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寫】那些年,我們一起唬爛的孝道故事 //鄭雋立
.
不久前迪士尼新版《花木蘭》「超譯孝道」導致華語圈譁然,東方主義式的謬誤想必大家都心有餘悸。這幾天FB則流傳某廟宇的驚悚雕刻照,內容是《二十四孝》「#郭巨埋兒奉母」的駭人情境,勾起不少人對說教式 #愚孝 的恐懼。
.
■ #二十四孝的虛構性
.
該故事起源本身就有爭議,一般認為源自晉朝《搜神記》,而元代.郭居敬或其門人在《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可能為道德訓誡而刻意誇大敘事,要不是神蹟般地「挖到黃金一釜」,郭巨就要葬送妻子懷胎十月忍痛妊娠的骨肉。
.
民初文人魯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直言不諱道出寓言的虛妄與荒謬:「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麼,該埋的不正是我麼?」偏偏我國初等教育通常默許這些文本進入校園,包含佛道教與基督宗教的各種「神話」,作為「#德性教育」的素材對兒少進行道德需索。再對照這個故事與《聖經.創世紀》「獻祭以撒」的神似,不免聯想到它們背後通用的潛文本:#家父長權威對個人的壓迫。
.
■ #為什麼我們應該質疑教化故事
.
《荀子.子道》『魯哀公』一段孔子就嚴厲批判,#盲目順從不能視為孝道,且文言文被誤讀成格言使用、忽略脈絡及互文關係(例:父慈子孝),有時甚至會被曲解成上位者便於教化治理的詮釋。古代沒有學術倫理機制,文本遭竄改者甚多,類案便有現代學界普遍視為偽經的《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陳昭利(2001)認為這是假託譯經家「鳩摩羅什」之名灌輸 #封建思想,完全偏離原典鼓勵與父母同皈依三寶、持戒布施的初衷。
.
此外,張錫勤(2006)提出,各種忠、孝、貞、潔…等愚德行為體現了宋元明清的封建道德日趨嚴酷,證實 #傳統政權以威逼利誘驅使國人行孝,正是魯迅筆下的「禮教喫人」。
.
■ #孝道寓言初衷可能為反抗棄老惡俗
.
西蒙波娃《論老年》提到北海道原住民愛奴人在被大和民族同化前,有著不光彩的棄老惡俗,這是因為早年漁獵社會在環境嚴寒、資源匱乏下為求生存不得不採取的手段。而各地生活在嚴寒酷暑等惡劣環境裡的古老民族,如愛斯基摩與印地安人也都有類似狀況。有些因無暇照料而厭棄老者,也有長輩在嚴寒中捨身離群避免拖累兒孫。波娃寫道:「#年紀是張王牌但比不上能力來得重要。」
◆見圖一:
.
在華人的傳統教育,孝道作為美德典範被大肆歌頌,很有可能是為了撫平或教化庶民審視先民在惡劣環境下的棄老惡俗。但郭居敬之流滿懷善意的「孝子」恐怕沒料到,在物質充足、理盲當道的社會,孝道寓言竟變成氾濫成災的說教圖文,成為守舊人士施行世代剝削、貶低年輕族群的工具,一種「#博愛座式的惡俗」,是的,善意鋪成的道路也能通往地獄。
.
■ #互相體諒才是孝道的真諦
.
日本作家深澤七郎兩度被翻拍成電影的小說《#楢山節考》,便描述了古代信濃國(今長野縣)的棄老傳說,古代當地因為飢寒交迫,必須將年過70的長者揹上深山任其自生自滅,電影版赤裸裸呈現了連吃穿都有問題,更遑論道德禮教的淒涼。而主角的萬般不捨、母親連離別前都不忘為兒子著想的慈愛令人動容。1983年的電影版在國際讚譽不斷,更獲頒坎城影展金棕梠獎殊榮。
.
1990年代盛行的「野牛圖書」翻譯故事書系列也收錄過其改編。童書版增加了幾段動人的改寫:兒子暗自往返深山奉養母親,更因為母親暗中用機智解決統治者的刁難,打動村人,終究破除了棄老的迂腐規則。
◆見圖二:
|
■ #延伸閱讀
.
◆李長潔:迪士尼《花木蘭》新版與孝道迷思: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564544903733129
◆鄭雋立:康乃馨與母親節起源: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460352190819068
|
■ #參考文獻
.
魯迅(1979)〈二十四孝圖〉《朝花夕拾》(插圖本),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原典為1928年付梓成書)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著,邱瑞鑾譯 (2020)《論老年》,台北市:漫遊者文化
陳昭利(2001)〈『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民90.03,頁169-195
張錫勤(2006)〈論宋元明清時代的愚忠、愚孝、愚貞、愚節〉《道德与文明》2006年 第2期 ,頁20-2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黃金 時代 謬誤」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否認痛苦的現在。這種否認叫做黃金時代思維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黃金時代謬誤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黃金時代謬誤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黃金時代意思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黃金時代意思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的評價
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信教養,從相信自己開始──只有你最清楚怎麼做對孩子最好。
與孩子溝通未來志願,總是以鬧翻收場?
尊重孩子想走與你預期不同的路,同時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找到熱情之前,一定有混亂、繞遠路的時期,重點是孩子「有在做事」。
孩子的作業,後來都變成家長之間的較勁?
練習把手放開,讓孩子引路。幫孩子做太多,孩子長大反而會害怕自己做決定。
訓練獨立,也是在培養耐挫力,寧可孩子趁早體驗失敗、也趁早把膽子練大。
孩子不會處理情緒、不知道如何跟人相處,怎麼辦?
把親子關係變成合作關係,讓孩子參與更多決定,在家就在學習合力解決問題。
鬧情緒、黏手機、難改壞習慣,都不能只有改孩子,爸媽一起改變才有效。
孩子除了功課以外的事物都不關心,也不太願意分享、表達感謝?
成績很重要,但同理心才真正能幫助孩子在求學與工作上成功。
在最自戀卻也最不快樂的時代,教孩子從付出中找到意義與成就感。
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我們無法確保孩子做足萬全準備,
父母可以做的,是為孩子建立核心價值觀,
無論遇到什麼挑戰,孩子都能相信自己有辦法克服。
取自《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
各位朋友,晚安:
身教最難,所以不少家長著重在「說教」。因為說教對家長比較輕鬆,要求孩子改變就可以。
可惜,說教的效果不好!
其實,很多人都會說,自己是第一次當父母,想要為自己的作為合理化。可是,也就停在這邊了,只有合理化,只剩合理化。
因為自覺很難,一個沒甚麼自覺的人,本來就不好說要調整甚麼。這也不是他們願意的,只是孩子便有苦頭吃了。
覺察是有深度的,我到今天還一直感覺,覺察似乎沒有底部。
作者提到她之前有一個習慣,是「生病時不洗澡」,後來被女兒挑戰之後,才開始改變。而這個習慣,從作者的爸爸就開始,但不知不覺地執行了好多年之後,才在孩子的眼中看到這個慣性的荒謬。
「我希望早上對你更有耐心。你能不能幫我想一想,我應該先注意什麼?」
在直播的時候,我特別提到了這一句。這不只是一種謙虛的表現,這樣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也重視自己的成長。
一個願意面對自己困難的人,進步是飛快的!如此,父母對自己能更有信心,也能帶動孩子的自信。
祝願您,善用孩子為鏡,找到未來成長的方向!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052620218474544/
……………………………………………………………..
我不是完美榜樣怎麼辦? 沒關係,沒有人是
【文/ 艾絲特•沃西基】
每個人都有缺點。你可能已經辨認出需要改變的行為了。也許你容易被小事惹惱, 常常發不必要的脾氣。與其感到愧疚或挫敗,不如這樣想:其實你也是孩子最好的模範。因為「改變的過程」是影響極大的一課,孩子在完美的父母身上學不到(當然沒有父母是完美的),從一再重複壞習慣的父母親身上也學不到。我們的運氣很好,擁有這個黃金機會,可以拿自己當範例,教孩子成為更好的人。這很不容易,改變恐怕不會一夕成功,可能要花上好幾個月。但假以時間和耐心,凡事都有可能。孩子看到你努力嘗試平息怒火,會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抱持行為可以改變的觀念,然後讓孩子看見你正在為改變努力,並且尋求他們的協助,就能向孩子證明改變真的是可行的。
坊間有各種理論和方法,但父母尋求改變大致上有三個原則:
#有發現,而且願意改變。
尋求任何改變,第一步都是自我覺察。我們必須先檢討問題出在哪裡,才有辦法解決問題。靜下來,仔細分析出問題的行為。你為什麼會做這件事? 是不是多半出自於無意識? 是不是承襲自父母? 還是因為碰到教養這件事,你心中感到焦慮或不安? 不論原因為何,盡量從中學習。認出長期以來僵化的習慣,然後放手別再懊惱。寬恕自己。你會省去很多時間和痛苦。
我還記得當初向自己承認養育女兒犯過的錯(我犯了很多錯)有多困難。我並非一直是心目中理想的母親。我不只一次大發雷霆,用錯誤方式處罰女兒。我也曾經徹底失去耐心。但每個人都難免如此。我後來意識到,這種行為是代代相承的。一旦察覺想改變的行為,我就發誓要改。我相信自己。我從承認錯誤、尋求孩子的原諒做起(就像那次偷看珍妮的日記)。我們身為父母也得不斷學習,只要還活著一天,誰都不曾停止學習。只要下定決心,我們就能改變。我們永遠能變得更好。想想你的孩子對你來說多重要,他們值得你努力。
#認清目標,與孩子分享目標。
一次只改變一件事就好。建議可以先從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行為做起。可能是每天早上兒子穿衣服準備上學時,需要多點耐心。可能是你必須開始運動,讓女兒看見養成健康習慣的效果。或者你希望修補與自己母親的關係,藉此教導孩子原諒。不論目標是什麼,決定以後就與孩子分享。你可以說:「我希望早上對你更有耐心。你能不能幫我想一想,我應該先注意什麼?」這麼做會讓你表現出脆弱的一面,以及你真的在乎,也會引起孩子的重視。
孩子藉此機會可以看見,爸媽也是人,有希望與夢想,也有失敗和不完美。大多數孩子都會希望幫助父母。安妮的女兒蘇菲才七歲,但總會提出很好的見解。她會說:「媽咪,你可以放心把多點事情交給我跟朋友自己做。」或是「小孩子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你只要讓他們去做就好了。」向孩子解釋,每個人都會努力想做得更好,爸媽也一樣。也向孩子說明,你為什麼想改變。你想讓孩子看到什麼,你想給予孩子哪些啟發? 為什麼這對你很重要? 為什麼從這個目標做起? 為什麼決定現在開始?
#尋找解決之道時,保有彈性。
你已經下定決心改變,但這次又控制不住對兒子發火了。你工作忙,下班晚了,沒能遵守承諾跟女兒去慢跑。與母親的關係比你預期中更棘手。沒關係,改變行為和很多事一樣,很可能不會第一次就成功。這並不代表就要放棄目標。成年人想改變行為和寫作很像。我們得先寫出第一份草稿,大概知道想說些什麼以後,再一遍一遍修改,找到通順的句子,揪出邏輯謬誤。不要期待一出手就完美,你會感覺思緒清晰得多。堅守目標,但做法保有彈性。起初的策略可能行不通。為什麼行不通? 受到哪些原因阻礙? 可以如何修正、繼續前進? 有沒有沒想到的新辦法? 孩子能協助你分析問題嗎? 孩子能不能參與這個過程? 也許上學前一晚,你可以請兒子先決定明天想穿的衣服,或是當他耽誤了幾分鐘時,請他提醒你深呼吸。別怕徵求孩子的協助與支持。這麼做反而能讓孩子知道,改變需要多大的決心。也別忘了把自己的進步記錄下來,之後才能回顧你實現了多大的改變。文字紀錄有助於保持動力和決心,書寫也能激發創意,為計畫提供更多聰明的方法。
.
以上文字取自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博客來獨家版):全球都在學的矽谷教養法,幫孩子配備未來最重要的人生實力
https://lihi1.com/pjatE/fb0801
天下讀者俱樂部
🌿艾絲特•沃西基接受《親子天下》獨家專訪紀要就濃縮在這篇
>> https://lihi1.com/jAfcp/fb0801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神父的鹽
「其次,刻意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他認為228事件是『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省籍對立剝削.他表示,1947年228事件爆發,當年國民黨接收台灣,外省人壟斷了所有的權位.果若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他的父親怎能有此機會擔任官派首長?」
「陳建仁的這場演講,刻意偽裝家族是228事件受難者、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隱滿家族豐厚成長背景,以及誇張了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而刻意不論政府在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這場謬誤不實的演講,不但扭曲了228事件及威權時代的真相,也彰顯一個知識分子袒護當權者的墮落,更著實豎立蔡政府的新威權.」
這什麼墮落文章?提及事實叫做操弄族群對立?要戰陳建仁祖宗八代就算了,順道扭曲二二八真相?
二二八本來就跟省籍衝突脫不了關係,國民政府來台就是實行殖民統治,「中國高官、逼台灣民」、「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這本來就是事實,說是實行殖民統治,怎麼會讓本省人位居高位?就算讓本省人當官,其動機為何?難道不是效法清廷以番制番,來個以台制台?這不就是過往外來獨裁皇權對於本土居民的高壓手段?不就是為了靖綏所以採取的統治方法?如同中國共產黨在人大安插的台灣省代表,藉以加強殖民統治與侵略他人的正當性?
難道說,港人林鄭擔任特首,就等於「中國政府沒有排斥香港人,重用香港人?」林鄭鎮壓反送中運動,是站在香港的人角度著想,還是站在中共的立場?林鄭的自主性有多少?能代表香港人嗎?她是當作樣板宣傳,還是讓香港人自己當家作主?我們可以用林鄭來合理化中共對香港的暴政嗎?可以用香港本土警察攻擊香港民眾,說明他的行動是自願的?他們樂意這麼做?可否將真兇中國政府下的明明白白的指令,扮演的角色徹底去除?香港人自己殺死自己?說中國政府制定的國安法是為了「護國、保港」?
如果不行,怎麼會拿陳建仁的父親當過官派首長,所以沒有「中國高官,逼台灣民」,沒有「追究台灣人民的政治忠誠,剝奪他們參與公職的權利?」
真敢摸著覽趴說,二二八「外省人沒有壟斷權位?」、「沒有中國高官逼台灣民」?
不如這麼說,要是陳的父親有所抵抗,或者說,拒絕擔任,違背黨國意志,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本土人士擔任國民黨的官,就不會面臨到黨國的壓迫?
難道要效法李敖的說法,因為有少數外省人被毆擊,所以變成「臺灣從光復 以後,從日本人手裏,我們中國重新把它拿回來以後所發生的一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一個嚴重的衝突」、「台灣人殺外省人」、「軍人並不知道誰該殺誰不該殺,有一些臺灣的人,張三跟李四的不對,張三就鼓動軍隊去殺李四,所以嚴格的說起來,最後的殺來殺去的局面是臺灣人殺臺灣人」、「台灣人自己殺死自己」?
這是部分替代整體的謬誤.
按照李敖的說法,外省人被殺了十天,死了數萬,但警備總部紀載的的外省人死亡人數為52人,然後李敖說本省人死亡數字是炒作,所以把受害者的數字驟減,被波及的人數誇大,所以整體就變成「元凶是台灣皇民日本兵」?
這種被害者當成加害者,加害者變成被害人,國民黨無罪,蔣介石鎮壓暴民的黨國史觀,不就跟陳儀的記者會和黨國報紙專門強調外省人傷亡,遮蓋自己暴行無異?
迫害外省人的又是誰?不分本省外省一齊鎮壓的始作俑者又是誰?不就是外來殖民政權嗎?警備總部之下的忠義服務隊,在台灣實行反間工作,專門燒毀外省人商店、毆打外省人,利用黑道流氓在各地製造混亂、燒殺擄掠,製造派兵的藉口,這怎麼不提?所以忠義服務隊利用黑道或吸收台灣學生,滲透台灣民間,可以說成是讓本省人當官,「外省人沒有壟斷權位」?因為忠義服務隊隊長許德輝是本省人?林頂立這個「半山」是軍統裡的本省人?
誰收買他們的?誰指揮他們的?誰下達命令讓他們去殺害手無寸鐵的學生?
「柯遠芬引導監察委員兼監察院特派臺灣監察使楊亮功到圓山陸軍倉庫前面廣場,指遍倒在廣場上的數百具屍體說:這些就是昨晚進攻這個倉庫,被國軍擊斃的奸匪暴徒.楊亮功無言.後來楊亮功對他的跟隨人透露:倉庫附近並沒有戰鬥過的跡象,死者都是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又沒有攜帶武器……這數百名十八、九歲的中學生,就是昨晚在市內各派出所維持治安,而機槍步槍齊響以前,被憲警,林頂立的『行動隊』和許德輝的『忠義服務隊』所拘捕、押到圓山倉庫前面廣場,被國軍擊斃的.」
誰使百姓為了自保互相舉報?誰用利益誘惑他們讓他們互相殘殺?
警備總部接收了西本願寺,以「整理情報」、「收集情報」之名,進行逮捕、監禁、拷問之實,結果把外省人歐陽可亮給捉進去,稱他為「34號」.
「一種叫做『跪鐵鍊』的拷問,是教犯人坐上鐵鍊,讓鐵鍊的凹凸不平,叫人疼痛不已.還有一種『踏木桿』,教人跨坐到一根削尖的木材上,然後由二個人用力從肩膀下壓,屁股嵌入木桿,痛的連尿都會閃出來.也有人陰莖被通電流,因而喪失生殖能力。聽說在詢問室的隔壁,一些被判死判的囚犯還被用來練習空手道呢.甚至曾經謠傳,死去的人的鬼魂經常出現.」
「他們說我和台灣共產黨的林樑材同謀造反,無論如何,都不能教我心服口服.我抵死抗辯.於是,他們從另一個角度詰問我:『不然,你清楚地交代你的經歷.』」
「我父親是外交官,我在北京出生,到國外留學過一段時間.回國後,任教於各大學」.
歐陽可亮在獄中,和其他獄友相識,旁邊有一人和他搭話,
「我叫王育霖,是建國中學的老師,也擔任『民報』的法律顧問。我有個弟弟在台南.如果你可以離開這裡的話,能不能請你告訴他,我最後被關在西本願寺的事.」
「沒問題,我叫歐陽可亮.我們大概沒救了吧?不過,像你說的,我也要拜託你,如果是你離開這裡的話,請把我的事情轉告大同的林挺生.」
「林挺生,他是早我一年的高中學長.」
「我不記得王育霖到西本願寺是十四日或十五日,不過確定是比我晚進去的.他什麼時候死的,我也不知道.到我離開西本願寺的三月底為止,他應該都還活著的.」
歐陽可亮不久就被釋放,他的太太向上海的吳元黎告急,吳元黎再向南京的父親吳鼎昌求援.吳鼎昌便直接打電話給陳儀,要求他「不要殺歐陽可亮.」
但是其他同在獄中的人,可就沒那麼幸運.
歐陽可亮出獄了以後,又被姚虎臣勒索,即是當初關押他的警備總部第二處處長,他身兼三個職位,訓練總隊長和綠島集中營主任,專門懲戒流氓,本身的行為卻跟流氓沒兩樣-甚至比流氓還惡劣,他把放出去的人又捉了回來,向他們勒索贖金.
和歐陽可亮一同被姚邀請的,還有林挺生、林子畏,林子畏是「全民日報」的社長,批評陳儀被威脅,於是將全民日報頂讓給林頂立.
「你們都是台灣有名的大企業家-」
姚虎臣說,
「和你們比起來,我不過是一介武夫.台灣呢,比我想像的還難治理,而且物價又貴.只靠陸軍少將的薪水,不容易生活的喲.」
「所以,要和你們打個商量,」、「能不能請你們各別寫張借據給我?」
我們四人互相看來看去.
「借據?是說我們向姚處長借了什麼東西嗎?」林挺生問,
「沒錯,中國的作風是以黃金幾兩計算的.物價波動這麼厲害,金錢是會貶值的.」
於是被關押出來的人們,又紛紛被勒索黃金,簽下借據,可謂將一條牛剝兩層皮,歐陽可亮被迫要繳交一百兩黃金,其他人兩百兩.
「這話真是欺人太甚.不正面向我們勒索,變成是我們償還向他告貸的債務,真是狡滑」
書中如此形容,
在這個勒索完成後,姚心滿意足地找來樂隊唱戲,聲音太大,驚動了隔壁的台灣仕紳劉明,他不認識姚虎城,卻認識歐陽等人,他不知道他們正被這群「阿山兵」綁架著.
「像這樣咚鏘吵雜,一點也不像你們的樣子.隔壁的人根本無法談事情.我正在招待教育廳長許壽裳,討論成功大學昇格登記的重要事情.你們能不能安靜一點,拜託!」
姚虎臣聽了,勃然大怒,他跑去隔壁討面子,對著劉明吼「劉明,你知道有天,不知道有地嗎?知不知道我是誰?警總第二處處長姚虎臣,就是我.」
「聽好,明早十點之前,來中山堂給我謝罪,否則,給我小心你們兩人的狗命!」
最後,劉只好找歐陽、林幫忙說情,諷刺的是,這兩人也是被威脅的對象.
姚在中山堂羞辱了劉一番,稱看在歐陽、林的面子上,饒他一命.
「然而劉明並不就此平安無事.沒多久,不知因何罪名,他被警總逮捕,判了十年徒刑.此事報紙也曾刊登過,相信還有人記得吧?他一日不少地在砂石場整整服刑十年.
教育廳長許壽裳更可憐,竟被暗殺了.」
姚虎臣就是典型「中國高官、逼台灣民」、「外省人壟斷所有權位」的代表,他囂張跋扈的嘴臉,連同為外省人的教育廳長許壽裳都不放在眼裡,連歐陽可亮都能加以威脅,至於同為他眼中羔羊的人們,顯然也有差別待遇,至少在西本願寺被關押的本省人,不一定等得到打給陳儀的一通電話.
所以,若要將當時被迫服從的人們,或者被當作工具,有利用價值的本省人,為了自保而屈從,服務於外省權貴的仕紳階級,反而當作一種證明,稱陳建仁的父親擔任官派首長,所以「當年國民政府不但沒有排斥曾在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反而更加重用」,而把數百數千被殺台灣菁英當作不存在,這是去語境的謬誤,陳建仁的父親當然很幸運,他能生存下去,不代表國民政府屠殺壓迫,實行階級剝削的事情不存在.
接著將責任轉嫁到陳建仁身上,說他「操作省籍對立剝削意識、隱滿家族豐厚成長背景」,以及「誇張了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而刻意不論政府在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
這種就是黨國文宣看太多,才會產生的去語境的謬誤,維護真兇,合理化暴行的見解.
只有白癡才會在香港人被中國鎮壓以後,說香港人講中共的暴行是誇張中共的過失,故意不提中共建設香港的功勞.
簡單直白問一句,你會在看到被害者被強暴以後,要他提起加害人曾經多愛自己?為他做了多少事?
噁心透頂.
這篇墮落的文章透露出許多謬誤,實在讓人難以吐槽,居然會有媒體刊登這種謬論,並且指稱他人犯了謬誤,所以都是假的,並合理化自己的謬論為真,簡直是謬論謬論,謬誤學家的謬誤.
「他父親只會講台語,不會講國語(普通話)…」,說陳的家族經商,是漢語化家庭,陳的父親不會中文,怎麼當官?
這依然是個謬誤,陳說的是語言,不是文字,外省族群來台灣,來自中國各省,就不是使用同一種語言了,蔣介石的母語也不是北京話,就連蔣介石帶來的官兵,也不少聽得懂台語,陳所敘述的原文是,
「陳建仁也提到,1945年起,父親陳新安擔任官派的旗山鎮長,有一天鎮長辦公室突然遭許多軍人闖入,配槍軍人還將刺刀對準陳新安,要求『搬出去!』但陳新安只會說台語,不會說普通話,因此以台語反問『什麼叫「出去」?』不料對方回嗆『我槍斃你!』一度引發緊張對峙,所幸後來找上軍方長官溝通,才順利化解僵局.」
聽得懂不代表會說,會說不一定說的很流利,會聽不一定聽得懂全部,說陳的父親是漢語化家庭,不會中文怎麼當官,這就是訴諸純潔的謬誤,北京話不等於中文,漢語化家庭不一定會說北京話,至於陳父所當的土官,實際上是為了統治者方便統治台民,那顯然會台語的實用性大於北京話.
我們看看歐陽可亮所敘述的另一個情境,
「學生當中有人對軍隊明白表示不滿,和他們起了衝突而被毆打.我連忙趕去道歉,教訓學生,平息軍隊的怒氣.那種情況之下,不這樣做,就無法救那些學生.另外有些學生不知事情原委,看到軍人打開倉庫拿米,大叫:『阿山兵搶我們的米』
從福州調來的二十五師獨立旅團,有不少士兵聽懂台灣話.就在學生大聲喊叫的時候,一個士兵突然拔出手搶,當場射殺那名學生.那種殘酷的景象,至今仍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就可以知道,當時使用的語言情境,十分複雜,如同姚虎臣聽不懂台灣話,身邊卻有可以當翻譯的軍官,他依此跑去問責仕紳,陳父如果做官,應也有類似會北京話的同僚,而陳所稱「找上軍方長官溝通」應也是凸顯這個語言衝突的實際情境.
而如果不會中文,就不能當官,這不就是「外省人壟斷權位」的最佳例證?依此邏輯,台灣人不會中文,當不了官,那多數權位不就由會中文的外省人擔當?
簡直通篇自打臉.
說國民政府重用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不曾排斥,不如說,日本時代總督府任職的台灣人,被殺死、冤枉關押的有多少?當官存活跟被殺的比例為何?
光講幾個例子,當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的宋斐如被拖去大直槍殺,依據歐陽可亮所述,
「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林茂生也是在大直被槍殺.淡水中學的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體育老師等多人,也都被載到大直槍斃.花蓮出身的國大代表張七郎,他的台北住宅遭受襲擊,全家遇害.蔣渭川被便衣收押時,利用機會從後門逃走,可是,他女兒卻當場被射殺身亡。此外,遭受毒手的人數,難以估計.在三月十三日這一天被逮捕的人當中,大概只有我倖免於死吧.」
所以這個「重用」到底怎麼個重用法?這些當官、不當官的,是如何死的?怎麼會用「國民黨重用台人」、「陳建仁父親當過官派首長」一筆畫帶過去?
被迫害過的人當不了官?當官的一定不會被迫害?這又是一個簡單邏輯,光講文中的蔣渭川,國民政府派武裝警察攻擊宅邸,謂「我們奉命要來槍斃你」其女蔣巧雲當場慘死,兒子松平則重傷,此後一年蔣渭川逃逸,直到丘念臺向政府作保,蔣渭川方才出來.
蔣渭川在吳國楨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後,被聘為民政廳長,甚至當到內政部次長,吳國楨,外省人,以公開大膽地與蔣經國激烈爭執而著稱,他是親美派,蔣介石任命吳國楨,「以利用吳國楨『民主先生』的形象,全力爭取美援」,吳國楨擔任臺灣省主席期間,致力於推動台灣地方自治、農業改革,允許某些地方官員職位由普選產生,可以看出二二八屠殺後,外省統治集團內有其他派別對台灣人有不一樣的態度,事實上,屠殺完後,蔣隨即派白崇禧來台「宣慰」,然後嘉獎屠夫彭孟緝,這也是獨裁者的雙面手法,也意味著他們害怕台人再次反抗,一群外省集團要以單純的鎮壓來治理台灣,或者在政治上完全隔離台灣人,那是不可行的,因為這是台灣人的島,島上都是台灣人,而且還要看外國的臉色,必然要有其他分化、懷柔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不會是擦拭血跡的白布-全世界都知道,二二八屠殺是不義恐怖統治,就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他們心裡有鬼,他們畏罪,害怕暴行被揭穿,公諸於世.
吳國楨作為實質建設台灣的人物之一,不久就被控以貪汙批鬥下台,吳公開批評政府「一黨統治」,指出臺灣當時政治的六大問題:一黨專政、軍隊政戰部門、特務問題、人權問題、言論自由與思想控制.吳在美國雜誌用英文發表《在台灣你們的錢被用來建立一個警察國家》的文章,「在台灣每年的預算中,美國人提供了30-40億美元,用來創造一個極權國家」、「國民黨之經費,非由黨員之捐助,乃係政府,即國民之負擔,這種國庫通黨庫做法,除共產集權國家外,實為今古所無.」
曾有作家劉宜良欲寫「吳國楨傳」,卻被蔣經國下令國防部情報局局汪希苓指派台灣黑道刺殺,此即著名的「江南案」.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為了確保自己的獨裁統治,連外省人也不放過,至今仍有人把被他們驅逐出去的人所做的事,當作獨裁統治的建樹,說什麼「二戰以後戮力建設台灣,免於中共統治的功勞」二二八是「威權時代國民政府為反共、護國、保台所造成的過失」,這種諂媚威權統治的言語,企圖將暴行除罪化,堪稱知識分子的恥辱.
事實上,沒有這個外來殖民政權,台灣也有本事能獨立建國,台灣本身經日治時代的洗禮,早有超越中國本土的進步和現代化,以及自己治理自己的台籍菁英,掌握經濟的仕紳階級,是蔣介石敗逃到台灣,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使一切都變了調.
當時美國亦可以扶植其他本土勢力,或者是讓較為開明的如吳國楨之流掌權,這都能避免蔣介石一干外省統治集團荼毒台灣的現況,而他們留下的迷思,依然在統治某些人的腦袋,企圖搬弄是非.
到底是台灣確保了外省族群以及外省統治集團的生存,還是他們在「反共、護國、保台」?是台灣保護他們還是他們保護台灣?平心而論,你突然闖入別人花園將草木踐踏殆盡,這會是「保護」嗎?將國共爭端帶到台灣,用反共之名屠殺台灣人,樹立權威,這叫「反共」還是「毀台」呢?
然後「護國」是護哪個國?鬥爭的是哪些「國民」?哪些人被劃定於該國之外慘遭殺害?
「陳建仁竟然附和台大獨派教師陳翠蓮的 『中國高官,逼台灣民』的主張」
如今看來,實在可笑,中國人反台獨,滯台中國人亦反台獨,從1945年至今,當真沒學到一點東西,一點教訓,一點懺悔,自外於台灣之外?
我只看到,當初姚虎臣囂張跋扈的嘴臉,到現在還浮現在進步的台灣社會.
壟斷所有權位的外省統治集團,把反抗的人殺光了,留下了「順民」,強迫他們服從自己,為其所用,否則便死,現在,「順民」的後代不願服從了,開始述說真相,就開始批鬥他,說他的祖輩也拿了黨國的好處,怎麼能不服從,說黨國的壞話?
好像當過奴隸,就必須當一輩子-連連子子孫孫都必須當下去,世世代代陪他們一起說謊.
一旦提及事實,就說他在操弄族群對立.
「日本人投降撤出台灣後,滿懷期望的臺灣人原本認為應該有更多自治與參政的機會,但是在台灣政治方面,行政長官陳儀本人不僅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還身兼軍事大權,權力之大較過去的日本總督有過之無不及,而政府的中高級職位幾乎由外省人壟斷.行政長官陳儀以下九個處的十八位正副處長之中,只有一位副處長是自大陸返台的臺籍人士(即宋斐如,歿於二二八事件)十七位縣市長中,僅有四位臺籍人士,且均為自重慶返台的「半山仔」,並不受台灣人歡迎.根據1946年11月由長官公署發表的統計,簡任及簡任待遇級官員,臺籍僅占0.82%;薦任及薦任待遇級官員,臺籍僅占6.63%,而且在極少數的薦任、簡任級臺籍人士當中,大陸返臺的半山就占據裡面的70%.」
最後我們要問的是,到底誰在操弄省籍對立?
恐怕不是陳建仁,而這些1947年至今,仍然揮之不去的威權遺緒,只要有人提及228,他們便跳針228是人們取之不竭的提款機.
至於他們是什麼?恐怕是獨裁者的殺人硬幣.
獨裁者每殺一個人,就投一枚硬幣,這些硬幣會大聲歌頌獨裁者的美好,並強調他們殺人如何合理,台灣人如何不知感恩,嚷嚷著扭曲真相去扭曲真相.
就像硬幣上那一抹微笑一樣,他們凝視著那一毫釐的慈悲,而歡愉.
他們在萬人塚裡尋找一枚完整的指節骨,盛讚獨裁者的溫柔,在那些堆疊的屍首的後代裡,尋找數不盡的邪惡,用以憎恨,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阻止族群對立】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黃金時代謬誤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东方雨虹李卫国:“黄金时代”的谬误The Fallacy of The Golden Age2020年2月14日· 何其有幸,置身于潮流赋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黄金时代”,生活在神州大地日益繁荣富强的 ... ... <看更多>
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黃金時代謬誤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东方雨虹李卫国:“黄金时代”的谬误The Fallacy of The Golden Age2020年2月14日· 何其有幸,置身于潮流赋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黄金时代”,生活在神州大地日益繁荣富强的 ... ... <看更多>
黃金 時代 謬誤 在 否認痛苦的現在。這種否認叫做黃金時代思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懷舊是一種否認,否認痛苦的現在。這種否認叫做黃金時代思維,這種錯誤觀念總主張別的時代優於當前,是那些無法面對當下艱難的人們,所浪漫想像出來的謬誤。」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