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暑假打工職場兩三事》
自從來美國之後
賺錢一直都是Grace 的嗜好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暑假無法打工
再加上小孩的夏令營也開開停停
最後甚至還因為有學員染疫
全夏令營的人居家檢疫
(見去年七月底的貼文)
所以沒辦法發揮Grace善於求職的技巧
因為一般正職工作
不會錄取只能工作兩個月的人
再加上Grace 的經歷
去找教育相關的職缺比較有優勢
於是今年自從州長解除口罩禁令後
Grace 就開始密切注意夏令營資訊
在google 上善用關鍵字搜尋
(地名)+(summer camp)+(employment)
再一個一個過濾
按照往常經驗
大約在三月底四月初左右
各大夏令營就會陸續釋出暑期職缺
這種職缺分兩種
一種是有專業門檻的
像是營隊老師、救生員、運動教練
通常會要求相應的經歷或證照
相對的時薪也就比較高
大概會是該州基本薪資的1.5至2倍左右
如果你會極特殊的專長
甚至有可能到3倍以上
另一種是一般大學生會去找的工作
也就是助理老師 庶務等性質的職缺
這樣的工作內容通常就是跑腿
處理雜務、聽命行事、看管小孩
時薪也會是基本薪資+1至3元
因為Grace 的學經歷
當然也就傾向往前者去求職
於是很快找到車程15分鐘的兒童博物館
在找暑期夏令活動的講師
雖然是夏季工作
館方也要求用非常接近正職的規格去面試
首先在網路上填寫申請表格
內容會是基本學經歷
職場專業或證照能力
以及最重要的至少兩位以上的推薦人
接著Grace 很快收到HR的回信
約定電話面試的時間
於是Grace 在約定的時間
到一個安靜的地方接電話
對方大概問了Grace 的背景
就直接問Grace
認為自己工作上的優勢或弱勢是什麼
為什麼想在該博物館求職
對於教育有什麼理念
大約聊了15分鐘對方很滿意
就說會另約面試時間
於是過了一週後Grace 到博物館面試
並帶著對方指定的資料影本
對方又要Grace 填寫一張非常詳細的問券
裡面除了基本背景問題
又問了一些狀況題
比方說如果有小孩做出危險舉動
又屢勸不聽 該怎麼做
填完後面試官又來談話
針對Grace 的回應再詳問
並補充教育Grace館方的一些資訊
之後對方說會把我的回應呈上去
視情況看需不需要再安排第二次面試
但過幾天Grace 就收到被錄取通知
並且也核下時薪提出offer
Grace 把offer 印出簽名並掃描回傳
在回信中跟他們敲定到館填表時間
就這樣
當天Grace 又填了大約十幾張
包含薪轉單 權利義務聲明等等表單後
終於正式被錄取
程序跟台灣的正職工作有得比
暑假開始當天
Grace 先接受兩天有薪受訓
接著就必須自己完成指定任務
這個夏令營有室內場館空間
室外則有六個不同主題的科學攤位
館場內恆定 室外則會每週換展
有位讓Grace 印象深刻的員工
是一位研究所畢業
即將要去上博士班的物理系學生
他雖然只是暑假兼職
但是工作態度非常的積極
只要他在場
他不但會把自己的任務完成
還會到處到別人的攤位打招呼
問有沒有需要協助的地方
並且把別人的問題整合後轉達給上級
也很有熱誠的幫助訓練其他剛到職的新人
至於Grace 到職後被分到
室外最沒有吸引力的「講解疫苗科學」攤位
要宣講的活動以及內容已經固定
一是宣傳COVID-19 疫苗的必要性
二是讓小孩做猜字遊戲和有點複雜的手工藝
前兩天Grace 在攤位上坐如針氈
因為宣傳內容比較高深
活動的適合年紀大約是中高年級
可是偏偏來賓都是幼幼班至一年級的小孩
於是許多家長和小孩過門而不入
或是聽Grace 講解兩句就離開
一個人枯坐在攤位非常不好受
到了第三天
攤位因下雨而移到室內
單位主管集合開會時
一句話點醒了Grace
他說「各位是來和小孩互動的
如果你的攤位不吸引人 那就想辦法吸引人
不應該呆坐 聊天 領乾薪
如果成效不好的講師會被撤攤」
一般人聽到可能會抱怨或退縮
認為明明是主辦的活動設計的不好
沒有小孩想來怎麼能怪到我身上
甚至就把這份季節性工作辭了
可是Grace偏偏被激到身為老師的自尊心
認為你的東西安排的不適齡
我本來不好意思提
既然你自己說東西不吸引人
攤主應該要想辦法吸引人
那我自己創新活動總可以了吧
於是Grace 自己跟正職的同事
要了各色美術紙 蠟筆 藝術剪刀
自己剪了一些「病毒寶寶」當樣品
用他們吸引小孩做手工藝
用布偶說白血球對抗病毒的故事
帶到白血球需要經由學習來對抗新病毒
然後再漸漸引導到宣講疫苗的部份
(圖二改善前 與圖3-5改善後)
改變策略的當天
Grace 就收到許多家長的讚美
還有人在Grace 帶活動時拍照(圖一)
也有同事過來請Grace 分享怎麼帶活動
主管也說她感激我對工作內容的改善
甚至有一位家長是幼稚園老師
她說她覺得我的內容跟安排極好
第三天雨停
攤位移到室外
於是Grace 得到更大的空間
在攤位棚邊拉上毛線
把孩子們完成的作品貼上展示
並且前一天在網上找到資源
是一張讓孩子能填上
「我如何讓自己保持健康」的卷子
以期讓孩子拉長在攤位停留的時間
也把學到的資訊內化成知識
這舉動又讓Grace 得到主管和同事的稱讚
主管甚至送志工來Grace 的攤位幫忙
讓前幾天本來單打獨鬥的Grace 有幫手
甚至連被請來外拍的攝影師
工作完也特別來找Grace
說她下午全場拍了一圈
就我的攤位教育做得最好
我開玩笑地請她去在我主管前美言幾句
她也爽快地答應
反觀另一位跟我一起被聘用的老師
因為她沒有把攤位經營起來
也沒有把自己的任務(教育)做好
只顧著和同事 家長閒聊
在當天就被撤下攤位
在豔陽下被主管招呼
幫大家發水 送防曬霜等雜物
上班時間還被縮減
她本人卻不明白為什麼會如此
在台灣
一位只能聽命並服從的員工
也許會有穩定但無升遷的生存空間
但在美國的職場生態裡
如果你想要一直待在食物鏈底層
那就繼續當一個接受命令的應聲蟲
因為你自己不能創新
被取代性就很高 不會被尊重
主管也看不出挽留你的價值
相對的
如果你能自我修正、進化
把自己崗位上的工作發揮到極致
那你的主管會給你最大的發揮空間
也會贏得同事的尊敬
或是你能為上級簡化工作
排解基層的工作問題
良化工作流程及效率
那麼你就會是很好的經理人才
在美國工作 淘汰是殘酷的
但機會是平等的
看能力不看種族 年齡 性向
只要你勇於發揮自我價值
必能得到收穫
*夏令營也是美國留學生在暑假很好的賺外快機會,留學生只需要讓學校為你簽署校外工作許可,即可合法在暑假打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ERNEST案內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的名字。》助興片: 新海誠與宮崎駿3大厲害之處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歡迎大家收睇Ernest DoCRAZY,早陣子《你的名字。》的影評片超越5000likes,多謝咁多位觀眾支持!今日就找數為大家送上助興片講下新海誠和宮崎駿兩位大師的不...
非繼續性工作意思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繼帕慕克後最受全球注目的土耳其小說家艾莉芙夏法克
#獲選為_能提供你提振心靈最需要的力量_全球12位人物之一
▌當我寫著自己虛構出的角色時,也想起了她的故事……
我是艾莉芙,夏法克,是個寫作者,用土耳其文和英文說故事。我的寫作連結了不同城市、不同文化及不同語言,最新的一本書是《#倒數10分又38秒》。
我讀過一份很有意思的科學研究:在心跳停止後,人腦機能還會繼續運作個幾分鐘。這份研究來自加拿大的重症醫學中心,在過世的病人身上,醫師發現腦部活動又持續了一段時間。於是我開始思考,在如此有限的時間裡,人們會想些什麼?如果我們回想此生,那麼,被篩選出來的會是哪些記憶?好事,還是壞事?
小說一開始,我們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如同開頭兩個字寫的:「#結局」。故事從這裡開始,我們馬上知道故事的主角(萊拉)死了。她是伊斯坦堡的性工作者,被殘忍地殺害後扔進大型垃圾箱。我寫這段時,想起一則真實事件:兩年前,一位跨性別的性工作者同樣遭殺害後被扔進垃圾箱中。我寫著自己虛構的角色、虛構的故事時,同時想起了她的故事。
萊拉的心臟停止跳動,但頭腦依然運轉著。她一分鐘、一分鐘地回想起過去。在這10分38秒之內,做為讀者的我們經歷了她的故事,同時也經歷了這個國家的歷史。
在中東,故事一向是透過社會底層人們的眼去觀看,透過他們的嘴去傳述。這本小說處理的主題或許沉重,或者困難,但我打從心底相信,這是本 #讀了會湧起希望的書。
這本書宣揚多元與包容的價值,我想,它也讚揚了友情。我在書裡寫道:人生在世,我們都有兩種家庭。如果你的血緣家庭充滿愛、關懷、溫暖,那你很幸運,一定要好好享受,並感謝這樣的環境。但並非人人都如此。不幸的人會找出特別的方法,像書裡說的,不要忘記還可以擁有「#水緣家庭」。水緣家庭由朋友組成,這些朋友的數目不會太多,只有五到六個。小說裡的萊拉有五位這樣的朋友,她跌倒時,這些水濃於血的朋友們會緊緊接住她。
現今(土耳其)社會中,我們看到民主衰退、公共空間對多元或差異幾乎沒有包容力。我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中,友情更加可貴,底層者的團結也更有力、更深厚。這些連結,給了我們啟發與希望。
✧Elif Shafak on 10 Minutes 38 Seconds in this Strange World
觀賞完整影片:https://youtu.be/6-9VsPqAsLo
✦ 艾莉芙‧夏法克《倒數10分又38秒》
致月光下追尋自由的人們🌙 https://reurl.cc/3NE59O
非繼續性工作意思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馬57《同學麥娜絲》:以為自己是一元,沒想到只是五角命。
.
「大爆炸前,可能只是一片混屯......」
.
圖文好讀版: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467238
.
黃信堯導演的《同學麥娜絲》,故事聚焦在四個常湊在一塊打牌的同學身上:有著導演夢的添仔、事業不上不下的電風、經濟拮据的罐頭、以及開紙糊店講話會結巴的閉結。劇情架構有些鬆散,沒有高潮起伏的故事主軸,只是透過鏡頭捕捉到這群人的一小段生命歷程。
.
《同學麥娜絲》比《大佛普拉斯》還熱鬧。黃信堯導演的旁白在新作的存在感更強,《大佛普拉斯》只存在銀幕背後,擔任稱職的劇情介紹人。《同學麥娜絲》有一點點「偽」紀錄片的味道,刻意讓觀眾意識到導演就在鏡頭外。既是《唬爛三小》的延伸(《唬爛三小》是《同學麥娜絲》的創作原型),也說明這個故事之於導演,更為親近與私密(不像《大佛普拉斯》旁白的疏離)。
.
《同學麥娜絲》有很多有意思的設計。例如開場字幕的人名被硬生生截斷,片名叫「麥娜絲」,人名就「麥娜絲」(減半)。開場人名的呈現方式,也可以是主角們看待自己人生的方式,不上不下,沒有更好也沒有更壞,看不完整(生命剛到中年)卻又彷彿猜得到未來可能的走向(即便只有出現半截字,觀眾都猜得出是哪些字)。
.
「明天(銘添)你想上我嗎?」
「今天就想。」
.
另外,陳以文飾演的高委員和鄭宇彤飾演的委員助手瓦樂莉,之前就有在《大佛普拉斯》出現過,這兩個角色身邊的人都有個特點,笑裡藏刀,高來高去。《大佛普拉斯》酸上流階級的奢華糜爛,《同學麥娜絲》繼續挖苦上流社會話術的高雅與文藝(虛偽與攻擊),偷情可以用香濃醇咖啡暗示、嗆聲可以模仿三流電視劇的台詞外加一抹調味的法文來展現階級。有趣的是,電影裡的「官啊(委員、市長)」都在廁所喬事情,暗諷這些政客私下行事都是屎尿(排泄物),高級不到哪去。
.
此外,《同學麥娜絲》片中有三場夢境,添仔夢到自己在導戲、罐頭夢到AV男優加藤鷹親自授課、閉結夢見死去的「顧客」來紙糊店視察產品。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多少會呈現出人們潛意識裡的渴望。添仔在夢裡導戲的語氣很專業,但現實人生卻是對戲劇的專研不如罐頭深入,對客戶總是低聲下氣百般妥協。罐頭夢到加藤鷹,出於對外表的欠缺自信,希望加藤鷹的「金手指」可以讓他成為萬人迷(或讓自己心儀的校花刮目相看)。至於單純善良的閉結,現實生活講話結巴,到了夢裡說話立刻變得流利,暗示閉結在另個世界,或許才會如魚得水。
.
一部電影能否引起觀眾的共鳴,除了各種好玩的元素大集合外(《同學麥娜絲》幾乎每五分鐘一個哏,有時候覺得太有趣太好玩,有時候又會覺得這些創意有點喧賓奪主),也跟電影的「角色」有關。《同學麥娜絲》的「角色」鮮明有趣:添仔是懂得把握機會的人,從他幫市長拍廣告時,頻頻恭維與拍馬屁的模樣,我們大概猜得出來這人的身段能屈能伸,懂得扮豬吃老虎。當機會送上門,添仔自然不會放過,一開始說自己會「傾聽」(聽話),後來接手「導戲」變成「明天/銘添會更好」,把每個場子都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添仔這角色寫得好,在於他從頭到尾沒有翻臉不認人,就算取得更多的權力,依然繼續跟高委員合作。他在造勢場合上說「傾聽」(高委員的意見),高委員則是疾呼「明天會更好」(添仔的意見),暗示兩人即便內心互有疙瘩,卻也懂得給彼此留後路不製造更多的敵人。老同學看添仔,覺得他自私與無情,#但添仔不過是想把自己的人生導成一部賺大錢的賣座電影罷了。
.
「大家都知道你能力很好,但你的能力好到讓人難堪。」
.
電風跟添仔是個對立面,電風能力好,添仔會做人。能力好的人在職場上會被嫉妒與紅眼,懂得拍馬屁的人則是步步高升。電風有個停車位,窄窄的,停一台車勉強剛剛好。那個停車位就像電風的人生寫照,過得去但手腳施展不開。電風就跟大部份的人沒什麼兩樣,年輕時候有很多抱負與憧憬,可惜原則太多或是不懂做人,機會被他人給一一搶走。電風的主管跟他是老同學。主管的名字叫「梅益源」,聽起來像是「沒一元」,年輕時同學們給他取了個「五角」的綽號。多年過去,五角早已不是五角,但電風依然是電風,轉來轉去嗡嗡吹,沒能變成冷氣,繼續過著平淡(又有些焦慮與心有不甘)的生活。
.
#底下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
.
.
.
「仙女下凡,一切都會被打回原形,失去了距離,也就失去了美感。」
.
罐頭在戶政事務所工作,探訪不同階級的人。某次查戶口時,發現學生時代暗戀的校花如今是性工作者。罐頭想要跟校花求愛,但又對自己外貌沒有信心而不敢追求,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向對方告白,卻在關鍵時刻落荒而逃。逃離現場的罐頭在大馬路上哭成淚人兒,他的淚水是明白兒時閃閃發光的人,如今變得跟他一樣黯淡。生活不只折磨了自己,也折磨了他的女神。麥娜絲象徵罐頭對美好生活的想像,如果連這分嚮往都變得黯淡,那人生還能怎麼過下去?
.
話說,《同學麥娜絲》有一場戲對我來說實在有夠曖昧,罐頭在夢中與麥娜絲發生關係,夢醒後,見到加藤鷹前來拜訪他(夢中夢),並且親自授課,讓罐頭學會「金手指」的奧秘。罐頭在電影裡有一直表現出對校花的愛戀,甚至做了春夢,但他和麥娜絲在現實生活並沒有發生任何親密關係,加上罐頭開場未久就在三溫暖自殺未遂、他在夢裡被加藤鷹教導(玩弄)他「握緊」的手心,對方還因此手部高潮...害我忍不住猜想:#罐頭是深櫃同志嗎?#他的夢境其實不是在意淫校花而是加藤鷹?!
.
四個主角最討喜的人物莫過於閉結了,一個單純善良的好人。電影開場有陰陽眼的閉結看到「老李」(陰間使者)一幕,觀眾大概就猜到他可能的結局。只是結局一刻真的來臨時,我還是有點感傷。閉結這個角色讓會我想起《大佛普拉斯》的肚財。黃信堯導演在這兩個角色身上都投注了大量的溫柔,他讓肚財吃飽飽了才上路(加菜的雞腿),也讓閉結找到幸福(可依靠的對象)才上路。閉結這個角色的體貼,在於他橫跨生死兩界,為生者付出(阿嬤與同學)也為死者付出。這個世界因為有閉結的存在而變得更美好一些。
.
講到這不得不提本片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王彩樺飾演的阿月。她和閉結的愛非常動人,閉結想什麼她都懂,#語言有時候會騙人但心裡的話最是真實。阿月從跟閉結認識的第一天起,就不是在看對方的外貌(或身家財富),而是內在的靈魂。導演安排阿月這個角色,不只是讓閉結在生命的尾聲體驗幸福的滋味,更是因為阿月的存在讓他的枉死得以瞑目(阿嬤有人可以幫忙照顧)。
.
《同學麥娜絲》之於我的缺點:我不太喜歡片中幾場性愛畫面,總覺得有拖慢電影的節奏、#我也不那麼喜歡影片過度依賴旁白才能把概念說得清楚,例如片尾的房地產風格廣告,導演若沒有解釋,我可能會猜不出它所代表的意義。矛盾的是,儘管覺得旁白有點講太多講太仔細,但我又很愛黃信堯導演的聲線與口條(目前還沒聽膩),大部分時間仍會被導演生動的旁白勾起或笑或哭的情緒。
.
另外,我很喜歡《同學麥娜絲》的結局,黃信堯導演特地在結尾入鏡(從鏡頭後方跑出來踹添仔),既是讓電影有「實感」(讓我想起《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成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卻也更凸顯影片的「假」(畢竟都是熟悉的演員演出)。黃信堯導演踹添仔這場戲也讓我想起《海角七號》開場的「去你媽的台北」,帶有怒氣,彷彿兩部影片的導演都透過戲劇來宣洩他們對某些人或某些事的不滿。
.
如果電影裡的麥娜絲代表的是生命的美好想像,那麼添仔代表的便是成人世界的「現實」。《同學麥娜絲》片尾,導演與電風等人對添仔一陣拳打腳踢,不是因為添仔跑去選立委,而是感嘆老同學已經徹底變得「現實」。只是這樣大快人心的情節通常只會存在電影中,電影外的現實世界,人們常常無力抵抗看不順眼的人與事,只能把苦往肚裡吞,無奈地承認(接受)不懂做人不懂拍馬屁欠缺才華或機運的自己,不過是一隻飛不起來的雞。
.
最後,今年金馬獎的男配角入圍提名作品中,我只剩下張少懷的《腿》還沒看,單就《同學麥娜絲》的納豆和鄭人碩、《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戴立忍和《無聲》的金玄彬比較,我個人比較偏愛戴立忍和金玄彬,前者戲份少但戲感足,後者角色戲劇性強,很有渲染力。至於納豆和鄭人碩不會不好,可惜《同學麥娜絲》的四個角色表現平均,沒有誰特別突出與搶眼(施名帥和劉冠廷的演出也是同等精彩),少了讓人更驚豔的力道。
非繼續性工作意思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的名字。》助興片: 新海誠與宮崎駿3大厲害之處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歡迎大家收睇Ernest DoCRAZY,早陣子《你的名字。》的影評片超越5000likes,多謝咁多位觀眾支持!今日就找數為大家送上助興片講下新海誠和宮崎駿兩位大師的不同。(URH!)日本動畫界新晉大師新海誠嘅《你的名字。》大獲好評,在全世界大賣,有些人叫他「新宮崎駿」我不明白,他是新宮崎駿,咁新海誠呢?是否原本有個人叫海誠,所以他叫新海誠,你搞到我好亂呀!其實我想說新海誠和宮崎駿的作品根本截然不同,新海誠不能取代宮崎駿,反之亦然。今次的突破5000likes助興片主題就是要探討新海誠和宮崎駿動畫裡各人的特色。兩位大師的動畫都各有千秋,極具個人色彩。講多無謂,食多有點濟,去片!
1. 個人背景
新海誠是文學系畢業,酷愛村上春樹,所以他對文字的敏感度很高,會常用獨白交代主角的心理變化,每一個畫面都頗有書卷味,尤其在一些遠鏡的風景畫面,就儼如文學作品的篇章,即使抽繪風景都能用上細膩的筆跡形容,例如這個畫面如果是一篇文學作品的話:那天的黃昏是我看過最美的,只有在山腰位置向湖泊望出才能看到,泛紅的夕陽把依稀的霧微微照散,令湖面中心映照著波光粼粼的粉紅色光,山下的樹林仍少有地被霧氣圍繞,致使當時的樹叢仿要跟湖邊連為一體似的。新海誠的作品有很多場景建構都極具渲染力,所以作品特別富有文學氣息,而除了電影他還會出版小說以顯他對文字的忠愛。而宮崎駿比新海誠年長30年,出身也大不同,1941年出生的他經歷過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時期,令他的作品會有反戰、環保和自強等觀念,大學讀政治經濟系更令他的世界觀擴大,由於大學還沒有漫畫社,因此加入了兒童文學社,並編導了幾套人偶劇。因此宮崎駿的作品往往也能令小朋友看得賞心悅目,如果新海誠的作品接近文學小說;宮崎駿就會是歷奇小說,他喜歡用角色之間的對話去推進劇情再以劇情的象徵物帶出所隱喻的道理。
2. 作畫
因為新海誠不是一個做動畫出身,爸爸是做建築企業的社長。大學主修文學的他選擇不繼承家業,在從未正式修讀美術課程的情況下做自己喜歡的動畫,一開始筆下的主角樣貌和肌肉線條都較簡單,但每一幅構圖都畫得非常仔細,非常擅長利用光線和陰影畫構圖,「黃昏」是其作畫的主要元素;宮崎駿的作畫則多以藍天白雲為主,背景即使在虛幻國度都富有大自然色彩,他筆下角色的特徵非常鮮明,例如天空之城女主角的孖辮、魔女宅急便頭巾的蝴蝶結和幽靈公主的紋身等等,顯得他擅長形象化角色和仔細刻畫角色及物件的動作,所以宮崎駿的作品多數都是動感較強。
3. 主題 - 現實與虛幻
新海誠與宮崎駿作品其中一個最大分別就是兩者創作不同的主題。新愛誠多以愛情為主題,創作出不同關於距離的現實殘酷故事,題材比較寫實。有人就新海誠的作品是由距離說愛情,星之聲是時間的距離。追逐繁星的孩子是生與死的距離。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是心之間的距離。秒速五厘米是實際的距離。言葉之庭是年齡的距離。你的名字是超次元的距離;宮崎駿則慣常建立虛幻國度,通常會在天馬行空的世界中畫出新穎的角色與物件來比喻現實不同的情況。
4. 世界觀與想像空間
新海誠曾說自己只是一個用動畫去細說愛情故事的人。他筆下的愛情都有只差一點點的感嘆、似有還無的感動,他會利用不同的元素例如「火車」、「平行時空」等去影像化愛情的距離。新海誠的作品是不太適合兒童觀看,故事通常都說述成年人對愛情的慨嘆,小朋友觀看可能會覺得偏悶或未有足夠的經歷去理解故事中的對現實社會的映照。更加有些畫面是兒童不宜!(笑)至於宮崎駿的作品厲害之處就是能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有不同的體會,小時候看會因為劇情和卡通覺得種種歷奇很刺激有趣,長大了會看出作品更深層的象徵意味。擅長使用這種隱喻手法說故事的宮崎駿,本身非常關心社會議題,以千與千尋為例,風俗產業(風月產業)是日本最受爭議的議題之一,片中女主角千尋工作的「湯屋」在日本也有妓院的意思,而千尋在「湯屋」的工作就是「湯女」,更有影射在妓院服務男性的性工作者,而片中「無臉男」給千尋很多金錢代表想「擁有她」,所以故事有在隱喻孩童出現在風月環境的問題,千尋就是一個想盡辦法逃離火坑的自強少女。宮崎駿的電影除了有愛情元素之外,還帶出這個世界不同的問題,逼觀眾反思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價值,故事看似淺白但當中層次其實相當深厚。
所以結論是人比人,比死人,兩位大師各有特色和值得被欣賞的地方,大家繼續用欣賞的心去看電影就可以了。
(露面)喺呢度想同大家講見到我個樣唔好覺得驚訝,因為喺呢條片之後我會拍返多點露面片,同埋都藉此和大家宣布我將會在下年去日本留學一年,當然去到會繼續拍片,所以想在去之前拍多一點露面片熱下身。如果你睇到呢度真係好多謝你,而喺呢個時候我想同各位觀眾講聲多謝,呢排少出片係因為我又再次反思自己點先可以令我個channel好睇啲,而我覺得我呢半年能夠做到而家就來有3萬訂閱我真係好感謝每一位禁訂閱嘅觀眾,我咁長氣係因為我覺得喺我嘅生命入面有好多好支持我嘅人,而我走到每一個新階段都全靠有呢班人支持,我會好感謝所有支持我嘅人,今次咁感性因為我覺得無觀眾,唔會有咁嘅成績。之後嘅每一條片片尾我都會感謝你地每一位,做人應該要飲水思源,不應自滿,多謝所有睇過Ernest DoCRAZY嘅觀眾!我們下次見,Love you all!
如果你鐘意我啲片,記得like我fb同follow我ig同埋訂閱我啦!88
你的名字+明顯卻不容易注意到的彩蛋?!
https://youtu.be/WcvvrLzpY9g
【你的名字。】不為人知的刪減情節大整理
https://youtu.be/xQfysVPkoVY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時間線及劇情解析、象徵意義
https://youtu.be/6enmLc4gGSc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