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xpro Medium update:
2021.09.11 八月霧
打疫苗
霧中的感覺是一片的濕黏,這是夢嗎?是黎明前的短暫破世,是我們唯一能從母體中傾巢而出,觸碰真理之前的毫米時光,悄悄地從睡夢的隙縫鑽入,延展開來,整個人浸入緩慢、漂浮、無重力般的感覺。那片低飽和明亮的霧感驚訝的讓人放下警戒,我可是個完全緊繃的人,就像被高度抽真空的包裝袋,你能明顯看到物體的外體形狀與塑膠包裝貼合的不能在合,簡直就是人體的肌膚那樣,我沒想到在這霧中我卻悠然自得,沒有畏懼、害怕,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過度運轉的腦袋就這樣關機,持續保持在低的輸出範圍,一次面對著一件事情,就像是在理清自己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我還能記得的是,進入霧之前,我做了一連串的身體檢查,是公家單位提供的附屬條件,我必須先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核准資格,我不確定為什麼要有這麼高標準完善的措施,但想一想,人們對於進入不確定性的狀態總會保持一種距離與模稜兩可的評語,沒有人敢在這個時代註記下表達我是最為正確的發言人。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被所有人檢視、評價、標記,我們才不是自由的,我們都被彼此規範、評量、分類,也因此開始變成了像是商品一樣,越能夠簡白被人理解就可能越被人接受,跟繪畫上卻是相差甚遠,只有篩選、再篩選、精挑細選、打磨之後,才能夠繪製出的那一條美的線條,那種簡單是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才能鍛鍊出來的,即便是你不停臨摹,也難以複製。
我們活在一個一邊講求獨特性,一邊被分類的時代。
這片霧走到盡頭會怎麼樣,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但目前對我來說,好像也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在地圖上的迷霧才會慢慢散去,才會慢慢看見眼前是怎麼樣,前提是,這片霧有個盡頭,也會散去。
在商言商
從以前到現在都被人稱藝術家比較多,還有藝術家脾氣,還有說是時代需要好幾種不同的人,有些要在自己的職位上堅守崗位,有的要固執、堅持己見,這樣社會才會運轉起來,那時我就在想,我自己的觀點是什麼,我喜歡土地,我喜歡自然,但我喜歡待在家看到的自然,但當我到現場看到那片山林大海的時候,那個心情雀躍的感覺是無法比擬的,經過這樣比較,我認為我是怕麻煩,不想痛苦,想逃避過程的長浪,只想要快速地達到終點,這是我的個性。但我卻一直以來堅持著做圖畫圖,慢慢從圖畫到文字,增加風格,增加使用的媒介,試著多點耐心把那條線擺放到我腦子裡,我腦子裡的那位美感大師覺得最漂亮、最「正確」的位置上。啊,想到這,原來我是這樣的人,我是個講求精準、欲求標準答案的人,這大概要從小時候個性的培養開始,如果從小就被壓著尋求被安排的道路,就會想要知道他人對於答案的標準,也就是在一個方格內放入方格就好了,沒必要強求圓形或者三角形。
我懂了。
原來這就是為什麼當別人跟我說可以自由發揮的時候,往往我會陷入一種超級的躁鬱,因為我很明白,我所做的任何一切都不會是對方的標準答案,在談論到與他人的時候,在與他人產生聯繫溝通連結的時候,我更期待得到一個標準的作業流程與答案,因為這更符合他人,在與他人聯繫的時候,我所建立的自我會在一瞬間倒塌,因為我對自己並沒有信心,長久以來我都被說不可能、不可以、不行,長期的否定會造成一個人的人格自信降到低點,尤其是在躁鬱或者情緒不對的時候,那種表現更為直接,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表現,火車脫軌的時候也沒有人能控制,因為它已經離開常態了。
我熱愛常態,我喜歡一日又一日的相同流程,一個舒服的流程,我想沒有人不喜歡。但同時我又追求不同,追求獨特,在這我得聲明,獨特與標新立異並不一樣。常常很多人說那個人很怪,一般來說,我覺得怪這個詞是貶義,但在我們這圈,或者該說,我所喜愛的這些藝術家、設計師、各種不同行業的創作者,那個怪,反而是在稱讚他人的獨特之處,他們在尋找,或者是遵循著自己的獨特發展出新的一種,稍微與他人不同,或者橫空出世的神奇。但我也常講說,這個世界沒有最獨特,只有還沒被看見,或者被認識。所以我就是在這樣一邊求安穩一邊想要打破規矩的狀態下過著日子,在安穩的時候,我選擇的是一位平面設計師、插畫家,現在想當一位能夠勝任統一職稱「設計師」這三字的人,設計師不只是視覺,也包括視覺的背後,理念、群眾、發展、一切的一切;打破規矩的我想當一個任性的人,我想做出我覺得美的東西,我喜歡色塊、插圖、有的時候想要說故事,想要畫漫畫,我沒有特別侷限自己,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我都會努力賦予它一個階段性的任務、情節、意義,我不想要空蕩蕩的美麗視覺,友人說,大家都愛假稿,但我一點也沒把這當假的東西來看,它可能會在未來變成某個人喜歡的東西,而成為商業案件的一環,我不想丟失這種可能。
森林的昆蟲學
這座森林比我想的更大更深,我在這邊遇到了很多沿著森林駐紮的人們,有獵人、神秘學家、商隊、天文學家、吉普賽人⋯⋯各式各樣的人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來歷,有著自己的獨特故事與本事,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是剛爬上新樓層的新玩家,他們在這座森林嬉戲、狩獵、交流、策劃⋯⋯他們總是能夠定睛看到我所看不到的,想出我想不到的,作為剛來的人,我努力地追尋著他們的腳步。好幾次的狩獵我都無能為力,是那個追趕不上他們腳步的落後者,幾個人幾個腳步,輕巧的像是開了地心引力的玩笑,穿梭、躲避、拉滿弓,咻地一聲穿過獵物的頭顱,倒地悶聲,那一晚我坐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解剖,然後交給擅長廚藝的人料理,他們總能做出讓我驚艷、讚嘆的美食,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混到了這座森林,覺得自己是個無用之人。
有的時候我會跟幾位談到自己的情緒低落,但他們都會正向地鼓勵、引導,但在我眼裡看來,卻覺得自己真的無用到了極點,就像是在找人安慰,祈求別人的憐惜,佔用了別人的時間,哈,我真個十足可悲的人。渴求別人的憐憫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滿足自己被人安慰的狀態,甚至把自己先行放到低位,成為一個不得不使他人安慰,而非怒斥的,一個被設定好的局面,簡直就是卑劣極點。
於是在一晚,我爬到樹的鼎點,看著星空給自己下了重重的鎖鏈,要自己好好地分析現況,把不足的地方學習起來,把壞的地方改掉,我不需要堅持,我只需要表現出被人認可的狀態就好,從頭到尾我只是想要被接受、接納、融入而已,人生的課題好像也就是這樣,就像離開自己的村落,那一晚有人說著,觀看這個世界的同時,小心不要被改變了。在這邊她所說的改變,我想可能是指同化吧?但在這座森林,我發現自己不能一個人過活,不能一個人狩獵,必須要有他人的幫忙,不管是陷阱、弓箭、路線、巡邏⋯⋯多件我過往自己一個人活著過來的時候所做的任何一切,在這座森林都行不通、做不來、不被通過,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那個不足變成了一種競爭、比較上的失落感,原來我以前的信心在別人眼裡恐怕只是不成熟、不足,我才明白,原來一切是比較來的。
於是我開始學習與實作,就像是把過往的東西擺著,偶爾掃掃灰塵,但不停的把新東西搬進來到自己的房間,考慮著要放置在哪,我自己也才發現,我自己卻沒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於是在這不同之下,我開始思考,什麼事需要的,什麼是目前可以使用,什麼是可以被我放在最之後的,被排序,是因為時間有限,不能跟過往那樣,隨心所欲,當礦工、當紡織、當鍛煉師、當農夫,東摸西望,最後卻沒試到一個自己想要的。但也多虧到了這座森林,我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更別提我認識遇到的人都相當厲害,我能從他們身上學習的,相當多,這讓我感到心安與慶幸。
放鬆
我常被人說要放鬆,但其實因為一些關係,我已經很久沒有真的放鬆了。我很懷念以前吃肌肉鬆弛劑的時候,能夠避免掉那些疼痛感,不需要考慮太多,好像真的放鬆下來了,除此之外我真的沒想到有什麼時刻我是放鬆的,大概只有短暫幾秒,結果又回到了原本緊繃的狀態。也難怪當我真的從職位退下來後,我整個日子變得荒唐而又緩慢,卻沒有像日劇那樣拍出來的精緻度,果然戲劇就是被裝飾過的糖果,真正的內部的苦糖早就被換掉了。
左思右想,最放鬆的狀態應該就是躺著看漫畫了。
植物跟盆栽
當初買的那小盆,只有一根立著的,真的被養起來,長到現在超過數十根了,過往的我總是個綠殺手,長都長不成,養都養不大,現在能夠熬過來,讓我覺得,你呵護它,它就會回饋到你身上,也給了我一點信心,讓我想要去找幾個盆栽來分種,想讓它多點空間長大,也多點朋友。
我喜歡造型的盆栽,也意識到很多人在做,也有些興趣。
2022
還剩下三個月,我看了我當初寫的好幾個目標,好像都沒有達到,有點可憐。(果然我是個無法按表操課的人,更別提意志力了)
都不知道還該不該再跟自己說「要加油了」。
「重力位能單位」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和平製品 Paixpr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Re: [問題] 作功跟位能為何差一個負號? - 看板Physics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單位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PTT.CC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單位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PTT.CC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公式單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公式單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動能位能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動能位能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Mgh 單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Mgh 單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國中重力位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國中重力位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國中重力位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重力位能單位 在 國中重力位能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重力位能單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力量 vs 肌力:用語影響訓練目標與方向】
目前台灣的各種訓練、健身、健美相關書籍與網路上的文章,大都把「Strength」這個詞譯成「肌力」,包括體育大專院校的教科書亦同。例如台灣運動生理暨體能學會策劃的《運動員肌力訓練》,包括國際知名的教練認證單位「NSCA」(全名是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台灣訓練界也習慣譯成「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以及該協會出版的經典教科書「Essentials of Streh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也是譯成《肌力與體能訓練》,這本也是國內體育系常用的教科書。
「肌力」與「肌力訓練」一詞已經成為台灣訓練界與健身圈常用的概念,筆者認為這對訓練理論與訓練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試著從翻譯、田徑選手與教練的三種角度來簡論述之。
[從翻譯的角度]
首先,「Strength」一詞在許多訓練的專書中不單指「肌肉力量(肌力)」的訓練,專指訓練肌肉時會用的詞彙會是「muscle hypertrophy」或是明確指出「trains the muscles」,也有更具體指出該訓練會增加「Muscle EMG Activity」(肌電圖活動)和「Relative Muscular Effort (RME)」(相對肌肉費力程度)。換句話說,有些訓練課表是特別用來刺激肌肉、訓練肌肉活性與增加肌肉量,但肌肉量愈多或肌肉力量(肌力)愈大,不代表運動員就能在特定的動作中表現出力量,下面用幾種最常見的訓練動作來說明:
當一位能背蹲舉(Back Squat)兩倍體重,或臀部與下肢肌肉量遠大於常人的健美選手(假定為選手A),如果後大腿很緊繃、髖關節活動度不足,在單腿硬舉這項需要平衡、後側柔軟度、髖關節活動度等其他「力量」所需基礎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能夠以接近標準動作來完成的最大重量,可能會比不上其他肌肉量小得多,背蹲舉1RM輕得多但其他力量基礎能力更好的運動員(假定為選手B)。也就是說選手B雖然肌肉量少,背蹲舉能舉起的最大重量較輕,但在單腳硬舉這個動作的「力量」有可能比A還大。
過頭蹲(Overhead Squat)這個動作更是如此,如果選手A的肩關節或踝關節活動度不佳,他在過頭蹲這個動作所展現出來的「力量」,可能會比肌肉量較小的B選手還差。當肩關節活動度不好時,一下蹲,頭上的重量就會往前傾而失去平衡;或是踝關節活動度不夠,也會無到蹲到底,踝關節會讓身體卡住,重心無法保持在雙腳上方,很容易會往後仰。反之,選手B的肩關節與踝關節活動度很好,平衡感也很好,可以把重量很自然地「支撐」頭上,而不用費力保持平衡,那他自然就可以用過頭蹲這個動作舉起更大的重量。
[從田徑選手的角度]
許多中長距離的跑者(意指1500公尺到全馬的跑者),身材都非常纖細,肌肉量很少,但跑步時每一步對地面所產生的力(地面反作用力)都非常大,每一步地面反作用力的峰值大都在2.5倍體重以上,而他們一分鐘會落地185到190次,所展現的力量十分驚人。然而,他/她們下肢的肌肉量很少,甚至少於一般高中大學校隊的業餘選手。有些舉重選手為了符合量級要求,會刻意減重縮小體型,但他/她們的最大肌力超大;不過這些頂尖跑者並不屬於這種類型,他/她們不只肌肉量少,最大肌力也不算頂尖,就我所知有些人可能蹲舉PR就在一倍體重上下而已,算是沒有特別練最大肌力的選手,然而他們在落地時所展現的力量和爆發力卻相當驚人。
跳高選手的案例也很具體,他們不只是身材,腿部也相當纖細,但起跳時的爆發力(Power)卻相當高,起跳瞬間單腳要承受大約八倍體重。但他們的背蹲舉、硬舉的最大肌力可能不一定可達兩倍體重的水準,為什麼呢?
我們要了解到:肌肉主要是為了身體支撐重物時執行相對較慢速動作,它們是我們可以透過意識「主動」使用的身體組織;但非肌肉組織也有力量,像筋膜與肌腱等結締組織,它們無法主動用力,需要外部施壓,是像彈簧一樣的功能,外部施壓後會產生「彈力」,這種「彈力」正是田徑選手所特別發展出來的能力。
我們可以再腦中想像一下把一個彈簧或一顆球丟到地上,它會向上彈起,彈起的瞬間會對地用力,這個力不是肌肉用力收縮造成的(因為它們沒有肌肉),而是重力使彈簧或球的「質量」產生了重量與加速度後,與地面接觸的瞬間產生地面反作用力,這個力再回饋給彈簧或(充飽氣的)球這種具有彈性的特殊結構後才能向上運動。也就是說,一塊木頭往下丟也會有地面反作用力,但是無法產生明顯的彈力讓它向上運動,這是物體本身「不具彈性結構」所致。而中長跑與跳高跳遠選手的身體就是具有良好的「彈性結構」,因此才能在沒有極強最大肌力與超大肌肉量的情況下展現出世界頂尖的力量與爆發力。這是另一個「肌力」不等於「力量」的視角。
[從教練的角度]
從上面兩個視角我們可以了解到「Strength Coach」比較恰當的譯法是「力量教練」,而非「肌力教練」。肌力,只是「力量」的其中一個訓練環節,並非力量訓練的全部。目前用「肌力訓練」或「肌力教練」一詞會以為訓練的重點只有肌肉,或只有肌力,這是不對的,是名副其實以偏概全了。
如果「Strength Coach」一直以「肌力教練」自居,很容易把自己的角色當作在訓練學員/運動員/選手的肌肉,運動員與選手也很容易會自以為把「練力量」等同於「練肌肉」。對於想要健美、健身的人來說,這還沒什麼問題,但對於想要追求運動表現(跑得更快或跳得更高更遠)的運動員來說,再用「肌力教練」這樣有偏差的用語來定位自己,很容易會偏於一端。
[關於跑者力量訓練]
優美的跑姿、高效的跑步技術或流暢的擺臂與收腿動作都是建立在「力量」基礎之上;換言之,如果跑者的核心沒力、下肢剛性不足或彈力系統沒被發展起來,優秀的跑姿與技術要麻一直練不出來,不然就是可以做到但維持不久(例如五公里後力量不足,優秀的跑姿與技術也會跟著垮掉)。因此若只看跑者的生理層,在KFCS的訓練邏輯「體能→力量→技術」這三個環節中,「力量」位於中間,扮演著如同「承軸」般一角色,負責轉化體能並表現為優秀跑步動作的工作。它不像最大攝氧量可以量化體能的優劣,也不像優美流暢跑姿皆可由肉眼所見,它藏在內部,雖然看不見,但重要性卻跟跑者最在意的體能與技術相當。也正因為它不易見,所以很常被忽略其重要性。
經過上述的思考,那跑者的力量該怎麼練?
這次跟RQ合作,不談太多理論(註),直接透過實作來帶大家直接操作四堂力量課表。有興趣的跑步愛好者可以在本週上線一同練力量:https://reurl.cc/a95D84
註:這四堂課只會在每次訓練前五分鐘簡單講述訓練框架與當天課表的訓練目標,不會談太多理論,課程的重點放在「練」與每個動作的描述與要領上;若對跑者力量訓練的理論有興趣,可以前來 KFCS討論區中的「跑步✕力量」專區,已把之前課程的講義目錄與所有內容(約兩萬字的內容)整理在裡面,有問題也可在裡頭提出:https://www.runningquotient.com/group-forum/topic?tid=785
重力位能單位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可能會有點混亂,ㄚ亮跟各位說明一下
4~5年級
綠科學:先上1年多至2年的DIY訓練課程,接著上自然理解課程,最後是實驗課程
5~7年級
直接上自然理解課程
自然理解課程包含:物理、化學、地科、生物
不管是綠科學還是自然理解課程
都會先上五堂磨合課程
以下是五堂磨合課程的內容
綠科學(磨合:
章節 內容
1 專注力
2 人類的天性
3 尺規與單位
4 平常心與感恩
5 上課模式選擇
自然理解課程(磨合):
章節 內容
1 專注力
2 科學歷史
3 複合式單位
4 影片
5 上課模式選擇
以下是阿亮新排的物理課綱
章節 內容
1 科學的態度
2 基本單位認識
3 波的樣貌
4 聲波與聽神經的幻覺
5 波與生活
6 電磁波與光
7 視神經的顏色錯覺
8 折射、反射
9 2D與3D的幻術
10 光與生活
11 熱與電磁波的糾纏
12 熱能的測量
13 熱與生活
14 熵與動
15 力的故事
16 伽利略與牛頓
17 動與能
18 能量的定義統整
19 重力與彈力
20 壓力與大氣
21 浮力
22 摩擦力
23 位能的定義
24 圓周運動
25 淺談相對論、光速、黑洞
26 使用測量器具
27 簡單機械
28 動能與電能
29 靜電力與觸覺
30 電子與原子
31 電的流動
32 電的基本單位
33 電磁效應
34 馬達
35 發電機
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公式單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位能公式單位」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011(3-3位能.能量守恆定律與能源) - 阿賢老師的理化教學網站(1)公式:重力位能(Ug) = 重力對 ... ... <看更多>
重力位能單位 在 位能公式單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位能公式單位」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011(3-3位能.能量守恆定律與能源) - 阿賢老師的理化教學網站(1)公式:重力位能(Ug) = 重力對 ... ... <看更多>
重力位能單位 在 Re: [問題] 作功跟位能為何差一個負號? - 看板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Philethan (PE)》之銘言:
作功跟位能的關係和超距力其實沒啥關係。就算接著一條水平彈簧
,定義彈力位能的方式也是一樣。所以這個作功和位能差一個負號
的事實和你的力是超距還是接觸沒關係。所以以下我就用彈簧當例
子避免混淆。
我的理解是位能只是一個方便用的東西。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選
你的系統讓彈簧變成外力,比方說木塊接彈簧,你選木塊當系統。
那彈簧給的力就變外力。這個外力會對木塊(系統)作功,然後做
的功就是系統能量改變。對這個簡單的木塊系統,他的能量就是動
能。所以你會有外力作功等於動能改變。這個等式是當你選系統是
木塊的時候寫下的等式。而且這個外力作功有點討厭,你還需要Fdx
一小塊一小塊算(積分)。那有沒有簡單一些的作法(想法)?接
下來就連接到所謂保守力的概念。這個Fdx積分只有兩種行為:一種
是與路徑細節*無關*;另外一種是與路徑細節*相關*。如果與路徑細
節相關,那就很不幸的要認真做積分(或是很幸運的,高中一般不
會考,比方空氣阻力,作用路徑越長,作功越多)。如果是與路徑
細節無關的,那就很幸運,只要作過一次積分,可以有很簡單的操
作方式。比方說,地球表面重力作功,mgy;彈簧彈力作功,
-kx^2/2等等。
更明確一點,
彈簧(外力)作功=-k/2(x_f^2-x_i^2)=m/2(v_f^2-v_i^2)
如果你今天做一個簡單的移項,你會得到
m/2(v_f^2-v_i^2)-[-k/2(x_f^2-x_i^2)]=0
這個時候如果你定義一個簡單的函數U(x)=k/2 x^2,你會發現你得到
m/2 v_f^2+U(x_f^2)=m/2v_i^2+U(x_i^2)
現在為止你還不知道這個函數是什麼鬼,但是你知道(1)如果這個
外力作功可以寫成只和起始位置(x_i)和最終位置(x_f)的差值,
而和中間發生多少轉折無關,你一定可以有這個函數U(x)。(2)如
果你用這個函數去了解你的系統,只要你告訴我一開始系統的狀態(
最初位置和一開始的速度)我就知道有一個量(1/2 mv^2+U(x))在
整個運動過程中是不會改變的。這個U(x)很酷,這個系統可以做很複
雜的事情,但是這個量都不會改變。那乾脆給他一個名子吧。第一,
他跟動能相加,所以單位是能量。第二,他只和位置有關。所以很自
然就叫這個東西位能。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理解教科書上所謂的保守力
和非保守力是什麼意思。簡單講就是如果這個力的作功可以寫成只和
起始和最終位置相關的函數而和路徑細節無關,那我們就叫他保守力
。然後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想你的系統,把作用在這個系統上的外力全
部找出來,然後正常來說你要把這些功都算出來,但是那些所謂的保
守力,可以用位能這個方式去了解,所以可以簡化你的問題。
也就是說
W(所有外力)=W(保守)+W(非保守)=動能改變
W(非保守)=動能改變+(-W(保守))=(Ek(f)-Ek(i))+[U(f)-U(i)]
如果非保守力不作功或不存在,那你就會有能量守恆。從這裡也可以
看到位能絕對值沒有意義,只有他的差值有意義。也就是說正確說法
應該是作功跟位能的*差值*差一個負號。假設一開始某個位能零點訂
出來了,你算作功,你會發現跟位能零點沒關係。但是位能的值卻取
決於你怎嚜選原點。
用上面這個想法,可以避免掉很多似是而非的問題,比方說用手拿木
塊,把他往上抬高。從能量角度來看有兩種說法: (1)你的手對這個
木塊作功,所以能量提高。(2)考慮重力和你的手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所以做的總功是0,那多出來的位能哪來的?
不用以太,我們還是可以了解那個負號哪裡來,就是移項換一個角度
想事情罷了。
: 之所以會覺得奇怪,是因為我們尚未理解「位能不是物體的能量」的意涵。
: 法拉第之所以提出力線,甚至Maxwell是基於存在著以太的前提來推出以太的
: 流體方程式的精神,其實就是講同樣一件事情:
: 「超距力不應該存在,畢竟這非常違反直覺。我怎麼能隔空抓藥呢?」
: 看看牛頓當時說的一段話:
: 「實在難以想像沒有生命的物質能夠作用與影響其它物質,不需要非物
: 質傳遞機制,不倚靠彼此接觸…….對物質而言,引力應該是內在的、固
: 有的、基礎的,使得一個物體能夠作用於以真空相隔有限距離的另一個
: 物體,不需要通過任何媒介傳遞作用力從一個物體到另一個物體,這對
: 我來說是一個特大荒謬,我相信不會有任何在哲學方面具有足夠思考能
: 力的人士會墜入其中。引力必定是由按照某種定律作用的機制所造成的。
: 至於這機制到底是物質的還是非物質的,在這裡我留給我的讀者來思考。」
: 話說回來,那 F=-dU/dx究竟是什麼意思?或者,Fdx=-dU是什麼意思?
: 設想有一木塊從空中落下,移動了 dx,那麼我們說
: 重力場對木塊作功為 Fdx,因此,W = Fdx = dE(木塊)。
: 請問木塊的能量來自於「誰」?其實就是來自重力場(而不是
: 地球),因此,木塊對重力場作功就是 -Fdx,可以根據牛頓
: 第三定律理解它,所以,-Fdx = dE(重力場),而重力場的能
: 量就是重力位能(U)。
: 由此可得:重力場對木塊所作的功 = W = Fdx = -dE(重力場) = -dU。
: 值得注意的是,W有兩種意涵,一種是重力場對木塊所作的功,一種是
: 木塊對重力場所作的功。然而,我們只會用到重力場對木塊所作的功,
: 所以我們寫下的「W」,總是這個意思。
: 【註】傳統國高中物理課程,都會將位能視為「物體與地球共有的」能量,
: 但按照上述說法,「物體與地球共有的能量」是無意義的。能量是存在於
: 場之中,也就是重力場之中。重力位能不是物體的,而是重力場的。在古典
: 物理中,重力場能承載能量、能承受力量。
: -------------------
: 更多想法可參考我以前寫的文章,《古典物理之重力場的意義分析》。
: https://goo.gl/8WfyaZ
: 也可以參考 Mary B. Hesse 的
: 《Forces and Fields : The concept of Action at a Distance》
: 上述一切想法皆源自 Mary B. Hesse 的書,以及自己的整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78.133.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478225283.A.6E6.html
※ 編輯: sea010461 (73.78.133.41), 11/04/2016 10:32:31
※ 編輯: sea010461 (73.78.133.41), 11/04/2016 10:34: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