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醜聞 政府卸責-基建危機環環相扣】
繼不久前西九高鐵地盤火警後,24小時內,廣深港高鐵這個爛攤子又再爆出多宗醜聞︰
.立法會調查專責委員會,指出港鐵前工程總監周大滄及行政總裁韋達誠,蓄意隱瞞有關工程延誤,理應負責。
.同場加映︰前運房局局長鄭汝樺、前港鐵主席錢果豐、韋達誠及周大滄,均拒絕邀請出席研訊。立法會算甚麼?民意?算個屁!
.昨天傳真社更追踪海外,指出目前供應9卡高鐵列車、及大量港鐵列車的「南車四方」,遭新加坡退貨,35部C151A系列中竟有26部不及格。
.再查落去,有線新聞亦指出,其實廣深港高鐵的9卡列車早已購入,但付運日期竟無故延誤了27個月,反映整體工程進度嚴重落後。
其實關於大型基建醜聞,可謂無日無之。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早已指出,港鐵購入之高鐵列車CRH380A,不符歐盟安全標準(《鐵路車體的防撞性要求》,EN15227:2008)。同時,陳偉業議員亦曾提及,港鐵竟於溫州動車致命意外後不久,把三張高鐵訊號設備合約,批出予有關溫州意外的北京和利時系統有限公司(另有四間跨國公司入標)。
再如港珠澳大橋,除人工島飄移、工程無了期之外,總承辦商中國港灣亦同樣劣績斑斑。它曾承建的哈爾演陽明灘大橋、檳城第二跨海大橋、蘇臘馬都大橋均曾出現倒塌意外。再加上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念念不忘的機場三跑危機︰空域過於擁擠、航道交錯,還有台山核電廠等計時炸彈。似乎基建問題,已經超出浪費公帑,而甚至直接威脅公眾安全了。
這裡我無意再進一步渲染「中國貨QC唔掂」等憂慮。只想簡單帶出幾點申論︰
一,無論如何,公眾知情權是必要的。部門處事必須有準則與指引,而不屬法定機構、但有特殊地位,乃至竟獲豁免於《競爭條例》外的港鐵,更必須以透明問責方式處事。例如訊號系統合約投標,是價低者得,抑或另有考慮準則?例如列車訂購的車款決定,是受制於中國鐵道部?還是貪平買老牛,罔顧安全?目前不論運房局或港鐵,一律搪塞了事,不堪入目。其中四個關鍵要員,竟自大得拒絕接受立會聆訊,更是明目張膽羞辱港人。如此態度,知情權怎能得到基本保障?沒有知情權,又有何公眾安全可言?
二,我們的基建的工程難度系數可能是全球最高,否則豈會天價。如果150公頃的港珠澳口岸人工島花了七年也陷於苦戰,無法做妥,那麼650公頃的三跑人工島,一千公頃的中部水域人工島,又如何能合理完成?這其實清楚反映了目前基建過多,城巿已近過度發展邊緣。
三.在超級基建的年代,香港人要面對的,就算不是塌橋式的超級災難,也必然是難以想像的超級浪費(試想想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於興建不足十年後,因三跑工程而須整座拆卸重建,為我們帶來多少建築廢料),以及城巿土地與空間的瘋狂壓逼而引致的不公義。趕走本來的住民,破壤傳承的文化,毀滅動植物的自然生境︰到最後滿足到的是誰呢?可能是巨型中資工程企業,把基建的開銷變成金融熱錢,俗稱倒錢落海。更大得益者,是創造這種基建新空間後,利用空間的不義權力分配,壟斷其中的企業,即是地產商。
王維基上場,派發百頁政綱,任憑他的公關手段再醒目,也難掩當中的發展主義氣息。把5%的郊野公園,或所謂荒廢農地拿來發展,其實也是面朝「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想像,企圖把香港打造成實心的CBD。在新界西變成荒涼的基建區之前,我們不但必須在議會中拒絕這種基建,更要切實生活,由生活裡的政治化開始,由鄉郊的基層民主開始,把官商鄉共的勾結全盤撃破,重奪香港未來。
#大白象基建害人害環境 #錢我地俾命又我地搏 #謝謝Factwire #朱凱迪 #CHD
______________
📱Telegram頻道:https://telegram.me/chu_hoi_dick
💪成為戰友:https://goo.gl/wlVQgV
📷Instagram:chuhoidick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