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面對新興疾病,事先備好武器】
流行性感冒年復一年地襲來,每年在全球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新聞上也時不時出現「茲卡病毒攻陷中南美洲」、「伊波拉肆虐剛果,已逾千死」、「腸病毒疫情升溫,國內新增3例重症」等疫情報導。
面對這些以前沒有遇過的新興病毒,人們體內尚未有抗體,也沒有疫苗和藥物提供額外保護,處於較脆弱的狀態,也因此新興病毒的傳播速度更快、症狀更嚴重,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疫情。
而現在,世界各地的往來交通頻繁,讓病毒的傳播更是不分國界,對全體人類的健康與社會經濟都是一大威脅。為此,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匯聚了一群科學家,致力於破解新興病毒的真面目,研發預防、控制與治療的策略,全面對戰新興病毒。
回想起1998年臺灣爆發的腸病毒大流行,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說,當時長庚兒童醫院在短時間內死了七、八個小朋友,而且死法都一樣!原先小朋友發生常見的手足口病和咽峽炎,後來卻四肢無力、嘔吐、抽搐,送到醫院不到72小時就肺水腫死亡。時任長庚兒童醫院院長的林奏延打電話跟他討論:「到底發生什麼事?」
實驗室趕緊將醫師送來的病患檢體進行病毒培養,抽取其遺傳物質再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擴增病毒基因,最後透過基因定序抓出幕後兇手——腸病毒71型!
■完整文章,詳( 科技部 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267401b3-4ace-467d-a578-01d54785caf7
#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三頭六臂.英格蘭主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腸病毒症狀及重症徵兆| #澄清醫學苑之一分鐘瞭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鄔豪欣防疫醫師認識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篇(2016) - YouTube 的評價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才後知後覺看到最近有小孩得到急性心肌炎,不幸病情發展迅速惡化😓急性心肌炎應該是所有兒科醫師跟急重症醫師的惡夢!今天來簡介一下心肌炎~
👉🏻定義:急性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導致心肌細胞損壞甚至纖維化,造成心肌收縮不良、甚而侵犯心臟的傳導系統造成心律不整而使心輸出量減少,鬱血性心臟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致病原因:
✔️ #絕大多數由病毒引起,如:
🔹#腸病毒(克沙奇B病毒、伊科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微小病毒B19型(Parvovirus B19)
🔹EB病毒
🔹C肝病毒
🔹麻疹病毒
🔹水痘病毒
🔹皰疹病毒等
✔️細菌、黴菌或寄生蟲感染、
✔️發炎性疾病(川崎症、發炎性大腸性疾病、類肉瘤病、糖尿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紅斑性狼瘡)
✔️毒物、藥物等。
👉🏻年紀:因應不同年紀會有不同的症狀及嚴重度
🔸新生兒或嬰兒👶🏻:多見猛爆性心肌炎。
🔸兒童👧🏻:多為急性心肌心包膜炎合併心臟衰竭。
🔸青少年👦🏻:常以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合併胸痛表現。
👉🏻症狀:#兒童急性心肌炎最難診斷的原因就是其症狀無明顯特異性,不像大人可以明確說出心悸、胸悶、胸痛、呼吸喘、全身無力等心肌炎症狀,#常常一開始看似輕微的感冒或噁心嘔吐腹痛如腸胃炎,#也有可能無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但病情可能迅速惡化成失去意識、休克、猝死等重症,常讓人措手不及!常常在疾病初期造成診斷的困難度!
兒童心肌炎最常見的為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開始先有一個病毒感染,因此症狀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為感冒期,病童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感冒症狀或腸胃道症狀如拉肚子,噁心,嘔吐等一般感冒症狀。
2️⃣#第二階段為心肌炎期,會有胸痛、呼吸喘、心跳過快、倦怠、無力、頭暈、咳血等症狀,#這時候一定要儘速就醫!
3️⃣#第三階段為心衰竭或休克期,症狀如臉色蒼白,盜汗、缺氧、發紺、昏厥、低血壓、四肢冰泠、呼吸困難等,#若這時候才就醫通常預後不佳😓
👉🏻診斷:
✔️心電圖(ST-T段變化、QRS波變小、心律不整)、
✔️胸部X光(心臟擴大、肺水腫)、
✔️實驗室檢查(血液心肌酵素上升)、
✔️病毒抗體或PCR(判斷病源體可以給予抗病毒藥)
✔️心臟超音波(心臟擴大、左心室收縮不良)、
✔️心臟核磁共振(心肌水腫、壞死)、
✔️心導管檢查(心臟切片)等。
👉🏻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只有支持性療法‼️
藥物:利尿劑、強心劑或抗心律不整等藥物。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類固醇,臨床效果可能有幫助,但實證醫學尚未定論。
較嚴重的心肌炎可能導致休克,需要體外循環支持治療(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葉克膜)或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以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甚至成為等待心臟移植的過渡時期。
⚠️ #但葉克膜並不是萬靈丹‼️葉克膜只是暫時代替心臟運作,讓心臟休息,#心臟能不能恢復原本的狀態要看原本疾病的進程,基本上沒有特效藥可以讓心臟恢復如初!如果因疾病狀況不佳,葉克膜時間拉長,隨之而來的併發症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出血、末端肢體缺血、甚至可能需要截肢、感染、腎臟衰竭、肝功能異常等併發症都可能發生!
👉🏻預後:#越小的嬰兒得到猛爆性心肌炎的預後越差,甚至死亡率可以達到75%。一般孩童跟少年的預後會比較好,#但容易獲得後遺症如擴張性心肌病變(慢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甚至在未來還需要作心臟移植。心肌炎常常來得又快又急、病情惡化迅速也無特效藥,何況疾病初期診斷困難,是所有兒科醫師跟家長的夢靨啊!
👩🏻⚕️小孩子有時會無法分辨胸痛或腹痛,不管是肚子脹、悶痛、絞痛、想大便、小孩都會覺得是肚子痛,就像這次這個小妹妹,也是用腹痛、嘔吐來表現,心肌炎真的是兒科醫師最頭痛的疾病沒有之一!曾經我在實習的時候,有個有糖尿病的50歲婦人說她胃痛,吃胃藥無效,結果最後竟然是下壁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因此這個鑑別診斷一直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大人都會搞錯何況是小孩呢?
🚩一定要注意的紅旗警訊‼️
🔔#退燒時精神食慾異常差‼️(小孩精神食慾永遠是最重要的評估指標,小孩如果異常嗜睡一定要問題!須盡快就醫評估!)
🔔#呼吸急促或很喘‼️
🔔#四肢冰冷或發紺‼️
🔔#哭鬧不安無法安撫‼️
爸媽如果注意到以上幾個徵兆建議儘速就醫!
🙋🏻♂️小朋友都在家裡沒有出門為何會染病?
👩🏻⚕️前面有提過造成心肌炎的病毒很多是常見的病毒,有可能大人以前得過因此產生抗體,可能只會以小感冒甚至無症狀來表現,但沒得過此病毒、抵抗力較弱的小孩如果感染,可能不幸以心肌炎來表現。(也有可能常見的病毒卻以腦炎來表現,腦炎也是一個不常見但預後很差的疾病,下次再細說)
👩🏻⚕️所以雖然疫情嚴重,我建議爸媽還是防護做好帶小孩來親自就診取代視訊看診較為妥當,畢竟兒科醫師已經習慣當一個偵探🕵️♀️邊問診邊觀察小孩的精神反應,#而且身體理學檢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像我們診所有超音波有時也可以做輔助檢查~畢竟爸媽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大多是單純敘述症狀,以這樣的案例如果視訊看診,爸媽可能會敘述小孩腹痛加上嘔吐,相信九成九的醫師都會開止吐藥跟腸胃藥給小孩😓這樣反而會造成病情的誤判!就像線上問診一樣不適合!
之前我有放過一個線上問診的舉例,我的朋友大多是醫護人員,下面不乏很多醫護人員的回答,大家因為本身的資歷科別及訓練過程不同,可能心裡的鑑別診斷都會不同~所以不同的醫生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親自理學檢查後通常會接近一致!
➡️ https://ppt.cc/fd10Mx
#佳鴻診所
🔽此圖截自健康網頁Heho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三頭六臂.英格蘭主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清早,皮蛋迫不及待起床、蹦蹦跳跳跑下樓,今天是冬季學期最後一天、穿聖誕毛衣上學的日子。看著她衝出門、跑給我追的背影,就像過去三個月的每一天忍不住要讚嘆:「轉學,最好的決定!」
接下來分篇來寫私立學校的優點。英國沒有課本只有課綱,不同學校之間差異很大,所以不同家庭在不同學校的經歷可能不一樣,這單純是我的觀察,對照組是 KS1 待過三年、Ofsted good rating 的社區小學 (再次重申 Ofsted 不準,因為有些評比已經過時好幾年,而且評比項目和水平不一,比如我們鎮上三年前 outstanding 的小學在換校長之後、去年被評為 requires improvement,變天如晚娘、翻臉如翻書、所謂的「學區房」到頭是場空)。
** 校園安全
在疫情下我們最看中校園安全,畢竟躲避人潮是轉學的初衷,尤其在五月輾轉聽到以前學校同學的家長中鏢、孩子重症住院卻刻意隱瞞之後更是警惕 (過去兩個月又有其他駭人聽聞的類似耳語,因為是現在進行式、而且是別人家的事,所以這裏不多說)。
據我所知目前公立學校採取以年級分時段、從不同出入口進出校園、勸導家長不要在接送時聚集聊天的措施,這麼做一來把上下學接送時間拉長 (私校的學生八點半已經進教室,公立的快九點才出門,每天少半小時熱身,一年190個上學日就少95小時學習),再則以英國人愛喇賽的性格,遇到熟人不口沬橫飛大聊特聊可能嗎?
私校接送採用得來速制,全校包括幼兒園不到八十位學生分兩個時段、每段十分鐘上下學,各家開車從後門進入、小孩上下車之後從前門開走,放學時家裏的車到了,辦公室經理才用對講機請人把小孩帶出來,全程家長不接觸不下車,oh my God 我超愛這制度,安全不說還...
不 用 梳 妝 打 扮 不 用 尬 聊!!!
(坐在車裏睡褲拖鞋也沒人看到)
再來是實質的病毒控管方面,雖然私小也不允許戴口罩,但是學生人數少已經贏在起跑點,而私校因為不受 Ofsted 評比或政府控管所以小心機很多;怕影響評比,公立學校對出席率斤斤計較。皮蛋以前讀的公校學生得了像是水痘腸病毒這些都照常上學,唯有嘔吐和腹瀉必須待在家直到最後一次症狀出現的24小時後,這部份在私校是48小時。
在疫情下,私校開學前很謹慎寄了防疫同意書要家長簽名,承諾「學生或家人有新冠病毒任何相關症狀或旅行後身體不適都會去作檢測直到確定陰性才上學、如果小孩在課堂間發燒咳嗽,家長必須馬上接回家」,落落長一大張不簽不准上學,接著整學期都是鬼打牆、每週至少兩封E-mail不斷提醒大家「放學或假日平安回家最好,不要在外面鬼混」,連學期末了也不放過,前天簽了下學期的同意書附帶聲明—「放假後的十天內誰家有人確診都要告訴學校以便經理通知同年級的同學隔離」,又嚴謹又嘮叨,和過去每次走進校園馬上看到臉上掛著黃鼻涕、東咳西咳的屁孩真是天壤之別。
(因為時間的關係,好啦白話文是我肚子餓要去煮換吃啦,最近在168、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白天不卯起來吃合理嗎?先寫到這,明天繼續幫私校葉佩)(耶,有人付錢給我嗎)
↓↓↓ 照片是趕著去上學的小孩。跟從前每天早上三催四請、聲東擊西不願意出門的戀家模樣差別很大 (所以以前是中邪嗎)(呸呸呸)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魔王的名字大家都不敢說,不管自己家寶貝得到,或是班上有同學得到,家長都如臨大敵,就怕班上要停課。#腸病毒 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寄居在人類的腸胃道,再經由口水、噴嚏、糞便散播出去,傳染力相當強。
【#不是腸胃炎】
腸病毒有6、70種,但跟造成腸胃炎的病毒不同,所以不會有嘔吐、拉肚子等腸胃症狀。常見的症狀一開始是發燒,以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也由於感染病毒種類的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症狀。
【#不怕酒精】
酒精對腸病毒沒用,消毒需要用氯系的漂白水稀釋(氧系的無效),消毒時不需要大規模噴藥噴灑、只需針對常接觸物體表面(如: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重點消毒即可。
【#注意重症前兆】
如果孩子感染了腸病毒,回家除了環境消毒,就要密切觀察是否有以下四個症狀的其中一項,不須集點,只要有任何一項就應該立刻帶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1. 持續嘔吐
2. 肌躍型抽搐
3. 嗜睡、精神、活動力不佳
4. 心跳加快、呼吸變急促
【#大人要更注意消毒】
不只是小朋友,大人從外面回到家中也要用肥皂徹底洗手,更換外出衣服或是洗個澡再抱小朋友。如果家中有兩個小朋友,爸爸媽媽盡量一人照顧一個,避免互相傳染。#爸爸媽媽辛苦了
#腸病毒 #發燒 #嘔吐 #酒精 #消毒 #嬰兒 #幼童 #學童 #小學 #幼稚園 #寶寶 #泰德 #貝兒 #podcast
Podcast收聽|Youtube觀看:https://taplink.cc/doctor1654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oiN4eXD2o/hqdefault.jpg)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班上超過兩個孩子得到腸病毒,我們要停課一週喔!」 你也曾在上班時接過學校老師這樣的電話嗎?
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全年都有感染機會,又以四月到九月的夏季初秋更為嚴重。相較以往今年腸病毒的疫情大幅下降,但然而仍有部分的重症個案。而九月的開學季,又是一波腸病毒重點流行的注意時期。
你知道感染腸病毒會有那些症狀嗎?透過這支動畫,帶孩子更了解這個疾病,也一起看看該如何預防、避免感染腸病毒吧!
插畫:施雲心、陳詩尹
【影片製作團隊:親子天下影音中心】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D8h5T5Z9c4/hqdefault.jpg)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被醫生確診腸病毒,最頭大的是在後面的照顧
在家裡面照顧的話,要吃些什麼?要注意些什麼?
大家先要有一個觀念:絕大部分腸病毒都是症狀治療、水分補充、適當的休息,就可以痊癒,請家長先放輕鬆冷靜處理。
Q:需要大規模消毒嗎?
不用,只需要消毒一些比較常會接觸的表面就好了,例如門把、從接觸的桌面
Q:需要一開始就吃冰涼的食物嗎?
不一定,可以先從平常就在吃的食物開始. 有些小孩子忍耐度高、或神經比較大條,就算嘴巴口很多潰瘍,都不一定會感覺會痛。反觀有一些小朋友比較敏感,一兩個破洞就會狂流口水,因人而異。
用這一個大原則飲食方式,可以一步一步來,預防脫水、低血糖的問題。脫水跟低血糖都會造成精神不好
Q :脫水有什麼徵兆?
最簡單的觀察方法:注意小便的量和顏色,小便量變少,或者顏色變深,嘴唇乾裂,精神不好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觀察方法
腸病毒患者往往會住院的原因,絕大部分不在於重症,反而是脫水和沒辦法進食的問題,而需要靜脈注射。
以往大家都或許聽過的 「重症四大天王」:嗜睡、心跳加快、持續嘔吐、抽搐,自從這幾年來D68型的出現,多增加了一個需要注意的前兆:肢體無力或走路東倒西歪
「抽搐」這一個前兆病徵,很多家長都會有疑問:像被嚇到的抽搐,他平常睡覺就會出現一兩次,這樣算嗎?
真正腸病毒的重症所出現的抽搐,有可能一個小時會出現10-20次。請看以下YouTube影片,大家會比較有概念 https://youtu.be/xp1V6OgoDco
#左手擦冷汗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https://goo.gl/EgNyYr
#腸病毒 #脫水 #發燒 #enterovirus #口腔潰瘍 #oralulcer #ulcer #d68 #animation #health #開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obqvN8VhZw/hqdefault.jpg)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鄔豪欣防疫醫師認識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篇(2016)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鄔豪欣防疫醫師認識 腸病毒重症 前兆病徵篇(2016). 18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90K. Subscribe. 290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腸病毒重症四大症狀 在 腸病毒症狀及重症徵兆| #澄清醫學苑之一分鐘瞭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每年的 4 -9月是 腸病毒 發生的高峰期,爸爸媽媽該怎麼知 道我的小孩是感冒?還是得了 腸病毒 ,什麼樣的狀況一 定要送大醫院,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