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與蒲公英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瑞典有一句諺語:「多數孩子是蒲公英,但有少數是蘭花」。蒲公英吃苦耐勞,不是最漂亮的花,但不必細心照顧,也能長得很好。沒有人會特別栽種蒲公英,因為沒這個必要,它們幾乎在所有環境都能長得很好。蘭花則相當不同,不好好照顧就會枯萎,只要用心培養,就會開出最美麗的花朵。
這裡不只是在講花,也不只是在講孩子,而是在談最新的遺傳學知識。近日的遺傳學發現,顛覆了「壞基因」與「好基因」模型,新一派的說法比較接近「增強因子」的概念,心理學家稱為「差別易感性假說」(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帶來壞事的基因要是換了一種情境,可能會造就好事。同樣一把刀,可以惡意刺傷他人,也可以用來替家人準備餐點。一把刀究竟是好是壞,要看用在什麼情境。
講得具體一點,大多數人擁有一般的DRD4基因,但有些人擁有基因變異體DRD4-7R。這下糟了!7R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酗酒、暴力行為有關,屬於所謂的「壞基因」。
然而,研究人員艾瑞·柯納風(Ariel Knafo)做過孩子是否願意自動分享糖果的實驗,多數3歲小孩如果沒被強迫,不會願意放棄自己手裡的好東西,但擁有7R基因的孩子,卻比較可能樂於分享。
為什麼會這樣?帶有「壞基因」的孩子,就算沒被要求,反而願意幫助別人?因為7R基因其實並不「壞」。基因和刀子一樣,是好是壞要看環境。在暴力環境中成長的7R孩子被虐待、遭到漠視,日後長成酒鬼與惡霸的機率比較大。但是,7R孩子如果被好好培養,和善的程度甚至高過擁有普通DRD4基因的孩子。簡言之,環境造就了不同。
好了,先不談那堆科學術語與縮寫,大多數人都是蒲公英,幾乎不管生在什麼環境,還是都能順利好好長大。剩下的人則是蘭花,不只對負面事物敏感,對萬事萬物都敏感。
蘭花和蒲公英不一樣,無法在隨便的路旁盛開,但如果在設備完善的溫室裡好好照顧,就能光彩奪目,讓蒲公英自慚形穢。蘭花型的孩子要是在不良環境中接受不當教養,長大後可能很容易憂鬱,或是吸毒,甚至入獄。但如果環境對了,有人好好養育他們,就會成為社會上最具創意、最成功的快樂人兒。
太多時候,我們把事情貼上「好」或「壞」的標籤,但其實只不過是「不同」。以色列軍方需要能夠分析衛星圖像、判斷國防威脅的人才,他們要的士兵必須擁有驚人的視覺能力,能夠一整天看著同一個地點都不會感到無聊,而且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就能發現。
最後,以色列國防軍的視覺情報部門(Visu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IDF)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完美人選:他們招募自閉症人士。自閉兒在人際互動上可能有困難,但大都能夠勝任拼圖等視覺任務,成為以色列的珍貴國防資產。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大衛·威克斯(David Weeks)博士寫道:「怪胎是社會演化的變種,提供天擇智力材料。」怪胎可能是像顧爾德這樣的蘭花,或是像菲爾普斯這種很有希望的怪物。我們往往耗費太多時間努力成為眾人眼中的「優秀」人才,但這種優秀通常只是「平庸」,真要出類拔萃,就必須不同。
追隨社會眼中的「好」,可不會讓你與眾不同,因為社會並不總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其實,要當個最優秀的人,通常只需要拿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就夠了!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彌爾(John Stuart Mill)說的:「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太少人勇於與眾不同。」
只要環境對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古怪會生出美麗花朵。
--
本文編輯修改摘自《成功不再跌跌撞撞》,作者艾瑞克‧巴克 Eric Barker為賓州大學學士、波士頓學院MBA與UCLA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本書由天下文化出版。
📖
翻翻紙本書 https://reurl.cc/pxxM7r
下載電子書 http://moo.im/a/2467EP
--
延伸閱讀《蘭花與蒲公英》:https://reurl.cc/mvv3WY
穢語症是什麼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島一命
最近網路上流傳一句口號:全島一命,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好。全島一命,我們就像是一個團隊,只有一個人做好個人衛生,是無法遏止病毒的傳播鍊的。
防疫絕對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安危,更是為了身邊所愛的家人,就像現在為了疫情,學生都停課了,停課是為了什麼?減少學生群聚,減少社交行為,不讓這些孩子因為無症狀感染病毒,回家傳染給老人或慢性病家人。所以,大家不要為了圖方便,把停課的孩子又送去朋友家群聚,這樣可能就失去了全島一命的精神。
在外工作的大人,比如說醫護人員,外送員,大賣場工作人員等等,都是在疫情期間為了維持社會動能,無法在家工作的職業,除了自身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之外,也請身邊的家人朋友,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與支持,讓他們在這些加油打氣聲之中,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如果是接觸者在居家隔離,或輕症確診者在家等候通知,請遵循三不原則:不共桌吃飯,不共用物品,不肢體接觸。
即便在同一個屋簷下,讓生活像是兩個世界,用手機視訊聯絡,更別忘記勤洗手,戴口罩喔!願耶穌的愛讓我們散發出馨香之氣,污穢的言語不出囗,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穢語症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個咒語我想要獻給一直很努力卻一直很焦慮的你。
.
疫情升溫之後,有些人開始出現焦慮、憂鬱、甚至是慌亂不知所措的症狀,我覺得或多或少除了和人際之間距離的調整之外,也和「需要好好面對自己」有關。(如果症狀真的無法自己處理,可以預約線上諮商)
.
像這種時候,由於外在的世界封閉,似乎沒有辦法再把注意力放在外面的世界上面,只能夠回到自己身上,然後去面對那些一直以來很想要逃避、不想面對的東西。可是,每次一面對就會覺得心很慌亂、很緊張,那該怎麼辦呢?
.
#711呼吸法
前幾天和 @metamorphosis.c.c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所長慧蘭談到如何面對壓力,她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法叫做「7—11呼吸法」,我自己用了之後覺得非常有幫助(尤其是對我這種很容易焦慮緊張的人來說),一開始練習可能不是很容易,但是隨著時間,會慢慢找出自己的節奏來。具體的練習方法如下:
.
吸氣的時候在心裡面默數七秒,吐氣的時候在心裡面默數十一秒,然後盡量放慢吸氣和吐氣之間的速度。
.
就這樣,很簡單吧!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類似的呼吸方法,其實都大同小異,重點就是讓你吸氣和吐氣的時間變長,從生理回饋訓練的角度來看,當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律神經,讓你原本緊張的情緒,有舒緩的空間。
.
#安心咒語
如果練習這個方法之後還是會覺得很焦慮,甚至有很多負面的聲音和自我責備出現,可以使用圖片上面的這句咒語練習跟自己說:「你是自由、健康、安全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沒關係、會好的」。
.
過程當中,你可以先清潔雙手,然後擁抱自己左邊跟右邊的肩膀(蝴蝶式擁抱),拍拍肩膀,安慰自己說:沒事的、會好的。
.
#如何面對負面的聲音
最後,有些人只要一靜下來,心裡面就會出現許多負面的聲音(你是這樣的人嗎?),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人生無法停下來,因為只要一停下來,很多害怕的事情就會湧現。
.
這些聲音哪裡來呢?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很可能不小心就內化了家人自我批評的言語,習慣用忽略、壓抑來逃避情緒,長大之後,這些「對自己的聲音」可能會不斷地苛責,跟自己說:為什麼不努力、難得休息竟然在耍廢、不要想那麼多⋯⋯等等,可是別忘了,在忙碌的日子裡,你也是需要休息的,休息並不代表你沒有用,而正因為你很有用,你才需要休息、給自己喘息的空間。
.
所以,你可以在這個時候練習當看看自己的大人,用溫柔、慈悲、接納、關懷的語氣跟自己說:「沒問題,你當然可以好好休息,好好呼吸、好好擁抱自己,好好在這個疫情蔓延的時候,留一點空間給自己。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好。」一開始跟自己用這種方式說話的時候,會有一種不信任、不習慣、懷疑的感覺,這也很正常,不需要太快地就強迫自己接受。
.
給自己的內在一點時間,隨著時間,這些聲音會慢慢變成你的一部分,然後在你覺得疲累、無力、難以再走下去的時候,給你一點點安慰的勇氣。
.
有些時候,我們就只能夠等待時間的經過,時間並不一定能夠洗刷傷口、減緩焦慮,但是在這些時間裡的我們,可以好好對待自己,也因為這些溫柔的對待。在日子經過之後,那些原本受傷的、漆黑的、骯髒的、污穢的一部分,逐漸被清洗乾淨,一點一點的,盛開成為芬芳的花朵。
.
願疫情早日平息,你我日漸安心。
#covid_19 #防疫 #焦慮 #恐慌 #擔心
#咒語 #諮商 #線上諮商
穢語症是什麼 在 怎麼一直罵髒話」 以上這兩種症狀都是「妥瑞氏症」會有的象徵 的推薦與評價
健健兄弟#Mike老師#一起認識何謂妥瑞症「你是怎麼了? ... 壓力改變而出現,像是有些患者會有精神壓力的狀況產生,甚至會有其他共病症狀,如ADHD、穢語症、強迫症等。 ... <看更多>
穢語症是什麼 在 妥瑞氏症為什麼會罵髒話?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在想一個問題妥瑞氏症的患者,會無法控制自己,身體抽動或是罵髒話身體抽動我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會罵髒話呢? 為什麼不是不受控制的說"恭喜" 或是" ... ... <看更多>
穢語症是什麼 在 妥瑞症男搭台鐵叫喊飆髒話列車長聽懂後一舉動暖哭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Life 曾柏穎- 妥瑞症健康生命妥瑞症男搭火車怪叫飆髒話台鐵列車長1舉動網全哭了 https://bit.ly/3JMX2Jz#妥瑞症#台鐵#列車長# 穢語症 中時新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