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譜分享⭐ 免擀麵皮傳統蛋餅皮 ]
我最愛的早餐就是蛋餅,前陣子發現了不需要擀麵皮的蛋餅皮做法,覺得非常開心!做起來真的很快,比到早餐店來回買蛋餅還要更快!嘗試了幾次不同的比例以後決定來跟大家分享這個食譜~~~
🥚材料🍳
中筋麵粉20公克
低筋麵粉20公克
青蔥 適量
水 60mL
雞蛋 1個
植物油 1茶匙
⭐做法⭐
1. 青蔥洗劑後切成蔥花備用,喜歡蔥就多加一點,不喜歡就少放一點(廢話)。
2. 中筋麵粉加上低筋麵粉放入打蛋盆中,倒入水,用打蛋器攪拌均勻,接著加入蔥花再攪拌均勻。
3. 熱油,倒入麵糊,煎至底面呈現金黃色後翻面,煎至兩面皆呈現金黃色後即可起鍋備用。
4. 雞蛋打不打散皆可,放入鍋中,並押上蛋餅皮,煎至雞蛋熟透即可。
🌱營養成分🌱(使用食物代換表計算)
碳水化合物31公克、蛋白質11.2公克、脂質10公克
熱量 258.8大卡
❤️實作多次的小心得分享❤️
1. 我參考的原始食譜是全部用中筋麵粉,中筋麵粉的蛋白質比低筋麵粉高,吃起來也會比較粘,其實也沒有不好吃,但因為我更喜歡脆一點的口感所以改成一半一半,其實我也試過低筋麵粉跟中筋麵粉3:1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2. 原始參考的食譜中水加得比較少,但水少的話麵糊很稠,倒入鍋中的時候麵糊就不容易攤平散開,所以我自己向上調整了水量。
3. 40公克麵粉相當於半碗飯,其實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來增減(一般薄的蛋餅皮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比這個還要再低)。這個食譜煎出來的蛋餅比較像傳統厚蛋餅,餅皮厚實而且有彈性,如果喜歡吃乾乾脆脆的可能就會覺得比較不習慣了😆
#食譜分享 #營養麵包 #歡迎分享 #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食物代換表 計算 在 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膳食纖維怎麼吃才夠?🌱 ]
前不久在診所碰到一個年輕漂亮的護理師問我:
"聽說妳是營養師,想請問怎麼吃才比較不會便秘?"
我:"妳每天有吃足夠的蔬菜水果、喝足夠的水嗎?"
護理師:"我住外面,沒辦法自己煮,蔬果很難吃得夠..."
我:"租屋處沒有廚房是吧?那有電鍋嗎?"
護理師:"有。"
我:"蔬菜到超市買回家洗一洗,用電鍋蒸就可以吃啦!"
護理師:"(面有難色)"
我:"水果現在便利超商也買得到,很方便喔!"
護理師:"(持續面有難色)我之前有喝我們診所出的蔬果飲!"
我:"喔!?那有效嗎?"
護理師:"一開始有效,後來就沒效了。"
我:"...............................還是從日常飲食做起吧!"
🌱🌱🌱膳食纖維的功能🌱🌱🌱
膳食纖維最廣為所知的功能無疑為幫助腸道蠕動,
非水溶性纖維可以緩解便秘;水溶性纖維可以緩解腹瀉。
但是其實膳食纖維還有其他很多的功能,
包括:調節膽固醇、調節血糖、調節腸道微生物群、調節體重及飽足感、抗癌等等。
☘️☘️☘️每天要攝取多少膳食纖維?☘️☘️☘️
以往行政院衛生署建議國人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為每天25~35公克,
2018年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07年修訂版草案則將建議量擬定為:
👨🦰男性:每日26~38公克
👩🦰女性:每日20~29公克。
🌟🌟🌟表格怎麼看?🌟🌟🌟
先解釋一下圖片中的表格要怎麼看~
我不是單純以每100公克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做比較,
而是換算為同樣"份量"的食物所能吃到的膳食纖維含量,
除此之外不同種類食物之間也不互相比較。
如果只是用每100公克的重量做比較,
堅果種子類的膳食纖維含量會顯得比蔬菜多很多,
但100公克蔬菜只有25大卡,堅果類則高達500大卡以上。
再舉個例子,全榖雜糧類的含水量很低,
像米、麥片、紅豆、綠豆都偏向於乾貨,
蔬菜類及水果類的水含量很高,
所以將不同種類的食物互相比較沒有太大意義。
同樣"份量"指的是熱量與營養素相當的食物分量。
全榖雜糧類我是以每"2份"的份量來列表比較;
(原因很私心😆 只是因為我目前吃減糖飲食,每餐是吃2份全榖雜糧類,約等於半碗飯或一碗麵)
其餘三種食物種類則是以"1份"食物的份量來列表。
大部分食物的份量都是參考2019年食物代換表來計算。
(食物代換表中沒有的食材我是另外計算)
蔬菜類在圖片中只有放前50名,
後49名的排序表格補在留言區。
每一種類的表格在每一張圖片的文字區都有解釋,
建議看清楚解釋會比較容易理解唷!
♥♥♥膳食纖維要怎麼吃得夠?♥♥♥
從表格中不難看出,就算每天做到蔬果五七九,
膳食纖維也不一定攝取得足夠。
其實除了蔬菜與水果以外,
雜糧類以及堅果種子也是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
因此,每天攝取的澱粉建議至少有1/3來自於雜糧類、
另外,每天攝取1-2份堅果種子類,
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達到膳食纖維的建議攝取量囉!
(提醒:堅果種子類是用來"取代"油脂類而不是"外加")
這篇真的花了好久時間整理,弄得我老眼昏花🤪,
希望麵粉們會喜歡囉!
#膳食纖維 #蔬菜水果 #全榖雜糧 #堅果種子
#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歡迎粉絲分享
食物代換表 計算 在 Peggy減肥後の新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學會推估卡路里
協助學員管理體重,飲食和卡路里的攝取是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前幾年開始進修健康管理相關課程,其中包含基礎營養概念,打開了營養知識的大門,整理出我自己的推估熱量的學習與經驗跟大家分享
1、一定要知道三大巨量營養的熱量,蛋白質1公克4大卡、碳水化合物1公克4大卡、脂肪1公克9大卡
2、可以到衛福部網站找到食物代換表,裡頭有常見食物的熱量表
3、網路很方便,不管是google大神或是各種減肥APP都可以參考
4、常常自己練習推算,後續用食物克數機或是資訊查證,來驗算推估出來的數據是否誤差小
⚠️卡路里只是參考值,實際能達到減重目標還需要有其他要素,例如:睡眠、壓力、水分攝取⋯。
✨喜歡圖文歡迎追蹤/收藏✨
——————————————
IG➡️ u2566u
FB➡️ #peggy減肥後の新生活
教練課程預約/體重諮詢:
https://linktr.ee/u2566u
——————————————
#卡路里 #熱量 #卡路里控制 #熱量計算 #減肥要有策略 #飲食控制 #熱量估算 #卡路里計算 #食物代換 #減肥知識 #減重瘦身 #减肥瘦身 #健康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