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吧男孩》續作《#翻滾吧男人》,紀錄 #李智凱 和 #黃克強 繼續在體操路上的奮鬥。相較於《翻滾吧!男孩》,我其實更愛《翻滾吧!男人》。
.
一,不同於《翻滾吧!男孩》的純真可愛,《翻滾吧!男人》更現實、更高壓、更殘忍。年幼時還能把體操視為興趣,到了二十歲的年紀,必須更嚴格地面對自己的每一個選擇,如果繼續練下去,卻沒做出成績,該怎麼辦?放棄或再堅持一下?放棄覺得可惜,不放棄又怕會後悔。小時候參加比賽,是國家級賽事,長大後面對的不只是自己的同胞,而是一整個世界,對於技術的要求更刁鑽,訓練時數更長、更辛苦、更看重自律、如何突破自我,不原地踏步、如何把握每一次的比賽,爭取成績並磨練自信、如何在受傷後爬起來繼續努力,而不是害怕與退卻...每一個成功選手的背後,故事都是落落長,有歡笑有淚水有挫敗有成長,每一個成功選手的背後,#都藏了顆害怕失敗的心和一顆好想衝破極限追求更強大的自我的期許。
.
二,「你才二十歲,你可以進步很多,也可以從此就沒了。就是你自己抗壓性沒有辦法提升,技術完全一流,比賽的抗壓就是做不出來啊,不管你用什麼方法,那是你的心理層次的問題,我們都沒有辦法去打開這個問題,假如這個心理層次永遠壓在你身上,你永遠就不能做出更優秀的東西。」林教練
.
智凱在葡萄牙大獎賽上表演失誤,教練希望智凱心態上要能改變,不要教練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要有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怎麼去面對難關,怎麼去克服心理的障礙,因為在比賽場上,最完美的技術都怕碰到內心最深沉的恐懼。
.
看著林教練對選手的叮嚀與付出,既是感動也是敬佩(他犧牲與家人的相處時光,傾全力訓練選手),但看到選手在賽場上失誤時,教練又急又氣的責備,又會替選手感到心疼。台灣從 2000 年後,相隔 16 年才又有體操選手進入奧運殿堂。智凱在里約奧運賽前一個月韌帶受傷,他選擇開刀,並在兩週內恢復訓練。好不容易來到奧運會,實現兒時的夢想,卻在鞍馬預賽落馬,提早結束他的奧運之旅。賽場就是這麼地殘酷無情,一個失誤,就只能再一個四年的等待(並且要再次爭取奧運門票)。
.
踏出體操場館,林教練在鏡頭前說他看到智凱落馬時,差一點暈倒,教練的話語盡是失落,可是林育賢導演卻偷偷將鏡頭對準了智凱,他臉上落寞、悲傷的表情,讓我看了超心疼,很想衝進銀幕給他一個擁抱。太鬆懈無法激發選手的潛能,太嚴苛又會給選手很多的壓力。怎樣算是一個好教練?從《翻滾吧!男孩》到《翻滾吧!男人》,我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
.
不過,這兩部影片在經過時間的考驗後,發現林教練看人與事相當精準。例如他在《翻滾吧!男孩》說最後能夠留下來的選手,可能只有兩三人、教練在十年前就覺得湯瑪士動作會成為取分的關鍵,很早就在訓練李智凱朝這個方向努力、教練在《翻滾吧!男人》說個人全能體操的最後一個項目是鞍馬,由於是最後一個項目,非常看重選手的體力和抗壓性,林教練說:「#世界冠軍常常無緣無故就會掉落(鞍馬)」而李智凱在東京奧運上,剛好就在個人全能的鞍馬項目落馬。幸好這次智凱的心態調整快速,個人鞍馬決賽便交出完美的表現,順利在東京奧運摘銀,不讓里約奧運遺憾重演。
.
三,「我發現你時不時就會觀察李智凱那邊。」導演
「只要他有做我就會看啊。」黃克強
「為什麼?」
「我不知道。」
.
黃克強是林教練和智凱眼中的天才型選手,小時候拿獎無數,只是國中時父母親跟林教練有了衝突,克強離開林教練,另外找人訓練。多年過去,智凱在林教練的督促(磨練)下,成為台灣體操選手的第一把交椅,而克強卻慢慢從領先集團退下,差一點無法選入國家隊中。面對小時候的勁敵,愈發強大,克強內心一定有很多感觸吧。是什麼讓他們兩人漸漸走上不太一樣的路?不夠認真?不夠努力?或是機運總是差了一點?
.
「那世大運再過關,下一關是什麼?」導演
「亞運。」克強
「那18年的亞運再過關呢?」
「應該就準備奧運了。」
「嗯,就2020,你想去嗎?」
「當然想。」
「你們一起去。」
「一起去喔?可以,假如我們可以台灣體操隊進去奧運,我覺得更棒。」
「那要有四個人。」
「對啊,就一起去比一個團體,因為台灣體操好像沒有進過團體,我們應該要成為第一批。」
.
《翻滾吧!男人》片中,克強和導演的這番對話,在幾年後重看,又是一番感慨。克強在 2017 年生了病(EB病毒,身體瘦了六公斤),不得不退出世大運比賽,而在東京奧運選拔前,右手舊傷復發,也讓他無緣成為台灣體操團隊的一員(台灣體操團隊終於進入到奧運殿堂),克強想要跟小時候一起練體操的智凱一起去奧運比賽的夢想,暫時無法達成。
.
想來,如果 2024 年台灣體操團隊能夠再次進入奧運比賽,而且克強和智凱都是成員之一,我應該會感動萬分吧!
「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Live] 2023加拿大公開賽決賽ft.亞青團體賽- 看板Badminton 的評價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提提研- 考考你:請問世界上與台灣時差相差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 的評價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與台灣時差3小時的國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 ... 的評價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與台灣時差3小時的國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 ... 的評價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台灣美國時差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台灣美國時差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歷年來台灣得牌狀況
2004年 2金 2銀 2銅
2008年 1金 1銀 2銅
2012年 1金 1銅
2016年 1金 2銅
2020年 2金 4銀 6銅
台灣這次得牌總數破紀錄,我認為有三大因素導致成功關鍵。
1.日本距離台灣近,台灣人出國也愛去日本,日本夏天的炎熱氣候與台灣也很類似,不像歐美國家選手要搭長途飛機,除了要調時差還要調整氣候與飲食文化的問題,選手的身體狀況會反應在比賽結果上面,下屆巴黎奧運對歐洲國家是最有利的,台灣比巴黎快6個小時,假如是晚上7點的羽球金牌比賽,等於台灣時間凌晨一點,到時台灣選手表現能這麼好嗎?那可就不一定了,一切要看選手對於該國的環境適應度。
2.台灣這幾年愈來愈重視體育,除了強化硬體設備以外,也增加了體育競賽的補助,使得選手們無後顧之憂的去認真訓練,因為有國家的支持,才能讓選手們盡情的磨練。
3.北韓這次沒有參加東奧,北韓歷年得牌都靠拳擊、舉重、柔道、射箭等等的拿下獎牌,北韓舉重拿過13面獎牌,拳擊跟柔道也各拿過8面獎牌,北韓選手的拿牌項目跟台灣重疊性太高,北韓在體育訓練是非常嚴格的,歷年北韓選手跟台灣角逐獎牌的比賽也很多,今年金正恩不準北韓來東京出賽,但下屆巴黎奧運北韓一定會參加,台灣面對北韓這個競爭對手得牌之路也會更加困難。
希望政府能維持著重視台灣的體育環境,讓更多優秀的台灣選手能無後顧之憂的去替台灣爭光,台灣新生代的運動員都非常的優秀,許多以前台灣做不到的比賽現在都能打入了16強、8強,納稅人的錢應該要花在這些選手上,對於體育的花費不需要省,錢要花在刀口上,這些優秀的新生代運動員,就是值得栽培的刀口!
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見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
#借鏡他國遠距教學經驗
#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的第一線教學現場實況初步蒐集
#數位落差不只是硬體
#監督各部會局處整合改善
疫情警戒期間,我辦公室收到來自老師、家長、校方等各方許多意見,反應因應「停課不停學」的 #遠距教學 問題。例如老師必須緊急應變、準備、進修、處理軟硬體設備;學生家裡網路頻寬不夠、家長必須邊工作邊協助小孩上課蠟燭多頭燒;學校擔心有學生學習進度落後等等。
但其實遠距教學不光是因應疫情而來,已是數位科技快速成長下的各國趨勢。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完善遠距教學的各項準備,當時的重點在保障 #弱勢或偏鄉學生 的學習權益。
七月警戒期間,我請我辦公室在花蓮與台北市大安區服務的同仁柯青余、王格致和徐邱宜婕,請教多位校長、教師及家長在教學現場的實際狀況,以下重點整理跟大家分享。
📊 #花蓮縣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共訪問:11位校長5位教務主任1位老師4位家長(涵蓋11所小學、7所國中與1所高中)
➡到課率
學校間差異頗大,有學校到課率為百分之百、也有學校的到課率和實體一樣、還有學校的到課率變為60-80%。有趣的是,還有一所學校表示,到課率比以往實體上課時高。
➡數位硬體資源
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有告訴我們比較明確的狀況,他們表示,硬體部分沒有問題,缺少部分學校都已想辦法補及借給學生。有提到借用數量的學校,通常學生出借平板率為2%到5%;有兩間學生人數較少的學校出借平板率為20%。
➡教學現場實況
① 除了兩間學校表示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外,不少學校都有零星缺席狀況,並表示。比實體上課時差,需要老師加倍努力克服。包括打電話提醒學生上線,像有受訪者提到,有時學生是睡過頭,老師電話提醒後就會上線。四所學校表達他們有事前演練過,其他則未告知演練狀況。
② 一所缺課率高達20-40%的學校的校長提到,過去實體上課時,出席率其實非常好。他認為遠距學習會造成高缺課率,主要因為該學區位於都市與鄉村的交界,許多家長已另外花錢將學生送往都市學校就讀;留下的學生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社經弱勢家庭,部分家長較不重視學生數位學習,但許多則是因為家中無人照顧小孩,只好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到田裡或到工廠,導致學生無法專心遠距上課。
③ 針對線上缺課部分的彌補:
部分受訪校長認為,學校的老師都已經非常盡力去叮嚀與家訪,但要改善家長的重視還是很難;但,學校已經準備規劃實體補課,希望可以彌補線上學習不足的地方。也有受訪老師及校長表示,老師已針對少數缺課學生特別聯繫家長,透過家長手機進行個別補課。
④ 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部分學生表現比實體上課時好,更能發表意見;但也有些校長認為遠距數位學習效果並不好,只能是過渡作法,希望能早日回到實體上課。
⑤ 有家長擔心無法進行實體考試,會影響未來升學。也有家長反應,老師之間數位能力落差相當大,效果很不一。也有家長建議,希望讓北部都市的老師與花蓮進行數位交流,交換課程,讓學生透過多元師資幫助學習。
📊 #北市大安區 遠距教學實況整理
受訪者:20位校長、1位主任、1位老師、6位家長(分布於21所公立國中小學)
➡到課率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知道、也願意提供比較具體的狀況,他們提到學生到課率95%以上、幾乎百分之百(有些睡過頭就沒辦法到課;或是低年級有家長因防疫把小孩送到鄉下阿公阿嬤家,比較沒在管。)
➡數位硬體資源
所有的受訪者中,有一半的受訪者有回應數位軟硬體資源的部分,他們表示硬體設備上沒有問題。其中有四所學校的受訪者很具體的提到,全校需要借平板或網卡的只有一兩位或個位數。
➡教學現場實況
① 有三所學校提到事前演練過,多數學校表示在調整後,整體教學狀況良好。有些國小因低年級注意力較難集中,會以非同步教學方式進行或在晚間上課,因為需要家長陪同。有些老師和校長提到,遠距效果沒有實體好,期待早日回到實體上課,因為前一兩週新鮮感降低後,學生專注力容易下降。
② 帶給家長的挑戰與機會:
部分受訪者提到,家長都很配合,只是過去實體上課時老師負責的課堂管理,會移轉成為家長與學生間的衝突。但,也提供了機會,讓有些家長更了解孩子狀況,與老師更緊密合作。
③ 對體育藝能等課程的挑戰很大:
部分受訪者提到,體育課與表演藝術課等過去很靠實體互動的課程,受到很大影響,非常依賴老師能否找出新方法,例如利用互動軟體來保持學生興趣。
④ 評量方式的公平性:
有些家長相當擔心評量方式能否公平;也有家長擔心,學生上網時間過久,變成網路成癮。
⑤ 部分受訪者提到,原本資訊能力較弱的老師特別辛苦,需要自學或學校資訊小組的協助。當然,資訊能力強的老師,對學校幫助也很大;例如,龍門國中因為有老師資訊能力特強(被稱為龍門國中唐鳳),還自行開發了軟體,成立「龍門雲端聯絡本」,讓學生家長與老師透過這個系統互動。
【#數位落差 不是只是硬體】
相比其他國家因為疫情超過一年以上的遠距教學,台灣的教學受到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且也有較多的準備時間,但,我的團隊蒐集到的訊息顯示,準備的仍然很不足。特別是,硬體的電腦、平板或網卡相對仍比較容易快速補足,可是,數位學習高度挑戰家庭的支持能力,因為家庭空間環境、家長職業或家庭照顧支持系統不足所導致的學習上的落差,卻沒有解決。
自去年上任以來,我便持續透過質詢及預算審查,要求教育部參考國外經驗來完善準備,包含網路建置、強化頻寬、充實載具及設備、軟體與數位平台的支援,特別是教師的數位能力以及教育的整體思維等各面向;我尤其強調必須要保障各類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不能讓數位落差成為他們的學習阻礙。
但可惜的是,即使教育部都有努力,但,這次停課不停學開始後,實務現場的狀況看出還是準備的不夠好:教學使用的軟體、硬體及教學方式等各面向,規劃應變多半只能靠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自己,辛苦測試執行;不少學生學習也因此中斷,根據民間團體調查,全班皆能在家線上學習的國高中小學生僅佔50%(之前記者會訊息)。
【疫情下的教育與不平等:借鏡他國】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蒐集的各國資訊顯示,疫情下的停學以及遠距教學,會使得原本就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平等,更加的擴大。
也因此,這些國際組織建議政府增加教育資源,優先關注如何彌補學校停課或改為線上教學時,學習機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弱勢學生。另一個重點建議則是,全面協助教師培養數位能力。教師的數位能力不是只是會技術操作電腦與軟體,還包括如何更為彈性地結合數位與實體教學,以及,有能力依學生個別差異而調整的教學方法。最後,各國教育政策都相當關注學生以及老師在疫情期間及之後的心理健康與情感支持。
【重返學校後該做的事】
📍彌補不平等與跟上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政府以鼓勵課後輔導,以及鼓勵建立學生的同儕教練網的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核心課程跟上。OECD也認為建立學生彼此教導的關係,有助於同時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社交。
法國政府去年就宣布增加教師額外150萬小時的財務支持,讓老師能在課後輔導落後的學生。荷蘭政府則額外拿出244百萬歐元幫助學校彌補covid-19帶來的影響,主要也是補助各校舉辦假期中與課後的補課活動。
📍支持老師們發展數位能力、共學交流,以及安全的數位平台與教學軟體
政府應拿出資源協助老師們學習如何專業地將數位工具與教學整合,並支持老師們建立共學網路,交流並發展創新的教學方式。
此外,政府也有必要,開發或提供能夠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的平台以及教學軟體,確定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安全地使用。
📍關注與提供學生心理與情緒支持
疫情期間,許多學生在家庭中,以及缺乏社交活動,往往面臨更高的心理壓力或情緒沮喪,恢復上課後,非常多國家提供了更多的心理諮商支持以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韓國與希臘決定聘用更多的學校醫護人員以及心理諮商人員。
【監督教育部 如何全面縮小數位落差 讓每一個老師與學生都被培育】
去年審查前瞻三期預算時,我已提案要求教育部應加快培育 #教師數位教學能力 以及 #學生數位學習能力。
近期,綜合以上第一線實況以及國外經驗,我在紓困4.0預算審查中,持續針對遠距教學及停課提出4個提案,包括教育部應先全面盤點居家線上學習實際執行現況(特別是針對資源不足之偏鄉、弱勢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針對遠距教學進度落後的學生提供 #補救教學、針對遠距學習常遇到加倍困境的 #特教生 須成立專門小組處理,以及停課期間學校仍應提供學生 #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 。
目前教育部已執行:
❶ 公告放寬學習扶助要點結餘款的繳回條件,讓受疫情影響學習進度的學生可以獲得補救教學。
❷ 正在推動編纂 #各類特教生線上學習參考指引。
❸ 發佈「嚴重特殊傳染性疾病期間各級學校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通訊關懷與輔導諮商參考原則」,確保學生輔導支持不中斷,接住上萬學生。
保障學生受教權,特別是弱勢學生,一直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我會持續追蹤。最後,數位教學,並不會如同許多師長認為的,只要回到「正常」生活,就不用再面對。從國際組織的趨勢看到,數位學習勢必是會成為這個時代的教育趨勢。我們如何幫助老師在能力與思維上準備好,也才能將其整合到教育中,真的是未來的重中之重啊!
**感謝花蓮縣與台北市大安區這些願意受訪的校長、老師與家長們的寶貴意見,讓我們對遠距教學的現況與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提提研- 考考你:請問世界上與台灣時差相差最多的地方是哪裡 ... 的推薦與評價
和台灣時差最多的獨立國家應該是太平洋島國紐埃,和台灣時差19個小時(GMT−11:00 ),若不限定獨立國家,則是貝克島和豪蘭島,和台灣時差20個小時(GMT−12:00). ... <看更多>
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與台灣時差3小時的國家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 ...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twagoda.com/look/與台灣時差6小時的國家-1... 國家.時區.與台灣時差.與GMT時差(台灣與GMT時差為+8).加拿大(Canada).紐芬蘭時區 ... ... <看更多>
與台灣時差16小時的國家 在 [Live] 2023加拿大公開賽決賽ft.亞青團體賽- 看板Badminton 的推薦與評價
可以下載APP《Badminton4U》查看賽程和即時比分
善用Filter功能直接查詢台灣選手的賽程及預估開賽時間
《賽事資訊》
〈1〉時差換算:卡加利比台灣慢14小時,故賽程請加14小時....
〈2〉官網賽程:https://tinyurl.com/76amck7n
〈3〉賽事籤表:https://tinyurl.com/4vku64dc
〈4〉即時比分:官網賽程「右上角」找Live Score(畫面往右邊拉)
以下開打時間皆為台灣時區
Day1 三十二強 資格賽23:00開始 男女雙正賽07:00(+1)開始
Day2 三十二強 24:00開始
Day3 十六強 02:00(+1)開始
Day4 八強 02:00(+1)開始
Day5 四強 02:00(+1)開始
Day6 決賽 02:00(+1)開始
《轉播資訊》
本站超級500等級公開賽會在週四16強開始轉播,僅限場一。
1)BWF官方YouTube頻道:(掛VPN,選不轉播BWF羽球賽的國家IP,例美、加)
https://www.youtube.com/user/bwf/videos
VPN使用教學:https://tinyurl.com/5bxk3m9v
2)中華電信Hami運動館月租$149或MOD愛爾達體育2+3台
https://hamivideo.hinet.net/%E9%81%8B%E5%8B%95%E9%A4%A8.do
小提醒:如果在2023/7/1後月租將調漲至$199,但這之前用$149就會一直$149
3)優酷體育(中國網頁,也有手機APP,請自行判斷安全性)
https://sports.youku.com/
其他中國平台還有抓飯、藍鯨、企鵝直播等,有些需要註冊帳號登錄。
《觀賽重點》
雙打決賽都被丹麥跟日本給包了,男雙想不到是丹麥內戰,女雙則是日本內戰,松志逆轉
福廣久違打進決賽,接下來對手是松永學妹,果然靠近世錦這雙大賽女兒也慢慢醒來,感
覺永原殺球也回來了個七八成了,究竟這對昔日內戰王會不會攔截松志好不容易打到的奧
運積分呢?
決賽最期待的一場就世女單小茜與小拉的對決,這也是小拉今年首場決賽,今年狀態殷商
關係大起大落,最近有比較回穩了,上個月更是三局大戰贏了小茜讓人驚訝不已,這次拉
姨還有辦法遛小茜嗎?今年500以上冠軍都被Big4獨攬,拉姨有沒有機會突破成為第一人
?
李詩灃跟小聖也是青年時打到現在的老對手,一個青奧冠軍、一個是亞青冠軍,兩人戰績
五五波,上次對決在今年泰國賽由小聖獲勝,他這次還能擋得住我大傷停哥嗎?
加拿大比賽就告一段落了,下禮拜是超級300美國公開賽,時差稍微好一丁點13小時。
《亞青團體賽》
亞青團體賽進入到淘汰賽階段,果然我們如願(?)抽到韓國
周一早上10點八強,下午5點四強賽,周二決賽
竟然都抽到了,那我們就來盤點那些年我們跟韓國勾勾迪的宿命籤表
2017年蘇迪曼盃跟韓國同組,八強又抽到
2019年蘇迪曼盃跟韓國同組
2021年蘇迪曼盃跟韓國同組
2022年世青團體決賽打韓國
2023年蘇迪曼盃八強抽到韓國
2023年亞青團體八強抽到韓國
只要是混和團體賽都有韓國耶,就算沒抽到也會遇得到
那我看下個月世大運也會打到韓國啦(再度自爆自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40.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dminton/M.1688917524.A.04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