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設獨立調查機構,促進軍中人權保障——軍冤制度公聽會」
從行政院軍事冤案申訴委員會2014年8月28日結束任務之後,軍中仍常發生意外、疾病或自殺死亡的案件。案件中,往往有家屬和軍方各執一詞、無法互相信賴的情形,也有深入調查後,發現事實與第一時間說法不同的狀況。
為了討論制度面如何讓事情能有公正客觀的調查,並重建軍民雙方的信賴,會期的第二天(2月2日),我舉辦了「常設獨立調查機構,促進軍中人權保障——軍冤制度公聽會」,邀請軍冤受害者家屬、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國防部、法務部與內政部役政署等機關進行對話。
#設立常設委員會 #制度化軍事冤案調查
吳景欽副教授首先指出,外部軍冤調查制度,是解決軍中案件調查疑義和信任的方法,並認為以台灣國軍將近二十萬的規模,有必要成立常設化的委員會。吳教授所屬的陪審團協會也曾經提出民間立法草案,將服役期間死亡、失蹤,或者心神喪失、重傷和軍中不當管教的事件納入調查範圍,並讓專家學者、公正人士和家屬代表參與,達成組織上多元性。吳教授強調,委員會必須有強制處分權,以避免形式化,最好還有司法背景甚至檢察官身分的調查官,讓組織更有專業性;且在調查結束之後,也可以考慮賦予委員會提起訴訟或補償的權限。吳教授進一步舉出曾經被發回偵查五次、最後交付審判,但還是不了了之的江國慶案為例,認為進行軍事冤案調查改革的同時,也需要進行司法改革。
胡博硯教授強調,處理軍中不當處遇事件,是轉型正義的最後一步。雖然國防部這幾年不斷地努力,但努力不只是軍方要對自己交代,更是要對人民交代。如果國防部花費時間心思的調查沒有人相信,也只是事倍功半。胡教授並舉出最近的司法弊案,認為有公正第三方在,才能取信大眾。胡教授也以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成立的歷史為例。運安會的前身行政院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是因為民眾不信任民航局的調查而成立,後來職權更擴張到各種交通運輸事故。因為運安會,交通安全調查的公正性才被建立。胡教授也舉出德國基本法的軍事監察使為例,建議可將相關事務交給一個專門的職位或機關,並可針對軍中制度問題提出報告,藉由第三方的監督反饋,獲得幫助機關改善的力量。
#癥結在於信任 #落實透明參與
洪文玲教授基於犯罪防治的專業,指出案件預防、危機處理和對家屬的事後協助是最大重點。
洪教授表示,軍中管理制度和外界差異很大,因此要理解是不是軍中管理制度、霸凌文化或體制造成問題。洪教授在研究訪談官兵時,就得知因為精實案等原因兵力縮減,造成基層及高層壓力很大,也讓休假不穩定或工作量越來越重,甚至做到不適任的工作,以及部分軍人因為人際關係或資歷而被欺負的狀況。洪教授也認為,軍方的輔導機制,要和家人加強溝通服役情形,不要讓父母親最後接到一句孩子自殺了,但對軍中的生活狀況完全不清楚。
在遺憾發生後,洪教授強調重點不在於苛責軍方,而是要追求真相。然而,如果相關程序不夠公開透明,家屬會不信任,也會有很多衝突和激烈情緒投射在軍方第一線的處理人員。洪教授並藉由犯罪防治理論中的中立化理論,指出軍方可能表示自殺是因為無法適應軍中生活等狀況,導致家屬在第一時間常常有軍方在推卸責任和傷害被否定的感受。然而,不論是自殺或者人為所致,也無論是出於人格特質或受到霸凌等因素,都不能否定死者身上受到的傷害。關於對被害家屬的協助,洪教授認為可以提供家屬免費法律諮詢、心理輔導機制以及社會救助。並建議可以考量像是犯罪被害人補償的制度,讓家屬能有救助的補償金。
關於設立軍冤委員會,洪教授指出,獨立調查機構的需求,是因為家屬無法信任軍方調查的結果。然而,如果軍人為了榮譽或不願意傷害同胞而掩蓋事實,獨立機構能否調查真相,也有問題,更重要的是第一時間尋求諸如警方等外部證據保全和鑑識機制。洪教授也期待,能用更建設性的方式,藉由軍方的再教育讓大眾重拾對軍方的信心。不要讓過去「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等想法,成為合理化折磨與虐待等犯罪行為的藉口。
最後,洪教授認為,建立獨立機構之後還需要建立信賴;而要建立信賴的因子,必須要修復軍方和家屬的關係。然而,軍方如果為了要維護「榮譽」而不願表示真相,修復關係就很難。也可能有人擔心說真話會害到同胞,因而良心掙扎。如果在修復式司法程序中能有保密機制,可以讓家屬能夠得到真相和道歉,也能讓家屬不會走得那麼辛苦。
#真相不能重現 #家屬負重前行
有許多家屬出席這場公聽會,從切身的經驗和感受出發表達看法。
2020年4月,發生了黃姓中尉自戕案。黃中尉的姐姐指出,黃中尉的案件遇到手機無法解鎖和監視錄影系統故障等困難,地檢署也作出不起訴處分。軍中調查的資訊不對等,導致沒辦法第一時間保全證據。因此希望有相關機制,不然難以調查真相。而家屬之所以希望成立獨立委員會,是因為軍中封閉獨立的特性。並且,檢察官軍事經驗不足,也相當依賴軍中的調查結果,因此只有熟知軍中文化的調查,才能深入剖析死亡原因。最後,她也質疑軍中死因調查欠缺第三方介入,讓家屬求救無門,並認為目前的體制會合理化軍人在軍中死亡的結果。如果不雙管齊下推動司法和軍中的改革,就會不斷發生同樣的狀況,家屬也得不到真相。
2012年發生的陳替代役男死亡案,讓家屬沉痛至今。陳媽媽表示,她想要的是真相,不是要撫卹,因此到現在仍拒領撫恤金,並質疑調查沒能查明相關疑問,以及事後役政署高層沒有積極溝通回應。陳媽媽也表示了對立獨立調查機構的期望。
2008年的蔡學良案,讓蔡媽媽投入軍冤行動的行列。蔡媽媽表示,在蔡學良死亡的第一時間,她就列出十項不合理之處,但沒有獲得回應。還有她的堅持努力,蔡英文總統最後指示行政院、國防部進行實彈測試,並推翻原本認為蔡學良是被步槍槍擊的判斷。蔡媽媽進一步認為,只有由家屬參與成立軍冤委員會,協助委員會的相關人員也必須獲得軍冤家屬的認同,才不會被吃案。
軍冤家屬丁爸爸表示,當初他的兒子是因為弊案而死,但當立法委員到軍中視察時,軍事檢察官竟然在電梯裡面恐嚇他不要亂講話,不然讓他一塊錢都領不到。丁爸爸同時指出軍中階級和貪汙等諸多問題,並感嘆大眾不知道軍中的黑暗。
2020年1月,蘇威宇因為部隊延遲送醫,成為植物人。蘇爸爸表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家屬都很恐懼,更不知道怎麼面對。他到處尋找方法和真相,也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蘇爸爸並質疑,事發後軍方以偵查不公開等理由,拒絕提供調查資料給家屬,對孩子有利的錄影更只有單張截圖;調查也不確實,每當家屬向上級提出質疑而有壓力,才有簡略的補充報告。從這樣的經驗出發,蘇爸爸認為有軍冤委員會存在的必要。
2004年,在陸軍高中服務的連上士因為不堪軍中壓力而燒炭身亡。連爸爸也控訴,連長當時不合理禁假、工作做不完,孩子也和他說等不到回家。並質疑當初軍隊說會進行相關協助,才會簽和解書,但事情到現在都沒有辦法解決。到現在他已經七十幾歲難以工作,卻還要想辦法照顧將近百歲的母親。
嘉義縣議員何子凡議員也舉出親戚的故事。40年前,何議員的大伯於金門服役時死亡,軍方只表示是工事意外,阿公阿嬤也未能到金門認屍,只收到送回來的骨灰罈就不了了之。何議員並指出,除了設立常設的獨立委員會,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制度和資源上進行配置,讓第一時間能進行證據保全並釐清爭議。
#承諾進行內部改革 #尊重相關制度設計
國防部法紀調查處陳代處長表示,國防部近年有進行相關改革,從去年10月1日即試行軍風紀律改革專案,並在今年一月正式施行。有別於過去由單位自行調查,改革案建立了由上級單位調查的三級調查機制。而在死傷案件中,也讓家屬可以親自或指派律師見證調查經過,並根據案情邀請外部專家協助調查。此外,監察委員也對軍中案件非常關切,所以案件結束後都會將卷證資料送給監察院再進行調查。而如果相關制度立法通過,也會配合執行。
役政署替代役訓練班張副執行秘書表示,對於役男不幸的事件感同身受,也會尊重設置常設獨立調查機構的機制。張副執行秘書並表示,前任與現任署長曾經到場關懷慰問家屬,役政署也會協助家屬進行後續事宜。事發後,役政署也已加強相關制度設計及訓練,並設置意見反映信箱及專線,希望能及時解決問題,防範事故發生。
法務部法制司張科長則表示,涉及案件辦理的建議,會帶回給相關單位參考研究。至於軍冤條例,有待提出具體條文再表示意見。
#四年期待落空 #盼有實質進展
胡博硯教授、吳景欽教授和蔡媽媽都指出,在2016年洪慈庸委員、顧立雄委員就曾經舉辦過公聽會,也有法案提出,但在立法院的議程上沒有進展。吳教授並表示,陪審團協會在2020年底也開了軍冤委員會常設化的記者會,提出民間版條例草案,希望不要過了四年之後,還是在提出同樣的訴求。
#建置獨立調查 #重視民間意見
我認為獨立調查的意義,不只是家屬要找到真相,也是國防部要找到人民的信賴。現在的國防部和過去雖然有所不同,但是行政組織和方法更應該與時俱進。例如運安會、災害事故調查會和監所的外部視察小組等外部獨立機制,都可以協助機關避免同時是調查主體和被調查對象的問題,也避免和當事人或家屬發生緊張的關係,更能累積能量和經驗而專業化。而且,從國防部的角度認為不重要的問題,或許外部看來是重要的,如果有專責機構,才能避免盲點而提出改善。
最後,我也提醒國防部應該更重視家屬的意見,因為沒有人比家屬更在意這樣的議題。就如同日本福知山線出軌事故,家屬和JR西日本公司合作努力,改變了諸如要求列車準點等造成風險的作為。我也認為,只有藉由各方的努力,一起推動制度改變,才能發現真相,並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育航不當管教」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新聞] 北市公幼傳不當管教立委質疑調查有瑕- 看板Preschooler 的評價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育航刻在我心裡的失樂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育航幼兒園不當管教 - 公私立幼兒園543 的評價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托育員抓童頭撞櫃家長控施暴非首次12人受害|#鏡新聞 的評價
- 關於育航不當管教 在 [分享] 中山區育航幼兒園的案件- 看板Preschool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育航不當管教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情(原文內容):https://bit.ly/3gH5OeF
摘自留言回覆:(對於那些湧入出征主張「推論壞學生論」「搜書包管教論」的老師們,作者與編輯不再回應,#各位孩子的家長自己會有公論)
[ 我那篇原文講的就是顯然沒有證據、也不符合正常的推論方式的情況。
一堆自稱路人的「路過」來詢問教師「該怎麼教育小孩的問題」。不用假詢問真護航,#這個問題不是師範院校應該要學的嗎?不然是怎麼拿到教師資格的?
教育工作者問這個問題,就像法官問「判決格式怎麼寫」、檢察官問「偵查程序如何開始」、警察問「怎麼受理案件」、醫生問「怎麼開處方」一樣可笑!
該怎麼做?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應該趕快回去學校重修教育理論、重新好好實習,而不是在學校裡把校園當成「開封府尹」大玩「升堂」遊戲。
如果要怎麼「符合當代教育觀念」的合法教育方式都不知道,該做的不是在這裡問「要怎麼辦」,而是趕快回去讀書,把過去所學重新溫習一遍。
原文描述的幾個事件擺明就是學校老師的「不當調查」,朋友的孩子只因為當個體育股長就被說偷器材、學長的孩子甚至有證人提出有利證據仍然被懷疑,結果一堆人在鬼扯什麼校園暴力霸凌、維護校園秩序,如果不能「搜索」如何「管教」。真的是離題到外太空。
更不要說,如果學校裡還真的有什麼「蓋布袋」圍毆霸凌等恐怖的事件,那該檢討的是校方吧?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校園環境?
我要更正我之前「把校園當警察局」的說法。因為警察局正常的、合法的員警也不會這樣到處亂懷疑人、亂搜索--至於違法搜索的那些案例,那不是執法,是違法。所以拿警察局來比喻這種胡亂推論搜索的「校園大查緝」,確實是在侮辱警察,我道歉。]
至於那些湧入護航老師說別人「不懂教學現場」的留言,#偷偷告訴你們一個秘密:
你們學校裡的「偏差小孩」不是最壞的。最「壞」的,通常都是司法體系和警政體系遇到的,
所以警察、少年庭法官、檢察官可不可以說「你們都不懂司法現場」,因此舉凡有人通報犯罪,就把所有他們心目中覺得「可疑」、有前案紀錄的小朋友抓來審問,槍斃?
「各位鍵盤法官檢察官,我們才是受教了!」
育航不當管教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李眉蓁只用 1 年 10 個月就取得中山大學「大陸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她「學分修畢,論文就寫好」,並且在「暑假」口試完成。A~M~A~Z~I~N~G !!!
然後,她被爆料說碩士論文 96 % 複製貼上。
中山大學已於7月20日啟動「學術倫理」審查機制,社會科學院已成立「審定委員會」,若認定 #違反學術倫理,最重將 #撤銷學位。若 #指導教授失職,將移送 #教評會檢討。
■整個案件只有三項重點:
1. 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要撤銷學位。
2. 這位市長候選人的誠信,是否還能信賴?
3. 護航包庇的論文指導教授、口試教授,後續如何懲處?
■以「烏賊戰術」模糊焦點、抹黑他人(你爛他也爛大家一起爛)、轉移注意力的國民黨,再次貽笑大方!
國民黨居然派出「政二代、富二代」出身的不分區立委 #李德維,以充滿「歧視性」的言論,去執行這個愚蠢的任務,然後還有更愚蠢的媒體,邀請造口業的名嘴一起 #含糞噴人,哇靠,嘴巴好臭啊!
■把焦糖哥哥、李眉蓁相提並論? 有沒有搞錯?
眾所週知,兩年前焦糖哥哥就是「國家級哥哥」,也是今年唯一受邀出席520蔡英文總統就職典禮的碩士生。
李眉蓁區區一個地方政府的(準落選)市長補選候選人,怎麼可以跟國家級哥哥一起做比較?
派個不分區立委當打手也超搞笑,應該要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親自出馬才對,這樣戰力高度才是對等的啊。
是說,這位焦糖哥哥碩士生,有宣佈要參選?從政?有卡到你們的市長佈局?還是立委?議員?區長?鄉長?村長?里長?
如果沒有(事實就是沒有),那你們在那邊鬼叫鬼叫的,是被什麼附身?
■大叔來起底!
李德維跟韓國瑜家裡一樣,都在經營貴族教育事業。
韓創辦了「維多利亞雙語學校」,
李的母親是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中現任董事長,李的父親曾代表國民黨當選第一屆第1至4次增額補選立法委員。
李德維既是政二代、也是富二代。含著金湯匙出身,不是他能夠選擇,但是至少,他可以選擇 #不要毒殺 #進步的果實。
一個立委去挑戰碩士生,實在太可笑了!
這種批判能力,真的是美國北愛荷華大學政治學碩士畢業?
李德維充滿歧視性的言論,讓大叔想問:
你是不是根深蒂固覺得,這些窮人(尤其是赤貧的),沒有資格接受高等教育?沒有資格進入學術殿堂和有錢人平起平坐?
你是不是想說,貧窮是你家的事,貧窮必須世襲,不配受教育來翻身?
■讓大叔還原脈絡,說明何謂「進步的果實」:
彭婉如遇害命案,催生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葉永鋕被霸凌死亡,催生了《性別平等教育法》。
洪仲丘被軍中不當管教致死,促使《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只有國中學歷,無法在台灣接受碩士教育,教育部「修法留人」失敗,吳寶春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EMBA,他的 #論文被退35次,最終才辛苦畢業、取得碩士學位。
而台灣也留下了 #吳寶春條款, 就是指有「特殊成就」者,不需大學學歷就可以視為具備大學之同等學力,具備「報名碩士入學考試」的資格。
這是馬英九下令,指示教育部緊急修法留人,所以高等教育司開了這扇門。李德維你有任何不爽、不開心,找馬英九去哭夭,你自創的 #焦糖哥哥條款,究竟是什麼?
是教育部高教司通過的嗎?還是你故意使用「焦糖哥哥」四個字,測試Momo親子台敢不敢告你侵權?
■高等教育「學術自主」,豈容你國民黨以一黨之私,指指點點,栽贓玷汙?
台灣的高等教育,早就存在了繁星計劃、多元入學方案,支持「專業領域具卓越成就表現者」可以進入高等學術領域,而允許各大學基於學術自主,自行訂定「特殊成就」的標準。
例如:
●曾從事企業經營管理之相關專業工作累計達 5 年以上,並有其特殊表現者。
(有些大學設定更高標準,10 年以上工作經驗,含其中 2 年以上擔任高階主管。)
●上市公司/上櫃、興櫃公司經理級以上之高階主管或負責人。
(有些大學的門檻是公司資本額1000萬的負責人即可。)
●曾獲個人專業領域之相關國內外重要競賽獎項者。
●對國家、社會、人類福祉有具體卓越貢獻者。
●接著是進行「書面審查」:
讀書計劃、研究計劃、論文題目、履歷表及自傳、工作經歷證明、證照、專利、學術著作、社團經驗、語言測驗成績、獎學金之證明……等。
#學習比學位重要
#高等教育的門
#永遠為了具有學習力的人而敞開
●在「口試階段」,必須讓指導教授們相信,你夠資格成為研究生,而且要證明自己除了有求知潛力,更有研究學習的決心。
中山大學社會所的四位口試教授,一定有嚴格審查過焦糖哥哥陳嘉行,他本人的知識能力與強烈學習動機,而且,他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也經常出現在他的臉書,確實超越碩士生的程度,尚且不論「焦糖哥哥」對於捍衛台灣價值、民主自由的貢獻,何等重大!
●以上的各階段資格審查,是確認你是否取得碩士生「入學資格」,並非保證授予「碩士學位」。
這麼淺顯易懂的道理,
李德維會不知道?
他當然知道,他是故意栽贓抹黑焦糖哥哥「被酬庸」,潑屎抹糞讓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名聲弄臭」。
中山社科院,一堆碩士生讀了四、五年,因為論文寫不出來,所以拿不到學位。
入學不保證畢業,這麼淺的道理,要大叔來說?
剝奪入學資格,允許入學資格,也不是你國民黨說了算。
■焦糖哥哥很有分寸,他拒絕受訪,讓中山大學校方來回應,是因為他尊重學術倫理。
大叔是政大畢業的,如果我當年住在高雄,中山大學也是我非常想就讀的名校。
中山大學被抹黑,焦糖哥哥在第一時間就跳出來,挺身而出,捍衛校譽,非常勇敢而且正義。
大叔知道焦糖哥哥是「提早入學」,今年春天就到中山社會所修課,因為他求知若渴、迫不及待,無法等到秋天「大家正常入學」的時間。
為什麼可以提早入學?
高等教育不但是學術自主,更有學術自由,許多管理規範具有彈性,而且系務會議、院務會議、校務會議會去維持行政程序的正確合理。
你這學期要修7學分、9學分?
你計劃要3年畢業、4年畢業?
先休學、再復學?
是中山大學說了算,干你國民黨屁事?
碩士班在職生(並不是在職進修班),論文是研究學問的成果,一定要寫要完成。
吳寶春的論文被退了35次,焦糖哥哥的論文在全國關心下,也一定會是高品質,讓人眼睛一亮!他第一學期的成績,3門課有2門是A,一門B+,真是學習楷模!
李眉蓁只是你們國民黨學術作弊的冰山一角,要不要我們大家一起來翻,把你們所有市長、立委、議員的論文,逐一盤點?檢視剽竊抄襲啊?
#國民黨立委汙名化吳寶春條款
#就已經夠反智了
#自創焦糖哥哥條款
#是嫌國民黨全黨還不夠沈淪墮落?
那些嫉妒焦糖哥哥的人,你們也可以去寫報名表、繳報名費、申請中山大學社會所,自己走一趟流程,試試看。感受一下,學術自由的風氣,與學術自主的可貴。
#延伸閱讀
■超感人,真人真事
如果不是繁星計劃、多元入學方案
如果不是遇到懂得特殊教育的好老師
「高功能自閉症」的他
一定無法高中畢業
無法進入大學
無法被發現他是數學天才
也就沒有後來的
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獎
#總統教育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4568893921544&id=100011053334577
■#優秀人才是學校搶著要!
去年 11 月,大叔就罵過了
台灣的政治鬥爭,難道已經惡質到要阻止人民「靠著自身努力」去接受高等教育?
https://living.taronews.tw/2019/11/19/534310/
■#吳寶春條款成果
臺師大GF-EMBA誕生首波畢業生,各個出類拔萃!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1801/201801291911371.html
育航不當管教 在 育航刻在我心裡的失樂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經上述調查,社會局認定僅有管教不妥、教育局則說園方已經改善,然而家長一開始卻無法取得調查報告,待議員質詢後才得以調閱,也無處申復。 ⚠️近日園方也再度傳出疑似 ... ... <看更多>
育航不當管教 在 育航幼兒園不當管教 - 公私立幼兒園543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8月26日—北市公幼疑不當管教,孩子喊:可怕的學校.台北市某公立幼兒園傳出教保人員不當管教孩子事件!人本教育基金會、立法委員王婉諭、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及 ... ... <看更多>
育航不當管教 在 [新聞] 北市公幼傳不當管教立委質疑調查有瑕- 看板Preschooler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知道是台北市哪一間嗎?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8250209.aspx?utm_source=LINE&utm_medium=sh
are&utm_campaign=lineus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53.1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656469482.A.2D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