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留尼旺火山、熱點、與恐龍共舞】
#灼熱的地科冷知識 文末連結影片
歷經一天的疲勞,來看爆發中的火山,平靜一下身心靈(物理)吧。有沒有感到熱烘烘的,那是遠紅外線。
啊?火山通常不會形容是平靜的齁。沒錯,尤其是這座。Piton de la Fournaise (法語:熔爐山,直翻英文大約是 furnace peak)是位在法國的海外領土——印度洋西側的留尼旺島(Île de la Réunion),就在馬達加斯加島的正東方海上。是全世界最活躍的火山,沒有之一。
因此,假設例如文Θ的世界周報報導說「法國留尼旺島火山再度噴發」,聰明的各位可以繼續喝茶,溫暖身心,而無需感嘆:「欸欸欸噴火了,地球怎麼了?」地 球 並 沒 有 怎 麼 了,熔爐火山在近三百年以來噴發了約兩百次,這樣平均 1.5 年一次的高活躍度,是一直正常地活躍著的好孩子 XD。
_
從各種角度標準來說,留尼旺都是「南半球的夏威夷」,首先火山的成因和夏威夷一模模一樣樣,都是位在「熱點」上面:地球內部洶湧的熱對流上升到地表,持續的把咱們地殼這薄薄的幾十到百餘公里的「岩石圈」燒熔出一個個洞洞,好像線香遇到透明塑膠袋。
也和夏威夷相似的是,火山中冒出的也都是高流動性的玄武岩岩漿,而形成盾狀火山,噴發形式也幾乎都是夏威夷式(熔岩流)。只有較少見的爆炸噴發,後者是當周遭的地下水足夠豐沛,被岩漿庫加熱膨脹所致——火山活動往往讓地球變成一具蒸汽機(熱機)。
有時候噴發出的熔岩,冷卻所形成的玄武岩石中間還含有肉眼可見的大顆黃綠色礦物,那些是橄欖石 olivine。橄欖石的存在驗明了岩漿的來歷與正身,因為,橄欖石這種礦物只有在深度約 400 公里的上部地函才能穩定存在。
橄欖石之所以能在地表出現,都是因為被對流「咻」的一下帶到了地表,還來不及重組。是這樣,在地表的低壓下,橄欖石熱力學不穩定,如果持續保持高溫就會重組成其他礦物了,但熔岩上升速率太快,迅速冷卻,晶體結構就凍結而保持住了。
這和鑽石其實在地球內部更深的 600~800 公里處到處都是,但很偶爾才會在地表找到是一樣的原理,如果將鑽石加到高溫,在地表的低壓力之下它會重組成熱力學更穩定的石墨結構。但金伯利岩的熔岩上升夠快夠勁才帶著鑽石安全抵達地表,沒變得黑黑。
_
說到對流,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常識中地函是什麼狀態,固體還是液體呢?我們都用「對流」形容了恐怕是液體吧,對吧對吧,錯!地球內部就只有外地核是液體。地函是扎扎實實的固體喔。
科學家之所以沒去過地心就知道地心的狀態,這種事是透過觀測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行進。長話短說:地震的 S 波是「剪力波」,所謂剪力就是捏臉或是捏啤酒肚,然後扭來扭去的力,顯然是沒辦法扭動液體,故 S 波也無法在液體——例如外地核——中傳導。但由於看起來 S 波通過地函毫無障礙(除了在一些地帶會略減速),就證明了地函是固體
處在地球內部的特高溫度和壓力之下,地函的岩石這固體具有黏彈性(viscoelasticity,黏置性和彈性的和稱,例子是布丁),在非常非常長的時間之下會逐漸做著液體一樣的苟且之事 (?)。關鍵是人類時間和地質時間的尺度差太多,讓我們有點無法直觀理解「固體會對流」這種事。地老與天荒。
順帶的順帶一提,常溫之下的玻璃的流動性是......根本是零,即使過一百億年都不會流動一奈米。只有在加熱到「玻璃轉化溫度以上」才會明顯的顯出黏彈性、流動、並且可以加工塑形的喔。
地函岩石要局部的熔化,形成岩漿,只有在某些特別的狀況下: 1. 減壓熔化 (decompression melting) 例如在張裂性板塊邊緣往兩邊拉的地方熔點降低形成新的枕狀熔岩,新的海床。 2. 混入雜質的助熔劑融化 (flux melting),當海洋性板塊隱沒時輸送大量的水到岩石圈深處,水分子混進高溫的岩石中,降低了岩石的熔點,水也降低了密度,因此這些熔岩才會上浮到地表,捅穿岩石,形成海溝後方常見的火山島弧。
_
回來講主角留尼旺的火山
* 快速查了為什麼這個島取名做「會合島」(reunion)這麼奇的名字,結果是和法國大革命中某次會師有關。更搞笑的是隨著隨後的政治起伏,該島又曾經被改名為「波旁島」←法王室,和「波拿巴島」←另一個法王室,後再改回。
關於留尼旺熱點......是熱點 hotspot,不是火鍋 hotpot 千萬別弄錯啦~~誰會弄錯啦 (/‵Д′)/~ ╧╧
有另一個【必講不可】,錯過要等到下次大滅絕的梗:
它已經持續活躍了約六千五百萬年了。而每個科宅看到六千五百萬這數字就該心生「該不會和恐龍有關」的聯想。
還真的有關......搞不好有關,或許有關。是這樣,在大約六千六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的最末期,留尼旺熱點的旺盛活動,噴出海量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形成了今天的南印度德干高原的廣大火成岩地帶:德干暗色岩(Deccan traps)。
暫停 ⏸,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現代地理常識的同學,就一定會妙麗舉手說「抗議,印度是印度,留尼旺是留尼旺,之間相隔了一個印度洋,熔岩是會飛嗎?」
啊啦~這就是整件事最奇特的地方惹,熔岩不會飛,會飛的,是印度! (???!!!) #抗議無效
中生代末期,本屬於岡瓦那大陸之一部的印度,原本是貼在非洲的東方,但「印澳板塊」不久開始一同加速往東北跑,印度在 *路過*「留尼旺熱點」的上方的「那一瞬間」(就地質時間來說)忽然就被穿了孔,還噴了滿身玄武岩。>////<
印度不以為忤,再帶著整塊玄武岩繼續跑,逐漸封閉了原忒提斯洋的東半部。最後也不減速地一頭撞上了亞洲,形成峰峰相連到天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其實說起來,超大陸「岡瓦那」的名稱正是取自印度的一個地名,就不意外非洲印度地質上本是一家了。然後因為韋格納,所以非洲南美洲也本一家。最後南極洲也本與岡瓦那做伙,發現恐龍化石也不意外。
長話短說,熱點源自於地球內部「熱柱」←不是炎柱大哥,是熱柱上升的熱點,相對上不會亂動,但地球表面的板塊卻會相對滑動,往往產生一整條長弧線的火山遺跡,就是被熔出的那一排洞洞。相同的故事在黃石熱點和夏威夷熱點等地都曾發生過、正發生中,那一條火山的遺跡甚至可以用來推知板塊在古代曾經移動的方向。再度點出了留尼旺和夏威夷真是有像。
所以法國版柯南要改到留尼旺島習得各種方便技能了(x)。
_
回到德干暗色岩,每當地球歷史上發生大面積洪流玄武岩(長期大面積活躍的一種火山活動型態)肆虐現世,常會伴隨生態圈的災難性事件,主要是大量排放的火山氣體,足以暖化氣候,改變敏感的生態平衡,給生物圈添亂。#那不就是人類正在做的事
所以其實白堊紀末,恐龍滅絕的原因現在學界仍然有一派提倡著:「笨蛋們,別只看隕石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留尼旺熱點所射)也很威。殺恐龍之大業,它必定有份!」
而且得利於越來越精確的同位素定年法,火山滅絕派的地質證據也相當充足。例如顯示火山活動大大的早於隕石。看來恐龍的滅絕原因的全貌並不單純。這場「論戰」不能簡單一槌定音~~嗎?
あの.....如果說,火山滅絕派、隕石滅絕派,兩派都說對了豈不妙哉?
這個故事最奇妙最奇妙的一點在於看全局。
有點像韋格納當年盯著地球儀得到靈感。不過這次要看的是中生代末的古地球地圖 ﹝推薦 youtu.be/bzvOMee9D1o?t=327 5:27 秒處﹞,就會觀察到一個奇想天外的,未免也太巧的巧合:
當奇克蘇魯隕石 (Chicxulub asteroid) 砸下來,砸到今天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頂端——依照慣例這邊插入一張北美洲的某暴龍抬頭看了最後一眼的插圖——的同一時間,留尼旺熱點就位在......在隕石坑幾乎準確隔著地心相對的正對面,也就是對蹠點 (antipode) 上面啊。
兩者之間難道有奇妙的關聯?#是緣分是注定好漢剖腹來參見
* 各位若有印象,這個「巨大隕石坑的正對面有火山」的巧合其實在火星上也可以找到好幾處(參看:火星地理學的導讀 www.facebook.com/Nerdxplain/posts/723862905104484)。
考慮隕石以強烈地震波形式釋放的能量,會以各種路徑,穿過地球內部。強烈的震波會團團繞地球、裡裡外外跑好幾趟才平息。而由於球體對稱性,顯然波動在隔著地心的正對面(對蹠點)會有匯聚,好幾次,搖了又搖。
再想如果那兒有一鍋岩漿庫,這樣搖來搖去是否就會像汽水般炸開呢?岩漿和汽水其實蠻像的,溶解了一堆氣體,其氣壓大小是產生火山活動的重要因素。
但可惜——可惜呀,科宅搖搖頭說道——這個絕妙故事,目前還只是理論階段而已。「地震會誘發火山活動說」之中,有許多未確立的環節(推薦國家地理雜誌〈地震會引起火山爆發嗎?科學家為此吵翻天〉一文)不容忽略。
因此「隕石陰錯陽差,引起地球正對面的留尼旺/德干大規模火山爆發,產生的多重打擊,讓鳥類以外的恐龍全滅絕了」→ 雖然聽起來很酷,但請各位暫且不要這樣教小孩。但說來,地球無論物理化學還是生物真的都是一個整體呢。
_
截圖出處為
Julien Pedragosa 12月12日上午5:14 · 片長 7:16
Piton de la Fournaise - Éruption du 7 décembre 2020
www.facebook.com/watch/?v=143579863908905
留尼旺英文 在 模里西斯我的家 Cindy's Home In Paradis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留尼旺第一天」
抵達:模到留短短不到ㄧ小時的飛程, 這次坐的是小飛機. 還是螺旋槳的那種。其實看的有點怕怕。飛機上只給一次飲料(水或果汁)就差不多到了。抵達後坐接駁車到海關(只有兩人)所以排隊排好久。海關好兇又嚴格😖。還會罵人。但至少平安抵達進入留了。
吃午餐:車子接我們後就殺去首都St.Denis吃當地留尼旺克里歐菜。當地人介紹我們Le reflect des ils
是真的挺不錯吃。但貴桑桑阿😩
下午:去了Kelonia 海龜研究保護中心。看到好多巨大海龜真的好神奇。中心裡也有圖片(法文/英文)教育大家海龜的成長及繁衍。挺有趣的。且站上中心的最上面俯橄西海岸還挺壯觀的。
旅館:這次朋友介紹下入住位於西邊新的四星旅館Ness by D-Ocean! 乾淨設備齊全。還可以看夕陽。好舒服😌
晚餐:旅館沒含晚餐我們就岀去覓食。前台介紹ㄧ家在海邊的餐廳Le bodega. 走了約15分鐘。餐廳在沙攤上,有烤肉/西班牙Tapas/漢堡/Pizza/當地料裡。還算挺多樣化的。重點好吃不貴,服務生都好帥🥰。
#來留不講法文不行
#當地人英文很不行也不愛講
留尼旺英文 在 香馥咖啡豆專賣店 SAN Coffee Roaster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售價:450元/半磅(中淺焙)-售完
🛒蝦皮賣場:https://reurl.cc/Nar5oq
🛒PCHOME賣場:https://reurl.cc/YlOMrL
品 名:尼加拉瓜 米耶瑞詡家族 秘境莊園《尖身波旁 天然半低因咖啡》 蜜處理
英文品名:Nicaragua Mierisch Finca La Escondida Laurina Pulped Natural
國 家:尼加拉瓜 (Nicaragua)
產 區:希諾特加
生 產 者:La Escondida
品 種:天然半低因 尖身波旁Laurina
海 拔:975-1230公尺
等 級:SHG
處 理 法:蜜處理
風味特色:乾香是柑橘、核桃與太妃糖香氣。入口為酸甜的柑橘、葡萄柚與橙汁,並帶有輕盈莓果與太妃糖香氣,口感滑順多汁,甜感豐富。
烘 焙 度:●●○○○
介 紹:深受許多咖啡愛好者喜歡的傳奇咖啡豆─天然半低因咖啡品種波旁尖身,咖啡因比一般咖啡豆較低,深受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喜愛。生長在法國留尼旺島的波旁尖身,是古老的咖啡樹種,早在18世紀的歐洲也有不少名人相當喜愛波旁尖身,像是嗜咖啡如命的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因其咖啡因低卻不減香醇的特性,甚至以「千杯也能好眠」的形容讚賞波旁尖身!
Bourbon Pointu尖身波本的學名為Laurina,是最原始的波本品種亞種(Sub-Variety ),咖啡樹的葉子和植株都比一般矮小,咖啡也較小粒和尖身,據說也是摩卡種的父母,現在拉丁美洲咖啡樹的根源。據有極低咖啡因,一般來說阿拉比卡約有1.2%的咖啡因、羅布斯塔2.2%,Laurina則只有0.6%。
尼加拉瓜米耶瑞詡家族,從1908年開始栽種咖啡,至今已經100多年歷史。近15年家族在咖啡設備、處理技術、人員訓練的投資,讓家族的微批次咖啡豆有了很大的成長,而這些變化同時也是來自於整個家族的努力,及每一位成員不遺餘力的投入。在米耶瑞栩家族的帶領下,家族內的莊園也多次榮獲C.O.E獎項。
留尼旺英文 在 小歐洲」留尼旺島秀麗小鎮埃勒堡Hell Bourg 壯麗海岸與高山 的推薦與評價
留尼旺 島La Réunion 通稱 留尼旺 ,是一座印度洋西部馬斯克林群島中的火山島。為法國的海外大區下轄一個省,即 留尼旺 省。它夾在馬達加斯加和毛里裘斯之 ... ... <看更多>
留尼旺英文 在 R: [經驗] 非洲詭故事-留尼旺島的兩三事(上) - 看板marvel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carletiris (亞理)》之銘言:
: 之一La Reunion
: 法國其實有一部分的領土在歐洲之外,法籍同事C出生的Reunion就是其中一個
其實很久以前就想寫下這些事
剛好看到原PO貼了有關La Reunion的故事
覺得現在不寫可能以後也不會想寫了
一開始這兩段飄點其實都不重,一段是關於聽到的故事、一段是關於見到的東西
§ § § § § § §
三年前的九月,我和我女朋友很幸運地分別以兩個不同藝術家的身分通過了審核,轉了兩
次機飛到了留尼旺島(La Reunion)展開為期兩個多月的駐村與雙年展的創作。
留尼旺島是坐落於南半球印度洋上、大小跟新北市差不多的一個熱帶小島。但我想不到的
是,我們要待兩個月的藝術村居然在海拔1000公尺的山上。
這座島很小、卻有3000多公尺的高山、冰斗遺跡、活火山和少見的熱帶雲霧林,在16世紀
被歐洲人發現之前是個無人島,後來法國殖民之後以蔗糖、香料和波旁咖啡聞名。
九月對南半球來說是正要轉入春天的微寒天氣,雖然是熱帶小島、山上的藝術村氣溫還是
很低。十幾個參與雙年展的藝術家之中,我們和一個莫三比克的攝影師是最早進駐的,整
個藝術村兩年沒住過人,現在也只住三個人。附近全是農家,太陽一下山就感到非常冷清
。
↑夕陽下的藝術村
過了幾天當地藝術家加入我們之後,氣氛才開始漸漸熱鬧起來。每天黃昏我們總是在草坪
上或是亭子裡吹著風喝酒聊天,有時候是紅酒、有時候是朗姆酒,
雖然大家英文都不是很好,喝著酒也還是很快地就熟了起來。其中有一位當地藝術家綽號
叫WA,是一個克里奧人(以前奴隸混血的後裔),本身是做雕塑、表演與誦讀(Spoken Word)
藝術,而且對巫術與薩滿教有所研究,作品也常常和這些有關。
↑WA的作品
因為我本身曾經讀過昆蟲系,常出野外拍生態攝影,這次提出的作品計畫又是以滅絕生物
為發想,一開始就打算往山裡面走去尋找靈感,於是和WA就聊到了島上的山。這個島算是
一個有名的登山勝地,小小的島上卻有好幾百公里的登山步道,遍佈在火山、冰斗、冰河
造成的U型谷與雲霧林裡。
我問他「島上的山裡面有鬼(Ghost)嗎?」
「我沒聽過什麼鬼故事,」他說「但島上的山裡面有很多神靈(Spirit)唷。」
「以前島上有奴隸制度,法國來的白人把很多來自非洲、印度和亞洲的奴隸帶來島上。他
們說歐洲人來這裡以前這裡是無人島,但我覺得說不定原本有原住民、但也全都變成了奴
隸。」
「這個島原本四周都是峭壁,也有傳說它曾經是海盜的基地。最開始只有Le Lazaret這個
地方有適合的港口,所以奴隸根本無處可逃。」
「被壓迫的奴隸一旦想反抗就會被鎮壓」太陽已經完全在海平面下,月光照亮著他長滿鬍
鬚的臉:「他們除了跳崖到海裡,就只躲能到山裡面。」
「被抓到的奴隸會被處死殺雞儆猴,跳到海裡的奴隸根本沒機會生還……」說起來留尼旺
島離馬達加斯加還有650公里的距離,東邊最近的模里西斯也比台灣到大陸還遠。
「躲到山裡面的奴隸,沒有人之後他們後來怎麼了。山裡有許多冰斗,有人說現在在冰斗
裡的村落可能有些人是幸運活下來的奴隸後裔。這裡的山太大太深了,死在山裡的奴隸根
本屍骨無存,最後就都變成了山裡的神靈。」
↑藝術村附近的山與U型谷冰河遺跡
「我有見過唷。」在一旁聽我們說話的藝術行政Ann開口了。
「我很喜歡爬山,常常去爬兩三天的登山行程。有一次我在山裡迷了路,太陽下山了只好
找個地方躲著過夜。」
「其實我並不害怕,因為沒有什麼立即的危險、只要明天太陽出來之後找得到路就可以了
。」
「但在午夜過後,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幻覺……」
「昏昏沉沉中,我見到山裡到處都是人影。他們在樹林中穿梭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完全沒
有發出任何聲音、也沒有注意到我。」
「最近的人甚至離我只有兩三公尺,兩三個小時都沒有停歇,一直到太陽出來,就好像什
麼都沒發生過。」
「我朝著那些人前晚走的方向走,沒多久就走回原本的登山步道了。」
聽完異國的奇聞,我也用我破爛的英文告訴他們台灣山裡面的魔神仔和紅衣小女孩的傳說
。最後大家在一片沉默中靜靜地結束了這段奇聞之夜。
§ § § § § § §
知道我打算往野地和廢墟探索之後,WA給了我一段打結的稻草和一塊刻有花紋的石頭要我
帶在身上,說是和我友情的象徵,祝福我平安。
他說,島上的克里奧人雖然已經失去了原本祖先的語言文化,但混合出新的多彩多姿的克
里奧語和克里奧文化。宗教信仰也一樣,表面上有著許多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佛
教的教堂、清真寺和廟宇,但許多克里奧人還相信著來自非洲大陸的巫術,混和著各種部
族的巫術與薩滿信仰,至今仍流傳著。
「如果看到一段樹幹或是一塊布橫在路的正中央的話,即使你是開車,也不能壓過去」他
認真地說「要繞過去,那是一種詛咒。」
↑WA送我的石頭
第一次走進這裡的山,真的會被震懾。從停車場走不到三分鐘就有世界等級的風景,下切
一千公尺的冰河遺跡山谷、延綿的高山。然而在這樣的地方我卻有著一種異樣的不安。
仔細想想這是我第一次在台灣以外的地方踏入野地,我對台灣的山野非常熟悉,什麼海拔
大概有甚麼生物、那些有毒生物要如何避免、遇到什麼狀況要如何處置都至少有基本的常
識,但我對這邊的生態與環境卻一無所知,連可能遇到什麼危險都不知道,因而感到一股
異樣的不安。
沒想到沒多久之後,這種未知帶來的不安感在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領域也爆發了。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ypherone/15525806461/
↑登山步道的全景攝影,用電腦開啟連結可以用滑鼠拖曳互動
島上的山徑走到危險的路段之前,總是會發現小小的祭壇。感覺就很像台灣的小土地公廟
一樣,只是裡面的神像換成了聖保羅或聖母瑪利亞。雖然是不同的信仰,卻能感受到類似
的心情。嚴格說來雖然對天主教信仰不熟,但至少看得出來神像、花束和燭台的氣氛,也不是全然陌生的信仰。
但不久之後,我卻在別的地方遇到了完全不懂的祭壇。
↑路邊的天主教小祭壇,紅色應該是聖保羅、藍色是聖母瑪利亞
隔幾天我去拜訪了之前WA提到的,島上最早的港口聚落Le Lazaret
這裡是島上最早發展的地方,也是早期出口甘蔗的港口,但現在已經完全沒落了,只剩下
一些廢棄的鐵路和被保留下來的古蹟與紀念館。在紀念館裡看到了附近的地圖,發現往山
裡走一點有兩棟建築的廢墟,似乎是以前奴隸的宿舍。
於是我就跑去樹林裡找到了這兩棟建築的廢墟來拍照。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ypherone/10608149553/
↑廢墟的全景攝影,用電腦開啟連結可以用滑鼠拖曳互動
廢墟在稀疏的樹林中,離小路雖然只有幾十公尺遠,但因為中間轉了個彎所以從路邊完全
看不到這裡。踩在到處都是落葉的林子裡,卻感覺附近格外安靜。
從一棟廢墟穿過之後到了一個小小的空地,旁邊是另一棟廢墟。
此時我發現空地中央的樹上有著沒看過的東西。仔細一看,是個類似祭壇的東西。
空地中央的一棵樹幹上,被人釘上一塊動物的毛皮,樹幹下放著一塊像供桌一樣的平滑石
塊。桌面中間放著一個人頭大小的圓形石頭,一些香料植物與花束,一杯紅色的液體、一
杯透明的液體,紙盤上與地上有著不明的白色粉末痕跡,儼然有甚麼儀式在這裡進行過。
↑不明祭壇
在看到祭壇的瞬間,不知為何打從心底毛了起來。
事後回想起來,應該也是一種未知的恐懼吧。雖然這祭壇的意義上搞不好和土地公廟或是
聖母瑪利亞祭壇沒什麼差別,但因為對這個信仰系統完全沒有任何基礎知識,以至於連這
個祭壇是邪是正、有沒有敵意都不知道。
回藝術村後,我拿著照片給WA看。他先問了我有沒有動那個祭壇上的東西,然後告訴我那
只是緬懷過去在那邊受難的奴隸的儀式,然後就不肯多說了……
我告訴WA他送我的稻草護身符,在我的錢包裡整個斷成了好幾節。
「那你的夢想就會成真。」他沉默了好一陣之後如是說。
§ § § § § § §
不知道有沒有人對巫術有研究的,真的很想知道那個祭壇是甚麼意義……
後面還有兩段小故事,是我在島上親身遇到的奇怪的事
但飄點也不太重,晚點再貼上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5.216.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vel/M.1474623752.A.998.html
在知道那邊的沉重歷史之後
總覺得你朋友一家人小時候遇到的事搞不好和那片土地的過去有關....
那些小祭壇許多都出現在懸崖峭壁的山路口
一方面憑弔過去在那邊逝去的生命、一方面祈求這個地方不要再出事...
之前都是在推文裡偷偷畫圖
比如最近盂蘭盆節的那篇翻譯文我也推文貼了自己畫的想像圖
更之前某篇"這不是壁虎聲"也畫過壁虎娘...(逃)
※ 編輯: cypherone (114.45.216.62), 09/23/2016 23:30:35
女友看了文章提醒了我我忘掉的一些事:
關於路上的東西要繞過去這件事
當時是另一位當地藝術家開著車載我們的時候發生的
真的在路上遇到一包不明物體、而他剎車繞了過去
WA才向我們解釋這件事...
下一篇文章會比較瑣碎
要來講關於自己在島上遇到的小事
與幾個當地滿奇特的地方...
※ 編輯: cypherone (114.45.216.62), 09/23/2016 23:57:54
留尼旺雙年展是 Open Call 可以自由投件
主辦單位提供機票、駐村、生活費補助與作品製作費
他們找的是與北美和歐洲相對的"文化上的南半球"的藝術家
因此主要是南美、非洲、亞洲的藝術家為主
我們去的前一屆2011年也有台灣藝術家參加
但與一般駐村計畫不同的地方是,作品是在雙年展中展出
(當然作品的完成度和一般正常的雙年展沒辦法比)
不過去年應該要辦的下一屆留尼旺雙年展好像沒消息,似乎停辦了...Q_Q
※ 編輯: cypherone (114.45.216.62), 09/24/2016 02:46:18
而且不懂法文的話會有點難自助旅行,除了說法文還有克里奧文但就是不大說英文...XD
當時我們搭機到香港轉機到模里西斯再轉機到留尼旺島
島上用的是歐元,因為是觀光為主的島、物價有點高
我才不是什麼大大咧
也不知道這個島 XDD
遇到低垂的竹子要繞過去的習俗我沒有聽過耶
老人家有沒有講過是為什麼呀? 直接過去會遇到不好的事嗎?
新北投真的是很適合居住的地方呀,唯一缺點是硫磺氣對器材不好XDD
※ 編輯: cypherone (114.44.54.246), 07/15/2017 20:53: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