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遊戲"作品性"與"產品性"衝突中的一些啟發】
遊戲葡萄這篇NExT Studios團隊的訪談,非常值得一讀(#原文在留言處)。建議對於遊戲開發有興趣,或是有機會接觸開發團隊的朋友都看看。
遊戲研發過程中,常常是作品(作者中心)與產品(用戶中心)的拉拔。一個遊戲太往用戶考攏時,容易失去靈魂,湮滅在市場的產品中;但一個遊戲完全從作者本身的想法出發時,也容易迷失方向最終無疾而終。
一個好的遊戲,勢必要平衡作品性與產品性。
本文提供了許多管理孵化作者遊戲時的經驗,以下列出我個人特別有感的部分:
●在遊戲孵化前期不需要很多人,因為大家的想法與喜好都不一致。最好找到志同道合,審美與愛好類似的人,譬如三個,這樣才能有效率在前期把方向找出來。
這點其實跟遊戲行銷創意發想很類似,以我個人的經驗,找一堆人經驗背景都不同的人,一起創意激盪某個點子的效率非常低。最終好的創意都是某幾個人主導產生的。
●把想法從0=>1做出來的過程很艱辛,並不是每個有熱情的人都能承受。不斷反覆推翻重新驗證的辛苦,遠超過大部分人的想像。有些人就是適合開荒,有些人就是適合把成果放大。
這邊也講講我自己的觀察,大部分的人工作3~5年後,能力類型就已經固定了。有些人偏向創意、有些人執行力強、又有些人溝通能力特強;全能的人才很少,每個人都有相對應的優點與缺點,要求大部分人在工作任務中快速改善自己的弱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團隊要找到自己的創作動機,才有辦法產生自驅力。動機包括解決目前市場上同類型玩法的缺點(產品思維),或是提供玩家完全不同的遊戲體驗(作品思維)。
●研發過程中"迷失自我"是很正常的,透過遊戲測試是確認自己想法的一個方式;而找到相同喜好的玩家組成同好群進行對話,則是在迷失時能跳脫現況,讓玩家扮演"自我",找回最初創作熱情的好方法。(鬼谷八荒的製作人就充分利用這種方式)
●和玩家保持聯繫的另一個重點是,有一個客觀對於產品的判斷標準。當團隊和外部的交流斷了,做遊戲就容易變為滿足領導或同事的喜好,即使自己不喜歡,也還是硬逼著上線。當一件事情是為了符合外人期待去做時,就容易扭曲變形遠離事情的本質。
●孵化者的眼界就是團隊的上限。同理,領導階層就是一家公司的上限, 而主管就是一個部門的上限。遊戲產業變化如此之快,領導者必須要有不斷拓展自己的覺悟。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啟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400的網紅皮卡!小皮楊心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起來再說►►https://reurl.cc/Wvk5e 【關於小皮】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ppleyangpip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xcapple615/ ►直播:浪live ID ...
遊戲葡萄 在 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海外遊戲營運行銷資訊來源】
粉絲團達到5000追蹤,雖然數量不多也算是一個里程碑。說來有趣,前半年每天還會關注追蹤人數的變化,半年後就沒什麼在意了,寫文章已經變成一個日常鍛煉的過程,然後就莫名其妙走到了現在。
作為感謝,這裏提供一些個人常瀏覽的資訊來源,並提供些使用建議:
>歐美遊戲營運相關資訊來源:
GamesBeat
https://venturebeat.com/category/games/
大部分歐美遊戲產業的新聞,都來自於此。文章比較雜,但有時候會有深度的訪談文章與產業趨勢資訊。
GameAnalytics:
https://gameanalytics.com/insights/blog/
這個網站本身就是做數據分析SDK,有時會有一些關於數據分析的基礎知識。我覺得算是初入門的朋友可以多看看的網站。
Gamesindustry:
https://www.gamesindustry.biz/
大部分都是產業新聞,但有時候會有精彩的專欄投稿,針對遊戲產業的變化做分析。每年年底也會針對遊戲產業做回顧。
SensorTower
https://sensortower.com/blog/
定期會發布當月全球遊戲收入排行榜、下載排行榜、特定遊戲收入預估等等。對於追蹤遊戲界產品趨勢很有幫助。
Gamastrua
https://www.gamasutra.com/category/business-marketing/
這個網站我通常只看Blog的部分,有時會有些不同領域的業界人士投稿,很值得一看。
Master the Meta
https://www.masterthemeta.com/themetas
專門“分析”歐美遊戲公司策略與趨勢的網站。裡面的文章寫的都很認真,也會討論新上市遊戲公司的策略與商業模式。每週出刊,是我必看的網站之一,但上週開始"富堅",希望它能撐下去。
GameMakers
https://www.youtube.com/c/GameMakersStudio/videos
這也是我基本上每週報到的Youtube頻道,節目常會邀請產業資深人士聊產業趨勢。裡面的團隊組成來自知名遊戲部落格「拆解樂趣 Deconstructoroffun」;部落格更新越來越慢,但GameMakers頻道每週至少一更,看得出重心已經轉移。
>中國遊戲營運相關資訊來源:
遊戲葡萄 http://youxiputao.com/
遊戲陀螺 https://www.youxituoluo.com/
遊戲大觀 http://www.gamelook.com.cn/
以上這三個應該是產業比較熟悉的資訊來源,主要就是營運、行銷與產業資訊。不過葡萄跟陀螺的”宣傳軟文“比較多,在看的時候必須多注意。遊戲大觀會有比較多來自歐美日本的翻譯文章,編輯也會補充資料註解,我個人比較推薦。
>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對於裝微信沒有心理障礙,以下幾個公眾號是我特別推薦追蹤的:
「独立出海联合体 」:這裡偶爾會訪問一些成功案例的"細節",包括詳細的市場策略、數據資訊等等。裡面的數據有些我有跟業界的朋友驗證過,基本上蠻符合實際狀況的,建議大家可以追蹤。
「腾讯GWB游戏无界」:通常會放上這個公眾號的內容,含金量都超級高。裡面大部分時遊戲研發相關,但偶爾跟營運相關的文章,都非常值得一讀。
「罗斯基」:如果想研究超休閒遊戲的產業變化、最新創意、相關數據、製作流程、變現模式等等,這個公眾號是必追,甚至應該將上面所有的文章都看一遍。
>遊戲行銷相關資訊來源:
Mobile Dev Memo
https://mobiledevmemo.com/
這個網站每天會把所有跟遊戲行銷有關的新聞,都統整在裡面,不定期也有專欄文章探討最新的遊戲行銷趨勢,算是必看網站之一。不過有趣的是,從iOS宣布捨棄IDFA後,也可以明顯感到編輯群的“焦慮”。
Udonis
https://www.blog.udonis.co/
Udonis算是一家基於數據的遊戲整合行銷公司。這裡面常常會有很詳細的遊戲廣告實務案例與趨勢分析,大部分的文章架構都很清楚,缺點是有時會講太多無謂的細節。
Mobileuseracquisitionshow
https://mobileuseracquisitionshow.com/
這裡常會邀請歐美遊戲業的行銷主管聊聊自己的經驗,有Podcast版也有文字版,而且內容大部分都挺專業,不是公關宣傳的那種,算是我近期的新歡。
--
最後還是說一下,使用每個網站前,都還是要先對該網站的”立場“有些瞭解,才不會被表面資訊牽著鼻子走。
譬如新聞網站大部分都會有宣傳意味在裡面,資訊不一定為真,通常以專欄形式所提供的資料會更有可信度;行銷類的網站則會強化廣告在遊戲營運的重要性,有些細節不一定要照單全收;數據分析的網站,我反而建議不用對”數據“本身太在意,因為遊戲數據的波動性很大,獲取來源、季節、地區、生命週期的不同都會影響數據,重點反而在於數據分析所呈現的結論與邏輯,是否經的起推敲,因為每個遊戲的數據都是獨一無二的。
希望以上對大家會有幫助,也歡迎分享自己的好網站。
遊戲葡萄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oblox與Metaverse
從我兒Jerry在2018年底決定「中年轉業」開始,直到進入Roblox任職,讓我了解到Roblox這個公司。我一連寫了7篇文章,在臉書上發表分享。(有興趣的讀者請點閱這系列文章:https://tuna.press/?tag=roblox)
最後一篇發表於2020年8月24日,當時Roblox還未上市。如今7個月過去了,Roblox也上市成功。
在中國大陸,由托馬斯之顱在「遊戲葡萄」發表的這篇,《你抄不出Roblox,也做不出Metaverse》,把Roblox的特點和競爭優勢,分析總結的很到位。
即使中國大陸的互聯網大咖如BAT(百度、阿里、騰訊),也無法抄襲、複製、山寨Roblox。最後,騰訊也只能和Roblox合資,在深圳成立「羅布樂思」,本地化後進軍大陸市場。
閱讀完這篇文章後,讀者們應該可以了解,為什麼這家位於加州舊金山灣區的小公司,連騰訊都搞不定,只能摸著鼻子伏首稱臣。而Roblox也毫不畏懼的,在以山寨和侵犯知識產權出名的中國大陸,與騰訊合資。
更重要的是,連中國大陸都了解了Metaverse是未來趨勢,尤其在後疫情時代是未來生活的常態,台灣的軟體產業在追捧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AR/VR/MR、區塊鏈之際,是否也應該停下來了解一下Metaverse,思考在Metaverse時代,如何生存?
https://mp.weixin.qq.com/s/j0uHrIs_blCW5WQ31_5bNQ
遊戲葡萄 在 皮卡!小皮楊心美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起來再說►►https://reurl.cc/Wvk5e
【關於小皮】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ppleyangpip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xcapple615/
►直播:浪live ID 1154730
►TIKTOK:zxcappple615
【工作邀約請洽】
►zxc84651@gmail.com
-
#老饕來了 #餐桌遊戲 #葡萄酒餐廳 #酒吧 #酒窖
《老饕來了》第六集~
上次玩過了我們《老饕來了 - 餐桌遊戲》
這次也是一樣帶大家玩我們的餐桌遊戲
那這次邀請的是我們的四大金釵
上一次的MVP是我們家小皮~
看看這次MVP會落在主持方呢~
還是會落在來賓方呢~~
這次帶你們去的地方是酒吧也是酒窖的葡萄酒餐廳【WINE-derful】
餐廳命名起源於【WONDERFUL】,「酒」使生活精彩,讓彼此靠近,也令食物美味。
上班想要微醺放鬆一下或者是您是一個評酒專家,
這間葡萄酒餐廳【WINE-derful】絕對很適合你!!!
這一間餐廳位於: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27號
喜歡這家餐廳
以下是餐廳的官網:https://wine-derfu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BTLUShdZz0/hqdefault.jpg)
遊戲葡萄 在 [五飢] 3+2大於5的飢餓遊戲- 台灣綜藝節目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場3+2大於5的美食冒險〉 飢餓遊戲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場讓想像狂 ... 你在演藝圈打滾多年我也曾經超愛你演的挖欸葡萄(?),能夠在遊戲節目看到 ... ... <看更多>
遊戲葡萄 在 [閒聊] 不同環境的大蔥鴨,味道也會不一樣吧? - 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就好像茶葉、葡萄跟咖啡豆一樣同樣品種的東西,生長在海拔、緯度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濕度、日曬、 ... 33 [討論] 寶可夢為何要陪低賤的人類玩遊戲? ... <看更多>
遊戲葡萄 在 游戏葡萄-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游戏葡萄 。 74 個讚· 2 人正在談論這個。有判断有前瞻的游戏行业媒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