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00的網紅下一本讀什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開門見山說了:這本書就是為了那些想把閱讀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的人而寫。既然閱讀是件花時間又花力氣的事,何嘗不試著用更認真的態度對待它呢?增進理解力不是必然的結果,而是需要花功夫致力達到的境界。 📚這本書把閱讀分成四個層次,這集節目和你分享每個層次的用法: 第一個層次:...
「閱讀理解三層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PISA 閱讀素養的三個層次的主要能力:擷取訊息、統整解釋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閱讀理解的四個層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pisa閱讀理解層次、PISA、pisa測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pisa閱讀理解層次、PISA、pisa測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六年級學童之閱讀理解認知層次—Rasch 模式之應用 的評價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屬於閱讀者的盛會,一年一度 南國漫讀節 Reading Festival in Pingtung 不因疫情而止息,反而辦得更盛大,更具規模。即將於 10 月 16 日登場的第三屆活動,此次以「前往南方的閱讀派對」為核心,聚焦屏東大地與南方歷史,為期五個月,預定展開五十場閱讀活動,包含三十五場閱讀講座、五場南方探遊走讀、兩場閱讀市集,上一屆一票難求的的「解憂藍皮火車」也規劃了五個班次,讓讀者與作家們可以自在悠遊於南國風情與山海大書中。
⠀⠀⠀⠀⠀
「植物、夜空、翼手龍,
光影、書本、劉冠廷。」
⠀⠀⠀⠀⠀
本屆最特別之處還有一位閱讀大使,由屏東之子 劉冠廷 擔任,與設計師 APUJAN詹朴 共創迷人的閱讀情境,以詹朴一貫的魔幻、夢境、在時間裡迷失的風格 —— 南國風情的奇幻詮釋、環繞人身的文字,超大型的書頁、躺在整片書籍中的閱讀者,都以不同形式傳遞著在書本中漫遊的想像。
⠀⠀⠀⠀⠀
「在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
我們迷惘著,我們旅行著,我們漫讀著。」
⠀⠀⠀⠀⠀
值得一提,猶如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超大書頁,出自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今年三月出版的森見登美彥《#熱帶》(https://bit.ly/3zw8e7L),與南國意象以及書頁中失去方向的魔幻世界相互輝映,至於《熱帶》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這裡日前也有介紹過,當時還受邀參與了「Clubhouse 不沉默讀書會」,和作家們一起深入聊了這本神秘小說。
⠀⠀⠀⠀⠀
與《一千零一夜》相互指涉的《熱帶》都是獻給愛書人的故事,談及了許多相當有代表性的文學著作,以看似「書中書」的設定創造出一本「沒有人能真正將它從頭到尾讀完的小說」,勾起書裡書外的讀者極其強烈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沈默讀書會」因而誕生,讓我們藉由同時扮演「說故事」與「聽故事」的虛構角色們,一起忘情追尋一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說之書,彷彿打開俄羅斯娃娃,似乎觀賞《全面啟動》般夢境的層次,一層、兩層、三層,層層潛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愈深之處愈超乎邏輯認知,在沒有常規的地方親手創造屬於真實人生的結局,然後無限延伸。
⠀⠀⠀⠀⠀
「我們為何都無法看完《熱帶》,那是因為作為與現實交界的結局,並不存在於《熱帶》中。該怎麼說呢?其實就是說我們還沒讀完它。那天妳翻頁閱讀的故事,就這樣連往這個房間。這樣妳明白了嗎?我們仍在繼續閱讀,正在翻著《熱帶》這個世界的頁面。」
⠀⠀⠀⠀⠀
換言之,故事裡那本人人當作信仰追尋的《熱帶》,會讓每個人不知不覺走入故事裡,成為其書的作者,所謂「什麼都沒有,就表示什麼都有」,魔法從此誕生,「創造魔法」就是森見登美彥賦予「故事」以及「故事本質」的力量,像是《一千零一夜》藉由不斷說故事自我解救,置身《熱帶》中的人也必須尋找新的存在意義,讓生命與故事不斷獲得新生,不斷開啟新的世界,因此,每位讀者到後來,終將成為自己版本《熱帶》的主角。
⠀⠀⠀⠀⠀
《熱帶》中的《熱帶》最初的作者是人間蒸發的佐山尚一,深信「真實的世界,如果不閉上眼就看不見。」無盡懸念依序開啟了此書的五個篇章,從東京、京都、書店、博物館到以熱帶為名的夢境,虛虛實實,交錯糾纏,各篇主述者不停轉換,卻可以是沉默讀書會的任何一個人,還願意執著於書,相信故事有魔法,甚至還抱持一絲絲浪漫主義之人。
⠀⠀⠀⠀⠀
「一群在『存在』與『不存在』的夾縫間生存的人。
就像一場淡淡的夢。」
⠀⠀⠀⠀⠀
是否真正讀懂如此神奇魔幻的《熱帶》成了其次,無須設法用理性分析,因為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無數個世界,那是卡爾維諾所言「書本之外的空白與虛空」,不同於外界定義的時間和空間,不要試著理解它,試著感受它,森見登美彥似乎再度透過整個故事,奉勸我們,書本的不解之謎應繼續保留於書裡,畢竟,是書賦予我們人生更深邃的意義。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抽好書】《高層次閱讀與思考》(送出2本)
#建中名師黃春木親授
#克服閱讀萬字長文的障礙
#快速抓到重點比補習更有效
#國高中生閱讀思考重磅級好書
💖【參加辦法】(四步驟:按讚、留言、標兩個朋友,公開分享)
1. 即刻起至9/27(一)晚上12點止,在本文按讚
2. 在本文底下留言【高層次閱讀與思考】並【標註兩個朋友】
3. 在自己臉書公開分享本文
4. 9/28(二)進行電腦亂數抽獎(將以私訊通知)
💖 一人僅限參加一次 (貼文兩次以上也只算一次喔)
………………………………………………………………
【高層次閱讀與思考】 推薦文/ 彭菊仙
在凡事都有估狗大神應門回覆的新時代,青少年搜尋資料的能力愈來愈快,但也愈來愈破碎片段,或許科技趨勢反而是弱化青少年高層次思考的阻礙。
目前入學考試都走向「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模式,考核的目標不只是表象的閱讀理解,更是深層訊息的分析與評鑑,也就是批判性思考。
青少年常誤以為批判就是一昧的反對,往往提出的是「斷言」,而非經論證的「主張」;搬出的雖是「事實」,卻非鞏固主張的「證據」;
而論證寫作,更非端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漂亮文章,而是如黃老師所言,須嘗試發展自己的CAE:主張(Claim)、論點(Argument)和證據(Evidence),甚至更進一步展現獨樹一格的創新亮點。
黃老師此書本身就是逐步構築思考的代表作,同時也用邏輯清晰的各種圖表來表現高層次思考歷程,此書就是多元論證寫作的最佳示範。
為了讓青少年發展自己的思考,每一篇都有黃老師精心設計的練習,連我這個半百媽媽都感覺到腦神經細胞快速重組、重新連結的衝擊力道。
這本書太棒了,我極力推薦給正在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及父母們,相信經過本書點過穴,竅門全開。-
.
✔迎戰108課綱閱讀素養,最權威攻略
✔國高中生必備,一路完勝會考、學測、分科測驗
✔高中教學現場實證,圖文解說 × 範例練習
✔有效增強文字理解與思考,看得懂、讀得快,學習力全面升級
✔全臺中學校長、名師、教授強力推薦)))
.
各科念書抓不到重點,成績一直沒有起色?
讀到超過千字的文章就頭大,看到圖表就頭昏?
作文老是寫不好,內容空洞、提不出自己的想法?
愛讀書,不等於會讀書;讀得多,不等於讀得懂。
有策略的閱讀與思考,才能成就學習的新高度!
在建中教書超過25年的黃春木老師,是教學生思考的專家,多年擔任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賦優異班」的召集人。
他在教學現場發現,考試常勝軍的建中學生居然不會「讀書」!
給學生一篇文章問他文章講什麼?學生還答得出來;但接著問:作者用什麼論點處理這個問題?用什麼證據支持那個論點?作者提出的結論和論點能否扣連在一起?
一堆學生就兩眼昏花、被打趴在地。
這個現象其實也是全臺學生普遍面臨的痛苦!尤其「108課綱」全面上路,大學學測、國中會考型態都已經翻轉,超過萬字的多文字、長文章,跨領域、圖表與文字混合的題目大幅增加,「背多分」已經不靈光。
沒有閱讀理解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各科學習就容易落後,跑去補習也不見得救得來。
擺脫僵化的腦袋不能等了!現在就學著拆解有效閱讀與思考的必要元素,跟著書中的圖文解說、範例練習,一步步打穩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素養基礎:
➤第一步 閱讀理解
如何讀懂一篇文章?什麼是文章的主旨?如何作好筆記?寫摘要的訣竅是什麼?面對長文章,怎麼讀才能快又準?
➤第二步 批判思考
如何分析文章的主張、論點和證據?同不同意作者的論點?理由是什麼?如何找證據支持?
➤第三步 論證寫作
怎樣寫好一篇條理分明、有說服力的文章?論證寫作的檢核表有什麼?如何提升寫作力?
➤第四步 創作思考
如何更有創造力,思考更靈活?創造思考的歷程包含哪些階段?
~ 一本適合各學習階段,親師生隨時取用的好書 ~
增進老師掌握閱讀素養的教學技巧,
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獲取高分的訣竅。
無論你是為學習所苦的中學生、關心孩子的家長,或是教學第一現場的老師,這本書都將幫助你跨入閱讀與思考的新境界。
👉【書訊】高層次閱讀與思考/ 建中名師黃春木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135?sloc=main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開門見山說了:這本書就是為了那些想把閱讀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的人而寫。既然閱讀是件花時間又花力氣的事,何嘗不試著用更認真的態度對待它呢?增進理解力不是必然的結果,而是需要花功夫致力達到的境界。
📚這本書把閱讀分成四個層次,這集節目和你分享每個層次的用法: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部落格文字版:《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心得.閱讀的4個層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a-book/
《如何閱讀一本書》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how-to-read-a-book/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延伸閱讀:
《讀懂一本書》為什麼說書是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 https://readingoutpost.com/understand-a-book/
《雪球速讀法》心得: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snowball-speed-reading/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網路什麼都有,為什麼要讀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only-reading/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日本第一書評家的5個秘訣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ite-bookmark/
《引爆趨勢》讀後心得:點燃讀書動力的3種方法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tipping-point/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喜歡閱讀嗎?還是你雖然喜歡,但是又抽不出時間讀呢?又或者,你不知道下一本到底該讀什麼書?「下一本讀什麼?」這個頻道就是為你而生。
📚嗨,你好,我是「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喜愛閱讀和寫作,這集節目與你分享2021年最值得建立的3個習慣,讓一年讀50本書的目標不再遙不可及。在平日的工作之外,閒暇的時候我喜歡讀書和寫作,每個禮拜都會分享一篇讀書心得。
🚀在這個頻道裡,我會陸續跟你分享「閱讀前哨站」裡面最受歡迎的文章還有書評,在回顧這些內容的同時,我也會加上一些新的觀點和想法,同時給你一些延伸閱讀的建議。我對於每一本自己讀過的書,除了做重點整理之外,我注重的不只是對這本書的理解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運用從書裡面學到的東西,提高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的生活。
📝部落格文字版: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延伸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心得.閱讀的4個層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a-book/
Audible英文有聲書心得|通勤的孤寂→閱聽世界的饗宴 https://readingoutpost.com/audible-experience/
2年讀100本書的全職科技人,電子書閱讀器使用心得與感想 https://readingoutpost.com/ebook-ereader-experience/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看膩了繽紛的子彈筆記?手殘派科技人的6個月實踐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bullet-journal-method/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面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隨著疫情的發展,無論是台灣還是世界各國,都出抬了很多相關的規定,這些規定呢,都是要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所以我在這邊也特別呼籲一下哦,不管是戴口罩,還是社交距離,還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等等的。
請我們所有的聽眾,當你聽到這裡,請你務必遵守這些部分,不僅保護你自己,也是保護其他人。
面對這麼大的疫情威脅,在規定上面採取一種「如果你違反就處罰你」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也不免想到的,有沒有可能用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鼓勵的方式,或者是用正面獎勵的呢?
就像是歐美,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甚至於他們把所有的人際距離,或者是禁止外出這樣的規定,視為一種不必要的;甚至於還看到很多戲虐的影片,彷彿把它當成是一個笑話一樣。
當然了,我相信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高,然後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我想整個情勢發展到此刻,應該也不會有人把它當成是個玩笑了!
就像是美國總統川普,他剛開始也覺得這次的疫情,彷彿就像是過往的流感一樣;然而很快的,他的說法還有很多的規定都變得不一樣。
只是如果回到人的行為的長期塑造,往往用懲罰式的思維,是不會有太長期而且穩定的效果。
就像是從小到大我們被規定的很多事情,不可以交男朋友、不可以交女朋友、不可以晚回家、考試不可以作弊…像是這樣的禁令,你回頭想想你真的有100%遵守嗎?
還是等到你覺得差不多,可以測試一下爸媽對於門禁的底線,你就會用各種方法去測試他們呢?
的確,在人性的部分來看,用禁止的跟用獎勵的,其實它的長期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好的長期效果,其實用獎勵的方法,會是永遠比用禁止懲罰的方式來的好很多。
舉個例子吧,在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他們公司並不是用警告保戶「未來你會生病,所以你要保險」這樣的一個訴求。
他是展開一項獎勵的計劃,他們的客戶呢,每一次在超市裡面,只要買水果、蔬菜、上健身房,或者是去接受健康檢查,都可以立即累積一些點數,而客戶呢,可以用這些點數來兌換很多的商品。
而這個計劃非常的有效,非常的成功,人們採行了更健康的行為,因此到醫院看病的次數也就減少了,那對保險公司來說,跟對客戶來說都是雙贏的結果。
可是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如果威脅和警告的效果是有限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想要改變別人的行為的時候,還是常常利用懲罰和威脅呢?
即使你我都心知肚明,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還是會常常去警告學生,如果不努力唸書,就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是警告我們的子女,不穿外套就會感冒。
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努力唸書,就會寫出好報告,就會找到好工作;告訴自己的女兒,穿上外套,既漂亮又溫暖還能保持健康,這樣才能去參加朋友的聚會。
我們理性上都知道該這麼說,但事實上,我們要改變說法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按了快轉鍵。
其實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的大腦對威脅會特別的敏感;所以我們自然而然,會很直覺的去想到,如果他不做什麼,就會有什麼損失;或者是如果他做了什麼,我就要懲罰他,像是這種比較負面的方向。
因為你想想看在演化的長河裡,如果你的祖先是那種,看到威脅或者是看到可能的危險,不會有特別反應的人;那我想你也不會有機會聽我這一段分享,因為你的基因根本不會被留下來啊!
所以呢,當我們發現某一個學生不用功,我們的大腦就會立刻進入他的未來,去看到他沒有達成生命的目標、找不到工作。
而這樣的立即反應,會讓我們的大腦,會比較習慣去看到災難,於是就會說出悲觀、負面的語言。
不過當你聽到這邊,千萬不要覺得很挫折或很無助,其實要讓自己能夠改變說法,這需要有意識的學習跟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推出【自信表達力】這門課的主要原因。
因為表達這件事情,如果你只是自己跟自己說話,自己說自己想說的話,基本上你不用學習,因為你根本不用care別人聽得懂聽不懂,或者是別人聽得進聽不進這種事情。
然而如果你的表達是希望讓別人能夠聽得進,而且會去做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表達卻觸發了對方的抗拒心理,或者是對於負面感受的排斥,這樣的逆反心態,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是越努力越挫折。
就像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有多少師長跟前輩,對我們所謂的苦口婆心,但是一點用都沒有,最後再丟下那三個字叫做「為你好」,你還更生氣!
可是當你有一定的年紀和歷練的時候,你回頭想起他們曾經講過的話,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們說的,某些層次上是對的。
但當下你就是聽不進去,可是更可悲的就是,你現在面對自己的晚輩的時候,你卻重蹈覆轍,你不覺得這樣子,好像有點蠢嗎?
所以呢,在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裡面,我就特別的讓你,除了去建立起你在表達之前的思考模式之外。
當你在設計跟鋪陳你要表達的內容的時候,你怎麼樣去說到別人的心裡,能夠引發對方想要行動的動機;也讓對方在感性上覺得,配合你說的去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簡而言之呢,就是說那些有感的話,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疲於奔命,累的要死,說了一堆,別人還翻你白眼。
然而聽到這裡,無論你會不會參與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我都很希望你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用在自己的身上。
其實有太多的狀況底下,你的理性上都知道你該去做什麼,但是你就是不願意甘願的去做,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中總有一個權威者,來要求自己、來恐嚇自己,而那恐嚇的句型正如同你恐嚇和別人一樣;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如果這個時候不好好的學習閱讀,那我未來會看不到希望。
然而其實你也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只要開始閱讀,我就可以多增加未來的可能性,都是在指涉同樣一件事,你想哪一種表述,會讓你的心更願意跟自己配合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希望你能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內容跟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閱讀理解的四個層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心智圖閱讀術:「運用心智圖,抓到資訊重點及邏輯」的思考技術!心智圖閱讀術 3 大 ... 抓重點:連結關鍵字、提升 閱讀理解 力 3. ... 閱讀理解 的四個 層次. ... <看更多>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pisa閱讀理解層次、PISA、pisa測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PISA 評比內容涵蓋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領域,每三年一次、輪流針對一個主要學科領域做詳細測試。例如,二○○九年以閱讀為主科,二○一二年以數學為主。每 ... ... <看更多>
閱讀理解三層次 在 PISA 閱讀素養的三個層次的主要能力:擷取訊息、統整解釋 的推薦與評價
子元學苑KID META School ... PISA 閱讀素養的三個層次的主要能力: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判斷。 閱讀理解是所有學科學習的根本,更是未來變化快速、資訊爆炸的世界所必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