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點樂讀人專欄】-- 陳子楹
樂讀|做夢的勇氣:不放棄熱情,也不要忘記內心
每一次閱讀這類人生故事的時候,都會很感慨這個世界的變化好快,隨著科技的發達,我們實在太容易看到一個人成功且在人生的舞台上發光發熱的樣貌,看著他們賣力地燃燒自我是那麼的愉悅,通常也只有在一旁羨慕的份,往往很少會想要去了解,是什麼樣的生長環境或是際遇造就成現在的他們。
作者門田英司,樂齡45年,不只是日本的吉他大師,1995年到台灣發展後定居,2015年榮獲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在音樂圈是家喻戶曉的音樂人,連想上他的課都還必須預約排隊好長一段時間。就算沒有聽過他的名字,我想,大家也可能曾在其他歌手的音樂中聽過他的演奏,因為門田先生合作過的歌手實在太多了(周杰倫、梁靜茹、陶晶瑩、S.H.E.、郭富城、黃小琥等)。
當我看著他的故事,總會不斷地想起時常對自己問的一個問題───
「不談金錢。妳願意為自己喜歡的事情,付出多少的心力與時間?」
說真的,到了過30歲的年紀,已經不太適合做夢,反而更適合造夢與追夢,只是這個世界變得太過吵雜與沉重,大多數的人早已忘記夢想是什麼,只懂調侃夢想能吃嗎?不曉得有多少小讀友曾經懷抱著夢想長大,卻敗給了現實世界?
我個人非常喜歡門田先生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情所抱持的態度,不因為無法賺錢就放棄,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對於夢想這件事情最大的謬誤,以至於放棄追求的主因。
我認為每一個人閱讀個人成長故事都會有不同的共鳴,《做夢的勇氣》的確很值得一看,也許門田先生對於自己所愛的熱情,會為你埋藏在心底的夢想再度燃起火苗。
好的,來分享我的摘要筆記───
.你喜歡的東西,對你來說,代表了什麼意義?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知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我覺得喜歡與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一個人可以喜歡很多東西,但如果談到愛,就會多了一份責任。因為愛,所以不輕易割捨,更不輕談放棄,就算面對再多的挑戰,也會因為熱愛,而繼續堅持下去。
.你之所以為你,正是因為那些曾發生過,且勇敢面對後的結果。
.安迪.沃荷曾說:「走得多慢都無所謂,只要不停下腳步。」每一步,都因選擇而堅定。這條人生之路,並不是要和誰比賽,反而應樂在其中,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並如實地聆聽自己的聲音,然後繼續堅持下去。
.選擇想要的路不代表一定會成功,就算失敗了也沒有關係,真正重要的是努力以後沒有遺憾,才對得起自己。每個人都會死,卻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活過,初衷往往很單純,現實總是很殘酷,放棄有一千條理由,堅持卻只需要一個。如果你有夢想,卻因路途中的挫敗而放棄,怎麼想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許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證明些什麼,或太急著追求,反而容易執著。
.與其窮擔心,恐懼未來的不可知,不如專注做好當下能做的事。
.我認為的幸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能養活一家人,就算有一天,再也沒有學生要來找我上課,我還是會繼續玩音樂,只是用別的方式賺錢。
.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有沒有帶著思考的態度去學習,會決定學習的高度。
.沒有變強,是因為一直很舒服。
.沒有一件事情是有捷徑的,如果真的有,也是像考試前臨時抱佛腳那樣,教完卷,最後雖然取得高分,但過了之後,就什麼都忘了,反而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遇到問題時,要學著自己找答案,一味依賴現有的資訊與既成的模式,只會讓路越走越窄。怕苦又怕累,只想輕鬆做事的人,什麼也做不好。
.現在的人面對興趣這件事情,像是永無盡頭的自助餐,東拿一點,西抓一些,每一樣都想試試看,可是實際吃一口後,發現與想像的有落差就放棄了。
.對自己做的事情傾注熱情,才是能經營好當下、更能經營好生活的人。
.我是不需要動力的,因為那代表背後有什麼力量在趕你向前,似乎並不是你真正想做的。如果這是你真正想做的,根本不用管什麼動力,早已經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了。
.一個人的成就,得歸功於許多人的牽成,否則很難完成所有的大事。
.每個人就像是一瓶陳年好酒,隨著時間的發酵,會孕育出不同的風味,身處的環境、自身經驗、以及面對困難時所做的決定,都會影響最後的口感。
.日常的事情,就是因為太過日常,所以容易被遺忘,忘了感謝。
.假如每天只是「過」日子,沒有實際累積自己的東西,似乎就無法留下些什麼。
~謝謝 沐光文化 的閱讀邀約~
-
作 者|門田英司
出版社|沐光文化
-
追蹤我的instagram一起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閱讀摘要比賽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什麼是一中政策?一中原則?我們該怎麼看?】
.
這篇主要提供的是一個背景知識的補充,我們額外再加一些評論在最後。
.
日前,美國民主黨在全國黨代表大會當中,將「一中政策」的字樣從2020黨綱當中刪掉,讓一中政策又再度引發許多討論。事實上在四年前川普競選時以及當選過後,美國政策圈也有一波對於一中政策到底要不要改掉的討論,但看起來一中政策仍然是美國行政部門對中國的主要方針。到底什麼是一中政策呢?
.
要認識美國的一中政策之前,必須先從「一中原則」講起。「原則」跟「政策」很不一樣。台灣的觀眾們對這個詞應該很熟悉,因為政客們常常講的「九二共識」內容「一中各表」就是在談一中原則。然而,台灣講的一中原則跟中共講的有一點不一樣。
.
▍摘要
*中共說的一中原則是很明確的三段論:1、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3、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
*美國的「一中政策」看待一中原則:承認以上前兩點,「認知到」中國說的第三點但是並沒有承認。
.
*中國國民黨的一中原則:1、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2、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3、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通常會搭配「各自表述」,意即陸方(非中國)說陸方的一中原則,我們說我們的。
.
*民進黨不承認一中原則,尤其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
▍解釋一中政策
.
大約從1980年代起,美國政府官員便開始用「一中政策」這個詞彙,來概括美方對於美中臺三方關係之政策。之所以說「概括」,是因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刻意保持策略性模糊,讓行政部門得以視美國當下的國家利益,在解釋與操作上保有彈性。簡單來說,這個「政策」包含一系列對台灣與中國的政策綱領、與中國簽訂的外交公報、國內法律,像是對台美關係最重要的台灣關係法。
.
美國一中政策和中國一中原則的一個重要的差異是,針對剛剛講到的中方三段論,美國承認前兩點,但是對於第三點「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只有說「認識到」(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但是並沒有「承認」(recognize)。甚至,在中美建交後,當時的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還曾經在國會聽證會上發言:「美國認知到但是並沒有承認中國認為台灣屬於其領土的立場」。對於台灣的法理地位,美國在公報中的立場都是說要由「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自己用和平方式解決」,從來沒有把話說死。
不過,中國方面總是將美方說的acknowledge翻譯成「承認」就是了。
.
▍美國的一中政策
.
除了上述針對一中原則,也就是對於台灣法理地位的看法之外,主要還處理了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承諾,以及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
在中美1982年簽的《八一七公報》當中,美方同意要逐步減少對台軍售,但雷根總統同時也向台灣提出「六項保證」:表達不會對台軍售設定期限、不做兩岸的調停者、不施加壓力叫台灣跟中國談判、對台灣的主權立場沒有改變、不會修改台灣關係法,以及軍售之前並不會徵詢北京意見。這樣子的六項保證,在2016年5月17日、我國總統蔡英文就職前夕,更以「共同決議案」形式在美國國會參、眾議院通過。雖然決議案並非國內法、沒有絕對的拘束力,但這是國會以正式文字形式確立、表達美國將繼續對台軍售、台灣不會淪為美中談判籌碼的立場。
.
後來在前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離職之前,解密了一份雷根總統簽署的政策備忘錄,內容表示:美方對台的軍售,其層級是要看中共解放軍的軍力發展而訂,也就是說將保持台海軍力的平衡。這就是三十年來美方對台軍售的考量重點。以上這些文件、法律、決議案等等,都是美國的一中政策重要環節。
.
➤ 參考本站先前報導:波頓解密關鍵備忘錄。https://pse.is/UKEGB
➤ 同場加映本站創辦人 #住海編 回應疑美論:https://pse.is/ULV8Q
.
▍中國的一中原則
.
剛說到中國的一中原則是嚴格的三段論,這除了是他們的官方立場外,他們也總是會在與其他國家建交的時候,要求將一中原則放入公報。不過世界上各國的官方立場承認一中原則及台灣地位的方式各不相同。
率先用「注意到」(take note of)中國對台立場的是1970年的加拿大,隨後有許多不同的動詞出現,例如認知、理解(understand)、尊重(respect),而傾向中國立場的國家,有的會用支持(support)、遵循(adhere to)等字詞,但是完全「承認」中共一中原則的其實是少數,僅佔中共邦交國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沒有一個是主要大國。
.
那麼台灣自己呢?其實我們也有「一中原則」喔!過去在中國國民黨的執政下,不斷強調九二共識,內容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這裡的一個中國原則就是把三段論當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換成中華民國,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代表中國,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份。」世界上大概只剩下我們的15個邦交國還在外交文書中承認這件事,不過其實,即使是我們的邦交國,也早就認定了中國和台灣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在稱呼我們的時候也常常直接稱台灣,即使有些國家在與我斷交並與中共建交之後,繼續維持對台的官方協議也很常見。
.
▍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
.
再談回來美國的一中政策。事實上,這樣的政策一直都有許多討論的呼聲,只是它包括了非常多東西,彈性非常高,對行政單位來說實在很好用,要改掉這個招牌在短期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也會覺得沒這個必要。不過,台灣關係法都已經頒布了四十年,當時到現在的時空環境都已經非常不一樣。例如,當時美中簽訂的公報當中,美國說他們的立場是「認識到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美國政府對此立場不表示異議」,那「台灣人」的立場呢?我們怎麼看待一中政策、一中原則?
.
大家可以想想看,過去這樣的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台灣方面真的有「各自表述」的空間嗎?或者我們可以問一個更基本的問題,九二共識真的是共識嗎?2019年時的調查顯示,僅有大約三分之一比例的台灣人可以正確選出國民黨九二共識的定義,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認為九二共識就是一邊一國,剩下的大部份台灣人其實都不太理解九二共識是什麼。說到底,一中原則牽涉到的是我們自己怎麼樣去解釋台灣和中國的關係。
.
▍民主黨黨綱以及台美關係
.
千萬不要小看民主黨黨綱調整的事。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政策主任吳迪,日前在一篇投書(https://pse.is/UKFYQ)當中提到:「總結而論,民主黨在黨綱上的突破實為台美關係的進展,顯示台美人社群以及蔡政府的努力有成,但該黨的台美關係政策仍有待各界加強經營與觀察。」
.
這個意思就是說,黨綱調整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前線人員以及台美人的社群們都各自在努力著。
.
當美國兩大黨都在比賽誰比較反中的時候,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去告訴更多人中共的可怕,而不是去罵說哎呀你就是親中啦,然後拒絕與一半的人交流。這等同於是否定了台美人社團以及前線人員們的努力。同時我們要知道的是,沒有人會被你「罵」到對台灣友善的。不管你再怎麼討厭哪一個政黨的人物,在各層級的政府和議會當中,我們總是必須要想辦法擴大支持台灣的基礎,想辦法讓不同立場的人都理解台灣、都能夠站在台灣這一邊。
.
我們要做的是去區分哪些人是「擁抱熊貓派」、哪些人是在理念上或利益上的友台派,我們應該要更仔細判斷執政團隊(或者「可能的」執政團隊)的整體立場和風向,找到我們需要更加強交流的人群、可以合作的人群,思考如何才能擴大台灣議題的支持基礎。
.
(預告:我們下一篇文章會舉實際案例,告訴大家美國人是怎麼寫評論呼籲兩大黨支持台灣議題)
.
註:本文原出自范琪斐的美國時間邀稿,由我們寫稿的內容已發在Today看世界:https://pse.is/VABWN。
.
📒 參考閱讀:
➤ 認識「一中政策」與「戰略模糊」
https://pse.is/QN5F6
➤ 美國政治菁英如何看中國:五種人物的分類
https://pse.is/V7B9K
.
📘 最後再用一篇推薦閱讀來作結
➤ 美國大選與台美關係經營 by 賴怡忠
上:https://pse.is/R4MRB
下:https://pse.is/UV24N
.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閱讀摘要比賽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最高學習法》x1本
🙋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老師?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
📚介紹一本對「#教學和學習」有著深刻洞見和啟發的書。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tart-influencing/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最高學習法》的作者是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傑里德.庫尼.霍維斯(Jared Cooney Horvath),他擅長人類學習、記憶和腦部刺激的相關研究。他在這本書的一開始,就直截瞭當地說明寫這本書的目的:
我會探索腦科學研究,深入分析各種心理現象,再運用一些有趣的實驗,向你說明十二個關於人類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觀念。我的目的除了幫助你運用這些觀念,也要你深刻了解它們,確保不管在什麼樣的狀況或環境裡,你想傳達的知識都能真的被理解、記住,也能發揮效用。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特別,書的本身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簡報演講。作者透過書頁之間不同的編排方式,完美詮釋了自己的理論,我在讀的當下已經很驚訝,讀完之後更是佩服。附帶一提,這本書最好去買「紙本書」來讀,電子書效果會大打折扣。
一本教人如何讓訊息「深植人心」的書,讀完之後也的確讓這些概念「深植我心」,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示範?以下摘要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重點精華,試著讓你理解為什麼「教學和學習」是一體兩面且息息相關的事情。
1.文本和口語
閱讀文字的同時沒辦法聆聽他人說話。
你有沒有看過一種簡報者,喜歡在簡報裡面塞進大量的文字,鉅細靡遺的程度簡直就像一頁報紙?這種報告的方式,被作者直接宣判死刑。研究證實,人沒有辦法同時「閱讀文字」和「聽懂別人說話」。
如果你是聽眾或學生,你不可能一面理解你在讀的文字,同時聽懂你聽見的口語。所以聽講時的學習策略很簡單:「只鎖定演講者」。不要同時讀文字和聽演講,那樣只會削弱你的學習效果。當然,如果演講者懂得適度停頓,你還是可以讀一下投影片上的文字。
如果你是演講者或簡報者,一場吸引人的演講,必須注意幾個重點:簡報上的只用極少文字、不要照著唸出投影片的文字內容、講義也不使用太多文字。當你的聽者在閱讀和聆聽之間頻繁切換,會大幅減損對你演講內容的記憶。
2.圖像和口語
聽演說時觀看圖像,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圖像比起文字,有兩個巨大的優點。第一個是「便利性」,想像你用一段文字描述科學怪人,別人可能要花30秒才能讀完;但是當你秀出一張科學怪人的照片,別人只需要不到0.2秒,就能辨認出那是科學怪人。第二個是「明確性」,如果在同樣的半秒內,別人只讀了科學怪人四個字,但每個人腦袋裡的科學怪人,或許長相都不一樣,各自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一張科學怪人的圖像,每個人看來都會是一樣的,不會有同一段文字帶來不同想像的問題。
單獨使用聲音訊息效果還不錯,單獨使用視覺訊息效果也不差,可是聽覺搭配視覺,也許能創造超凡效果。
3.空間
可預測的空間配置釋出心理資源,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我們形成所有記憶的時候,都會連同周遭的「空間」資訊一起記下來。例如讀書的時候,看到序言的某段重點,你會有印象這是在書本反沒幾頁的時候讀到。這些空間資訊,有助於「喚起記憶」,想起那些過去學習的經驗和資訊。記憶時的空間資訊還扮演另一個角色,那就是「預測未來」,例如你會預期運動比賽的比分板出現在右下角、網頁的設計總是卷軸式往下。應用到自己的簡報上,確認講義與投影片的格式一致,在需要聽眾專心的段落,也需要保持每張投影片格式一致。
4.情境和狀態
人們練習的所在地和練習時的感受,會形成他們所學內容不可或缺的面向。
練習時的所在地講的是「外在環境」,假如你總是喜歡在星巴克念書準備考試,你的這些記憶很可能都會跟咖啡、店內的擺設、店員的微笑有關。當事後要回想起這些記憶,可以試著回想自己待在星巴克的感覺。
練習時的感受講的是「內在環境」,也就是當下的情緒。作者舉例當你聽聞黛安娜王妃死訊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無比傷痛,此後你對這個記憶的所有細節,都會伴隨著當下的哀傷情緒。
如果只是單次活動,訓練情境最好模仿場地情境,當你上場時就能倚賴情境帶給你的提示,例如:在教室的期末考、大會議的年終報告、在當地劇場的試鏡活動。
如果要多次彈性運用,就混合不同學習情境,讓自己在不同的地點跟心情下練習,例如:撰寫任意主題的文章、給十幾名客戶的文案、即將巡迴演出的舞台秀。
5.多工能力
人類不能一心多用,這麼做會影響學習與記憶。
眾多腦科學的研究指出,99%的人是無法「一心多用」的。也就是說,你如果覺得某個人特別擅長「多工」,可能只是他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得比較快而已。要達到最有效果的學習和記憶,終究都回歸到一個字:「一個時間只專注在一件事」。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設定目標」上。你如果設定遠大的單一目標,就更容易陷入一心多用。結果就是計畫延宕、表現變差、降低自己對技術和能力的信心。比較小的目標不但可以避免一心多用,還能加速計畫完成、增進成果、提升信心、加深學習效果。
一個人能一面安穩地開車、一面接吻,只是因為接吻不夠認真。
6.交錯
練習過程中交錯各種技能,有助於增進臨場表現與技能遷移。
作者舉網球為例,如果你單獨練一個動作練很久,頂多只能提升那個動作的熟練和精準度;當你試著混和不同的動作交錯練習,有助於提升臨場反應。因此,刻意練習有利於提升單一技能,交錯練習有利於融合彈性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可能會喜歡玩腦力訓練遊戲(例如APP),然而,研究成果指出:「腦力訓練遊戲不能增強記憶力或智力;它們只能讓你更擅長…腦力訓練。」
7.錯誤
接受錯誤有助於增進學習、記憶與預測。
當人類碰到跟自己舊觀念不符合的事情時,會感到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正是這種感覺,讓你對一些「錯誤」後的更正可以刻骨銘心。當我們接受那些具有挑戰性和令人困惑的事情,短時間可能看起來沒有進不,但長時間修正下來,成長與創新能力會逐漸提高。
利用錯誤學習的另一個關鍵是「接受反饋」,無論是來自於別人或者自己的。反饋就像一個導航裝置,讓自己搞清出你現在身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下一步改怎麼走。缺少反饋的學習,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甚至滯足不前。
8.回想
回想(有別於複習與再認)能建立更強、更深、更容易存取的記憶。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和你我小時候接受的觀念不太一樣,我以前認為重複不斷地閱讀某一個段落,就會記得比較深。然而,研究指出,最強大也最有效果的記憶方式,其實是透過「回想」。為什麼你越常回想某個記憶,它就會越深刻、越難忘?
腦科學指出,記憶就像叢林裡的小屋,只要我們持續提取(也就是開闢路徑),隨時都能取用。唯有當我們停止存取記憶,它們才會被枝枒與雜草掩沒,遺失在叢林裡。因此,「提取記憶」是形成深刻、持久又易於存取的記憶的關鍵。
我們並非思考我們記得的事,而是記得我們思考的事。
9.促發
預先啟動知識、期待和策略,來增進他人的學習。
這個章節是整本書裡,我還沒辦法完全理解的地方。「促發」大致上的意思是,大腦會保留最近的聯想,將它們和新的資訊連結,利用這些聯想力,設計特定的策略,達捯引導學員理解、反應和表現的效果。我學到的應用是,如果當一個講師或簡報者,第一印象很重要。
例如你在正式的公司簡報場合,如果身穿合身的襯衫和領帶,會給聽者正面的促發,聯想到專業的形象。如果很邋遢穿著鬆掉的T-Shirt上場,會給聽者負面的促發,對你的演講內容聯想起不專業的印象。
10.故事
利用故事增進理解、引導思考並形成記憶。
為什麼對一位厲害的教學者來說,懂得如何說「故事」很重要?有兩個強而有力的科學依據。
第一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腦袋會分泌「催產素」,這是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對母親產生依賴和親密感的來源(知道床邊故事的重要了吧)。這也是讀者和聽者會對說故事的作家和講者產生依戀的原因。
第二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當你聽得越沉浸,就越會跟演講者產生一種「神經耦合」,你的大腦會開始試著模仿說故事的人。意思是你跟講者的腦波逐漸同步了,你會受他的思考模式影響,漸漸地對他產生認同感,也會開始喜歡對方。
11.壓力
適度壓力有助於增強記憶與一般學習(不過高度壓力與零壓力可能有害)。
如果你想要達到有效果的學習,記得一定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當你遭遇壓力時,攻擊記憶神經元的皮質醇蜂湧而出,支援鞏固記憶的蛋白質迎面回擊,如果達到一個動態平衡,最後海馬迴的記憶神經元會得到修補,就很像森林裡的種子持續萌芽一樣。
反而,「太強烈或持久的壓力」會造成皮質醇戰勝,造成海馬迴萎縮,嚴重甚至會帶來記憶抹滅。「完全沒壓力」則不會觸發任何的戰鬥,你的海馬迴和記憶神經元年久失修,結果就是你很容易遺忘,未來越來越不容易記憶新東西。
12.分散
把練習時間切割為幾個分散段落,可以增強記憶、提升學習效果。
相信大家都當過學生,體驗過那種「臨時抱佛腳」的感覺,趕在考前一刻才發憤圖強,密集在短時間內死背大量東西。當然,不需要研究證明你也知道,考完試的隔天,你大概已經忘記90%以上的東西了。
研究指出,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並不是短時間密集吸收。你反而要把學習的內容「刻意分散」在不同的時段學習,例如你要學習新的數學觀念,分散在星期一、三、五各花一小時學習,會比起在星期一連續學習三小時來得好。
【讀紙本書或電子書學習效果比較好?】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裡面獲得了有科學根據的答案。根據研究,腦中有一塊叫做海馬迴的組織,人類為了產生「長期記憶」,這些記憶的內容必須透過海馬迴上面的「位置細胞」才會產生。位置細胞會把記憶當下的「空間資訊」埋藏在每一個新產生的記憶裡面。
所以你會「感覺」在讀紙本書的時候,某些重點就藏在書裡的某個「厚度」,原因就是這樣。紙頁上的資訊,會存在一個清楚明確的三度空間裡。翻書的定點是你此刻正在生成記憶的一部份,未來可以充當回想這項資訊的引導提示。
這邊也讓我回想起之前讀《雪球速讀法》時,作者也討論過這個議題:「拿起這本書的感覺、厚度、重量、封面,都會成為記憶的入口,喚起閱讀時的經驗。電子書閱讀器缺乏這些特徵。」。所以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學習與記憶,那麼你應該選擇紙本。
沒有任何事物會消亡,它們只是偶爾沉睡、被遺忘。
【後記:你學會了嗎?】
在我讀完《最高學習法》之後,試著用「分散」的方式,隔一天再複習了一次,然後再隔一天用「回想」的方式,用自己的話直接寫下這篇文章70%的內容。寫完之後發現有一些觀念沒有記得很熟,就再回頭把書裡的資訊複習跟回想一遍。
這次的練習給我的具體感覺是,透過認真回想寫下來的東西,會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感覺。對那些回想不起來、或者寫錯的東西,當我回頭重新讀過後,蓋上書本再回想一次,就有一種「錯誤被更正」的感覺,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聰明的你讀到這裡應該發現了,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讀後練習(很騷的操作有沒有?)!這套方法,或許也是一個可以用來寫「讀書筆記」的好方式,不但可以寫得快,也會讓記憶更加深刻,以後的文章我也會再試試看這種寫法。
最後,我非常推薦這本淺顯易懂、易用的書,給還是學生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學習,你會學得更好;也推薦給在職場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吸收,你的簡報會更有成效;也推薦給講師或行銷人員,看懂大腦如何聆聽,你的教學和文案會更深植人心。
【抽獎辦法】感謝 大田出版
1、抽出「1本」《最高學習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最喜歡的老師或演講者是怎麼教學的?他做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我喜歡大學的物理老師,他會用簡單的圖表呈現複雜的觀念」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2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1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7(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閱讀摘要比賽 在 110年度南投縣閱讀短文摘要比賽 的推薦與評價
TUESDAY, MAY 11, 2021 AT 9:00 AM – 11:00 AM UTC+08. 110年度南投縣閱讀短文摘要比賽. 雲林國小. Invite. 110年度南投縣閱讀短文摘要比賽. Details. ... <看更多>
閱讀摘要比賽 在 funNLP 中英文敏感词、语言检测、中外 ... 的推薦與評價
... 摘要相关工具、cocoNLP信息抽取工具、国内电话号码正则匹配、清华大学XLORE ... 阅读理解数据、ConvLab:开源多域端到端对话系统平台、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数据集、基于 ... ... <看更多>
閱讀摘要比賽 在 南投縣虎山國民小學- 恭喜!虎山國小110學年度短文閱讀 ... 的推薦與評價
恭喜!虎山國小110學年度短文閱讀摘要比賽優勝同學: 六年級第一名馮冠欽六年甲班第二名林禹岑六年乙班第三名李芯妤六年甲班四年級組第一名李昀禧四年甲班第二名陳以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