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9的搭配服用地圖再來一發!
這集我們聊到台灣和拉帕努伊(復活節島)之間的關連——拉帕努伊是南島語系擴張的最遠境界,而台灣則是目前可以追溯到南島民族最早的居住地;換句話說,假設南島語系是一棵大樹,那麼台灣就是樹根,而拉帕努伊則是這棵樹頂端最突出的那根末梢。
這讓我在製作節目過程中靈機一動:何不乾脆來做一張地圖,把同一個單字在不同語言中的變化呈現出來呢?於是就有了這張圖。
從圖上可以看出,lima(也就是數字「5」)算是在南島語系裡面型態相當穩定的一個單字,即使經過數千年的飄洋過海,在大多數語言中的發音仍然相當一致;即使有,也只是L變成了「R」或是「N」這種相對微小的改變,就像我們有時候會把「那個」讀成「辣個」一樣(但不要問我大溪地語的pae是怎麼來的,我不知道XD)。
當然在這裡還是要說明一下,lima算是個比較特別的案例,南島語系裡其他的同源字並沒有那麼高的一致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維基百科上的同源字列表;但無論如何,這種跨越不同語言的連續性,讓我們意識到:許多海島看似孤懸在太平洋中,文化上卻是與彼此緊密相連的。
喔對了,lima這個字還有另一個神奇的地方:在一些南島語言裡面,lima同時也是「手」的意思,原因應該不言而喻了 :)
📚 備註:
- 各語言在實際使用上,可能會因為場合或關係有所變化,此外也有正式和日常用語不一致的情形。個人推測,這份單字整理表應該是選擇各語言中最接近原始南島語(Proto-Austronesian Language)的形式,不一定是在當地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的用法。
- 單字列表來自維基百科上的「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英文版條目,圖上擴張路徑以及字彙缺漏部分參考由奧克蘭大學、夏威夷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單位合作建立的「南島語系基本語彙資料庫」(Austronesian
Basic Vocabulary Database, abvd.shh.mpg.de/austronesian)。底圖為ArcGIS Online內的National Geographic Style Base Map,地圖投影法為Equal Earth projection,中央經線為西經170°。
【EP49 他們向南,一路航行,來到最遙遠的境界:拉帕努伊 ft. 主修閱讀、副修旅行的大學生 Vivian @vivianlovesreading 】
✅ 本集重點:
(00:01:30) 歡迎來賓出場!
(00:03:20) 我南部人我驕傲!為什麼南方視角有其重要性?
(00:05:55) 澳洲交換學生期間決定去拜訪玻里尼西亞海島!
(00:10:02) 最早住在拉帕努伊的人是誰?他們為什麼會來?
(00:13:28) 摩艾石像的存在,如何標示了拉帕努伊歷史的轉捩點
(00:17:38) 歐洲人的到來,宣告浩劫的開端?
(00:23:32) 尋著南島民族的路徑,從澳洲前往復活節島的飛行路線
(00:25:36) 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時代,摩艾的建造就已經有了產業分工的概念?
(00:32:10) 印象深刻的相遇之一:超愛台灣人的旅宿老闆
(00:35:02) 印象深刻的相遇之二:為了摩艾走天涯的美國人Paul
(00:42:04) 從差點被狗嚇死的經驗,窺見拉帕努伊今天的常民生活
(00:46:07) 以尊重為前提認識在地文化,以及其他旅行建議
(00:49:34) 結語
(節目總長 51:10)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島嶼 #海洋 #海島 #太平洋 #智利 #復活節島 #easterisland #rapanui #南島民族 #玻里尼西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70的網紅bulayu!不賴唷族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錯誤更正】 ▲00:28 拍手、掌聲 原拼音pacalipaq ta lima 應改為pacaljepaq ta lima - 本次《排灣族語生字簿》收錄6種發音 平和村:https://youtu.be/B_BTIC5VXo8 來義村:https://youtu.be/ptI3RY3Ajdg 南...
「lima發音」的推薦目錄:
- 關於lima發音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ima發音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ima發音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ima發音 在 bulayu!不賴唷族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ima發音 在 I-La - 倒數五天了小編排灣語教學手=5根指頭=數字5=lima (發音 的評價
- 關於lima發音 在 lima發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lima發音 在 lima發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lima發音 在 LiMA新聞世界第409集預告【慢城之旅 舊筏灣的灣式生活】 的評價
lima發音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歌曲打破隔膜
文:薯伯伯
坦桑尼亞的主要景點有很多,例如桑給巴爾的石頭城和陽光海灘,又或是獵遊看原始生態,但是對我而言,這裡最大的吸引力,就是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
在西藏多年,總是有人問我,會否去攀爬珠穆朗瑪峰。我完全沒有這樣的計劃,一來自身根本就缺乏攀山的經驗,二來對攀山也不算太感興趣,三來費用也實在昂貴,好像是數十萬港幣。
但我卻非常熱愛徒步,走過林芝的墨脫、德欽的雨崩、尼泊爾的安娜盆娜等地,還有西藏阿里的神山岡仁波齊,在神山的卓瑪拉山口,海拔有 5630 公尺,看著日光映射在經幡之上的景像,如果說因此而脫胎換骨,似乎有點誇張,但總覺人生就不太一樣。徒步是體會,也是領悟。
非洲最高的乞力馬扎羅,本身高度其實未及亞洲的高山,但卻是在不用攀岩的情況下,徒步便能到達的最高點,有 5895 公尺。這種高度的比拼,說穿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就像岡仁波齊本身不是世界最高峰,但對不少藏人來說,其在心靈中的高度,卻又遠超其他一切。不過有機會來到坦桑尼亞,在時間、金錢、體力以及證件的條件許可下,當然還是想走一趟。
這次在非洲的行程當中,一共去了四個國家,分別是埃塞俄比亞、索馬里蘭、吉布堤及坦桑尼亞,就只有坦桑尼亞是對香港人完全免簽證,連落地或電子簽證費也不用,確實有點驚喜。遇到一些持中國內地護照的旅客,知道香港特區護照免簽證,發出艷羨的神色。
但是,在西藏的朋友,羨慕的卻不是免簽,而是有護照。
* * *
徒步乞力馬扎羅的時候共有兩名導遊,主導遊名叫安德魯(Andrew),副導遊名叫馬克(Mark),兩人性格各異,但都很真心兼有點成年人的童真。我旅行時雖然很喜歡探索,但每次到達機場,出閘時看到一大堆司機兜搭兼胡亂開價的場景,還是會有點煩人或甚至心怯。所以當我從吉布堤飛到坦桑尼亞的乞力馬扎羅,走出接機大堂,看到安德魯跟我打招呼,像是遇到老朋友,茫茫人海中找到熟悉的臉孔,份外親切。
五天徒步行程後,我回到莫西鎮,住進酒店,剛好有一名服務員走下來,副導遊馬克忽然跟我說:「你跟那名服務員說 Nakupenda!」就是「我愛你」的意思。我一聽到這個詞的發音,立即叫了一聲:Nakupenda nakupenda wewe!
這不就是 Beyond 的《Amani》嗎?雖然知道當年他們是去了非洲才寫出這首經典歌曲,卻是這刻才意識到,歌詞中的那段非洲文字,正是斯瓦希里語,也是坦桑尼亞的國語。
Amani, nakupenda, nakupenda, wewe. Tunakutaka wewe.
在廣為流傳的版本裡,寫作 tuna taka wewe,但母語為斯瓦希里語的安德魯說,tuna take 是錯的,應是 tunakutaka。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和平,我愛我愛你。我需要你。」
翻查資料,當年 Beyond 到訪的不是坦桑尼亞,而是同樣說斯瓦希里語的肯亞,但憑著這首歌,香港人跟東非洲一班說斯瓦希里語的人群,又有著一份出乎意料之外的親切感。
我跟安德魯說:「你知道嗎?香港人都知道這句話,可以唱出 nakupenda 啊!」然後我跟安德魯就一起反複地唱著這句話,也跟他說起家駒的故事。
有些歌曲經典如新,一直流傳。有些人早已離去,但人走了,茶卻始終未涼。
* * *
語言永遠是打破隔膜的最好方法。斯瓦希里語的發音算是簡單,除了一些複合的元音,其餘都較易掌握。複合的元音,例如 mlima,對懂得粵語的人來說,這個發音毫無難度,讀作「唔 lima」,把「唔」(標音為 m4)縮短一點就可,就像自以為懶係好得意的港人說「唔該晒」時故意唸作「m 該晒」一樣。
Mlima 是山,lima 則是植物,搞錯的話,意思相差很遠。我雖然沒有認真去學斯瓦希里語,但當地朋友看到我輕易掌握一些複合元音時,都說:「很多外國人來了幾個月,都發不出這些發音呢。」懂得粵語,不單學習越南語或日語有優勢,連學非洲的斯瓦希里語,也有好處。如果把本身擁有的粵語優勢去掉,失去的,又豈只是粵語的底蘊。
這次步行上去乞力馬扎羅,除了 jambo(你好)、asante sana(非常多謝)、karibu sana(很歡迎)等用詞,途中學到稍微長一點的斯瓦希里語句還包括:
Umefika Uhuru? (你登上了自由峰嗎?(注:自由峰是乞力馬扎羅最高的山峰,海拔為 5895 公尺。)
Ndiyo, nimefika! (是的,我登上了。)
Hongera! (恭喜!)
再問下去,就說不下去了,還是回復到英語的對話。在坦桑尼亞,出奇地就算是街上途人,又或是徒步行程中的背伕、侍應等,都能說非常流俐的英語,本來我準備了一些斯瓦希里語的教材,最後仍然跟同團的員工說英語便算。
* * *
除了學一兩句簡單的斯瓦希里語外,還有另一個破冰的方法,就是學習一首歌曲。如果你走的是乞力馬扎羅,最易學習的,肯定就是《乞力馬扎羅之歌》(Kilimanjaro Song)。
沿路上所有人,不論是導遊或背伕也能唱誦,歌詞重重複複,旋律極易上口,就是所謂的洗腦神曲。而最有趣的是,我在這次五天的徒步行程中,沒有見過任何外國人懂唱全首歌。導遊及沿路其他團隊的坦桑尼亞工作人員聽到我唱這首歌,都問我是否學了斯瓦希里語數個月。實情是,我只是徒步時,邊走邊記下了這首歌曲,但每次有人跟我打招呼,我就回應唱這首歌,一邊走,一邊唱,就像遠足時唱兒歌一樣愉快。
安德魯後來說:「其實很少外國人會學習我們的語言,我看到你認真去學,很開心,也很感動的!」
這首歌的歌詞是:
Kilimanjaro x 4, mlima mrefu sana.
Na Mawenzi x 4, mlima mrefu sana.
Ewe nyoka x 4, mbona waninzunguka.
Wanizunguka x 4, wataka kunila nyama
Kunila nyama x 4, mbona waninzunguka.
意思是:
乞力馬扎羅,高山;
鋸齒峰,高山;
像蛇,纏著我;
纏著我,想吃肉;
想吃肉,纏著我。
歌詞就是如此簡單,頭兩句後半部是重複,第三至五句也是句首句尾重複,非常好記。後來我回到城裡,走到莫西市的街頭上,有其他導遊來兜搭生意,問我要否跟他們去行乞力馬扎羅,我回頭唱起這首歌,他們就知道我早就完成徒步了。
雖然對方拿不到我的生意,但拒絕時的氣氛卻是非常歡快。我們相互不識,卻一起唱著《乞力馬扎羅之歌》。他們因為一個外國人唱起斯瓦希里語的歌而快樂了,我也因為他們教曉我唱一首歌而快樂了。
臨別時我們用著坦桑尼亞的方式握手,正手握手之後,夾著姆指握拳,再正手握手,嘻哈大笑,有時還要右肩碰左肩,左肩碰右肩地相擁道別。也許在他們眼中,我不是一個正常的遊客,但人在旅途,最讓我滿足又自豪的,就是能夠放開心懷,甘心做一個不正常的遊客。
———
影片:我左手邊的是安德魯,右手邊是馬克,從乞力馬扎羅回到莫西市,我們一起到了著名的聯合咖啡室聊天,期間唱起《乞力馬扎羅之歌》,引得咖啡室的員工及經理在後方哈哈大笑。攝於 2019 年 4 月 1 日。
———
* 想追看薯伯伯的非洲之旅,請設定本 Page 為「搶先看 / See First」*
Instagram 🥑🥭🍉🍌: pazu
* * *
[ #西藏十二天深度遊 ]
[ #薯伯伯帶隊 ]
[ #已經成團 ]
西藏十二天深度遊,已經成團,團員仍然招募中,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 全方位了解西藏:行程所到的景點,包括了西藏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宗教等,還會到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及羊卓雍措湖。
日期: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至2019年5月26日(星期日)
路線:香港 → 昆明 → 西藏(拉薩 → 聖湖羊卓雍措 → 日喀則 → 珠穆朗瑪峰景區及絨布寺 → 聖湖納木措。)→ 昆明 → 香港
主題: #人文 #歷史 #宗教 #文化 #自然 #高原 #珠峰 #羊卓雍措湖 #納木措湖
👉🏽 👉🏽 👉🏽 團隊資料及報名詳情:https://www.facebook.com/2007814566118012/posts/2442468225985975
lima發音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熟悉的味道】#南島民族
台灣原住民是南島祖先的研究不斷有更新的說法,近期澳洲研究萬那杜、東加王國人民 DNA,推論其祖先可能來自台灣。
「有一天,她好奇的跟馬來西亞小販買東西時,順便學了馬來文數字念法,驚人發現『五』這個字的發音 lima 竟然跟阿美語一模一樣,而雞的馬來文 Ayam 在阿美語中是鳥的意思,而豬與貓的發音也極其類似,眼睛的發音 Mata 甚至完全相同。」
「似曾相識」的馬來語、印尼遇見阿美菜餚,難道南島各民族本是同一家?
#馬來西亞 #阿美族 #南島語族 #好文再讀
▍2018 換日線冬季號徵稿:世界青年的世代之聲 → bit.ly/2E7zFwA
▍換日線 2018 冬季號《台日韓青年的世代之聲》→ bit.ly/2qWJSmJ
lima發音 在 bulayu!不賴唷族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錯誤更正】
▲00:28 拍手、掌聲
原拼音pacalipaq ta lima
應改為pacaljepaq ta lima
-
本次《排灣族語生字簿》收錄6種發音
平和村:https://youtu.be/B_BTIC5VXo8
來義村:https://youtu.be/ptI3RY3Ajdg
南和村:
力里村:https://youtu.be/7YHzNLjgPrU
楓林村:https://youtu.be/8XPiPlV8oGQ
香蘭村:https://youtu.be/IZyS-rTXCB4
一定能找到趨近自己的方言別
讓你在外生活也能輕鬆練母語
-
其實排灣語有很多種,就像台語還分漳州、泉州腔
客語也分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腔
粗略的來說,排灣族分北、中、南、東四個方言別
剛起步學習的朋友,有這個概念已經很不賴了!!!
如果是未來想要族語對話或者到原鄉服務的朋友
一定要多問當地人的發音,才能把族語說得更精緻!!!
-
講座邀約、語推交流
更多的排灣日常,歡迎與我分享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ulayu.se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ulayu_sean
lima發音 在 lima發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上萬部YouTube影片教材,搭配中英文翻譯字幕與英漢字典,輕鬆掌握日常對話、瞭解單字的發音與用法。 是最適合華人 ...lima bean -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发音编辑. ( ... ... <看更多>
lima發音 在 lima發音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上萬部YouTube影片教材,搭配中英文翻譯字幕與英漢字典,輕鬆掌握日常對話、瞭解單字的發音與用法。 是最適合華人 ...lima bean -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发音编辑. ( ... ... <看更多>
lima發音 在 I-La - 倒數五天了小編排灣語教學手=5根指頭=數字5=lima (發音 的推薦與評價
倒數五天了 小編排灣語教學手=5根指頭=數字5=lima (發音:哩馬) 從台灣的排灣語、巴宰語,到大溪地,到夏威夷,到復活島,大家的「手」,都是這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