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先對他人付出,最後得到最多是自己
古時候,有一位很想成為富翁的青年,
他到處流浪,尋找著變為富翁的方法。
幾年過去了,他不但沒有變為富翁,
反而成為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
菩薩被他的虔誠感動了,就跟他說:
要成為富翁很簡單,你從此以後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並且為你遇見的人去著想,布施給他,這樣的話,你很快就會成為富翁了。
青年聽後非常地高興,手舞足蹈地走出了廟門,一不小心在石頭上絆了一跤,當他爬起來的時候,手上正好捏著一根稻草,他小心翼翼地聽著菩薩的話,珍惜一草一木,拿著稻草就往前走。
突然,他聽見一個小孩子嚎啕大哭的聲音,
他就走上去,拿著自己手上的稻草逗孩子玩,孩子非常好奇,就停止了大哭。
青年人慈悲心生起,把這根稻草送給了小孩子,孩子笑起來,這位母親非常感激青年人,就送給這個青年人三個橘子。
青年人拿著橘子繼續趕路,看見一個布商蹲在地上在喘氣,他走上前去問道:“先生,你為什麽要蹲在這裏啊?
有什麽我可以幫忙的嗎?
這個布商說:我口渴得連一步走不動
年輕人馬上把三個橘子,全部送給了布商
這個商人吃完了橘子,精神振奮,為了答謝年輕人,送給他一匹上好的綢緞,青年人拿著綢緞繼續往前走。
青年人看見一匹馬病倒在地上,騎馬的人正在那裏一籌莫展。
他就跟主人說:如果你同意,我願意用這匹布來換你的這匹馬。
主人一看馬已經不能動了,非常高興地就答應了,青年人跑到小河邊,去提了一桶水給馬喝,沒想到,才喝了一會兒,馬就好起來,因為馬是因為口渴才倒下的。
青年人騎著馬繼續前進,經過了一家大宅院的前面,突然跑出來一個老人家擋住了他,
老人向他請求:
先生,你能不能把你的這匹馬借給我?
他立即從馬上跳下來說:
好,我馬上借給你。
老人說:先生,我是這個大屋子的主人,
現在我有緊急的事情要出遠門,等我回來還馬的時候,我再重重地謝你。
如果我沒有回來,這個宅院和土地就送給你好了,你暫時先住在這裏,等我回來吧。
老人家說完,就匆匆地騎馬走了。
青年人在那座大宅院裏住了下來,等老人家回家,沒想到老人家一去不覆返,他就成了莊園的主人,過著富裕的生活,。
這個時候,他才領悟到:
我找了多少年的做富翁的方法,原來成為富翁就是這麽簡單,先學會要布施給予,戒掉貪心不捨,並慈悲啊。
學佛人不貪就是最好的智慧,先當手心向下的人,學會付出給予不求回報往往得到最多是自己。
【葉老師專屬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oUz7hDujJvczuk0_ex3Rw
📣【葉明修&葉家齊 分享園地】
http://line.me/ti/p/%40nss3624s
📣【幫您免費做睡眠檢測-iSleep】
http://www.isleeptaiwan.com.tw/
📣【每天準時收到葉老師優質文章】
https://line.me/R/ti/g/byzTHqDQA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之前跟我一起在节目里包过粽子,男生叫何超女生叫雅婷,我跟另外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男生一起过去,雅婷妈妈就给我们烧了很多菜。吃吃喝喝酒过三巡,因为有我在就喜欢聊一些鬼狐传说,雅婷妈妈听的也很入迷,就很想参与说:“那我来给你们讲一件事吧!因为她...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人客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關於喝水 的評價
- 關於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为什么要喝水?每天需喝多少水?怎么喝?|【老安谈健康】 的評價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生話題舊作選
畢加索和安裝工的故事
(本文刊載於新出的《見微知著》一書。寫於多年前的一個故事,在出版《見微知著》之前,又看到了有新發展。事情如羅生門,難知真相。故事前半篇的人性美好,到後續發展,卻發現在爭財爭權爭情慾的人類社會,美好人性似難有容身之地。)
讀到一段畢加索的晚年軼事,讓我感慨不已,也似乎從這故事才看懂了畢加索的畫。
畢加索說過:「我的每一幅畫,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畫的含義。」
畢加索在世時,他的畫就賣得很貴。他身邊總有許多人渴望從他那裏得到一兩張畫,那怕是他隨手塗鴉,也夠自己一輩子吃喝不愁了。
晚年的畢加索非常孤獨,儘管他身邊不乏親戚朋友,但他很清楚,那些人都是衝着他的畫來的。為了那些畫,親人們爭吵不斷,甚至大打出手。畢加索很苦惱,他身邊一個能說說話聊聊天的人也沒有。儘管他很有錢,但是買不到親情和友情。即使是愛護他和欣賞他的畫的人,他也無法分辨是真正愛他還是愛他的畫價。
為保護畫作,年逾九十的畢加索請來一個安裝工,給自己門窗安裝防盜網。就這樣,安裝工蓋內克(Pierre Le Guennec)出現在畢加索的生活中。蓋內克憨厚,坦率,沒有文化,看不懂畢加索的畫,在他眼裏那些畫一文不值。畢加索常常將眼瞪得大大看蓋內克,蓋內克給了他豁然開朗的美好。蓋內克雖不懂畫,但他喜歡跟畢加索聊天,覺得老人很慈祥,就像自己的祖父。
陽光從窗外照進來,畢加索看着眼前的蓋內克,就像一尊雕塑,有一種令他暈眩的美。他情不自禁拿起畫筆,給蓋內克畫了一幅肖像。他把畫遞給蓋內克說:朋友,把它收藏好,或許將來你會用得着。蓋內克接過畫,沒看懂,他說:這畫我不想要,要不,你把廚房那把大扳手(港稱士巴拿,spanner)給我吧,我覺得那扳手對我更有用。畢加索不可思議地對他說:「朋友,這幅畫不知能換回多少你要的扳手。」蓋內克將信將疑地收起畫,可心裏還想着那扳手。
蓋內克的到來,一掃畢加索淤積心中的苦悶,他找到傾訴對象。在蓋內克面前,他丟掉了自己的面紗,像孩子一樣跟蓋內克天南地北地交談,高興時還手舞足蹈。
為了跟蓋內克聊天,畢加索一再將工期推遲。與蓋內克說說笑笑是他最大快樂。其間,畢加索又送了許多畫給蓋內克,包括他自己珍愛的作品。他說:「雖然你不懂畫,但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是最應該得到這些畫的人,拿去吧,希望有一天它們能改變你的生活。」
防盜網工程蓋內克竟幹了近兩年。和蓋內克一起,畢加索變得精神奕奕。他又創作出許多作品,是創作的另一高峰期。
工程終於完了,蓋內克告別畢加索又到處打工去了。
一九七三年四月八日,九十三歲的畢加索逝世。他的畫價創出天價。
蓋內克日子過得艱難,他得知畢加索去世,非常悲痛。他回家翻出舊皮箱,把畢加索那些畫拿出來清點,發現共有二百七十一張。蓋內克驚呆了,他知道只要拿出任何一張畫,就可以徹底改變他的生活。看着這些畫,畢加索的音容笑貌浮現,「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這句話一遍遍響起。他的眼睛濕潤了。他將畫又仔細地放回皮箱。他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這些畫,包括自己家人,他像往常一樣外出幹活。
二○一○年十二月,一個石破天驚的新聞:年逾古稀的安裝工蓋內克將畢加索贈送給他的二百七十一幅畫。全部捐給法國文物部門,價值一億多歐元。有人感到困惑不解,老人擁有這麼多畢加索的畫,為甚麼自己不改善一下生活,要全部捐出來?
蓋內克在回答記者時說:畢加索對我說,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是朋友我就不能佔有,只能保管。捐出來就是為了讓它們得到更好的保管。
在天堂的畢加索一定為他能有這樣的朋友感到無比驕傲。
自以為懂得畢加索的畫的許多人,其實只是懂得畢加索的畫價。說自己不懂的蓋內克,其實最懂得那些如畢加索所說「都裝有我的血」的畫。
物質的價值,比不上一句「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
想不到畢加索和安裝工的故事還有後續發展,而且結局不那麼美妙。
二○一○年蓋內克看到報導說,畢加索死後由於沒有留下遺囑,遺產數目驚人且繼承人關係複雜,掀起的財產爭奪戰空前混亂和慘烈,律師、估價人和公證人幾乎組成了一支軍隊。大家耗時八年,才達成一致。而所有親戚朋友關係都毀了。畢加索的後人爭奪遺產官司提醒了老年蓋內克,他不想兩個孩子將來為這筆財產反目,所以他八月寫信給畢加索兒子克勞德.畢加索(Claude Picasso),說自己手上有大批畢加索作品,想請克勞德鑑定是真跡。
克勞德認定這些畫是真的。但他對蓋內克的解釋起疑:父親把每幅作品看成生命的一部分,不可能送出這麼多。他把蓋內克告上法庭,說他擁有的二百七十一幅畫是偷來的。
為證明蓋內克所言不實,他找了已逝哥哥保羅的子女瑪琳娜和貝爾納,他們自爭產官司後就翻臉不來往三十多年,現在面對巨大財富,幾個人又重新走到了一起。他們絞盡腦汁回憶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三年的事情,但沒有獲得一丁點線索。隨後貝爾納找到當時和蓋內克一起參加安裝設備的一個叫洛瑞的工人。洛瑞說:「那段時間,我們非常意外,雖然畢加索有妻子和情人,還有多個孩子,可真正願意和他相處的卻沒有,他看起來是那麼的孤獨,或許我們讓畢加索稀釋了鬱悶,他拿出一兩幅畫給蓋內克作回報,也是有可能的。」
但蓋內克獲贈的是二百七十一幅。他解釋說,畢加索開始時送他一兩幅。有一次,兩人談到了一個檀木箱子,畢加索看到蓋內克喜歡就贈送給了他,回家後,蓋內克發現裏面有大量的畫作,他提出歸還這些作品,畢加索說,既然送出去就不應該收回。
官司纏訟了許多年,初審判決蓋內克罪成,上訴脫罪,2019年終審罪成,維持原判。判罪成的原因,是蓋內克在法庭多次改口供,而且他說他知道自己罹患癌症後,想把這批畫作留給兩個孩子。
故事的結局,對畢加索與蓋內克的友情與人性美好的故事,無疑澆一盆冷水。審判的結果,使人對蓋內克的善良打上問號。看來,在爭財爭權爭情慾的人類社會,美好人性似難有容身之地。但審判結果是否就真的公平?我們是否還應該相信人性中有美好一面?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之前跟我一起在节目里包过粽子,男生叫何超女生叫雅婷,我跟另外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男生一起过去,雅婷妈妈就给我们烧了很多菜。吃吃喝喝酒过三巡,因为有我在就喜欢聊一些鬼狐传说,雅婷妈妈听的也很入迷,就很想参与说:“那我来给你们讲一件事吧!因为她们家是青岛人,所以这件事情发生在老家青岛…大概是雅婷4-5岁的时候,当时外婆身体不好,妈妈就带着她一起陪外公外婆住一段时间,方便照顾!有一天呢,妈妈要去一个地方办事,这个地方又正好离青岛的“湛山寺”很近!青岛人肯定都知道这个寺庙,据说求事业求学业的香火极其旺盛,就想说顺便带着闺女去烧香拜拜。但是这位妈妈呢,属于那种绝大多数内心良善的普通百姓,即谈不上信仰也谈不上虔诚,求个心安而已。娘俩进庙请香,走走停停一个殿一个殿的拜过来。因为带着小孩子嘛,一会儿喝水、一会走累了抱抱、一会东跑西跑,就没有一个人那么利落,所以眼看时间就有点来不及,就跟雅婷说妈妈要去办事,那咱就走呗?领着她往外走的时候路过了一个偏殿,雅婷说妈妈咱们这边这个房间还没拜呢!妈妈说没事,那个房间咱下次来再说。小孩子嘛,肯定听大人的…娘俩就匆匆离开寺庙。然后就很正常的处理自己的事情忙到傍晚,再带着雅婷回家吃饭、看电视、洗澡、睡觉。一切都很正常,差不到了12点前后的样子就不对了,这孩子开始打冷战、发高烧、说胡话!他妈一摸,哎呦!整个人烫的跟小火炉似的!就赶紧下地开灯、倒水、找退烧药给孩子吃!因为雅婷小的时候确实身体比较弱,之前也有过几次一发烧就梦游的经历,所以他妈本以为跟平时生病一样,吃了药就准备让她再躺下哄睡,给她盖被子的一刹!叮!睁开眼睛,两个眼珠开始滴溜滴溜乱转,又突然把小手一缩,东看看西看看。这雅婷本来眼睛就大,长得还是那种很机灵的类型…他妈妈形容的也很生动说:“眼睛像是会发光一样,比平时亮好多!然后东张西望、贼眉鼠眼、时不时还打两个冷战,哆嗦一下。妈妈赶紧问说闺女怎么了?孩子突然用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表情,似笑非笑的抬眼看着他妈说“没事呀”!话音一出把他妈惊得汗毛直竖,为什么呢?说话声音跟平时不一样了…于是带着巨大的恐惧嗷唠一嗓子,就把外公外婆也给惊醒了!老头老太太赶紧披上衣服过来问,咋了这是?他妈就指着雅婷说,这孩子不对劲了,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这两位老人呢,都是老党员根本不信这个,说你别胡思乱想,这就是小孩烧糊涂了,明天看看情况不行就去医院…这一晚上他妈就再也睡不踏实了,迷迷糊糊提心吊胆的熬到天亮。第二天一早诶,还真就好了!没事人一样,问她昨晚上怎么回事,孩子也说不上来个所以然!反正退烧、病好大人总归开心…也就没去医院,又是一天忙里忙外很快就过去,日落依然,吃饭、看电视、洗澡、睡觉!又是12点刚过,又开始了,打冷战、发高烧、说胡话,缩起小手瞪大眼睛了滴溜乱转…就像这样晚上犯病白天正常反反复复了2-3天,她妈想这样肯定不行,明天一早无论怎样都得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看再说!早上起来,诶,又是一切正常,娘俩吃过早饭就赶往医院,出门、走路、等公交车、上车,都还可以,孩子虽然不怎么说话、不怎么精神,但也没什么奇怪的举动。下车再领着走几步,差不多还有几百米隐约能看到医院的大楼了,姑娘突然停住,抬头瞪大了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妈,跟那天晚上的表情一摸一样,开口说话声音又不对了:“咱们这是去哪啊?就是有一种很奇怪的“劲儿”!但一来是白天再来妈妈多少有点心理准备,所以他妈就强行淡定的说,没事呀!就是带你出去玩!去哪玩呀?到地方你就知道了!她就这么定定的斜眼看着他妈得有个5-6秒钟,妈妈越跟她对视心里越慌张,就赶紧拉着她继续往前走。到了医院挂号儿科,看喉咙、听心肺、验血,各种检查全部正常。然后就跟医生描述半夜发病的情况,医生说你这个情况实在不放心,要不去看看精神科…他妈又领着孩子去看精神科,也是一切正常!所以他妈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精神出了问题?太紧张太多心了!但是你知道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他的举动稍有变化,你一定能感知出来,更不要说这么明显的状况,眼神、表情、身段、说话的声音。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诶!突然想起一个朋友,比较懂这方面的事情!就赶紧打电话让人家帮忙来家里看看,也是一个阿姨跟他们一家还挺熟!那个阿姨过来一看就问发病第一天你们俩去哪了?所以直到这个时候雅婷妈妈才把“湛山寺”跟这个事连起来,他妈就跟这阿姨说的很仔细,当天怎么进庙、烧香、拜佛,怎么有急事先走!这阿姨说那就是了咱得现在就过去!这仨人就赶紧再跑到“湛山寺”!妈妈的描述说:“这小雅婷进了寺庙,就感觉自动变身了一样,仿佛很熟悉各个地方的环境,领着妈妈和阿姨,非常有序的一个大殿一个大殿,不遗漏任何一尊佛、菩萨、罗汉、护法的…一一跪拜!但是最奇妙的是她跪拜的方法,是一种他妈完全没见过的一套礼仪,跟普通老百姓去拜的动作不一样!但是很有系统,很有架势!当然也去补拜了那天遗漏的偏殿,直到今天我还不知道那个偏殿供的是哪位菩萨、护法,雅婷没印象、妈妈也认不出来。跪拜结束一行人离开这个偏殿,向大门走去的一瞬间,他妈不经意的回头再看一眼那个偏殿,房间里供桌的下面赫然站着一只黄鼠狼,背身回头的看着他们!他妈说那眼神、容貌和缩手的站姿,跟雅婷晚上变身的时候是一摸一样。走出寺庙回家,你就很明显的确定诶!这孩子正常了,这才是我闺女!这个事件是结束了,但是雅婷自己又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自此之后,只要是她人生的重大转折,那几天她身边一定有好多黄鼠狼出现,无论在哪一个城市,小学毕业在外公外婆家小区,中学毕业在学校,高考之后出去吃饭在餐厅门口,工作之后在北京、上海,而且总是伴随着好运,雅婷呢也不讨厌它们,有时候还觉得挺可爱,甚至还会跟他们说两句话…她自己也说,人生好像跟他们结了某种缘分。类似的事件我们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听身边的人讲过!因为“附身”这种事,从古至今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真的非常普遍!你们去翻看圣经,耶稣本尊亲自处理的,我印象中就有那么3-4件,而且是几位门徒分别见证的记录,他们称为恶灵附体!我自己节目里面讲过的真实事件,与此相关的差不多也有2-3篇。咱们民间更多的说法叫“鬼附身”!但类似这种事情,是永远不会有谁站出来给咱们一个定论的,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去模糊的揣测,所以也只能说我认为它是怎样的。首先无论你怎么称呼它,恶灵也好、妖魔鬼怪也好,其实都不足以覆盖所有的状况,大部分时候我们无法明确判断它们到底属于什么!都是凭借被附者的状态去猜测…像雅婷这种形态明确的你知道是黄仙,但更多的情况是上来的这个东西你不认识。所以说它们的品类之繁杂、数量之庞大,可能远远超出你我的想象!可能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弥漫着成千上万个,只是绝大部份的能量场很弱,你感受不到而已!稍微强大一点的可以让你在一个很普通的环境莫名的感到恐惧!哪怕是你特别熟悉的地方…你们有过那样的经历吗?就是在家上厕所或者洗澡,突然觉得身边有什么东西。就仅仅这一丝惶恐,都不是无缘无故。那再强大一些,基本就能影响意识和附着身体了!先说意识,为什么在同一个环境里,会发生那种我看见了你没看见的情况呢?就是因为本身就没有一个实相,我眼中呈现的是它用某种方式影响了我的意识,在我的眼睛里投射了一个虚像,所以你看不见,但是我能看见,我又摸不着…再说附着身体!我发现碟仙、笔仙这两个通灵的方式就很能说明问题,就是他们作为没有实体的存在,很难影响物理世界,所以一定要借助某种媒介,这碟子和笔可能就是那种最底端的载体,再由人施法把他们引领进来!以此跟现实世界对话沟通。那最高级的媒介当然就是人的肉身了…当这个肉身达到某种频率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让它们找到机会进入你的身体。有些人一辈子都是这样的频率,有些人一辈子啥也没见过,有些人平时好好的,一生病就很容易碰到脏东西!那碰到更牛逼一点的灵体是不是可以先从意识层面控制你,让你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抵抗力下降,从而改变你的频率再上你身。比方说电影回魂夜、驱魔人、哭声等等…但是看上去好像,它们并不十分愿意在一个肉身上停留太久,有很多可能性啦,也许肉身会限制他们的某些神通,也许他真的很怕把这个肉身弄死给自己增加新的业障,像雅婷这种,我估计人家黄仙只是想给自己的偶像出头,去恶作剧一下!人家可能也挺着急回到自己肉身的…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林子民中医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茶2020 | 喝茶解酒? | 喝茶的禁忌(下) | 沖泡一杯好茶
"茶 , 久食令人消瘦" ; "酒後飲茶 , 引入膀胱跟腎經 , 他會患上這個......"
茶葉具有極高的養生保健作用 , 但也有一些錯誤的飲茶方式 .
人們不知道的喝茶禁忌 , 在節目當中為您清楚剖析 , 同時也告訴大家如何沖泡一杯好茶的方法 . 林子民中醫師作客8TV活力加油站和大家一一來說明。
章節
0:00 內容提要
0:28 不宜飯後喝茶
1:16 不宜喝濃茶
2:00 喝濃茶可以解酒嗎?
2:58 不宜喝冷茶(冷泡茶)
4:09 不宜喝瓶裝茶
5:00 不宜和茶同時食用的食物
6:09 一天喝茶可以喝多少的量?
6:46 分辨茶葉的品質
7:42 泡茶的水溫
8:04 泡茶的時候 , 茶葉應該浸泡多長的時間?
8:15 茶葉沖泡的次數(回沖)
9:35 茶葉跟水的比例
9:49 茶葉在沖泡之前需要清洗嗎?
追踪更多的林子民中医师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intzemin/
合作邀请 ➡︎ [email protected]
或 whatsapp ➡︎ https://api.whatsapp.com/send?phone=60169175256
BGM:
[NightCore] Forgiven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Tonyz - Time Travel (Inspired By Alan Walker) [NCN Release]
#林子民中医师 #健康 #養生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星期五樂城】正午陽光明媚,天藍得跟水洗了似的。小女孩張開嘴,空氣便縈繞輕盈的裊裊歌聲,清亮而帶孩子氣。Angela說她從小唱到大,從早唱到晚,爸爸更形容她為時時吟唱的「雀仔」。
大學畢業後Angela做了幾份尋常的朝九晚六工作,是安穩的,平和的,但夜色漸濃時,她停下來凝視自己,覺得靈魂空癟癟,失去了肆無忌憚的棱角。「如果一直打工到老,人生肯定充滿遺憾,因為沒有真正有意義地活過。」於是她用對音樂細碎的珍愛和喜歡,種下了成為歌手的夢。Angela開始認真學唱歌,開了IG專頁,把歌裏的情真意切分享同好,彼此合作。「每個人的音樂語言,都獨一無二。」她補充,音樂是人類的另一種語言,簡單一首歌,可以表達平日說不出口的心底話,更甚傳遞深層次情感。
在紫醉金迷的香港追夢,不難嗎?「不管生活何方,活到多少歲都可以有夢,有的人幸運地很早便走在途上,有的人較遲尋得。對我來說,遲或早、成功與否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有踏出第一步的勇氣。嘗試過,享受過,人生才沒有白過。」
「外面下雨了,今天哪裡都不想去,我們在家裡跳著奇怪的舞蹈,播放著〈少女〉,當我抱著你的時候,我希望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了。」 林宥嘉的〈少女〉,古靈精怪,鮮活生動,並且偏甜(喝飲料不用加糖了),Angela希望大家聽後,幸福得嘴角上揚!
欣賞更多Angela的作品♬
IG:https://www.instagram.com/angelakwan.kyf/
#音樂 #香港音樂 #獨立音樂 #hkbusking #hkcover #hkmusic #林宥嘉 #少女 #追夢 #YogaLin #Otomen #我就是我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關於喝水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如果你要問歐美人每天要喝多少水,那大概就是這個說法裡說的飲水量!最早並沒有什麼權威的機構針對人體每天所需的水分進行研究,所提出來的只是單純那個80歲老頭個人 ... ... <看更多>
老人一天要喝多少水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人客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但是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才夠呢? 有個簡單的公式可以計算一天基礎需求基本水量=(體重的前10公斤x 100) + (第二個10公斤x 50) + (剩下的體重x20)(本公式老人小孩嬰兒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