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sther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馨提示,今集內容,所有食素、食生、食果、食氣、食光的朋友,未必適合宜收聽。逢星期一晚八點,所有links會啟動,照舊,約咗你。多謝收看! 多謝YanYan Sugar穿針引線,介紹Dr Chen我認識;歡迎及感激[相聚]紛絲,專業婚禮攝影師,Weller Choi,加入[相最一台]小家庭(未係大家...
第3者的角度 在 三木森 Mori Mori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桃花占卜🌸美麗佳人9月號 //
2021年下半年,你的人緣和桃花如何呢?從五張風景圖片中,選擇一張你目前最想看到的景色,讓命理老師葉哲維,為你分析人緣和 #桃花運勢!
--------------------------------------------------
感謝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再次邀約合作,
而有了這次的心理測驗~
選項如下,趕緊來測測下半年桃花朵朵開的指數吧!
1. 大峽谷
2. 雪景
3. 草原
4. 楓葉林
5. 瀑布
詳解詳見留言處🚪(IG詳簡介連結)
#歡迎分享轉貼
#敬請敲碗看更多心理測驗
--------------------------------------------------
【關係療癒讀書會】大成功✨!
感謝昨日特別在中秋假期
抽空報名出席的小夥伴們~
這是我第一次和小金魚合辦的讀書會,
覺得特別喜歡!
我想會特別喜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
「因為我們的腦袋和個性截然不同」。
小金魚是一個熱力四射又外向的 #生產者,
而我則是內向又不善主動的 #投射者。
即便是同樣的書,卻能夠有完全不同的解法。
我突然意識到
或許這就是宇宙安排各式各樣的夥伴
在這條人生旅途中與你相遇的原因。
他們能夠補足你所缺乏的部份,
也能夠藉由發揮所長彼此呼應。
「1+1>2」的綜效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因為這場圓滿的讀書會,
開始讓我期待下一場 #一枝獨秀 的讀書會了!
是什麼主題呢☺️?
--------------------------------------------------
馬雅曆的今天剛好是Kin019韻律の藍風暴,又到了帶來 #改變的時刻。
我們透過白鏡的力量反射自己,看清楚身上的洞與匱乏有哪些?
以及造成這些匱乏與空虛的根本原因,然後呢?
單純地 #覺察 已經是很大的一步,
但接下來你可以做的是為這個空洞帶來改變。
從意識層面的調整帶動潛意識的變化,進而產生行動,
一步步把過去長歪的、限制自己而不自知的信念一一摘除,
這也是我今年底的大計畫【 #誰說藝術家一定窮💰】系列讀書會的核心初衷。
透過每個月一本經典,
有系統地帶領大家從觀念、創作、出版到經營,
去重新改造限制自己的舊思維。
我會結合個人的經驗出發,所以參考案例可能是以創作者的角度分享,
但我覺得這樣的思維檢視學習不限於創作者,
又或者說,每一個靈魂都是自己 #生命的創作者,
你想為生命帶來什麼體驗,端看你如何捏塑,
詳細的活動訊息也放在留言處🔗(IG詳簡介連結)
「我明白你急切地渴望能在彈指之間有所改變,
但真正地改變需要由內而外」
#你準備好為自己帶來改變了嗎?
美麗佳人 Marie Claire Taiwan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心理測驗 #占卜 #貴人 #心理 #療癒 #插畫 #雜誌 #刊物插畫 #美麗佳人 #美麗佳人marieclaire #maireclaire
第3者的角度 在 呼吸治療師の跑跑人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分享]+抽獎活動《3.3 秒呼吸的奧秘》
🔍解開 3.3 秒的呼吸奧秘,擺脫文明病的困擾
在醫院的普通/一般病房區,如果運氣夠好的話,可能有機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有一個人,穿著一襲微皺巴的白色長袍,配上略為凌亂的頭髮,邁著行色匆匆的步伐,手上(或許)抓著一堆用具,走到某間病房後急煞,深吸一口氣後轉身,再淡定的走進病房,來到某個病人的床旁,「您好,我是呼吸治療師,我來幫您 xxxxx」。
是的,那就是每間醫院為數不多的呼吸治療師,你跟他擦肩而過的時間,不到 3.3 秒。這個 xxx,可能是某項呼吸治療相關的衛教,或是執行一些處置,比如給病人戴上呼吸器。再早幾年,大家對這個角色更為陌生,「呼吸什麼治療?呼吸我會啊,需要啥治療?」說著這話的人斜躺在床上,臉上戴著氧氣治療裝置,大口大口的張口呼吸,一分鐘呼吸次數將近 30 次, 不過,他已經習慣這樣短促的呼吸方式,不覺得喘了。恩,至少他可以完整地講完一句話。
再有一人,雙手抱著肚子,身體前傾,鼻孔跟嘴巴都努力張到最大,嘴唇發白,額頭冒汗,骨瘦如柴,全身僅存的肌肉都在用力,「...喘...不行...」,在戴上面罩式呼吸器跟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前,他沒辦法平躺,因為那會讓他更喘。
以上是人蔘上班時的諸多場景,也是呼吸治療師工作的價值所在,關於呼吸,遠比大家想像的複雜,這是我在閱讀《3.3 秒的呼吸奧祕:失傳吐納技法與最新科學研究的絕妙旅程》一書時會有不少共鳴的緣故。
當初收到這本書的文稿時,坦白說,身為一直在與各種呼吸型態打交道的呼吸治療師,一方面覺得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又有點擔心該不會各種理論給他寫得文謅謅,它可能變成助眠良伴?最終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翻開了這本書。
結果,我的擔心顯得多餘,作者敘述故事的能力很強大, 一下覺得自己正以第三者的角度在看故事、融合了歷史考證,過去與現在的時空交錯,一下又覺得自己跟著作者上山下海,不知不覺間身歷其境。一旦翻開這本書,他就會讓你一直想要看下去,作者探究「呼吸」旅程上的所見所聞,在此就先不破梗了。
現代人有很多文明病,走在路上隨時都可以看見雙手或單手捧著手機的人,多數人的肩膀都往前彎, 脖子向前伸,脊柱順勢呈舒服的 S 形,雙眼盯著眼前一方螢幕,可能再戴個耳機,彷彿周遭真實的世界與他毫不相干。扣除掉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吸菸飲酒等其他危險因子,這樣的姿勢也已經在影響你的呼吸。心臟病、潰瘍、和慢性發炎都跟循環、血液酸鹼值和代謝失調有關,我們的呼吸方式也會影響所有這些功能。
因此,閱讀這本書時有趣的地方是,會發現許多平常習慣如此、你可能也知道這樣或許不是很好,但就是會忽略的小問題,譬如慣性駝背、躺在床上滑手機,還有胸式呼吸。坦白說,如果不是有運動習慣,或是有練瑜珈,抑或是特別有練過腹式呼吸的人,大多數的人已經習慣淺淺的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平常不會讓我們感受到特別有什麼,但其實已默默的在影響我們的健康。
這正是呼吸迷人的地 方,它很普通,普通到甚至都不用經過大腦思考,直接由呼吸中樞控制,就是個反射動作,身體還算健康的時候會自動化完成整套吸吐與氣體交換的動作,並且會反應出我們當下的身心狀態,像是我們感到緊張、憤怒、身體處於緊繃狀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加快呼吸速率,因為交感神經主要散佈在上肺葉,當我們加快呼吸速率的時候會刺激這些交感神經,交感神經主要控制一些興奮性的行為,如戰鬥狀態或是逃跑反應。
然而它又不那麼普通,呼吸是可以由大腦「有意識地」去控制,像是我們想要緩解緊張情緒的時候會緩慢深吸一口氣,這時位於下肺葉副交感神經會釋放出緩解訊號, 讓我們感到放鬆。再比如書中提到的好幾種呼吸法,像是鼻孔交替呼吸法、菩提格呼吸法、淨化呼吸法等,都是可以透過練習來達到希望的健康效果的。
不管你是不是呼吸治療師,你都會同意「呼吸,伴隨著生活如影隨行,看似簡單又不簡單,我們的生命,也只在這一呼一吸之間。」如果你對呼吸的奧祕感到好奇,推薦你翻翻這本《3.3 秒的呼吸奧祕》,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 贈書活動
【博客來九月選書】
《3.3 秒的呼吸奧祕:失傳吐納技法與最新科學研究的絕妙旅程》
作者:詹姆斯.奈斯特
出版社:大塊文化
只要按讚、留言「解開 3.3 秒的呼吸奧秘,擺脫文明病的困擾」並分享文章,就有機會抽中紙本書呦!名額3名,9/27 中午 12:00 截止計算,9/28 公布三位得獎人。
第3者的角度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溫馨提示,今集內容,所有食素、食生、食果、食氣、食光的朋友,未必適合宜收聽。逢星期一晚八點,所有links會啟動,照舊,約咗你。多謝收看!
多謝YanYan Sugar穿針引線,介紹Dr Chen我認識;歡迎及感激[相聚]紛絲,專業婚禮攝影師,Weller Choi,加入[相最一台]小家庭(未係大家庭啦),成為[相聚]第五代(義工)監製;更感激超級鐵紛Tony Chau幫[相聚]拍咗咁多集,種咗超多助人種子,依家生意越來越多,唯有交棒給Weller。[相聚]非常幸運!
===============================================
細談六大營養元素(上) ~ [相聚一刻] ep163 Part 3
播出:2017年5月15日, 8pm
嘉賓:Dr John Chen, 陳譜光, 美國自然療法醫生
主持:Esther Lee
監製:Tony Chau, Weller Choi
場地:匯智社
Part 1 https://youtu.be/DoGoqEDKggk
Part 2 https://youtu.be/Ka9E73uOO1M
Part 3 https://youtu.be/R92qbhgfgDI
Full version https://youtu.be/JgFNkLOGBVU
內容:
我自己是非常讚成食素、食生、食果,甚至食氣、食光,只是作為一個媒體,我和[相聚]都有責任介紹不同專家和門派,對健康飲食的看法,總有朋友未ready食素、食生。今集的嘉賓簡絕對是正到無朋友,應該說是"大把朋友"才對,Dr John Chen(陳譜光),他的談話內容極爆,幸好我們是網上電台,主流傳媒一定不可以這樣暢所欲言,題目本來是"你食錯食物了",不過改為"細談六大營養元素"較為中肯。
甚麼是"六大營養元素"?由肉食者的角度去看健康,怎樣吃才適合你?無論是那一種食法,只要你知自己做甚麼,吃了甚麼下肚子,為什麼這樣吃法就okay了。Dr Chen是主張吃肉,甚至豬油和內臟的,又讚成飲(好/Organic)咖啡和酒。你可能說,"吓!有冇攪錯呀?" 不過,粥粉麵飯飽餃糕餅,最好是敬而遠之。總之今集就好爆啦!Stay tune!
Dr John Chen contact
https://www.facebook.com/chenpuguang?fref=ts&ref=br_tf
----------------------------------------------------------------------------
為了飛得更高更遠,[相聚一刻]正式開始接受課金捐助,你的支持能令我們做得更多更好。多謝你!
戶口資料(暫用) Lee S M Venus
1) HBSC: 485-9-020200
2) Hang Seng Bank: 228-784831-882
3) Credit Card(Enjoy Card): 4557 2910 0774 2368
請將收據whatsapp至6998-3791,讓我們知道和感謝你。
Esther Le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MV9FQg5sXg/hqdefault.jpg)
第3者的角度 在 Esther Le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溫馨提示,今集內容,所有食素、食生、食果、食氣、食光的朋友,未必適合宜收聽。逢星期一晚八點,所有links會啟動,照舊,約咗你。多謝收看!
多謝YanYan Sugar穿針引線,介紹Dr Chen我認識;歡迎及感激[相聚]紛絲,專業婚禮攝影師,Weller Choi,加入[相最一台]小家庭(未係大家庭啦),成為[相聚]第五代(義工)監製;更感激超級鐵紛Tony Chau幫[相聚]拍咗咁多集,種咗超多助人種子,依家生意越來越多,唯有交棒給Weller。[相聚]非常幸運!
===============================================
細談六大營養元素(上) ~ [相聚一刻] ep163 Part 2
播出:2017年5月15日, 8pm
嘉賓:Dr John Chen, 陳譜光, 美國自然療法醫生
主持:Esther Lee
監製:Tony Chau, Weller Choi
場地:匯智社
Part 1 https://youtu.be/DoGoqEDKggk
Part 2 https://youtu.be/Ka9E73uOO1M
Part 3 https://youtu.be/R92qbhgfgDI
Full version https://youtu.be/JgFNkLOGBVU
內容:
我自己是非常讚成食素、食生、食果,甚至食氣、食光,只是作為一個媒體,我和[相聚]都有責任介紹不同專家和門派,對健康飲食的看法,總有朋友未ready食素、食生。今集的嘉賓簡絕對是正到無朋友,應該說是"大把朋友"才對,Dr John Chen(陳譜光),他的談話內容極爆,幸好我們是網上電台,主流傳媒一定不可以這樣暢所欲言,題目本來是"你食錯食物了",不過改為"細談六大營養元素"較為中肯。
甚麼是"六大營養元素"?由肉食者的角度去看健康,怎樣吃才適合你?無論是那一種食法,只要你知自己做甚麼,吃了甚麼下肚子,為什麼這樣吃法就okay了。Dr Chen是主張吃肉,甚至豬油和內臟的,又讚成飲(好/Organic)咖啡和酒。你可能說,"吓!有冇攪錯呀?" 不過,粥粉麵飯飽餃糕餅,最好是敬而遠之。總之今集就好爆啦!Stay tune!
Dr John Chen contact
https://www.facebook.com/chenpuguang?fref=ts&ref=br_tf
----------------------------------------------------------------------------
為了飛得更高更遠,[相聚一刻]正式開始接受課金捐助,你的支持能令我們做得更多更好。多謝你!
戶口資料(暫用) Lee S M Venus
1) HBSC: 485-9-020200
2) Hang Seng Bank: 228-784831-882
3) Credit Card(Enjoy Card): 4557 2910 0774 2368
請將收據whatsapp至6998-3791,讓我們知道和感謝你。
Esther Le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tWDa6upu58/hqdefault.jpg)
第3者的角度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被凱羅忍親自追殺是什麼感覺?星戰設施『反抗軍的崛起』讓你身歷其境!
🔥5/4星際大戰日特輯第二發,完整介紹評價爆棚、排也排不到的遊樂設施!
🔥詳細劇情介紹+水尢水某心得+排隊心得
🎁留言抽精美星戰胸章,詳情在影片最後!
如果你是星際大戰的粉絲的話,一定會知道每年5月4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那就是『星際大戰日』。我們為了慶祝今年的星際大戰日,前幾天推出了影片介紹口碑極佳的外傳影集《曼達洛人》,今天則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在一月份造訪迪士尼世界時,費盡了千辛萬苦才玩到的最新星戰遊樂設施《反抗軍的崛起》Rise of the Resistance。另外我們準備了從迪士尼世界帶回來的星戰精美胸章要送給你,參加辦法在影片的最後喔!
有別於一般遊樂園的設施,《反抗軍的崛起》是一個全新形態的體驗,將遊客直接『放進』了星際大戰的世界裡成為了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只是像傳統的遊樂設施那樣以旁觀者的角度參與。
我們真的非常喜歡《反抗軍的崛起》,也覺得星戰迷一生一定要體驗一次,才能夠真正地感受到星戰世界的震撼。如果你不介意『被爆雷』的話,現在就讓我們帶你從頭到尾走一遍吧!
🎁留言抽精美星戰胸章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5/17(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這支影片裡的哪一段, 我們會在5/18(一)抽出1位觀眾,中獎者可獲得精美星戰胸章一組兩個
4.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5. 贈品限寄台澎金馬
6. 中獎名單:Ann L
--------------------------------------------------------------------------------
上一支影片《曼達洛人》 ⇨
https://youtu.be/PzL-dnRFT7A
【星際大戰系列】
《曼達洛人》 ⇨ https://youtu.be/PzL-dnRFT7A
《星際大戰 系列解析》 ⇨ https://youtu.be/Wf6TErBqH3w
《星際大戰9:天行者的崛起》 ⇨ https://youtu.be/pio0Z5fut8U
【人生遺片清單】
Vol. 16《駭客任務》 ⇨ https://youtu.be/_LhdKbsadDs
Vol. 21《鬼店》 ⇨ https://youtu.be/9ZMpt3htx5Y
Vol. 05《神隱少女》 ⇨ https://youtu.be/BDj6U0QKagA
#MayTheForceBeWithYou
#StarWars
#星際大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tmbkDDsn3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