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異常小品文 - 多囊腎>
繼續我們的腎臟系列~
➡️圖文版請看: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_7.html
除了腎臟水腫、雙套輸尿管,再來我們會看到的胎兒腎臟疾病,就是 #多囊腎。
這個中文名詞其實很容易混淆,因為以英文病名來說,根據是否跟遺傳相關? 水泡的大小? 產前超音波型態? 各自有不同的診斷。
這三種分別是
1️⃣ 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腎多囊性發育不良
2️⃣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體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3️⃣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體染色體隱性多囊性腎臟病
---
🔎腎多囊性發育不良
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
✔️非遺傳性腎臟病 (有非常非常少見的家族性案例)
✔️大多數影響單側腎臟,常見在左側 (若影響雙側腎臟,通常會因為羊水過少等原因導致無法順利成長)
✔️發生率: 1/2500-1/4000
✔️相關疾病: 膀胱輸尿管逆流、腎盂輸尿管接口狹窄、少部分可能合併食道閉鎖或先天性心臟病
✔️預後: 單側預後佳❤️,雙側無法存活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腎臟出現很多水泡,大小不一
2. 水泡之間無連接,各自獨立
---
🔎體染色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
✔️PKD1(16p,佔85%,較嚴重)和PKD2(4q,佔15%,症狀較輕)基因變異所致,屬於顯性遺傳,因此要詢問家族病史
✔️盛行率: 1/400-1/1000
✔️成人型,發病時間約40歲左右,但是腎臟變化有可能之前就開始出現。往後症狀有可能出現高血壓、腎臟發炎、腎臟功能變差需洗腎等情形,不過每個人惡化的速度不一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腎臟稍微變大(大約1.5-2個標準差),並且看起來比較亮(echogenic kidney)
2. 羊水量正常
3. 水泡較少見
4. 建議可詢問孕婦的家族病史,並超音波檢查孕婦本人的腎臟
---
🔎體染色體隱性多囊性腎臟病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RPKD)
✔️與PKHD1(6p12.3-p12.2)基因異常相關
✔️盛行率: 1/10000-40000
✔️新生兒時期會因肺部發育不良而死亡;若撐過新生兒時期長大,往後一樣會遭遇高血壓、腎臟功能變差、肝臟出現問題(肝纖維化、肝臟腫大)
✏️產前超音波型態
1. 胎兒時期腎臟變很大 (4-6個標準差),且看起來比較亮(echogenic kidney)
2. 羊水量減少 (Potter sequence: 肺部發育不良,四肢受限)
3. 較常見有小水泡
🔎🔎醫療專業區:
提一下PKHD1基因診斷的困難,在於這個基因很大,約500kb,預估含有至少86個exon,突變形式非常多(到目前被報出來的方式約為750種,以Exon 3的missense mutation(c. 107C>T; p.Thr36Me)較為常見),因此目前多使用NGS的方式來診斷。
---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的問題:
🧐既然ARPKD和ADPKD都會變大且變亮,那兩者要怎麼區分?
✔️通常ARPKD的腎臟會變得更大! (剛剛有提約4-6個標準差)
✔️ARPKD看起來亮成一片,分不清calyces和cortex;而ADPKD的corticomedullary differenciation是有的
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產前超音波
#多囊腎胎兒診斷
#ARPKD
#ADPKD
#MulticysticDysplasticKidney
#CysticDysplasia
腎臟水泡長大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綠膿桿菌
#2歲以下免疫功能不佳,#受感染機會較高
#敗血症
近日在網路上看到一位寶寶感染了綠膿桿菌敗血性休克,提早回去當小天使的不幸消息,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對這個疾病能有更多的了解。😢
綠膿桿菌
綠膿桿菌是環境及人體腸道中常見的細菌,平時抵抗力正常的人接觸到這隻細菌,通常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是免疫功能不佳的人就沒那麼幸運了,它可以感染身體的許多部位並快速地侵入血液中,傷害的人體的重要器官,也就是所謂的敗血症,且對許多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致死率非常高,可達到3~5成。
#哪些人是免疫功能不佳的高危險群呢?
#2歲以下的幼兒 👶
經常濫用抗生素的人
65歲以上的老人家
有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人
正在做癌症治療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
後天性免疫不全的人(AIDS)
#寶寶最常見的傳染途徑是?
1. 腸胃道: 飲用到受汙染的水, #泡奶的水務必先煮沸後再使用喔 🍼
2. 皮膚: 不小心跌倒受傷後,傷口沒有清潔消毒而感染,或是傷口未痊癒跑去游泳或是泡溫泉也會感染
3. 呼吸道: 先被一般常見病毒感染後,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再被綠膿桿菌感染造成肺炎
4. 尿道感染: 憋尿或清潔不確實
小孩初期感染症狀可能很輕微,和一般感冒很類似,
#若有以下現象出現請提高緊覺,代表是嚴重感染或是敗血症的機會非常高:
1. 高燒持續超過2-3天,或是燒退1-2天後突然又燒起來
2. 活動力、食慾明顯下降,不吃不喝,一動也不動
3. 呼吸急促(尤其是沒發燒時也出現)
4. 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冒冷汗
5. 持續嚴重的腹瀉
6. 身上出現外圍紅紅但中間黑黑的疹子
最後小叮嚀:
綠膿桿菌感染是個很少見,但一旦感染後會非常嚴重的細菌,病程變化非常快速,必續盡快給予抗生素治療才有機會痊癒,請爸爸媽媽們要多注意寶寶的變化,如果有出現上面的特徵就要盡快就診唷!
最後祝天下的孩子都平平安安長大!
腎臟水泡長大 在 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隔壁棚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粉絲頁,有人提到為什麼醫生建議六個月內不要喝(白開)水?
首先,有時開藥我們會開藥粉,如果沒有同時開糖漿,那麼藥粉當然是加"白開水"一起吃啦!而配方奶也是用煮沸過後的白開水泡的,副食品也有水,所以白開水本身是沒問題的,醫生並沒有禁止喔!
有問題的是寶寶的腎臟還不夠成熟,一歲初步成熟,二歲跟大人一樣,所以寶寶喝"太多"白開水會來不及排出,首當其衝是產生低血鈉。
那麼寶寶喝多少白開水算"太多"?才會低血鈉甚至水中毒呢?
等等,沒有人會去作這樣的實驗的!你不可能找一百個寶寶來灌水,看看喝到多少才會水中毒,這樣是不道德的。
從學理上我們可以算出一個可能的值,但是這個值不能直接拿來當上限,就像你規定高速公路速限110,一定有人會超速一樣。如果要給建議,當然是要比安全還要更安全的值。
所以我會建議吃副食品前,不必喝水,因為奶裡面也有水。你想得到可以喝水的時機,為什麼不可以用喝奶來代替呢?
至於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可以喝多少水呢?先聲明一下,有四成的寶寶在一歲前不愛喝水,不管你如何威脅利誘,他的身體就是告訴他不必喝水。如果他肯喝水,每天每公斤30cc以內,而且分次喝,是安全的。
剛剛說到水中毒不能作實驗,所以我們只能從已經發生的案例去探討。美國的一個案例是嬰兒喝完260cc的水就水中毒了。在台灣,比較要注意的是腹瀉時,如果寶寶本來就有喝水的習慣,那麼你還是給他繼續喝水,卻沒有同時補充電解質的話,就有可能會造成水中毒。
一歲後,基本上只要寶寶沒有生病或被硬灌水,是不太可能水中毒的,不用擔心。
至於便秘原因很多,不是只有水分不足這一個原因。對一個奶量夠的寶寶來說,說他便秘是因為水分不足,對他來說真是情何以堪啊!
至於不訓練,怕長大以後不愛喝水。這個我調查過了,一歲前訓不訓練都沒差,八個月到一歲之間,都是四成寶寶不愛喝水。
至於歐美一歲前的喝水建議量,比我更籠統,大多用sip來表示,沒有明白指出多少量。我會用每天每公斤30cc來當上限,也不是自己憑空想像的,是經過統計,有八成寶寶是低於這個量且安全的。
#如果要留言發問請先把整段文章多看幾次
#或可參考育兒發燒經的目錄
腎臟水泡長大 在 腎囊腫是腎臟表面長的水泡?如果不治療會癌變嗎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腎臟 囊性疾病是指在腎臟出現單個或多個內含液體的良性囊腫的一組疾病,通俗的說就是腎臟上的水泡,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疾病。其中,單純性腎囊腫佔腎臟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