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起科技防疫網
日前集結醫界及科技界的意見,呼籲「尋一條科技防疫的道路」的想法,得到一些回應與關注。學界、科技界期待整合運用資源,積極發展最新科技協助防疫,並且盼望從科技重鎮「新竹」出發。
在熱心產業界人士的奔走下,新竹縣政府將在蔡總統指示成立「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的基礎上,設置科技防疫網小組,並採納C-Tech的概念架構,邀請醫界、科技界及企業界等民間單位,加速打造新的防疫科技,築起科技防疫網,楊文科縣長也邀請我擔任小組的顧問之一,十分榮幸能盡點心力。
因應防疫而生的科技,我們稱它為C-Tech。C-Tech建立在一個5X5的初步架構,未來可以再擴充,大家可以從圖裡面簡易了解這個概念。C可以是COVID-19簡稱,也可以是Connection(連結)、Communication(溝通)、Community (社區)、Corporation(企業)的意思,放在左邊的欄位。上方的的欄位則分別是「預防」、「追蹤」、「隔離」、「治療」及「關懷」,互相對應。
簡言之,C-Tech的目的,在於建構科技防疫+全民防疫的安全網,來打破已經進入社區的(隱形)病毒傳播鏈,這需要擴大地方培力(empowerment),並利用科技防疫網加乘防疫效果,達成民眾7分自助2分互助1分公助,的721原則。在這個網裡,若有科技輔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減少迷惘。防疫不是只有中央的工作,強化地方政府與全民防疫,則能分擔中央繁重的防疫負擔。
試想運用科學技術,發展出一套可以在手機上使用的系統,將資訊整合在一起,每一個人都能用最便利的方式,在不同階段取得防疫所需的整合性資訊指引。其中包括預防知識、最新確診情形、熱區示警、追蹤足跡、篩檢站資訊、隔離資訊、醫療服務、疫苗資訊、實名制QRcode掃描、社區關懷、線上心理諮商等,都試整合在一個APP裡,那麼科技將成為協助我們防疫生活的重要工具,能更有效率、更聰明地協助我們回到安全、安心、安定的生活。
不止如此,我們甚至可以更大膽想像結合智慧醫療的可能性,例如血氧偵測和遠距醫療等。在顧全法規與個資問題的使用下,大數據所統計的訊息,也能協助疫調數位化,幫助政府更精準防疫,讓科技協助我們全面掌握正確資訊流,才能有效為個人、家庭、社區、機構、企業築起安全網,降低民眾在疫情急遽爆發時對未知的恐慌和傷害。
有人說,全世界的病毒加起來,可能是一個拳頭大小,這個如同原子彈威力的病毒,已破壞了世界秩序,也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甚至危及許多人的性命。因此,我們必須有更超前的思維、更強烈的企圖心來升級醫療能量、並加速創新科技發展,才能找到對應的方法,快速反應。當全世界都在尋找科技防疫的方法,台灣民間許多高手,也正投入相關研發。儘管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儘管可能必須經過漫長的實驗,但這卻是一條必須走的路。
科技防疫能從新竹出發具有相當的指標性。除了新竹是科學重鎮之外,地方政府在防疫上肩負重大責任,楊文科縣長曾任竹科及中科管理局局長,他特別提到,在蔡英文總統期待的「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架構下,希望能擴大推動科技防疫網。新竹市林智堅市長守住竹科勞苦功高,苗栗縣徐耀昌縣長在京元電廠抗疫期間,也曾多次與我討論防疫的相關工作。地方政府在防疫上,竹竹苗若能進一步仰賴科技工具,將能帶來防疫上的重大突破。
我也將盡綿薄之力,推薦專家學者,共同參與這個防疫史上的重要時刻。讓我們不分彼此,團結防疫守台灣。
楊文科
林智堅
徐耀昌加油讚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mpowerment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謙預 Qianyu.s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人山人海 PMPS Music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empowerment意思 在 每天簡單學社工- 【充權】(Empowerment)... 的評價
empowerment意思 在 謙預 Qianyu.s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大的福份】GREATEST FORTUNE
(English writing below)
哇~~~線上視訊諮詢真好玩!😃
我剛結束為在紐西蘭客人批八字的線上視訊。這是我第一次做視訊諮詢。
我一向比較喜歡當面會面,所以海外客人可選擇來新加坡見我,或付費請我給過去。
但是中華玄學提倡的就是要隨機應變。無論現在生活如何的安穩,人要時時居安思危,懂得變通,更要隨時準備就緒,才能把握時機,甚至從危機中脫穎而出。
畢竟如《易經》所說,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世事無常,沒有永遠的好,也沒有永遠的壞。
止步不前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這位客人關注我的臉書已有幾年的時間。
當她請我為她批八字時,我一口答應接下這差事。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風水命理師都要能夠及願意代客人的業,因此我們很多同行都是佛教徒。
這位女士當時就私訊我,想以我的名義捐款,為我祈福。她請我選一個我喜歡的慈善機構。
我拒絕了她的好意。因為我認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應該自己去承擔。
現在也輪到我以我的所長來答謝她。
視訊裡,我看到她一部份的居家擺設,並道出那是漏財之相,會無緣無故花了很多錢,卻又不知道錢去了哪裡,財富無法增長。
客人點頭同意,說家裡確實有這樣的問題。
我指點她該如何化解這風水問題。
雖然這次不是看風水,但我不會忘記,誰曾經施恩於我的。
在二月份時,我寫信給我的根本上師聖尊蓮生活佛,求「救瘟疫度母」持咒灌頂。
幾個星期前,我收到回信。
回信中,結尾恭錄著師尊文集《神變的遊歷》裡的一段話:
“有很多修行人的「庫藏」,裡面是充滿智慧的法本,他們將智慧握在手中,「庫藏」內並不一定有什麼福份,他們只是將智慧發光,使一切眾生得到成就,而他們的福份就是「自在」。”
我家師兄讀了之後,緊張地拿著信來問我:「你是不是在信裡跟師尊求財,然後祂的意思是跟你說你命中沒有嗎?為什麼信會這樣子回覆你?」
真是好氣又好笑。
「沒有啊!我只求持咒灌頂,其他都沒有求。」
但你知道嗎?
這也正是我此生唯一的所求。沒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拼上我一生的青春了。
為明天四小時的視訊諮詢準備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oooh, consultations via video calls are FUN! 😃
I just concluded my very first video call for a Bazi analysis of a client in New Zealand.
I always prefer to meet in person, so either overseas clients come to Singapore to meet me or they pay for me to fly over.
But Chinese Metaphysics is always about being flexible and prepared for change, no matter how comfortable we may be in our current state. After all, as I-Ching states, the only constant is change.
Nothing lasts forever, be it good or bad.
Nobody progresses by staying put.
This client has been following my Facebook for several years.
When she approached me to analyse her Bazi, I agreed right away.
Years ago, I wrote a post on how Feng Shui practitioners must be able and willing to take over the negative karma of clients, hence many of us are Buddhist practitioners.
This lady PM me and offered to do a donation under my name, as she wished to send me some blessings. She asked me to choose a charity.
I kindly declined. Because I should tak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my choices in life.
Now is my time to thank her with what I am competent at.
During the video call, I saw a part of her home. I told her that was a sign of leaking wealth. Money would be spent carelessly without knowing where it goes, and it gets harder to grow the family wealth.
The client nodded in agreement with my observation, and said this was inde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ile this may not be a Feng Shui audit, I went ahead to tell her the way to resolve it.
Because I never forget who had shown kindness to me.
In February, I wrote a letter to my Grandmaster His Holiness Living Buddha Lian-Sheng to seek empowerment for the mantra of the Tara who saves from contagious diseases.
I received the reply a few weeks ago.
Interestingly, the letter ended with a short paragraph extracted from my Grandmaster’s book:
“In the treasury storage of many spiritual cultivators, lies many Dharma books of wisdom. They hold the wisdom in their hands.
There may not be much good fortune in their treasury storage. They just add shine of brilliance to the wisdom, so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can achieve accomplishments.
And their blessedness is freedom from worldly restraints.”
The husband read the letter and asked me panicking, “ Did you ask Grandmaster to grant you riches or something? He said you are not destined for wealth, is it? Why did the letter write that?”
“No! I never asked for anything, except the empowerment!”
But you know what?
This is all that I wish for till the end of my life. Nothing else will ever be worth my youth.
Onward to another 4-hour video call tomorrow!
empowerment意思 在 人山人海 PMPS Music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形.同志,跟住去邊度?】專訪黃耀明——如果香港有希望,同志也有希望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19-11-15
完成去年《明曲晚唱》的延續,黃耀明從美加巡迴的演出歸來,坐低接受訪問時的第一句就說:「幸好沒有取消這次旅程」,然後娓娓道來,沿途如何與陌生人、新相識、舊相知「We Connect」。海外港人的力量之大,讓明哥笑言「強烈到有點不慣」,以「embraced」來形容這種夥伴之間的連繫。身為香港人的如斯情感羈絆,只是明哥在六月的運動以來,感覺到希望的其中一塊小拼圖。「如果香港有希望,同志就有希望。」儘管一切尚未爭取到成果,但我們還有希望,至少明哥如此相信著。
向全世界講香港故事
「雨傘運動」五周年集會,正在巡演的明哥無法參與,但身在溫哥華舞台的他,找來小島樂隊的區新明和太極樂隊的雷有曜,在台上高歌《願榮光歸香港》,隔空以另一種方式,參與這場沒有大台的社會運動。「我們是同年代的歌手,大家都想為香港做點事,而音樂會所帶來的,是夥伴之間的力量。居於海外的朋友,需要真實來自香港的人,告知他們香港正在發生的故事,而我也想得到他們的支持,讓彼此都不孤單。」
在每場社會運動中,藝術與音樂所發揮的力量都毋庸置疑;甚少到北美巡演的明哥,經過這次「勾結外國勢力」的體驗,感受更深。「建立新連繫很重要,這次的觀眾除了有海外港人,還包括好些外國人,讓我更想將香港的故事與所有人分享--用英文歌。」尋求「外國勢力」,將訊息傳達到香港以外的地方,從六月至今的社會運動以來,聯署、登報、人權法案,凝聚很多能量與希望。
「大家看到這個過程的作用,我覺得音樂上也一樣。五年前的《撐起雨傘》,比較似敘事性的歌,今次的《願榮光歸香港》,卻是以『國歌』的形式替人打氣。有些作品是在運動裡面用,有些作品則在運動之後,用來回看運動和歷史,讓我想起19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半年,推出的專輯《神經》。創作藝術作品有時為了推動別人做得更多,有時為了回顧和檢視那件事,就如《神經》。」在瀰漫著一片白色恐怖的當下,還有空間可以製作如此敏感題材的作品嗎?「為何不可?反正我們都已豁出去了。但可想像,傳播上的壓制會更厲害,所以我們才要唱英文,可以突破華人世界的局限。」
在巿場與製作上尋求突破、另闢蹊徑,是明哥在人山人海時期開始,一直探索的課題,正如今次的美加巡唱,也是為自己和夥伴尋找新血路。「我們嘗試細規模的形式,走訪很多livehouse和劇場演出,不再局限於大規模的賭場巡唱,慢慢摸索出另一種可能性。」明哥指,這些場所比較親密,觀眾反應也更好,是音樂工業內其它朋友都可以借鏡的新路向。
出櫃之後,連的士司機都無咁晦氣
「如非2012年的『出櫃』,也沒有現在的這種參與。」明哥在演唱會裡自白的當晚,筆者有位朋友剛好是座上客,即使非為同志也高呼感動,至今提起仍會說得激動。對於明哥,那更是人生重要的轉捩點,讓他之後做事無畏無懼。「我很清楚這是個政治考量,也知道從此將會不一樣。我以為自己從沒隱瞞,但原來斬釘截鐵說出那個字,完全是另一回事。」傳媒明知還要繼續問,足見社會仍視同性戀為禁忌,仍然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既然我都承認了,那就沒什麼好八卦,也沒什麼欲言又止。」選擇在最多人見證的場合「出櫃」,明哥就是希望抹走社會上的禁忌。「我是故意以『基佬』自稱,因為別人在背後正是以此形容我們。將一直被標籤而不敢講的東西說出口,是個很好的self-empowerment。」
在本地同性戀還沒合法化前,明哥在80年代末早已憑歌寄意,借陳少琪和周耀輝的筆,先後唱過〈禁色〉和〈忘記他是她〉。「任何創作當然都希望帶來啟發,刺激不同形式的思維,〈忘〉是很革新的概念,雙性戀或性別認同的主題,當時對很多人也是衝擊。」只是,明哥並沒想像過,道出自己性取向的衝擊,比意料之中還要大。「公眾對我更加友善,連的士司機也沒那麼晦氣,可能覺得我無呃佢吧?(笑)」似是說笑,卻真實反映在日常生活。明哥更邁向另一層次,與何韻詩等成立「大愛同盟」,積極參與社會運動。「藝術可以薰陶人,政治行動則去直接爭取訴求。」愈走愈前,2014年他逕自走落金鐘,除了發自內心的使命感,閱戲無數的他,還受到某部同志電影的影響。「雨傘運動爆發之初,我人在倫敦,剛好看到講述80年代英國同志運動的《Pride》。看著同性戀者與罷工的煤礦工,兩群弱勢小眾如何學懂互相扶持,再看著那邊廂的香港正施放催淚彈,我就決定馬上改機票回香港。」
今天的明哥敢於為不公義發聲,以身作則為同志帶來勇氣,但回想自己成長的年代,明哥亦面對過內心的掙扎和翻騰,更曾背負著宗教信仰的罪疚。「中學時代,我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傾向,只是不能跟太多人分享。那時我是基督徒,宗教令我不斷質疑自己,反覆自問是否幻覺,但我很清楚,這都是在欺騙自己。」面對「同性戀是西方人教你墮落」的指控,讓明哥在青春時期得到救贖的,同樣是外國勢力在「作怪」。「那時候的英國流行音樂對我影響很大,歌手會為反對禁止宣揚同志訊息而寫歌,樂隊如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也敢於公開談論自己的取向,這些對我來說都很重要。」當然,影響明哥最深的,還有他最喜歡的David Bowie。「那種忽男忽女的中性形象,透過音樂讓我明白,紛亂世界裡仍要活出自己,David Bowie給我很多力量。」
「無形之手」的恐怖
自從五年前身體力行,踏足金鐘支持雨傘運動,黃耀明從此被中國大陸封殺。五年過去,因為同樣理由而絕跡大陸的黃秋生與杜汶澤,最近在網台的對談節目裡,坦言對「被封殺」的心態,有如「死亡五部曲」的過程,從否認、不解、憤怒、尋求方法,到接受。形象予人溫文爾雅的明哥,不似曾對此有所怒意,幾年下來,只覺得更加恐怖。「五年前他們可以禁播你的歌,現在連球賽和South Park也可禁播,不止華人,連外國人也封殺,那隻『無形之手』愈伸愈遠。我在北美的社區對談也說,現在的抗爭非只關乎香港人,而是中國對全球人道的威脅。」
面對封殺,明哥處之泰然,即使被無情地拒諸門外,卻從沒放棄過與裡面的人作交流之心。「是他們封殺我呀,我沒有封殺他們。」說時,嘴角展露著幾分豁達的自嘲笑容。「我做不到,不代表跟國內音樂人的交流要停止,尤其在中國內地,要當個對自己誠實的藝術家,很難。」亦因如此,明哥從不抗拒跟國內音樂人合作-為周雲蓬製作的單曲快將推出,在美加的巡唱亦以自己方式,向被大陸禁聲的歌手表達支持。「我翻唱了李志的《這個世界會好嗎?》。跟我一樣,他的歌曲被下架,巡演也被暫停,但你不讓他唱,就由我來代他唱。歌迷本來不太熟悉,但聽完都很感動,也是讓音樂繼續流動傳播的方法。」
大陸處處都可觸碰紅線,同志題材的歌影視作品,自然也難以倖免。縱然國內無法可依,在封閉的國度談論法治也可笑,然而,對於性的討論,關於同志議題的探索,明哥覺得國內某些圈子的研究,比香港還要走得更前。「在我仍活躍於微博的年代,他們已對各種婚姻和關係模式進行研究,走得較前的就有李銀河教授,只是沒曾在法律裡彰顯。我不知道這些討論,在這幾年間有否被禁,不過當時國內對此有很多探索,例如同婚。外人聽起來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但這種沒帶任何hang up的探索,某程度是很前進的事情。」
不會因為香港沉淪而離開
看著鄰近的台灣,在爭取同志平權漸見成果,五月更迎來同性婚姻合法化;反觀香港社會即使愈見包容,爭取平權之路卻似大落後。「可以如何借鏡?」明哥苦笑只能「讀多啲書」,始終兩者的政治系統完全不同。「台灣的同志運動,在過去十多年走得很快。六年前我們『大愛同盟』想推動反歧視法,但發現社會上沒什麼討論空間,同期的台灣人已經談論著同性婚姻。」沒有民主,說甚麼也仿似徒然,身處香港,好像永遠只有替別人興奮的份兒。「雨傘後做任何事都很困難,政府已非向人民問責,也不理會人民訴求。縱使香港這幾年愈來愈開明,氛圍其實已很ready,但政府總是『阻住地球轉』,議會程序令所有事停下來。」搞好爭取民主的運動,小眾權利才有希望,兩者唇亡齒寒,相輔相成。「如果香港有希望,同志也有希望。」
面對漠視民意的政權,留在香港還有甚麼意思嗎?「以前考慮離開,只是想在其他地方過退休生活;而今次運動讓我感覺到希望,所以我反而想留低,讓那點希望變大。」歷經雨傘運動的強烈挫敗感,香港人在歲月洗禮的經驗累積,轉化成今天前所未見的歸屬感,這種身份認同,正是明哥所看到的希望。「看著百萬人遊行的照片,看著情侶隔著豬嘴擁吻,群策群力卻沒有話事人,他們就如David Bowie在舞台上的《Heroes》。沒有雨傘的輸,也就沒有今日。我想因為香港有希望而留下,而不想因為這個城巿絕望而離開。」
訪問結束前,問到明哥有否想起哪首歌,寄語正在爭取民主平權的香港人。明哥稍稍思量,片刻就說起《光天化日》的歌詞。「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但創作時想著的主題,是愛可以有無限可能性。『愛裡找不到恐懼/只恐怕找不到愛侶』,它是我覺得林夕寫得最好的一首。」人生而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縱然活在荒誕日常,有愛未必能驅散城內的恐懼,但信我們對著青空許願,能在恐懼裡找到值得留低的希望。//
empowerment意思 在 每天簡單學社工- 【充權】(Empowerment)... 的推薦與評價
記述了心理治療師這個行業的光怪陸離,人生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遇到的人和事,又有沒有可以解釋的餘地呢? 和大家分享、細味心理治療師的喜、怒、哀、樂… ... 1996年出生。 8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