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可以對抗毒物!!
毒物進入人體後,其生物轉化所需酶的活性,受多種營養素的影響。某些營養素能補捉和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質過氧化或破壞已形成的過氧化物,因而發揮其解毒防癌作用。如果針對某種有毒物質,在機體內引起的營養代謝變化,有目的地對膳食和營養加以調整,往往能改變機體對有毒物質的易感性,使機體抵抗力有所提高。
維生素C是營養防治鉛中毒方面研究最多的營養素。研究發現,長期接觸鉛時,可導致體內維生素C缺乏。如果在觸鉛同時補充適量維生素C,可使中毒症狀延緩和減輕,對已有鉛中毒者亦有益處。這可能是由扵大量維生素C補充了體內由扵鉛所造成的損失,並可與鉛結合成溶解度較低的抗壞血酸塩,降低鉛的吸收。同時,維生素C可直接參與解毒過程,促進鉛的排出。觸鉛作業者每日維生素C的供給量應為150毫克。
維生素C與苯代謝關係密切。苯是有機毒物,在體內一部分苯直接與還原型穀胱甘肽結合而解毒。苯作業人員體內維生素C儲留,明顯較普通人低。有建議每天應補充維生素C150毫克。
接觸有機磷農葯生產的工作人員,維生素C最易缺乏,可能是由扵維生素C可以促進磷在體內氧化。故接觸磷時維生素C的消耗量隨之增加。維生素B1和B2的消耗量亦增加,對磷作業人員補充維生素B1和B2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維生素B1、B6和B12有保護神經系統的作用。鉛中毒時,對維生素B2的需要量也增加。
胡蘿蔔含有大量的果膠物質,這種物質能與汞結合,加速汞離子排出,降低體內汞的濃度。維生素E對甲基汞毒性有防禦作用。維生素A醋酸酯能抑制有機汞對小腦及神經纖維組織的毒性作用。
蛋白質營養不良,能降低血漿蛋白、血紅蛋白排鉛能力,增加鉛在體內的儲留,增加鉛毒的敏感性,容易出現體重減輕等一系列中毒症狀。富含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的優質蛋白質,對降低體內的鉛濃度有利。
膳食蛋白質對苯毒性有保護作用。有人對噴漆工人調查,發現營養條件較好和食用動物蛋白較多者,苯中毒症狀亦較輕。苯的生物轉化需要一系列酶,而酶的數量與活性,和機體蛋白質營養狀況有關。因此,苯接觸者膳食中應供給量足質優的蛋白質。但脂肪含量不宜過高,因為苯屬扵脂溶性有機溶劑,攝入脂肪過多可促進苯的吸收,增加苯在體內的蓄積,並使機體對苯的敏感性增高。
汞使腎臟受損出現蛋白尿,引起蛋白質的喪失,因此膳食中應補充蛋白質,特別應補充富含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質。因含硫氨基酸中有硫氫基,能與汞結合成為穩定的化合物,因而保護體內硫氫基酶系統,發揮解毒作用。
接觸有機磷農葯者,膳食應富含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有建議每天至少應供給蛋白質90克,還要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應少,以便更好的保護肝臟。此外,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對防止磷中毒非常重要。
膳食鈣的攝入量能影響鉛的毒性。當血鈣降低和體液趨向酸性時,沈積在骨中的鉛可形成磷酸氫鉛,而排入血液。反之,若體液反應趨向鹼性時,血中鉛形成不溶性磷酸三鉛而沈積在骨骼中。因此,當急性鉛中毒時,應多吃高鈣低磷的酸性食物,使鉛向骨骼中沈積;而當急性中毒已過,應多吃低鈣高磷的酸性食物,把骨鉛引入血液,以便排出體外。高脂肪膳食可促進鉛在小腸的吸收,故應限制脂肪攝入量。膳食缺鐵,鉛的吸收增加。鐵營養狀況良好而接觸鉛時,可減輕貧血的程度和生長抑制的作用。果膠可使腸道中鉛沈澱,減少鉛的吸收,故可多吃含果膠的水果。
硒對汞的毒性具有保護作用;鋅也有防止汞中毒的作用。硒使腎汞明顯降低是由扵硒阻止了汞在腎中的蓄積而不是促進其排出。硒與汞同時使用時,解毒作用最大,相隔時間愈長,效果愈差,說明硒對汞的解毒作用發生在血液中。而鋅對汞傷害機體的保護作用,可能是由扵鋅誘導所產生的金屬硫蛋白與汞結合使之解毒之故。
碳氫溶劑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萬物皆可印的 3D 列印,這次盯上了森林
作者 愛范兒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6 日 0:00 |
當環保越來越受重視,森林危機也引起更多人關注,包括 3D 列印的先驅者。
最近3D列印公司Desktop Metal製造出新技術,表示可3D列印出任何類型的「樹木」,且藉由廢物利用。不僅能回收更多垃圾廢物,還能藉由循環利用木材,減少人類砍伐。以前3D列印主要用各類塑膠和金屬材料列印,現在木頭也能成為列印材料了。
但3D列印的木桌、木椅、木碗,你敢用嗎?
3D列印的木桌、木椅、木碗都來了
新技術稱為Forust,也是Desktop Metal創立的子公司,專門營運新技術發展。技術藉由獲得專利的單程黏合劑噴射技術,可持續生產應用於木質零件。可持續性體現在Forust列印的原材料,這些材料全都是來自木材製造和造紙業的廢棄副產品。
Forust從木材製造收集纖維素粉塵,從造紙業收集木質素,這兩種材料透過高速3D列印,直接製造出木質成品。所以不是完全還原一整棵樹,而是列印出「模仿」真實樹木的產品。廢棄木料,從此也能成為精緻、美麗、有用的東西。
列印過程中,經特殊處理的鋸末會散開來,人們藉由CAD軟體及操作設計,讓無毒且可生物降解的樹脂黏合劑接合材料。
這能讓列印出的木材和傳統木材一樣的硬度和功能。特別的地方還在於,人們可用數位技術模仿任何類型的樹木紋理。只要在後台設計好木材列印的每層數據,就能隨心所欲印出紋理。可印出紫檀木、水曲柳、斑馬紋、烏木、桃花心木等,還支援各種木材染色劑,染成對應樹木的顏色。
Forust首席執行長Andrew Jeffery表示,Forust提供幾乎無限的設計靈活性,更接近真實樹木材質,並有更多創造自由。列印完成後,人們可按照傳統木製產品,打磨、鑽孔、染色、塗漆、拋光等。
目前,人們可使用Shop System機器或RAM 336製作木製品,有緊湊、高速、單程列印引擎等特點,很適合批量列印中小型木質零件,配備機械手臂的Forust3D列印工具最大能列印180×90×30公分的木製品。
Desktop Metals首席執行長Ric Fulop認為,這項技術各行各業都能用。如建築領域,可製造地板、屋頂;豪華內部裝修部件領域,可做汽車、遊艇及高級住宅有異國情調的稀有紋理裝潢素材;家具可做成櫥櫃、桌椅、門;家居用品可做成花盆、雕塑、相框、碗筷等。他們也展示一些設計樣品,包括各類家庭用品如器皿、碗、籃子、托盤。
Forust商店頁面,已可購買列印好的現成產品,第一批產品是瑞士工業設計師Yves B é har設計,但價格不便宜,一個托盤就要20美元(約新台幣552元)。隨著首批產品推出,Desktop Metal也為建築師、設計師、製造商提供木製產品生產的新方式。
高效、實用、可自由設計,當然最創新也最重要的是環保。
3D列印木頭真的環保嗎?
3D列印木頭的風潮才剛露頭角,無法有具體數據判斷結果。不過回到3D列印木頭本身看看影響性。
3D列印木材早在2013年,就有名為FormFutura的公司創造過類似產品,名為LAYWOO-D3,材料是40%再生木材,其餘部分是黏合聚合物,但更像木絲堆疊,缺乏真實紋理,密度也不夠。
之後幾年,也有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開發實驗室培養的特殊木質細胞,弗萊堡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環境友善的木質3D列印材料,但要不就是研究處於起步階段,要不就是產品很難和真實木材媲美。
Forust的確是具革新意義的改變。對環保的改變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用木材廢料再現原木品質和紋理,讓纖維素和木質素成為持續資產。
二是自由創建複雜或獨特的木材設計,可避免複雜木材設計的流線型生產。
三是按需生產,製造商、設計師甚至消費者都可提交自己的列印客製設計、訂購樣品和尋求大批量合作夥伴,並大規模、長期生產產品,最大程度減少材料浪費、現貨庫存,以及運輸污染。
第一點想法抓住森林砍伐的痛點,木材浪費是嚴重問題。The Balance網站報告指出,垃圾掩埋場所有垃圾有10%是木材廢料,2010年產生7,060萬噸城市木材廢料,且還在增長。Desktop Metal表示如果人們買3D列印的木製產品用壞了,還可回收,再列印成新產品。
他們希望木製產品壽命結束後,用戶有兩個選擇,一是像其他木製產品丟掉,將隨著時間推移生物降解,另一種就是藉Forust將材料重新用於未來產品。
我們的願景是創造真正的循環製造過程。
且這種技術讓可持續製造和具成本效益的木質產品,代替很多塑膠和聚合物,這樣也能減少各領域塑膠製品生產。不過回收木材廢料的成本還需要深究,紋理製造過程的精細程度、木材廢料多次利用後的品質,依然需要大量產品檢驗後才能確定。
第二、三點提到的生產過程,Forust也還有問題。如收集到廢棄木料後,轉化為木粉的過程,通常也需要消耗化石燃料等能源,如果使用木材廢料本身,廢料可能也會燃燒到膠水、油漆、有毒塗料等物質,然後將二氧化碳和毒素排入環境。
ZDNnet指出,從廢棄紙漿提取木質素,也要使用諸如二氧化硫、硫化鈉和氫氧化鈉等有害化學物質,或花費較高成本研磨後,透過二噁烷/水提取,然後用溶劑純化。所以將廢物木料變成可回收材料的過程,也有諸多破壞環境的部分。這也是可持續發展一直以來的挑戰──創建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通常也需要另一個不可持續的過程推動。
數據顯示到2027年,全球成品木製品市場將達1.8兆美元,需求下Desktop Metal是第一個將3D列印技術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他們正將始於樹木的減法業,轉變為始於升級回收木材廢料的增材業。
不過未來是否實現Desktop Metal的願景,或他們願景只是商業鼓吹,還得持續觀望。
3D列印,還能給生活帶來什麼新改變?
列印玩具、列印鞋底、列印橋樑、列印房子、列印火箭……3D列印似乎無所不能。
這個出現在1990年代中期的技術,開始只是由電腦控制,快速把液體粉末等「列印材料」一層層疊加,然後把電腦藍圖變成實物的裝置。1986年,美國科學家Charles Hull開發第一台商業3D印刷機;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獲3D印刷技術專利;2005年,市場首台高清晰彩色3D列印機Spectrum Z510面世。
當時人們對3D列印抱有無限期待和幻想。3D列印的確沒讓人失望,雖然速度發展並不快,但每次新成果足以令人耳目一新。如2010年11月,美國Jim Kor團隊列印出世界第一輛3D列印汽車Urbee,2011年6月6日,全球第一款3D列印比基尼出現,2011年7月,世界第一台3D巧克力列印機來了。
從建築、家居、美食、醫療到武器,3D列印在很多領域都開始運用。3D列印也曾視為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但3D列印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2016年左右,很多3D列印公司紛紛倒閉,AI和區塊鏈迎頭趕上。
風潮過後研究人員並未受影響,依然持續研究3D列印的新可能。
2019年4月1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以病人自身組織為原材料,3D列印出全球首顆擁有細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當時這顆「心臟」可收縮,但無法像正常心臟一樣搏動泵血,去年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又藉由新型生物墨水加上3D列印技術,創建有腔室、心室、血管結構、可泵血的心臟。
生物3D列印,讓我們看到3D列印的無限潛力,雖然真正器官移植還需至少十幾年才能確認能否用於人體,但技術發展瞬息萬變。3D列印很多技術尚在研究,4D列印就興起了。4D列印其實就是3D列印技術升級,是將「可編程物質」和「3D技術」結合,讓3D列印物體有一定機械運動能力,能在外界刺激下改變形狀或結構。
這些「列印界」新技術,讓我們看到希望,不過依然感覺有點遙遠。而3D列印風潮後的企業,就在不斷嘗試讓3D列印技術更現實。
3D列印公司Icon和當地非營利組織New Story共同開發3D列印房屋,今年就有新主人:70歲高齡的流浪老人Tim Shea。這棟用混凝土3D列印房屋的造價只有1萬美元,低成本、便捷性、舒適性將為全球更多流浪人口帶來慰藉。
不過除房屋建造、生物組織等特定領域,大部分普及的3D列印材料,依然是金屬或塑膠等可黏合材料。最新的木製材料,讓我們又看到3D列印進入日常的可能。接下來,3D列印還將從單一列印材料走向多種材料並行列印,將讓3D列印機賦予產品更多元功能、更智慧的體驗、更複雜的系統。
這也將讓3D列印產品更貼近每個人的生活。
附圖:▲ Spectrum Z510。
▲ 3D列印汽車Urbee。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6/06/3d-printing-forust/
碳氫溶劑 在 研妍堂 芳療香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香氛原料——萜烯類Terpenes
小編常常被我家的A小編笑,因為小編非常非常非常怕「酸」,不用吃到,只要講到「檸檬」「酸」等字眼就兩頰開始發痠,更何況聞到酸的味道,這真的小編的罩門啊!
疫情期間,小編決定要好好挑戰Citus accord,不知道已經痠了多少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成長,看來口水流多也是有幫助了😂😂
————————————————————————
萜烯類Terpenes
在各種天然氣味組成之初,都是由各種大大小小的分子組成,碳(C)、氫(H)是一切的始源,C5組成異戊二烯,是最原始的·架構,二個異戊二烯,就是C10組成單萜烯,C15為倍半萜烯,這些碳氫化合物都屬於萜烯類。
萜烯類在1867年由德國化學家也是諾貝爾化學奬得主Otto Wallach在分析松節油時發現蒎烯,由此建立起龐大的萜烯與衍生物資料庫;萜烯類廣泛的存在植物中與少數動物中,針葉樹類、柑橘果皮裡的萜烯家族是大家比較熟悉,它們具有特殊的氣味,用於吸引、防禦、抗菌等作用,不僅在精油化學中探討藥理屬性外,它們也是調香重要的原料,而萜烯家族作為基礎,接上不同的官能基也能成為其他的化合物衍生物,例如醇類、酮類等。
萜烯類小編比較常用的原料呢?
|蒎烯(Piene)|
或稱松油烯,Alpha、Beta蒎烯廣泛存在於各種植物中,它們具有尖銳的木質味,它們最大的用途不是調香,而是油漆溶劑,蒎烯還是合成沉香醇(Linalool)、香葉醇(Geraniol)、二氫月桂烯醇(Dihydro mycernol)等上千種原料的來源。
|月桂烯(Mycene)|
對小編來說是難搞的原料,不溶於DPG中,用酒精稀釋揮發的很快,留香度也不好,但是它可以讓合成的氣味比較具有天然感,但也很快就不見了。
|檸檬烯(Lemoene)|
這可是大家最熟悉的吧!食用香料也少不了它,現在也用於抗腫瘤研究,是柑橘類最主要的成分,如果把檸檬烯加上甜橙精油,立刻變成檸檬的味道,有些人會納悶,如果要柑橘味,直接拿精油來調香不是很容易嗎?事實上現在的商業香水都是精油、單體混合使用,不完全使用精油的原因最主要在於天然精油的成分比例不穩定,因此需要用人工添加單體方式來控制,還有天然柑橘精油中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這個成分具有光敏性容易導致皮膚變黑與過敏發炎,因此需要小心使用;另一個原因大部分柑橘類精油採用壓榨法萃取,所以果皮色素也會跟著精油萃取出來,每一批顏色也都無法控制一樣,不過這個小編在原料公司實習時看過使用溫度分餾過程把色素分離出來後,再按固定比例添加回去,這樣的顏色就每批都穩定,顏色也就解決了。
萜烯類由於分子結構比較小,所以分子也比較輕,揮發度相對高,所以它們也都是在香水初期前調容易聞到的味道,留香度並沒有其他化合物來的好,這也說明大部分柑橘調的香水持久度都不是很長,而且它們在溫度的耐受力也不好,也非常容易受到強酸強鹼破壞,因此在使用的基質需要好好選擇。
不是所有的單體原料都是合成的,這些天然來源的比例佔多數喔!
————————
Citrus accord
____________
D-lemoene
Citral
Citronllal
ɑ-piene
Geraniol
Ethyl butyrate
#專業調香師養成班
#高階班
#單體原料
#企業氣味設計
#客製化氣味設計
碳氫溶劑 在 金屬表面處理精密加工甲苯碳氫溶劑回收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