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轉貼分享]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的作業系統
以廣義來說電子書閱讀器分成「開放式」及「封閉式」二類作業系統
📚開放式
說穿了就是具有E-ink螢幕的Android平板,例如hyread, 文石boox...
為androdi或自行開發之作業系統,可另外安裝APP,所以除了購買專屬的電子書廠商的書籍之外,也可以再安裝像是kindle, readmoo, kobo等多家書商的電子書APP,亦即可以在此閱讀器中看到其他的書.
優點
喜好購買不同家平台的書籍者(哪有優惠哪裡去),那就很適合此設備.
缺點
因不同家的戴具,在APP使用上的優化並不如專屬的閱讀器來的好,例如顏色對比,速度較延遲,介面比例過小等等.
📚封閉式
亦即為專屬的閱讀器,只能看同一個平台的書籍,也無法下載安裝任何的其他APP(就是台單純的閱讀器),例如:kindle, kobo, mooink...
專為自家平台所開發的電子書閱讀器,各家有各自的優點及特色,在介面上會更優化閱讀時的介面.
優點
專為自家開發故更能凸顯各家優點,
缺點
綁定特定書庫,並不是所有書庫都有所需的書籍,若喜歡在不同平台上購買書籍就無法觀看
則針對自行上傳文件(PDF)則是目前電子書閱讀器都有的功能哦!(每一台都有,只是上傳方式的不同)
心得
幾乎各家的閱讀器,燕秋老師都有購買及使用,但我的書大多以readmoo讀墨的平台為主(目前約莫1百多本,持續成長中)
使用策略是
✍外出時
是攜帶mooink 6吋 or kobo 6吋,因為外出的需求大多是零碎時間觀看,所以以小說為主,不需要大螢設備,工作需要則以ipad mini來處理
✍辦公室/家裡
🔖若要看小說,則使用7.8吋(減少翻頁次數),螢幕也比較大
🔖若要看圖書館的書,可利用學校或公共圖書館帳號借書,則會使用hyread gaze x, 因為這平台有與圖書館合作,可以使用借閱電子書,但這台只會拿來看圖書館的書,因為使用了其他的APP(例如readmoo), app的介面有點慘不忍賭(我個人認為啦!)
🔖若要看電腦書籍/文件/論文,則是使用mooink的13.3吋,因為閱讀效果不輸A4紙張,看起來又舒服又方便,亦可同時書寫筆記再匯出至電腦中,偶爾也會用這台來觀看小說,真的超讚的(回不去了)
以上是燕秋老師的心得分享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也不會像我一樣買了一大堆,
但是能夠讓家裡空間變大,書籍永久留存,分享給家人觀看,文件註解都能留下,外出也不用帶一堆書.....
雖然也是有買實體書,但每一年會固定清書/裁書/掃描/電子化,將最喜歡的書永久留存,
我還是會持續支持電子書😎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歡迎轉載分享
#不論實體書或電子書
#知識就是力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燕秋老師教學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電子書閱讀器的作業系統 以廣義來說電子書閱讀器分成「開放式」及「封閉式」二類作業系統 📚開放式 說穿了就是具有E-ink螢幕的Android平板,例如hyread, 文石boox... 為androdi或自行開發之作業系統,可另外安裝APP,所以除了購買專屬的電子書廠商的書籍之外,也可以再安裝...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就是教不落 - 阿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Re: [討論] 大家買電子書閱讀器的動機?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電子書閱讀器討論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電子書閱讀器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Re: [討論] 大家買電子書閱讀器的動機? -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抽獎贈書活動】《#最高學習法》x1本
🙋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老師?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
📚介紹一本對「#教學和學習」有著深刻洞見和啟發的書。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tart-influencing/
【這本書在說什麼?】
《最高學習法》的作者是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專家傑里德.庫尼.霍維斯(Jared Cooney Horvath),他擅長人類學習、記憶和腦部刺激的相關研究。他在這本書的一開始,就直截瞭當地說明寫這本書的目的:
我會探索腦科學研究,深入分析各種心理現象,再運用一些有趣的實驗,向你說明十二個關於人類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觀念。我的目的除了幫助你運用這些觀念,也要你深刻了解它們,確保不管在什麼樣的狀況或環境裡,你想傳達的知識都能真的被理解、記住,也能發揮效用。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特別,書的本身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簡報演講。作者透過書頁之間不同的編排方式,完美詮釋了自己的理論,我在讀的當下已經很驚訝,讀完之後更是佩服。附帶一提,這本書最好去買「紙本書」來讀,電子書效果會大打折扣。
一本教人如何讓訊息「深植人心」的書,讀完之後也的確讓這些概念「深植我心」,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示範?以下摘要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重點精華,試著讓你理解為什麼「教學和學習」是一體兩面且息息相關的事情。
1.文本和口語
閱讀文字的同時沒辦法聆聽他人說話。
你有沒有看過一種簡報者,喜歡在簡報裡面塞進大量的文字,鉅細靡遺的程度簡直就像一頁報紙?這種報告的方式,被作者直接宣判死刑。研究證實,人沒有辦法同時「閱讀文字」和「聽懂別人說話」。
如果你是聽眾或學生,你不可能一面理解你在讀的文字,同時聽懂你聽見的口語。所以聽講時的學習策略很簡單:「只鎖定演講者」。不要同時讀文字和聽演講,那樣只會削弱你的學習效果。當然,如果演講者懂得適度停頓,你還是可以讀一下投影片上的文字。
如果你是演講者或簡報者,一場吸引人的演講,必須注意幾個重點:簡報上的只用極少文字、不要照著唸出投影片的文字內容、講義也不使用太多文字。當你的聽者在閱讀和聆聽之間頻繁切換,會大幅減損對你演講內容的記憶。
2.圖像和口語
聽演說時觀看圖像,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圖像比起文字,有兩個巨大的優點。第一個是「便利性」,想像你用一段文字描述科學怪人,別人可能要花30秒才能讀完;但是當你秀出一張科學怪人的照片,別人只需要不到0.2秒,就能辨認出那是科學怪人。第二個是「明確性」,如果在同樣的半秒內,別人只讀了科學怪人四個字,但每個人腦袋裡的科學怪人,或許長相都不一樣,各自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一張科學怪人的圖像,每個人看來都會是一樣的,不會有同一段文字帶來不同想像的問題。
單獨使用聲音訊息效果還不錯,單獨使用視覺訊息效果也不差,可是聽覺搭配視覺,也許能創造超凡效果。
3.空間
可預測的空間配置釋出心理資源,有助於增進學習與記憶。
我們形成所有記憶的時候,都會連同周遭的「空間」資訊一起記下來。例如讀書的時候,看到序言的某段重點,你會有印象這是在書本反沒幾頁的時候讀到。這些空間資訊,有助於「喚起記憶」,想起那些過去學習的經驗和資訊。記憶時的空間資訊還扮演另一個角色,那就是「預測未來」,例如你會預期運動比賽的比分板出現在右下角、網頁的設計總是卷軸式往下。應用到自己的簡報上,確認講義與投影片的格式一致,在需要聽眾專心的段落,也需要保持每張投影片格式一致。
4.情境和狀態
人們練習的所在地和練習時的感受,會形成他們所學內容不可或缺的面向。
練習時的所在地講的是「外在環境」,假如你總是喜歡在星巴克念書準備考試,你的這些記憶很可能都會跟咖啡、店內的擺設、店員的微笑有關。當事後要回想起這些記憶,可以試著回想自己待在星巴克的感覺。
練習時的感受講的是「內在環境」,也就是當下的情緒。作者舉例當你聽聞黛安娜王妃死訊的時候,內心感受到無比傷痛,此後你對這個記憶的所有細節,都會伴隨著當下的哀傷情緒。
如果只是單次活動,訓練情境最好模仿場地情境,當你上場時就能倚賴情境帶給你的提示,例如:在教室的期末考、大會議的年終報告、在當地劇場的試鏡活動。
如果要多次彈性運用,就混合不同學習情境,讓自己在不同的地點跟心情下練習,例如:撰寫任意主題的文章、給十幾名客戶的文案、即將巡迴演出的舞台秀。
5.多工能力
人類不能一心多用,這麼做會影響學習與記憶。
眾多腦科學的研究指出,99%的人是無法「一心多用」的。也就是說,你如果覺得某個人特別擅長「多工」,可能只是他在不同任務之間切換得比較快而已。要達到最有效果的學習和記憶,終究都回歸到一個字:「一個時間只專注在一件事」。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設定目標」上。你如果設定遠大的單一目標,就更容易陷入一心多用。結果就是計畫延宕、表現變差、降低自己對技術和能力的信心。比較小的目標不但可以避免一心多用,還能加速計畫完成、增進成果、提升信心、加深學習效果。
一個人能一面安穩地開車、一面接吻,只是因為接吻不夠認真。
6.交錯
練習過程中交錯各種技能,有助於增進臨場表現與技能遷移。
作者舉網球為例,如果你單獨練一個動作練很久,頂多只能提升那個動作的熟練和精準度;當你試著混和不同的動作交錯練習,有助於提升臨場反應。因此,刻意練習有利於提升單一技能,交錯練習有利於融合彈性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可能會喜歡玩腦力訓練遊戲(例如APP),然而,研究成果指出:「腦力訓練遊戲不能增強記憶力或智力;它們只能讓你更擅長…腦力訓練。」
7.錯誤
接受錯誤有助於增進學習、記憶與預測。
當人類碰到跟自己舊觀念不符合的事情時,會感到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正是這種感覺,讓你對一些「錯誤」後的更正可以刻骨銘心。當我們接受那些具有挑戰性和令人困惑的事情,短時間可能看起來沒有進不,但長時間修正下來,成長與創新能力會逐漸提高。
利用錯誤學習的另一個關鍵是「接受反饋」,無論是來自於別人或者自己的。反饋就像一個導航裝置,讓自己搞清出你現在身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下一步改怎麼走。缺少反饋的學習,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甚至滯足不前。
8.回想
回想(有別於複習與再認)能建立更強、更深、更容易存取的記憶。
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和你我小時候接受的觀念不太一樣,我以前認為重複不斷地閱讀某一個段落,就會記得比較深。然而,研究指出,最強大也最有效果的記憶方式,其實是透過「回想」。為什麼你越常回想某個記憶,它就會越深刻、越難忘?
腦科學指出,記憶就像叢林裡的小屋,只要我們持續提取(也就是開闢路徑),隨時都能取用。唯有當我們停止存取記憶,它們才會被枝枒與雜草掩沒,遺失在叢林裡。因此,「提取記憶」是形成深刻、持久又易於存取的記憶的關鍵。
我們並非思考我們記得的事,而是記得我們思考的事。
9.促發
預先啟動知識、期待和策略,來增進他人的學習。
這個章節是整本書裡,我還沒辦法完全理解的地方。「促發」大致上的意思是,大腦會保留最近的聯想,將它們和新的資訊連結,利用這些聯想力,設計特定的策略,達捯引導學員理解、反應和表現的效果。我學到的應用是,如果當一個講師或簡報者,第一印象很重要。
例如你在正式的公司簡報場合,如果身穿合身的襯衫和領帶,會給聽者正面的促發,聯想到專業的形象。如果很邋遢穿著鬆掉的T-Shirt上場,會給聽者負面的促發,對你的演講內容聯想起不專業的印象。
10.故事
利用故事增進理解、引導思考並形成記憶。
為什麼對一位厲害的教學者來說,懂得如何說「故事」很重要?有兩個強而有力的科學依據。
第一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腦袋會分泌「催產素」,這是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對母親產生依賴和親密感的來源(知道床邊故事的重要了吧)。這也是讀者和聽者會對說故事的作家和講者產生依戀的原因。
第二個是人們在聽故事的時候,當你聽得越沉浸,就越會跟演講者產生一種「神經耦合」,你的大腦會開始試著模仿說故事的人。意思是你跟講者的腦波逐漸同步了,你會受他的思考模式影響,漸漸地對他產生認同感,也會開始喜歡對方。
11.壓力
適度壓力有助於增強記憶與一般學習(不過高度壓力與零壓力可能有害)。
如果你想要達到有效果的學習,記得一定要給自己「適當的壓力」。當你遭遇壓力時,攻擊記憶神經元的皮質醇蜂湧而出,支援鞏固記憶的蛋白質迎面回擊,如果達到一個動態平衡,最後海馬迴的記憶神經元會得到修補,就很像森林裡的種子持續萌芽一樣。
反而,「太強烈或持久的壓力」會造成皮質醇戰勝,造成海馬迴萎縮,嚴重甚至會帶來記憶抹滅。「完全沒壓力」則不會觸發任何的戰鬥,你的海馬迴和記憶神經元年久失修,結果就是你很容易遺忘,未來越來越不容易記憶新東西。
12.分散
把練習時間切割為幾個分散段落,可以增強記憶、提升學習效果。
相信大家都當過學生,體驗過那種「臨時抱佛腳」的感覺,趕在考前一刻才發憤圖強,密集在短時間內死背大量東西。當然,不需要研究證明你也知道,考完試的隔天,你大概已經忘記90%以上的東西了。
研究指出,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並不是短時間密集吸收。你反而要把學習的內容「刻意分散」在不同的時段學習,例如你要學習新的數學觀念,分散在星期一、三、五各花一小時學習,會比起在星期一連續學習三小時來得好。
【讀紙本書或電子書學習效果比較好?】
這個問題,在這本書裡面獲得了有科學根據的答案。根據研究,腦中有一塊叫做海馬迴的組織,人類為了產生「長期記憶」,這些記憶的內容必須透過海馬迴上面的「位置細胞」才會產生。位置細胞會把記憶當下的「空間資訊」埋藏在每一個新產生的記憶裡面。
所以你會「感覺」在讀紙本書的時候,某些重點就藏在書裡的某個「厚度」,原因就是這樣。紙頁上的資訊,會存在一個清楚明確的三度空間裡。翻書的定點是你此刻正在生成記憶的一部份,未來可以充當回想這項資訊的引導提示。
這邊也讓我回想起之前讀《雪球速讀法》時,作者也討論過這個議題:「拿起這本書的感覺、厚度、重量、封面,都會成為記憶的入口,喚起閱讀時的經驗。電子書閱讀器缺乏這些特徵。」。所以說,如果你的目標是學習與記憶,那麼你應該選擇紙本。
沒有任何事物會消亡,它們只是偶爾沉睡、被遺忘。
【後記:你學會了嗎?】
在我讀完《最高學習法》之後,試著用「分散」的方式,隔一天再複習了一次,然後再隔一天用「回想」的方式,用自己的話直接寫下這篇文章70%的內容。寫完之後發現有一些觀念沒有記得很熟,就再回頭把書裡的資訊複習跟回想一遍。
這次的練習給我的具體感覺是,透過認真回想寫下來的東西,會有一種「融會貫通」的感覺。對那些回想不起來、或者寫錯的東西,當我回頭重新讀過後,蓋上書本再回想一次,就有一種「錯誤被更正」的感覺,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
聰明的你讀到這裡應該發現了,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讀後練習(很騷的操作有沒有?)!這套方法,或許也是一個可以用來寫「讀書筆記」的好方式,不但可以寫得快,也會讓記憶更加深刻,以後的文章我也會再試試看這種寫法。
最後,我非常推薦這本淺顯易懂、易用的書,給還是學生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學習,你會學得更好;也推薦給在職場的你,看懂大腦如何吸收,你的簡報會更有成效;也推薦給講師或行銷人員,看懂大腦如何聆聽,你的教學和文案會更深植人心。
【抽獎辦法】感謝 大田出版
1、抽出「1本」《最高學習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最喜歡的老師或演講者是怎麼教學的?他做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我喜歡大學的物理老師,他會用簡單的圖表呈現複雜的觀念」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2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1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7(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就是教不落 - 阿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我有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筆電也有桌電,平板電腦對阿湯來說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3C 產品之一,原因不外乎就是「需求不同」,像是搭飛機看影片、搭配鍵盤變輕筆電、在外哄小孩比用手機好、可以隨手畫畫、玩遊戲畫面更大、看彩色的電子書籍等,這些需求比起使用手機或電腦,平板電腦更不失為一個最佳選擇。
但是不少人在購買 3C 產品時,總是在看著「規格」,不知不覺就會被一堆網路評價洗腦著好像什麼都得買到最頂規才是王道,但阿湯一直以來都是提倡著,買東西依「需求」來選擇才是最好的做法,除非你的口袋很深,當然什麼都買最頂規就好,但像我們這種小資家庭,當然什麼都得精打細算。
像 Lenovo Tab P10 九千有找就可以搞定多種需求,還內建有多使用者功能,不會因為每個人的使用需求不同而造成困擾,或有隱私上的問題,重點是還具有四喇叭搭載 Dolby Atmos™ 環繞音效,平板很多人都是拿來看影片,色彩、亮度表現外,聲效更為重要,所以就綜合能力來說,Lenovo Tab P10 真的是平價但又具備不失禮貌的規格跟功能,非常推薦入手做為家庭娛樂使用,一台搞定全部人,不需要再人手一台了。
-
看開箱去:https://steachs.com/archives/51564
去哪裡買:https://reurl.cc/ar9233
建議售價:NTD 8,990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於電子書閱讀器的作業系統
以廣義來說電子書閱讀器分成「開放式」及「封閉式」二類作業系統
📚開放式
說穿了就是具有E-ink螢幕的Android平板,例如hyread, 文石boox...
為androdi或自行開發之作業系統,可另外安裝APP,所以除了購買專屬的電子書廠商的書籍之外,也可以再安裝像是kindle, readmoo, kobo等多家書商的電子書APP,亦即可以在此閱讀器中看到其他的書.
優點
喜好購買不同家平台的書籍者(哪有優惠哪裡去),那就很適合此設備.
缺點
因不同家的戴具,在APP使用上的優化並不如專屬的閱讀器來的好,例如顏色對比,速度較延遲,介面比例過小等等.
📚封閉式
亦即為專屬的閱讀器,只能看同一個平台的書籍,也無法下載安裝任何的其他APP(就是台單純的閱讀器),例如:kindle, kobo, mooink...
專為自家平台所開發的電子書閱讀器,各家有各自的優點及特色,在介面上會更優化閱讀時的介面.
優點
專為自家開發故更能凸顯各家優點,
缺點
綁定特定書庫,並不是所有書庫都有所需的書籍,若喜歡在不同平台上購買書籍就無法觀看
則針對自行上傳文件(PDF)則是目前電子書閱讀器都有的功能哦!(每一台都有,只是上傳方式的不同)
心得
幾乎各家的閱讀器,燕秋老師都有購買及使用,但我的書大多以readmoo讀墨的平台為主(目前約莫1百多本,持續成長中)
使用策略是
✍外出時
是攜帶mooink 6吋 or kobo 6吋,因為外出的需求大多是零碎時間觀看,所以以小說為主,不需要大螢設備,工作需要則以ipad mini來處理
✍辦公室/家裡
🔖若要看小說,則使用7.8吋(減少翻頁次數),螢幕也比較大
🔖若要看圖書館的書,可利用學校或公共圖書館帳號借書,則會使用hyread gaze x, 因為這平台有與圖書館合作,可以使用借閱電子書,但這台只會拿來看圖書館的書,因為使用了其他的APP(例如readmoo), app的介面有點慘不忍賭(我個人認為啦!)
🔖若要看電腦書籍/文件/論文,則是使用mooink的13.3吋,因為閱讀效果不輸A4紙張,看起來又舒服又方便,亦可同時書寫筆記再匯出至電腦中,偶爾也會用這台來觀看小說,真的超讚的(回不去了)
以上是燕秋老師的心得分享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也不會像我一樣買了一大堆,
但是能夠讓家裡空間變大,書籍永久留存,分享給家人觀看,文件註解都能留下,外出也不用帶一堆書.....
雖然也是有買實體書,但每一年會固定清書/裁書/掃描/電子化,將最喜歡的書永久留存,
我還是會持續支持電子書😎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歡迎轉載分享
#不論實體書或電子書
#知識就是力量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是老師?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我想跟你介紹一本對「教學和學習」有著深刻洞見和啟發的書。
📚《最高學習法》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特別,書的本身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簡報演講。作者透過書頁之間不同的編排方式,完美詮釋了自己的理論,我在讀的當下已經很驚訝,讀完之後更是佩服。附帶一提,這本書最好去買「紙本書」來讀,電子書效果會大打折扣。
📝部落格文字版:《最高學習法》心得:讓影響力「深植人心」的12個關鍵 https://readingoutpost.com/start-influencing/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stop-talking-start-influencing/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雪球速讀法》心得: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snowball-speed-reading/
2年讀100本書的全職科技人,電子書閱讀器使用心得與感想 https://readingoutpost.com/ebook-ereader-experience/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日本第一書評家的5個秘訣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ite-bookmark/
《引爆趨勢》讀後心得:點燃讀書動力的3種方法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tipping-point/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心得.閱讀的4個層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a-book/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電子書閱讀器討論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們只是換了好記的名字而已,本社團努力維護友善的討論氛圍,您可以安心地討論以下話題: 1. 紙本書/電子書- 好書推薦,閱讀心得分享,折扣資訊分享,電子書 ... ... <看更多>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電子書閱讀器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對科技產品很有興趣的女孩兒,今天要開箱的是電子書閱讀器!,原文網址,一直很想購入一台電子書閱讀器,比較了Kobo、Readmoo及Amazon出的產品後,決定購買這台 ... ... <看更多>
電子書閱讀器 哪裡 買 在 Re: [討論] 大家買電子書閱讀器的動機? -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Rosor (我就是城武 別再問了)》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大家買電子書閱讀器的動機?
: 時間: Sun Jul 19 00:36:24 2020
:
: 大家好
:
: 我本人是只有紙本書的 對我來說電子閱讀器的門檻有點高(基本款3000+) 加上之後電子書
: 也要另外購買 所以就沒有任何對這方面的念頭
:
: 通勤時我基本上還是傾向直接帶一兩本書出去 平裝的也不會太重 所以以方便性來講 我也
: 覺得閱讀器好像沒甚麼必要
:
: 不知道許多本來就有紙本書的版友們是甚麼原因才決定另外購買閱讀器的
因為底下有版友問我問題,順便回文
老實說,我也還是偏愛買實體的紙本書當收藏
(尤其喜歡跑二手書店時便宜買到一直想收藏的貴鬆鬆書籍)
電子閱讀器的購買預算確實有點門檻
使用者自己個人情境的評估蠻重要的
像原Po提到通勤時還是習慣傾向直接帶紙本書1~2本
那其實暫時還不用急著購買
畢竟電子產品就是持續更新
個人購買電子閱讀器實際使用後
我覺得到目前為止還是受限於台灣的『電子書環境』
身邊不少朋友碰到的問題就是,除了「購買」
到目前為止,免費管道似乎還是只有
OverDrive 書籍借閱公共圖書館的使用限制還是只有北市圖資源
可參考:https://reurl.cc/exe4WQ
免費的電子書基本上都是外文的為主
像amazon jp的Kindle電子書 無料本
Kobo的Today's Top Free eBooks
在台灣很難說因為購入了電子閱讀器後就享受到最大特色之一
=>大量免費的閱讀資源
購買市場的成熟度也會是個影響重點
折扣活動的頻率和優惠雖然有
Ex.近期Google圖書的買80以上折80
但使用者還是價格低到能捨棄紙本書才會改變購買習慣
(但這我想就部分就是因人而異了)
而且目前還有個很大的困擾
台灣廠商提供的電子書,你購買後真的擁有「所有權」了嗎?
以後如果沒辦法繼續經營,願意提供給購買者DRM的電子書檔案嗎?
所以通常已經使用電子閱讀器的使用者多半有『自炊(DIY)』習慣
就是平常累積超驚人大量的實體紙本書
透過自己把書透過裁切、掃描+OCR這些加工轉換成電子書收藏
而且這樣有幾個好處是經過轉換過程幫助自己淘汰一些價值降低的書順便斷捨離
但如果像我近幾年慢慢常出國旅行(又常只有背包無託運)
攜帶便利性高、重量輕又不佔太多空間、加上豐富的藏書量
耗電量又有電子墨水的優勢不太需要怕沒電
零散的時間掏出來 or 長距離像飛機、長距離的渡輪航線
還有對於光線不足這點的補正效果
當然就回不去了
以下部分主要是回給下面推文中的版友(kindle & Kobo)
(明明一看H2O螢幕稍大,但不曉得為何規格上寫一樣)
zucca: 請問樓上覺得哪台好用
先提供表格當參考:
│電子閱讀器比較 | by https://table.sdnl.org/V-enVP
┌──────┬──────┬─────┬─────┬─────┬─────┐
│ │Kindle Paper│Kobo Aura │ Kobo Nia │Kindle(20│ mooInk │
│ │white (第7代│H2O(機型 │ │ 19) │ │
│ │ ) │ N250) │ │ │ │
├──────┼──────┼─────┼─────┼─────┼─────┤
│ 售價 │ ¥6,980 │ ¥7,980 │ $2,999 │ ¥6,980 │ $4,290 │
├──────┼──────┼─────┼─────┼─────┼─────┤
│ 螢幕尺寸 │6吋(1440x10│6吋(1430x│ 1024x758 │ 6吋 │1072 x 144│
│ │ 80) │ 1080) │ │ │8 (300dpi)│
├──────┼──────┼─────┼─────┼─────┼─────┤
│解析度(ppi) │ 300 │ 256 │ 212 │ 300 │ 300 │
├──────┼──────┼─────┼─────┼─────┼─────┤
│ 重量(g) │ 205 │ 233 │ 172 │ 174 │ 180 │
├──────┼──────┼─────┼─────┼─────┼─────┤
│ 特點 │有廣告(底部│可插記憶卡│平價入門 │新一代(10│台灣本土廠│
│ │欄)、語言只│、IP67防水│ │代)廉價版│ 商 │
│ │ 有簡體中文 │內建Pocket│ │ │ │
└──────┴──────┴─────┴─────┴─────┴─────┘
這兩台我購買的時間也將近5年
所以當時來講Kp3(7代)在操作流暢性是比Kobo H2O好
看表格大概也能看的出來當初還是kp3解析度也相對高
但近年來說,Kobo新幾代的機型感覺明顯有追上的趨勢
尤其是系統語言的支援上,提供繁體的更新就連舊機型都享受到
所以還是得從幾個部分參考
1.價格
Kindle往年都是聖誕節前後會有跳水折扣
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光運費就已經提高了
而Kobo這時間又殺出廉價版
2.Kobo內建的Pocket
這對於有收藏新聞or網路文章資源的使用者來說
相當有用的功能
3.個人意識形態&政治光譜
這部分其實有點重要
原因是amazon在Kindle電子書部分重心明顯只在對岸的簡體上
雖然有「Kindle繁體中文電子書店」(但掛在美亞)
但基本上有大量閱讀需求的人還是只能到amazon cn提供的Kindle Unlimited
反感對岸光譜的使用者真的要考慮到這個困擾
不然買了Kindle卻不得不使用中國資源(簡體字)會有點不舒服
相對的,Kobo近期很認真經營繁體書這塊
基於以上幾個分析,我可能會建議先考慮看看Kobo
雖然這樣講,但台灣廠商的努力我蠻肯定的
所以另外提一下有列在表上的
像是讀墨Readmoo推出的mooInk
價格較貴,但直接支援繁體字的直排閱讀切換
對於習慣閱讀小說的人來說這功能很實際
(當然近期已經有很多種解決方案也都不難用)
而且有部分書籍是提供DRM-Free可以下載
https://readmoo.com/block/drm_free
缺點:
1.透過雲端書櫃匯入似乎評價不好
2.流暢度似乎不如Kobo(這部分可能要請其他人補充)
但未來有機會的話我蠻有興趣優先買
不過前陣子有碰到廠商推銷文石 Android 9.0那款BOOX MAX3
確實稍微把我原先對於根本是把Android改裝的電子墨水書觀感修改了一點
至少操作起來已經很不錯了,就價格和定位這部分
(老實講,有些功能我還是寧可拿一台彩色平板+一台價格低而實用的電子書閱讀器)
入門的第一機使用體感總是很影響到後續的使用習慣
在FB上其實還蠻多電子閱讀討論社團
可以試著先看看其他人分享的經驗再決定選購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28.133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5090186.A.10E.html
: → s89307: 書櫃放不下了就會想用了 07/19 00:46
: 合理耶 不過我最近才剛購置新書櫃哈哈
: 推 leo7283: 碎片化時間隨時拿出來讀,閱讀數量大增有感。 07/19 00:49
: 也是
: 推 xufuu: 你買實體不也是要錢? 07/19 01:04
: 對啊 但是買電子書之前還要再花一筆錢買閱讀器就讓我不太想買了 所以想問問看大家當初
: 買的動機是甚麼 可以參考一下
: ※ 編輯: Rosor (223.140.128.133 臺灣), 07/19/2020 01:08:57
: 推 xufuu: 就護眼、不耗電持久、可n本書備看 07/19 01:20
: 推 xufuu: 若沒有買的動機也不會有興趣買 07/19 01:21
: 推 SFGiants: 已經買了將近三百本電子書,若換成紙本書,很佔空間 07/19 01:25
: → SFGiants: 另外,買到的書都是特價,並沒有很花錢。還有現金回饋 07/19 01:27
: 推 Ericdion: 出國攜帶方便,可以同時帶好幾本書 07/19 01:30
: 推 allenchen98: 覺得沒有必要就不用買啊 07/19 01:44
: 噓 rebuildModel: 窮人的問題就是那麼多,有空多去賺點錢吧 07/19 03:18
: → Katarn: 閱讀器主要是外帶和護眼吧,除非沒電腦,不然買電子書不等 07/19 03:21
: → Katarn: 於需買閱讀器。 07/19 03:22
: → Katarn: 有電腦一樣可以看不是嗎 07/19 03:22
: 推 dontpoonptt: 老了看實體書越來越吃力,閱讀器字可以調大,也可以 07/19 03:49
: → dontpoonptt: 減少用手機平板的時間 07/19 03:49
: 推 manorange610: 買了第一台就會有第二第三台了 07/19 04:09
: → activeactive: 護眼+重量輕 07/19 04:22
: 推 flywhale: 書太多了,除了重之外也很站空間。之前剛搬過一次家很 07/19 07:40
: → flywhale: 有感。所以告訴自己再來都不買紙本書。而考慮到閱讀舒 07/19 07:40
: → flywhale: 適性,閱讀器就是首選了 07/19 07:40
: 推 ayuhb: 護眼 07/19 07:58
: 推 ljuber: 我跟flywhale一樣 就是家中根本沒地方擺 後來買電子書 07/19 08:23
: → ljuber: 我把家中一堆書都裁掉電子化了 07/19 08:23
: 推 castleoac: 重量輕超多,又省空間,字還可以放大,閱讀更舒適~而 07/19 08:44
: → castleoac: 且我也喜歡聽電子書,我發現用聽的更專注,兩個月前看 07/19 08:44
: → castleoac: /聽了一本書,看的部分內容已經快忘光,但用聽的部分 07/19 08:44
: → castleoac: 我到現在還記的很清楚。KOBO新機三千有找。 07/19 08:44
: 推 katpoon: 沒空間放實體書跟可攜性是最主要原因,已經要帶很多東西 07/19 08:49
: → katpoon: 外出,再帶書真的太重了。雖然閱讀器不算很便宜,但電子 07/19 08:49
: → katpoon: 書比實體書便宜,長遠來說是省錢的! 07/19 08:49
: 推 kekking: 重量輕又可以放很多書,很適合通勤使用 07/19 08:49
: → kekking: 不然以前如果要看一本磚塊書手都拿得好酸 07/19 08:50
: 推 aj064534: 看手機不如看電子書 07/19 09:44
: 推 wulouise: 你家很大,等搬家就會很想死,書本超重 07/19 10:08
: → iamx: 搬家、沒空間、吃飯看不怕噴汁、睡前看不必開燈、隨時零碎 07/19 10:56
: → iamx: 時間可以看、人不在當地也可以買書、可以借圖書館電子書 07/19 10:57
: → iamx: 不必讓人知道在看什麼書、可以立著手不用壓著書頁 07/19 10:58
: → iamx: 開車做家事聽有聲書,切回電子書可以同步進度、可以劃線不 07/19 10:59
: → iamx: 傷書、可以改變字型大小老花也不怕、可以裝在保鮮袋去浴缸看 07/19 11:00
: → iamx: 長途旅行也不必煩惱道地要帶哪幾本,閱讀器裡幾百本可以選 07/19 11:01
: → iamx: ^到底 07/19 11:01
: → yyc1217: 生活空間比電子閱讀器值錢 07/19 11:08
: 推 Nusat: 外出用oasis太輕太方便了,N套漫畫加一整個書櫃帶出門 07/19 11:19
: → Nusat: 這個好處實體書完全比不上。對手腕負擔也小 07/19 11:20
: → Nusat: 以前出國玩帶兩本書在飛機上看就很煩了 07/19 11:21
: → Nusat: 只能說用過就真的回不去。 07/19 11:22
: 推 a0187307: 重量輕 還有能改字體大小+字體 07/19 11:29
: 推 liyifeng: 書櫃放不下,加上電子閱讀器很輕攜帶上也方便 07/19 11:40
: → AppleAlice: 陪小孩睡覺可以看,相對平板輕又不傷眼 07/19 11:44
: 推 lovevale: 1) 關燈看手機平板太傷眼,電子書眼睛比較不會痛(不良 07/19 11:58
: → lovevale: 案例) 2)買外文書比較方便 3)電子書比較好保持乾淨,現 07/19 11:58
: → lovevale: 在不敢像學生時代那樣把租來的書放床上了..自己買的都 07/19 11:58
: → lovevale: 不敢 4)出門前比較不需要花時間猶豫要帶什麼書 07/19 11:58
: → lovevale: 還有大家都說的書櫃放不下 07/19 11:59
: 推 Kazimir: kindle買外文書方便 有wordwise+查字典方便 省空間 07/19 12:05
: → Kazimir: 還有一個原因是站著看紙本方便 07/19 12:05
: 推 pilibebek: 為了登山想在山屋休息時看書才買的XD 07/19 12:10
: → iamx: 看磚頭書更有效率,看外文可以直接查字典 07/19 12:30
: 推 Eressea: 電子書加閱讀器治好我的滑滑病,找回以前的閱讀量 07/19 12:31
: → iamx: 可以直接關鍵字找書的內容哪裡出現過 某些書有xray可以直接 07/19 12:31
: → iamx: 查詢人物資訊 mooInk可以統計看書時數給你漂亮圖表 07/19 12:32
: 推 farnorth: 字體可以自由放大 07/19 14:37
: → farnorth: 電子書有防水,不怕手髒去摸 07/19 14:38
: 推 os87113: 電子書可以直轉橫 可以調行距大小 07/19 14:55
: 推 shikana: 通勤時可以直接一隻手抓著看 實體書要翻頁 07/19 15:23
: 推 william8403: 買書方便 Kindle按一按就能看到最新外文書 07/19 15:40
: 推 WhiteWinter: 常看日文書電子版可以跟日本同步,空版海版運費省很 07/19 15:42
: → WhiteWinter: 大。閱讀器可以調整字體大小選取單字直連字典很方便 07/19 15:42
: → WhiteWinter: 。 07/19 15:42
: 推 plzeatolives: 這種問題...就是欠買一台試試看XD 07/19 16:56
: 推 winterstroll: 買幾本電子書就省下閱讀器的錢了哈,以前覺得書展 07/19 17:42
: → winterstroll: 五折很珍貴,但是現在回不去了(? 07/19 17:42
: 推 innocent3: 生活在海外但喜歡看繁體書/常搬家實體書難處理 07/19 19:05
: → innocent3: 飛行時或旅遊時不用煩惱要帶哪一本 07/19 19:05
: 推 wiggle1114: 我也覺得沒什麼用 不如多花點錢買平板 07/19 21:47
: 推 nah: 1.搬家重死 2.租房很貴 3.想斷捨離 4.可一次帶多本 5.在 07/19 22:21
: → nah: 二手書店工作多年看過很多人清書 還有老婆/兒女幫過世的爸爸 07/19 22:22
: → nah: 清(這一大批讓他們有點頭痛的)書 讓我對書比較灑脫 07/19 22:22
: 推 post21127: 主要是在外租房子真的沒有地方放書,用手機和平板看一 07/19 22:42
: → post21127: 陣子電子書後覺得眼睛好痠無法持久,才買了電子書閱讀 07/19 22:42
: → post21127: 器,也確實暫時解決了上述困擾 07/19 22:42
: 推 sherlockscu: 我雖然也會用平板閱讀 不過如果是要讀幾百頁的書 用 07/19 23:00
: → sherlockscu: 閱讀器讀舒適太多了 07/19 23:00
: 推 flower666: 平板就和用手機看差不多意思 看書還是閱讀器好用 07/19 23:19
: → flower666: 而且電子書通常會比較便宜 還常有超級特價 一下就回本 07/19 23:20
: → flower666: 更別提旅行和通勤時超方便 不必帶那麼重~ 07/19 23:24
: 推 zucca: 看完推文有點心動想跟著入手 07/20 00:17
: 推 SFGiants: 用了一年多,很滿意 07/20 05:07
: 推 giselaa: 今天剛買kobo, 用kindle好多年了,電子書好攜帶(有的大 07/20 08:44
: → giselaa: 部頭書好重), 自帶燈光,可以看預覽,不用去書局找,也 07/20 08:44
: → giselaa: 比較便宜 07/20 08:44
: → giselaa: 更別說有的外文書國內根本買不到,用kindle馬上買到而且 07/20 08:46
: → giselaa: 還便宜很多 07/20 08:46
: 推 os87113: 但電子書 不能賣二手就是了 07/20 09:53
: 推 sasabana: 外文書便宜,查詞畫線方便,可以一次帶多本書隨時切換 07/20 09:59
: 推 bbuda: 你說閱讀器要另外花錢買 其實買書櫃也是要花錢啊 XD 07/20 10:55
: 推 snakeg59877: 護眼,感覺真的有差 07/20 11:11
: 推 azumanga: 重量、閱讀器與手機APP交換看(會自動更新註記與進度)、 07/20 11:12
: → azumanga: 切換書籍方便性這些讓我改變盡量不買紙本書。 07/20 11:12
: → azumanga: 不過六吋閱讀器很小,下個會選七吋以上。 07/20 11:13
: 推 azumanga: 覺得貴可以趁打折或送購書金時機買入。 07/20 11:20
: 推 episold: 你一定不常看大部頭小說 以前都得端坐桌前因為書太重 現 07/20 13:06
: → episold: 在洗澡泡湯搭車單手拿著看就是爽 07/20 13:06
: 噓 hmcedamon: 你覺得沒必要那很好啊 省了幾千塊呢 07/20 13:08
: 推 tmio: 搬第一次家的時候覺得痛苦,開始買電子書,後來又搬了兩次 07/20 22:28
: → tmio: 家,看同居人打包書的樣子覺得舒服 07/20 22:28
: 推 pinkygiveme: 只買值得珍藏的實體書,此外都買電子書 07/20 22:34
: → pinkygiveme: 3000如果叫做門檻高,那你可能有很多事不能做了 07/20 22:35
: → onthehill: 搬家太崩潰...... 還有家裡塞不下書櫃了QQ 07/20 23:49
: 推 solomn: 想要有便宜+彩色+響應快+Android+e-ink 07/20 23:52
: → solomn: 短期內大概不可能有這種產品 07/20 23:52
: 推 jgdelphine: 平板連續看書幾天眼睛痛 07/21 06:44
: 推 gbaokuo: 用Kindle可以有很多免費或低廉的經典小說可以讀 07/21 08:45
: 推 smallce: 不只是Kindle喔,應該說一堆電子書平台都有,而且我覺得 07/21 11:00
: → smallce: 目前買起來看漫畫最過癮的應該是Google Play Book上支援B 07/21 11:00
: → smallce: ubble Zoom 的漫畫(當然GPB有他自己的缺點…中文書市場 07/21 11:00
: → smallce: 的搜尋功能大概是我看過數一數二糞的,嗯這句你沒看錯) 07/21 11:00
: 推 smallce: 我當初從Kindle 完全轉向 Google Play Book的原因是外文 07/21 11:24
: → smallce: 書的Table of Content功能 - Kindle很多書根本沒放,導致 07/21 11:24
: → smallce: 要看TOC還得切到TOC頁面去看…超困擾的 07/21 11:24
: 推 ninicat0821: 書櫃放不下、看手機的app眼睛會痛、出門攜帶方便 07/22 01:14
: 推 cofc: 看推文好心動+1 07/22 13:28
: 推 psophiej9: 書太多搬家很累又容易積灰塵 07/22 15:49
: → psophiej9: 後來買讀墨後悔自己怎麼不早點買XD 07/22 15:50
: 推 yooyum: 家裡真的放不下太多書,嘗試用平板看過但看個20分鐘眼睛就 07/22 17:38
: → yooyum: 不舒服 07/22 17:38
: 推 tellthe: 買了覺得最大的好處是看到想看的書時點一下就出來了,再 07/22 18:11
: → tellthe: 也不用等或還有弄收貨什麼的瑣事,好方便好快哈哈哈 07/22 18:11
: 推 TT: 當初碰到kindle和Kobo都特價就各買一台 07/22 20:30
: → TT: 好處是還蠻容易碰到一些外文(英文&日文)都有免費的 07/22 20:31
: 推 TT: 扣除資源取得其實比想像中容易和豐富外,我覺得很適合攜帶 07/22 20:43
: → TT: 當然如果時間充裕還是紙本書讀起來舒適,但零散時間的話就顛倒 07/22 20:44
: 推 zucca: 請問樓上覺得哪台好用 07/23 00:43
: 推 yuhfenq: 我是在圖書館借了"萬病之王"之後覺得重死了 就去誠品買了 07/23 11:34
: → yuhfenq: 我是買kobo 之後覺得會想珍藏的書就去KOBO買 07/23 11:34
: 推 hikku: 自從住國外之後 就偏好電子書和電腦上閱讀 07/23 13:15
: → hikku: 出國時搬了好幾箱書出國 幾乎一整個行李箱拿來裝書 中死了 07/23 13:16
: → hikku: 早知道就先全部掃描放在平板上看就好 搬家時書真的很負擔 07/23 13:17
: → hikku: 不過我後來發現國外圖書館什麼書都有 就都用借實體書 07/23 13:17
: → hikku: 真正喜歡的工具書我還是會買實體書 比較背得起來 07/23 13:18
--
有一天
大象就問駱駝說:
「你的胸部怎麼長在你背上啊?」
駱駝回答:
「我想這個問題,由 一個老二長在臉上的人來問我實在是很奇怪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88.1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5582771.A.036.html
美其名是開放可安裝一堆APP
但超級不流暢難用
※ 編輯: TT (1.173.88.112 臺灣), 07/24/2020 19:10:19
這部分我覺得也是本土廠商有在努力的表現
當然還是希望硬體設備的表現能更出色&售價更親民點
不過,我朋友住多倫多有Overdrive
聽他說還有其他在圖書館就能購買的模式,也許你可以試看看
但實際操作的感受可能每個人感受還是有差
這部分剛好台南還沒有展示的地方能實際操作
有機會碰到再回頭補上
※ 編輯: TT (1.173.88.112 臺灣), 07/27/2020 08:42: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