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投稿】下星期主題為「#希望」,歡迎讀者分享4張或以上相片,輔以簡短文字。Inbox來稿請註明題目、撰文與攝影,10月3日截稿。獲採用投稿將於禮拜一或三,在明周文化社交平台發佈。
• — — • • — —•
【黃昏人生觀】 最近,人生中多了許多離別,「再見」這句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然而,心酸過後踏出門外,看著日落時分的天空宛如畫筆划過的水那般,一劃劃白色雲彩旁邊是紅、是橙、是黃,還是按不住讚嘆夕陽多美。那一剎那,彷彿大家都忘了其實夕陽所代表的,也不過是我們與時間的一種離別。
我們都害怕離別、害怕終結,但卻似乎很少害怕黃昏。也許我們怕的只是不歡而散;若結局是美麗的,我們又豈會為它鬱鬱寡歡?又或許我們怕的不是眼前看得見的結尾,而是看不見的未來。我們既想相信「一個旅程的結束是另一趟旅程的開始」,卻又因為可惜結尾、懼怕未知而駐足——你看,人是不是很矛盾?
黃昏之所以美麗,除了是景色攝人之外,更可能是因為我們清楚知道,即使今天的落霞不會以同個模樣再現,但落幕過後仍會有另一個明天,新的開始。若然人生都能這樣,在探索的旅途當中仍舊有可以依傍的石頭,那麼這趟旅程沿途的風光,可會如夕陽般美麗嗎?
撰文:@spillingconsciousness
攝影:H Mui
#日落 #黃昏 #日落黃昏 #晚霞 #夕陽 #離別 #再見 #旅程 #明天 #未來 #人生觀 #人生 #人生感悟 #人生哲學 #香港風景 #香港攝影 #風景攝影 #菲林相 #菲林 #底片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日前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沉重地說,如果兩岸真到地動山搖的地步,寧可精準的武統,不希望看到窮台、困台拖垮一般人民。 有網...
結束不是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在 拾光影劇評論工作室 A Piece of Light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7(一)
大逃殺|深作欣二
Battle Royale (2000)
最近《魷魚遊戲》在全球爆紅,但說到生存遊戲的經典,不得不提的作品就是《大逃殺》吧。前陣子剛好看了《大逃殺》,如果看完《魷魚遊戲》想繼續看更多生存遊戲類型的作品,不妨來看看這部20年前的經典之作。
《大逃殺》改編自小說家高見廣春的同名小說,上映前曾經因為故事過於駭人而差點遭到禁播,最後以輔15級在日本上映,並締造了31億日圓的票房佳績,《大逃殺》也影響了各種以「生存遊戲」為主題的後續作品。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覺得《大逃殺》並不如傳聞中的那麼血腥,畢竟現在的技術早已可以做出更真實、驚悚的畫面,但對人性殘酷的一面確實刻劃得很到位。我在豆瓣短評上看到有人形容這部電影是「勵志青春片」,雖然聽起來很諷刺,但我竟然覺得這個比喻真的很貼切,比起電影中的殺戮行為,《大逃殺》反而有不少讓我覺得感動又悲傷的地方。
「這個時候,大人應該對小孩說些什麼才好呢?」
我認為《大逃殺》真正想講的主題並非青少年之間的自相殘殺,而是小孩子被迫進入大人的「組織社會」的過程。電影中「BR法」的誕生來自懦弱的大人對青少年反叛的恐懼,從七原、光子的家長也可以看出這個「新世紀」社會上的大人大多都無法提供孩子正向健康的教育環境,導致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種絕望的氛圍裡。
《大逃殺》有一個設定很重要,那就是3年B班的同學並不是感情冷漠的一群人,相反的,這個班級的感情很要好。遊戲開始後,學生們很快就顯露出各式各樣的本性,有人拿著武器毫無章法地殺人,有人為了讓自己活下去而背叛了同學、有的人開始組成小隊互相幫助,但也有不想與平時要好的同學互相殘殺,以自殺選擇終結遊戲的人。
柴崎幸飾演的相麻光子令人不寒而慄,在故事中她機警聰明,懂得利用人的恐懼成功殺掉武器殺傷力更強的同學,她可以不帶任何情感,為了讓自己活命甚至可以出賣身體,然而卻也是小時候被媽媽賣給戀童癖讓她養出了這樣的人格。
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燈塔的群戲,一群女孩原本口口聲聲說「我們絕對不會殺了自己的同學」,為了幫助對方而聚在燈塔中,然而卻在意外之中開始互相猜忌、推託,女孩們開始互相殘殺,只有造成意外發生的女孩在槍戰中活了下來,最後卻帶著負罪感跳樓自盡。這場槍戰呈現了女性之間的心機算計,以及一種不勝唏噓的無奈。
北野武飾演的班導師在片中是很重要的靈魂人物。身為片中「大人」的代表,他有點令人捉摸不定,有時可以殘暴冷酷地殺人,但是中途給典子遞傘,中彈後才射出水槍的他卻也有善良的一面。他的任務是「讓這群小毛頭畏懼大人」,也讓這群學生在遊戲中被迫要成為互相算計、互相殘害對方的大人,當他迫使七原對他開槍的那一刻,七原其實就與殺害摯友的班導師並無二致,這場殺戮遊戲成為3年B班的「成人禮」,但我卻莫名覺得北野老師其實很愛他的學生。
聽說原著小說更殘暴,但我認為電影最後留下了積極正面的寓意。最後反而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殺過人的七原和中川典子活了下來,他們跟川田之間互相信任的感情很令人感動,尤其是川田最後領悟出的那句「能夠跟你當朋友真好」,讓這場大人操辦的殺戮遊戲中留下了些許青春的浪漫。最後作為全國通緝犯的七原和典子只能不斷逃亡,可能又會陷入新的迷失,然而走入絕境的他們卻說出「不管在哪裡,只要全力以赴」,讓《大逃殺》的故事留下很悲涼又感人的餘韻。
樂童音樂家(AKMU)有一首叫《戰場》的歌,歌曲介紹是這樣寫的:「只有流血和中彈登場的時候才能稱作是「戰爭」嗎?悲傷的是,我們的童年是建築在戰爭遺留的骨骸上成長的,從小就學會了揮舞槍械來取得勝利的方法。就像重要的事物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一樣,就像無視耳鳴之後緊接而來的悲鳴也要開戰一樣,是什麼追著你一直向前跑?你又想奔向何方?啊,回想起來,我們之中許多人都知道什麼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但這宛如戰爭一般的人生,永遠也不會結束。」
《大逃殺》的遊戲雖然結束了,但現實生活中的戰爭永遠不會結束,在這場無法逃脫的遊戲中,繼續生存的方法,唯有電影最後七原震撼人心的那一句——「跑!」
#大逃殺 #電影 #生存遊戲 #北野武
#深作欣二 #藤原龍也 #柴崎幸 #前田亞季
結束不是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結束不是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日前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沉重地說,如果兩岸真到地動山搖的地步,寧可精準的武統,不希望看到窮台、困台拖垮一般人民。
有網友批評,難道新黨這麼愛「武統」,難怪拿不到票!這位仁兄若非平時根本沒關注新黨,就是刻意誤導,因為新黨正是希望避免兩岸開戰,所以才堅持說真話,不願隨波逐流炒「獨」騙票。
但如今「武統」議題已浮上檯面。當台灣還沉浸在造神陳時中,大陸從民間到官方的武統聲浪早已炸鍋。二月份連續兩天前所未有的「戰備巡航」,更增加兩岸擦槍走火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不只台灣統派感到「和平統一已無希望」,國民黨的羅智強及蔡正元也有類似表達。羅智強直言,民進黨就是賭大陸不敢動手,而原本扮演剎車皮的「和平派」變得兩面不是人,既不樂見民進黨賭輸,又憂心民進黨玩火害死台灣。蔡正元則說得更露骨,指出一旦兩岸「山也沒動,地也沒搖」,國民黨也沒義務在繼續捍衛九二共識,大家就冷眼旁觀紅綠對抗。
事實上,統一不只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責任,對生長在台灣的中華兒女來說,更應該是我們的權利。自1895年以來,台灣因祖國積弱而被割讓日本,淪為「失去祖國」的「亡國奴」。期間多少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或武力抗爭,或柔性反抗,最後都功敗垂成。1945年台灣光復,台灣本來終於能重見天日,但隨即而來的國共內戰,使得島內「去殖民化」還沒開始,大批心懷祖國的台灣先賢就被國民黨當局視為「左傾叛亂分子」槍決,島內「祖國派」從此奄奄一息,直到如今已命懸一線。
統一不只是民族尊嚴的重建,更是台灣人民擺脫帝國主義代理人的操控,真正融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崛起的時代主流,終結內鬥內耗。今天民進黨為一己之利,挑動兩岸的仇恨,未來只是增添台灣人更多的心靈煎熬,不知要幾代人才能償還。「民主」絕非成就少數人升官發財的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讓人民過好日子。兩岸和平統一,結束政治對立,唯一受害的只會是那些倚靠帝國主義的政客權貴,人民又何須為他們作馬前卒、替死鬼?
結束不是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今天快樂嗎?如果當你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又或者是,當你被問到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你的大腦會是怎麼運作的呢?
其實呢,今天通過這樣的分享哦,幫助你創造出每一天更多的快樂。
當我們被問到「今天快不快樂」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的評估兩種快樂。第一種呢,是我們的「瞬間的快樂」;就是被問的那個「當下」快樂不快樂?
而第二個,就是我們記憶當中,今天有多快樂?也就是呢,在記憶當中,今天那個值得你標記為快樂的事情。
其實研究人員發現喔,記憶當中的快樂,會影響幸福感的程度,會高於瞬間的快樂;因為記憶的快樂,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
生活究竟是開心,還是不開心?要看我們幫自己編輯的回憶。所以快不快樂,要看我們記住什麼事情?
因著這個原則呢,我們想想喔,自己一天過的好不好、快樂不快樂?其實不是每一件事情的總合,而是我們記住的感覺。
然而這個感覺呢,其實進一步來看,是依照我們當天、我們對於任何事情的高潮,也就那件最快樂的事情,你可以把它當成是山峰的「峰」。
跟結尾,也就是我們今天回想的時候的最後的那件事、最後的階段,你可以把它化約為一個字,叫做「終」,就是呢,終結的「終」。
這個高潮跟結尾的平均,也就是「峰」跟「終」的平均,科學家把這個稱作為「峰終效應」。
我們的大腦之所以會這樣運作,是因為這樣子比較容易、也比較省力。這樣子我們就不用花費很大的能量,去回想跟評估這一天裡面所有的時刻。
其實如果你在一天當中,的最後記得的體驗是一個正面的體驗,它的結果的效應,也就是「終」的那個部分喔,會特別的強烈。
比如說,有某個研究,在非營利組織結束募款活動的時候,送一片免費的DVD,感謝到場的人。
而其中一組,可以從評價高的電影裡面,自由的選一片,接著活動就結束了;而另外一組人,是先選完一片之後,可以再拿一片,不過第二片只能挑選普通的電影。
如果客觀來看,有一組是拿到了兩片DVD,但是你知道嗎?那些只拿到一片DVD,但是是非常好的電影的那一組人啊,他開心的程度,會高過那些拿到兩片DVD的人。
所以因為這樣的心理機制,我們可以怎麼樣運用「峰終效應」來幫助自己,覺得每天都過得蠻開心、蠻快樂的?
我們可以試圖的想辦法,讓每件事情的結果,都是比較正向、比較開心。在每一次的人際互動、每項工作、每一天的結束,都在比較開心的那個高潮裡面所結束。
具體的做法,可以試著這麼做喔。第一個,每天晚上固定回想三件好事,改變自己當天的記憶,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你只要拿個筆記本,跟一支筆記錄下來就可以了。
而第二個呢,就是結束每一場對話的時候,再一次的跟彼此提醒,在那個聊天裡面,最開心、最正向的事情。
比如說告訴對方:「真開心聽見你的好消息!」;其實只要這麼樣的一句話,就能夠讓我們自己,跟別人的心中充滿正面的情緒。
而第三個呢,如果對話是一種正式的討論,在結束的時候,也可以問對方:「今天我們哪裡做的其實還不錯,下次應該再來一遍的呢?」
這句話呢,會讓所有的人開始回想,剛剛開會的時候有哪些實用或有趣的資訊?如果沒有時間讓大家回想,也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作為結論。
比如說:「剛剛的討論很精彩,大家可以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真棒!」;其實呢,不要小看這些小技巧、小關鍵。
因為啊,當你能夠有效的運用「峰終效應」的話,你很容易自然而然的,讓所有人都覺得跟你互動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那麼如果你在最大的程度上,能夠創造出這樣的感受,請問有什麼難題,是無法解決的呢?
或許啊,能夠跟人互動的好,關鍵真的不在於口才;而是在於你創造了什麼感覺給對方?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不管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今天的內容就給你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結束不是終結而是新的開始 在 Facebook 時代的終結 - 財經新報 的推薦與評價
當你社交平台上的人脈開始變得飽和時,會給人一種非常正式的感覺。我們花了太多精力時間在自己的個人形象上,而不是真正去與別人溝通聯繫。不過新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