個新增的位置—特殊教育統籌員,獨立的職位去檢視在主流學校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他們的需要如何被照顧得到。現在這些工作是被現有職級,包括主任或副校長兼任。我想問周一嶽主席,就這一方面,平機會會如何跟進;二是周主席提到及早識別、及早介入很重要,但現在的輪候情況很嚴重,有些到了5歲才得到這些服務。我們說在0至6歲的黃金時期給予他們適當的治療,他們日後的成長和發展就會好得多。如錯失機會,會影響他們一生。平機會在這方面會否積極一些?我有一點擔心的是,之前周一嶽醫生是局長身份,現在是平機會主席。如果你發覺這些政策或服務提供的足夠程度導致一些殘疾人士處於較差的位置,甚至可能觸犯平等機會的《殘疾人士條例》,你會否考慮用法律的途徑跟進呢?多謝主席。
周一嶽主席:我們關注到現時有多達6000多個小朋友在等這方面的服務,服務量已經飽和,而申請服務的人次越來越多。雖然衛生署做鑒別的工作做得好,但有太多人在等候。我們也認為過去這幾年出生率增加了,這方面的需求相信在未來幾年會持續增加。我們和教育局溝通,希望他們盡快落實這些措施,要求他們作更加切實的回應。我希望這些措施能幫助到許多小朋友,令他們接受到服務,進入主流學校,他們接受的教育會更加好,將來的出路也會更好。
張超雄議員:主席,我希望周一嶽主席在這方面更加具體一些,我想方向大家不會有爭議,問題是政府不作為的時候,平機會有什麼辦法去執法呢?以及有關殘疾的定義,最近負責殘疾津貼的扶貧委員會的工作小組吹風說沒有辦法做。這方面我們覺得平機會是有特別的角色的。
周一嶽主席:主席,我剛才也解釋過可能會有些法律的行動來處理這些問題的,平機會在這方面是有權力。殘疾定義方面,我感覺到這問題在香港拖延了相當長的時間,亦影響很多康復服務,特別是殘疾津貼的批發。我希望我們能跟得上世界的發展,譬如殘疾方面用一個國際的,以功能來分組的方法,這樣會更加好。
日 期: 2013年6月17日(星期一)
時 間: 下午2時30分
地 點: 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室1
議程: http://legco.gov.hk/yr12-13/chinese/panels/ca/agenda/ca20130617.ht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HgKSyhxTRQ/hqdefault.jpg)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他認為只有在班級老師和學生充分了解身障生的情況下 的推薦與評價
【第30屆特殊教育系學會 】 特教專欄第四期【融合教育】 定義 將有特殊需求學生和普通學生安置於普通班級一起學習,強調提供身障生和普通生 ... ... <看更多>
特殊需求學生定義 在 【特教生與融合教育】EP1何謂特殊?什麼是特殊教育? 曲智 ... 的推薦與評價
特殊 教育 需求 包含了「身心障礙」和「資賦優異」。當老師在教學現場觀察到孩子在課業學習、人際互動或情緒表達上,似乎有點狀況時,除了積極地理解孩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