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知名YouTuber #愛莉莎莎 發表了一支「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影片,被另一位YouTuber台大兒科醫師 #蒼藍鴿 批評是誤導民眾。2021春節期間,愛莉莎莎拍攝影片反擊對方言論,反而遭到醫療人員和眾多網友嚴厲批評,最後終於發布道歉影片,並且下架前面兩支高度爭議的影片。
底下我彙整了《#專業之死》這本書的重點資訊,交叉比對這起事件可能的起因和過程,整理出我們能從書中學到的五件事情。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ath-of-expertise/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專業之死》的作者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 ),他主要研究蘇聯政局,也曾經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會助理。他感嘆道:「以前的問題是在於資訊不流通、不發達,人民缺少學習知識的機會;現在則是資訊太爆炸,大家充滿了擁有知識的假象,反而開始對知識和專家體系抱持著敵意。」
這本書會說明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這種現象帶來的後果和影響。作者除了談「專業」兩個字之外,書中也圍繞著「專家」與「公民」在民主社會中的關係來談。作者試圖回答兩個問題:(1) 專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可以崩解? (2)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專家或者公民,又應該如何應對來將此危機化解?
作者從定義什麼是專家、什麼是公民開始,然後說明為什麼這兩個族群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難,現在甚至還演變成彼此抱有敵意。然後談到了教育有時候不一定會開啟我們的視野,如果做的不恰當,反而會讓我們變成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
接著,作者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什麼單純依靠搜尋引擎,並沒有辦法讓我們擁有跟專家一樣的能力,有時候「以為自己弄懂了」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也同時抨擊新聞媒體和政客官僚,他們為了博取眼球、總是操作意識形態的手法,反而會讓專家和公民漸行漸遠。
最後,作者提醒要如何成為一個恰如其分的公民,也提醒了身為專家應該保持謙虛和溝通的意願。這不是兩邊的拉扯,而是彼此的互相合作,因為專家和公民的良好合作,才能讓民主體制健康地發展,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操弄下的極權統治。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我之所以會拿起這本書來讀,是因為在去年的疫情肆虐之下,美國前總統川普總統特立獨行的防疫作為,還有他的支持者對於防疫不屑一顧的態度,都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在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還是有這麼多的人,對於這種明明有科學證據的公衛政策,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呢?
加上有讀者推薦我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找來讀完之後的確大呼過癮。通常來說,這種書名加上教授身分的作者,會給人一種「艱澀」和「生硬」的先入為主印象。但是作者的敘事手法,搭配譯者非常「接地氣」的翻譯口吻,簡直讓這本書讀來輕鬆流暢,偶爾詼諧戲謔,偶爾嚴肅正經。
例如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就開宗明義就說:「萬一你覺得自己從來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那就恭喜你,就是你這種人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寫不可。」以及平民是怎麼看待讀書人的:「只要你還讀過兩天書,然後又不願意棄明投暗去跟大眾抱團的,那你就是精英份子,你全家都是精英份子。」
當我讀完這本書,正在整理心得的時候,恰逢最近網路上吵得火熱的「愛莉莎莎和蒼藍鴿的肝膽排石法事件」,這段你來我往的過程,被媒體塑造成了「文組vs.理組」之爭或「網紅vs.醫生」之爭,以這本書來解讀的話,這恰好是一場「公民vs.專家」之爭。
【1.無知的人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無知】
許多網路留言抨擊愛莉莎莎的這支影片充滿誤導民眾的惡意,甚至在後來還拍了支反擊的影片,更是罪不可赦。我認為,起初的影片應該不至於是惡意,她很可能只是落入了「鄧寧——克魯格效應」而不自覺。
作者提到,所謂的「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由兩位心理學者鄧寧和克魯格發表的論述,這個現象是在說「愈是笨蛋,就愈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說話愈是草包的傢伙,就愈不可能知道自己錯、別人對。愈是沒料的人,就愈是會去無中生有、穿鑿附會。
在沒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和化學知識之下,她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任何不妥,恐怕對這種療法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毫無所知。我可以想像,當她看到蒼藍鴿的糾正影片時有多麼氣憤,如同作者說的:「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因此,她找了相關書籍和網路資訊,磨刀霍霍準備回擊對方的指點。
【2.搜尋引擎已經不管用了嗎?】
書中提到現代人有一種通病:上網搜尋的過程會讓人自認學識變淵博了,包括跟他們所查知識無關的主題,網友都會覺得自己所知變多了。這也算是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也就是程度「愈差」的人,「愈難」在上網的時候察覺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吸收進去。
一心想反擊的愛莉莎莎,做了一個在這種處境下,可能很多人都會犯的事情:「他們會先決定好自己要相信什麼,然後再去網路上找證據,也就是一個先射箭再畫靶的概念。」作者也提到,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當她急著找資料佐證自己的立場的同時,似乎忘了對方是有醫師執照的執業醫師。
雖然我們不是當事人,但仍然能從作者對「搜尋引擎學習法」的批評學到寶貴一課:「我們希望別人可以幫我們把骨頭都先挑掉,整理成懶人包,呈現方式還得顧及視覺上的舒適。那些字體又小、本身就很容易破損的教科書,我們敬謝不敏。所以與其說很多人在做研究,不如說他們是在:搜尋漂亮的網頁來提供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花最少力氣吸收的解答。」搜尋引擎只能幫我們找到線索,閱讀和解析的苦工才是我們該練就的真本領。
【3.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媒體報導愛莉莎莎雖然擁有高學歷背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行銷碩士),卻在醫療這件事上面「不尊重專業」。為什麼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這可以用心理學家鄧寧的說法來解釋:「我們傳統上認為無知就是缺少知識,所以教育就是無知的解藥。但教育即便是辦得好,也還是可能會製造出虛幻的自信。」
如今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有時候反而帶給我們一種「我再多學一些就能跟專家平起平坐」的過度自信。我很喜歡《知識的假象》書中提過的一個觀念:「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不過是延伸自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罷了;許多我們自己為懂的事情,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懂。」
所以愛莉莎莎在反擊影片中,引用《神奇的肝膽排石法》這本書,還把所有替這本書推薦和背書的「專家」也拉了進來,試著讓自己的立場增添一分可信度。只是她沒料想到的是,她引用的這位作者和推薦者們,本身就充滿了爭議,在科學上也站不住腳。受過高等教育的平民要挑戰另一個領域的專家,過度的自信反而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4.專家難道就不會錯嗎?】
當我在閱讀相關報導網友們的評論時,看到許多留言寫道「很多專家也會誤人子弟」,以及「專家也不能全信」。之所以會有這種觀感,大多來自於某些專家曾經「撈過界」或「犯過錯」,如同作者批評某些自以為是的專家:「他們當自己的專業知識是萬用鑰匙,動輒對天下的事情大放厥辭,他們漂亮的博士帽就像佛光普照,一戴上去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
這次的事件,很明顯的是蒼藍鴿以醫學專業獲得壓倒性勝利,導正了視聽,但身為普通公民的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察覺以後遭遇的其他爭議事件。注意專家發表意見的場合,是針對他們自己真正的專業領域,抑或是他們不小心撈過界了。
雖然作者並不鼓勵我們對專家抱持百分百的盲信,但是在我們保持懷疑的同時,也不要急著對非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妄下判斷。他建議平民對專家抱持懷疑之心時,必須符合以下三點:
1. 當專家看法一致時,反面的意見就不能推定為真。
2. 當專家看法有分歧時,非專家的人不能認定任何一個看法為真。
3. 當專家都認為資料不足以做出結論時,一般人也理應不要妄下斷言。
專家不能保證所有的事情都是喜劇收場。他們無法承諾自己永遠不會犯錯,或在思考時不掉進凡人都很容易掉進的陷阱。他們能保證的,只有遵循科學原則和方法,進而把犯錯跟掉進陷阱的機率降到比大多數人低很多。想要享受某種專業帶來的好處,我們就得同時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就得接受他們還是有一定犯錯的風險。
【5.新聞媒體的標題亂象】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現代人會蜻蜓點水掃一下報紙頭條或文章,就分享到社群媒體上,但他們根本沒閱讀報導的內容。儘管如此,人們都希望在別人眼裡既聰明,消息又靈通,所以他們總是會一路裝蒜下去。」不可否認的是,以前的我也曾經這麼做過,看到標題就急著轉發。這個動作最後只為了表達自己立場和意識形態,還很容易造成假新聞的傳遞(用標題引誘轉發、塞假資訊在內容裡)。
你或許會問,那我們該如何對抗假新聞的傳播呢?雖然作者在這本書裡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引,但是我想起了另一位英國科學作家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在《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書中給出的兩個建議:
1. 首先,不要推波助瀾。盡量避免轉發誘餌式標題,例如「肝膽排石法到底有沒有效?」這種標題,就無助於資訊的釐清,卻會讓不知詳情的民眾被誤導,只看標題還以為這是某種有效果的療法,很容易越描越黑。反而是「研究已經證明肝膽排石法是無效的民俗療法」這種平淡的論定式標題,才有助於導正視聽。
2. 其次,只轉發有憑有據的正確資訊。例如看到某則醫療資訊,就要很謹慎查證來源是否有公信力,像是衛服部、醫療院所和機構、有名有姓的具名醫師,這些查得到來源出處的資訊才經得起驗證,避免那些連作者和來源都查不到的坊間謠言。
【民主制度仰賴專家與公民的溝通】
除了上面的討論之外,作者認為一個良好的民主制度,得仰賴專家與公民保持良好的溝通,才不至於讓不尊重專業的民粹主義崛起,進一步惡化成極權主義。這個觀點讓我重視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作者在書中這麼說道:「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就跟絕大多數民主制度下的互動關係一樣,都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一旦這樣的基礎崩解,專家與公民就會變成交戰的兩方。一但事態朝此方向惡化,民主本身就可能陷入死亡漩渦,進而讓暴民政治或由技術官僚把持的精英統治,變成迫在眉睫的危險。這兩種終局都是威權統治的變形,也都是美國現狀所面臨的重大危險。這就是為什麼專家與公民關係的崩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對應到台灣的社會狀況,這段評論值得我們作為警惕。歷史上平民的資訊量不足是一碼子事,專業知識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有問題的不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無視,而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抱持敵意。專家必須更加謙遜地傳達知識,公民必須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自覺。
【後記:不敵對,造橋梁】
我認為《專業之死》這本書是寫給所有現代人看的必讀之書,無論你自認為是專業領域中的專家,或者你只是一個像我一樣普通的平民百姓,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不同於以往的觀點。更進一步,讓我們認識民主制度和數位浪潮的結合之下,身為個人該如何保持冷靜和理性,扮演好自己身為公民的角色。
我透過這本書學到的事情,就是除了跟著大眾搖旗吶喊「專業已死」這個選項之外,我還能有別的選擇。回顧到我自己能做出的貢獻,就是在專家和公民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樑」,透過部落格和Podcast傳遞我看到且認為正確的資訊,保持謙遜聽取來自各方的意見,讓知識的傳播足夠廣泛,並且時時保持優化。
一支民族若想自治,就必須要先武裝自己,而知識的力量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長思短想讀後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僧人心態》x2本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人生總是被追著跑?數位時代的快步調、社群媒體上的炫耀和比較,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人們的焦慮和痛苦指數卻不斷節節攀升。然而,在這麼多紛亂的噪音和雜訊之外,有一種值得嘗試且千古流傳的生活智慧,叫做僧人的心態。
#數位心靈導師的三堂課 #像個僧人思考 #2020最愛的書之一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like-a-monk/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僧人心態》的作者是被媒體喻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Jay Shetty),他畢業於英國倫敦卡斯商學院,拒絕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搬到印度孟買的道場當了三年的吠陀教僧人。在道場的歷練之下,他悟出人生的平靜與意義,回到英國後逐步成為最具數位影響力的思想領袖。
他將多年來在僧人生活中學到的永恆智慧,結合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實踐步驟,淬鍊成這本書的內容,希望能讓我們脫離焦慮,回歸內心的平靜,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在書中,他引用許多印度吠陀教的經典觀念,穿插自己在道場的經驗和體悟,教我們擁抱僧人的心態來解決現代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這本書總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放下」教我們處理負面情緒和恐懼,過著有意圖、有意識的人生;第二個「成長」教我們辨認目的和養成例行習慣,學習抽離自我執著的心智;第三個「付出」談感恩的重要,建立深刻的人際關係和為世界服務的態度。
.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
我第一次認識傑.謝帝,是看到了他對這支短片的旁白解說〈在你評斷別人之前,先看這支影片〉,主角因為班機延誤所以買了一盒巧克力餅乾來打發時間,故事就發生在他與另一個人分享這盒餅乾的時候。他解說這部影片的口吻和方式,讓我深受吸引,我也被故事最後的結局給完全震撼到(強烈推薦看到最後)。
後來他在臉書上面發表了另一部激勵人心的畢業演講短片〈30歲沒成功人生就很失敗?其實你只是走在自己的時區〉(英語原文連結),創下四億次的瀏覽紀錄,整段演說裡面我最喜歡他說的這句話:「不要讓任何人用他們的時間表來催促你。」但這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他曾經是「僧人」。
直到最近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版,我才留意到他以前的僧人經歷。因此,這更讓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到底從道場的「出世」生活中領悟了什麼,最後決定用數位媒體這麼「入世」的方法來傳遞這些充滿哲學思考的智慧?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問題得到了充分的解答,還得到了許多的啟發,以下列舉幾項令我印象深刻的段落和想法。
.
【啟發一:關於放下】
.
作者談到數位時代加劇了人跟人之間的「比較」心態,結果是:我們用周圍人的表現來定義自己的時候越多,自我迷失的程度就越大。我最喜歡他引用《博伽梵歌》的這句話:「不完美活出自己的生命,勝於完美地模仿別人」。放下跟他人的比較,力排眾議需要勇氣,才能過上最真實的生活。
書中提到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區的「生物圈二號」實驗,科學家試著建立一個「完美的溫室」,使用純水、純空氣,並把濕度、溫度、照度都控制在最理想的狀態。結果裡面的植物長到一定的高度就會傾倒,最後才發現缺少了關鍵因素:風。沒有風的吹拂,植物不會往更深處紮根、樹皮不會強韌、禁不起長高後的重力壓迫。放下對於不舒適的恐懼感,適度的壓力是必要的挑戰。
在道場時,作者很羨慕那些擁有特異本領的僧人們,例如能一字不漏背誦整本經文、連續禁食七天、連續靜心八小時。作者對師傅說:「我也想跟他們一樣!」師傅回答:「你的動機是背誦整本經文的成就感?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第一種只是想要結果,第二種是對於學習過程的好奇。」放下對於目標的執著,收穫來自於享受學習的過程本身。
.
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過別人的生活。
史帝夫.賈伯斯
.
【啟發二:關於成長】
.
作者對於「熱情」和「目的」的這番話,是我看過最精準和精煉的說明。他說:「你的熱情是為了自己,你的目的是為了別人,而當你把熱情用來服務別人的時候,熱情就會變成目的。」將自己成長的目的用來服務別人,就會願意從事別人需要的服務。你的熱情必須滿足世界的需要,而且永不止歇。
我養成早起的「晨間習慣」已經兩年,但是作者建議盡量將整天規劃成「例行活動」,包含下班後和晚上睡前,這其中也有他的道理。數十年如一日早起練球的已故NBA球星柯比.布萊恩說過:「創意往往來自結構。有了參數和結構,你就能從中發揮創意;少了結構,你就只會漫無目的做事。」他指的結構就是例行活動。為了成長,我們要建立例行習慣,如同在一條舊路上讓找新石頭,會敞開你的心門和創意。
如果任由我們的「心智」漫無目的遊走,很容易會陷入恐懼、焦慮、負面思想的念頭。作者提供一個很好的做法來克服,寫下你心裡對自己的負面評語,在旁邊也寫下你如何把這段話說給你關心的人聽。例如你對自己說:「你毫無價值」,你卻會對你關心的人說:「我們來談談你喜歡自己的地方。」練習抽離自己的原始心智,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就像從第三人的角度對待你關心的人一樣。
.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名利,達成夢寐以求的一切,好讓他們看清這不是答案。
金.凱瑞
.
【啟發三:關於付出】
.
我讀到「隨喜心」這個觀念的時候,讓我為之震撼,指的是「對他人的好運懷有一份同感或不自私的歡喜心」。在物質的世界裡,大學錄取名額、好工作缺額就是那麼多,成功和快樂是「有限的」。在精神世界裡,你能夠為別人的成功感到喜悅,體驗五十倍、百倍於自己的喜悅,隨喜的快樂是「無限的」。學會付出自己的喜悅,對別人的成功抱持祝福,你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快樂。
資深僧人在一堂課上,請作者和新的僧人們寫下一段「不該擁有的一次經驗」。大家紛紛寫下自己意外遭遇的事故或傷害,妹妹早夭、遭逢失戀之類的痛苦經驗。但是,竟沒有任何人寫下自己「不該擁有的奇妙事件」。我們習慣認為自己不該遭逢不幸,卻應該獲得祝福,對於平凡的恩惠,我們卻時常忽視。要懂得付出感恩的心,表達出來,包含平凡的事物,尤其是平凡的事物。
作者認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應該是:離開一個地方時,那個地方會比你來的時候更清淨,那裡的人會更快樂,世界會更美好。當你為了服務別人而提升自己的技能,就更有可能在過程中找到熱情。你不需要先擁有再付出,你會因為付出而擁有更多。
.
服務,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目的。無私,有著自我療癒的效果。
.
【後記:當科技人遇見僧人】
.
《僧人心態》是我在2020年尾讀到的驚喜之作。作者將道場中學到的普世智慧,巧妙地融合數位科技的推廣,加上他曾經是商學院出身的思維,打造出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如果你因為他寫的這本書、一個短片、甚至只是一段話,幫助你往內心的平靜更進一步,那麼他的目的也就功德圓滿了。
在寫這篇心得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作者跟我是同年出生,當下竟然產生了一種比較的心態。但很快地,我回想起他說過的「每個人都走在自己的時區」,身為科技人的我,不就正在實踐著屬於我的服務方式?接著,內心浮出一陣喜悅,替他成功打造的數位影響力感到開心,也替自己勇於踏上的數位旅途感到開心。
推薦這本充滿智慧和溫暖的作品給你,在這個最混亂的時局,我們都需要學習找回平靜的內心。願每個人都能擁有僧人的平靜心態,在狂風駭浪的挑戰中穩舵前行。
.
【抽獎辦法】感謝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1、抽出「2本」《僧人心態》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想要了解僧人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29(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30(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長思短想讀後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x2本
🙋網路上什麼資訊都有,我們還需要讀書?
📖日本作家齋藤孝認為觀看說書影片、閱讀網路文章都無法取代讀書,因為讀書最大的作用,不在於吸收資訊,而在「體驗」
✍️讀後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only-reading/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齋藤孝,他的作品涵蓋教育、學習、閱讀與思考領域,同時也是一位熱愛閱讀的愛書人。致力提倡「讀書習慣」的他,對於網路和數位化帶來的資訊爆炸,他在這本書的開頭這麼評論道:
「網際網路雖然有大海之稱,但十之八九的人都像在淺灘上撿拾貝殼,鮮少有人潛入深處。明明只要潛下去,不但可能遇見不曾見過的深海魚,還會發現一望無際未曾見過的世界。所以即使面對同一片海洋,但會怎麼做卻因人而異。」
他認為觀看說書影片、閱讀網路文章都無法取代讀書,因為讀書最大的作用,不在於吸收資訊,而在「體驗」。只有當我們投入閱讀一本書的「過程」,才能深刻體驗到書本作者的思想,進一步鍛鍊自己的思考力和人格素養。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不斷思考作者說的這句話:「一旦養成讀書的習慣,讀起書來就會越來越輕鬆,而且能漸漸深化知識、思考與人格。」對於我自己而言,養成讀書的習慣之後,的確為我帶來了三個階段的成長,以下我將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到一張圖上。
.
【1.對世界充滿好奇:知識】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閱讀的最直接好處,就是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見聞。我常聽人說,書讀得越多,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有夠少。直到我自己真正開始讀起書來才對這句話產生共鳴,也激勵我自己對世界產生更多的「好奇心」,想要學習更多的知識。那麼,我們要如何透過閱讀,增長自己的知識?
首先,從閱讀的「廣度」開始,挑選不同領域和類別的書籍,不要設限、廣泛地閱讀。例如我自己從投資理財開始接觸閱讀,然後對金融歷史和商業模式產生興趣,後來又對職場管理和自我成長的書籍愛不釋手。這個階段,為的是開啟閱讀的廣度、培養出閱讀的興趣。
接著,是閱讀的「深度」。以投資理財為例,我起初只是為了學習投資賺錢,就從投資的工具「股票」和「債券」開始研究。然後,再學用什麼方法投資,如何衡量投資的報酬與風險。最後,探究為什麼要投資、金錢的意義、用錢的心理。一層一層地往下挖掘。
最後,是閱讀的「密度」。作者說的很直接:「一個主題連續讀五本,便是A級。」我起初對於投資領域很陌生,但仍然硬著頭皮找了好幾本經典著作來讀。不同作者,對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連續看同一個主題書籍的好處就是,你會發現哪些事情是共同的本質,哪些純粹是作者個人觀點。
《跨能致勝》這本書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最成功的策略是能把乍看不同的各種情況連結起來,看見深層結構的相似之處。」我後來試著把投資的觀念「連結」自我成長的策略,發現兩者在「複利效應」和「看長不看短」之間的驚人相似之處。
此外,「複利效應」的概念,也能連結到讀書的速度。我在《雪球速讀法》的書評曾經分享過:「真正的速讀其實是累積腦中雜學資料庫的過程。起初緩慢、辛苦、沒效率。漸漸地,當資料庫累積到一定的量,開始出現雪球效應,才會讓整體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
因此,「知識增長有如細胞分裂」,當你開始透過閱讀累積知識的時候,就像是細胞分裂一變二、二變四,再變成八、十六…一開始看起來沒差異,但分裂次數越多,差異越大。一年只讀個兩、三本書感受不到這件事,但當你一年可以讀五十本的時候,事情會很不一樣。
.
【2.向一流人物學習:思考】
俄國詩人亞歷山大.普希金層金說過:「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我認為讀書最棒的一件事,就是能透過偉大人物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更進一步的境界,則是知道這些偉大人物如何「思考」一件事情,反問自己:「如果換成是我會怎麼想?」
我認為在讀書的前、中、後階段,「帶著問題去閱讀和輸入資訊,用學到的新東西去思考,再用別人理解的話輸出」,這種閱讀的方法,對於提升自己的思考方式最有幫助。
首先,「輸入」是帶著「問題」去閱讀,問自己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為了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是把書裡面的內容與自己的「經驗」連結,對自己提問:「對我來說,這個觀念相當於什麼?我會怎麼做?」最後是放入自己的「情感」,問自己:「我喜歡這個說法嗎?這個觀點為什麼讓我感到憤怒?」
其次,「思考」的邏輯和方法,可以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用作者的角度思考:「為什麼他認同這個觀點?是基於什麼事實?」第二階段是用自己的角度思考:「我認同嗎?為什麼?」例如我在讀完許多人奉為理財經典的《富爸爸窮爸爸》之後,就整理出了我認同和不認同的觀念。
最後,「輸出」的第一種方法是「寫推薦文或評論」,最好能用簡短的文字記錄自己讀書之後的想法和心情。第二種方法是「講出內容給別人聽」,如同作者提倡的:「要深化思考,對話是最好的方式。」讀完一本書就講給別人聽,比起單方面的吸收,更能有效轉化成自己的思考養分。
對於這整套輸入到輸出的讀書方式,我自己正嘗試著以「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做為實踐的範例。雖然我們離那些偉大的人物很遠,但是透過這樣的練習過程,那怕只能多接近他們一些,我的內心都會感到無比雀躍。
.
【3.面對生命的態度:人格】
作者認為讀書對一個人的「人格」培養很有幫助,人格就是個人的「知識、思想、情感、性格」綜合而成的狀態。你或許會想,人格應該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吧?難道人格可以後天養成嗎?答案是可以的。如果仔細觀察組成人格的四個元素,會發現人的「知識」和「思考」,恰好可以透過讀書來提升。
當我們透過讀書增長知識、磨練思考,就會進一步影響自己面對外界人事物的「情感」,然後對自己的「性格」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透過讀書,你可以用這種「由外而內」的方式改變自己的人格。然而,反過來想,讀書也能做到「由內而外」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改變,進而影響自己的行動。
首先,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最出色的,莫過於心理學家法蘭克回顧他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寫成的《活出意義來》這本書,他這麼說:「不是你對生命有何指望,而是生命對你有何指望」。賦予自己活著的意義,就能承受任何磨練。
然後,再問自己「有哪些偉大人物的典範?」我們遭遇的各種困境,其實許多人也遭遇過了。讀書可以讓我們透過偉大人物的傳記,瞭解他們遇到類似的困境時,會怎麼想、怎麼做。我們可以去探索那些讓自己產生共鳴的故事,認識古今中外的各種價值觀,尋找屬於自己心目中的典範。
最後,問自己「我該採取什麼行動?」當我們懂得賦予生命意義、探尋典範之後,就能以更宏觀的視野,改變自己面對生命的態度。態度改變之後,我們採取的行動也會跟著改變,進一步去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思考,來貫徹這份由內而外的改變。
誠如作者所說:「生命態度比勝負更重要。」透過閱讀,讓我們可以一邊探問人生在世的意義,一邊挖掘更深更廣的知識和思考,這正是人生真正的樂趣。
.
【後記:閱讀使人生更深刻】
最近我讀到兩本同樣是談閱讀的書,《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比較偏商業書籍的閱讀指南,談怎麼去蕪存菁和畫重點;《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則額外涉略了更多人文哲學的範疇,談了更多生命的意義和思想的境界。
這本書也讓我領略到從作家齋藤孝這樣的愛書人眼中,透過閱讀讓他看到了什麼樣的世界、開拓了什麼樣的視野。他在書中還推薦了40多本橫跨不同領域的經典書籍,我也挑了一些放到自己的待讀書單中。
總結這本書給我的收穫,想要達到「讀書能抵達的境界」,我們可以用「由外而內」的方法,從知識、思考、人格向內探索。我們也可以「由內而外」,從生命的意義、心中的典範、採取的行動逐漸改變自己的人生。
讀書,是生而為人才能領略的喜悅,是我們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深度的最佳手段。
.
【抽獎辦法】感謝 采實文化
1、抽出「2本」《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為什麼想讀這本書?例如:「我想知道閱讀會將我帶到什麼地方」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9/29(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0/01(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長思短想讀後心得 在 紐約時報新書冠軍“Outlive" 讀後心得:生命可以比你想的更長 的推薦與評價
自從我上個禮拜發布的那隻講VO2Max 的影片後,就收到相當多的留言,希望我來完整地介紹這本書。我就來打鐵趁熱,今天這支影片,我會來跟大家講講我從 ... ... <看更多>
長思短想讀後心得 在 閱讀人選讀長思短想放棄短視近利的眼界用長期思考創造更好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閱讀人選讀長思短想放棄短視近利的眼界用長期思考創造更好的未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