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在關係中,你就自然而然想要讓別人喜歡和滿意。只有讓別人喜歡和滿意,你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有價值。
尤其,當別人表現不喜歡、不滿意,就會馬上引發你的焦慮及不安,好像你是一個很有問題的人,很麻煩,讓人嫌棄。
你的潛意識總是不自覺地湧現出一些零散的畫面。那是在童年時期,大人用惡狠狠的、冷漠的眼神,對著你說:「如果不乖乖聽話,就不要做我們家的小孩。」「我們家,沒有這麼差勁的小孩。」
有些時候,你一做錯事、不符合他人要求,大人嘆氣、瞪你一眼的不耐煩神情,就會在你腦海裡閃過。
你搞不清楚究竟為什麼,這些畫面會一再自動浮現?你就是會瞬間不安、恐懼,深怕自己會被嫌棄、被丟掉,被視為不該存在的垃圾、沒用的東西。
那種會「被丟掉」的感覺,簡直要你的命,彷彿亮起紅色危險警戒。一種讓你窒息的痛苦感猛然襲來,腦袋裡轟隆隆的聲音響起,聽不清楚外在的聲音,也聽不清楚自己內在的聲音,只感覺到自己突然被移到另一個時空,看得見周遭卻感受不到。
然後,你會立刻道歉,馬上說對不起,要對方別生氣、別失望、別拋棄你。接著,大量承諾脫口而出:你會努力改進;你會盡力辦到;你會照著對方的意思做,不再有疑慮,不再有個人的想法及感受。你甚至會以哀求的口吻討饒,只要對方不要離棄你、不要排除你,不要對你失望,你什麼都願意聽對方的。
你是不是曾經看見自己這樣的姿態?
看見自己的哀求及討饒?
你可曾在這一刻連結到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可悲堪憐?
你的討饒,正是一種討好,以弱者的姿態,要對方不要傷害你、遠離你,不要棄你於不顧。在你的認知裡,你是沒有能力和力量去選擇關係的。只要有人「要」你,你都謹慎小心、戒慎恐懼,避免別人對你厭煩,最後遺棄你。
所以,你只能努力討好、迎合,努力的把自己摒棄,只求可以委身在關係裡,這樣就可以獲得讓你安心的依附,不用感覺到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孤獨感和無助感。
你害怕獨立、孤單一個人的感覺,所以無論如何,你都要緊抓關係,依附在另一個人身上。只要有人「要」,就能證明自己不是垃圾、不是廢物,不是被人失望唾棄的那一個。
但其實你可以做一個能擁抱住自己的人,即使有人會棄你於不顧,或不得不離去,甚至是冷漠的走開,你仍然可以選擇做一個從心裡愛護自己的人,知道自己會牽住自己、擁抱自己,不棄自己於不顧,做一個自己的依靠者,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我們都來得及做自己最好的照顧者
摘自《你過的,是誰的人生?》,蘇絢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299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
排除依附意思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推書】《如果停不下來,就先學會慢下來》時報出版2021.1.新出
。
推薦這本書,不過沒有抽書活動。
書名如一貫很長僅強調閱讀後功能,不過本書的重點是「日常生活的正念」,把正念講的淺顯易懂,也有很多找回專注力、化解壓力的練習。底下是我閱讀後,融合書籍內文與我自己的知識所寫出來的重點。
。
#正念(mindfulness)
正念大家都聽過,但不是中文字面意義,並非「正向思考」的意思。
與正念相同意涵的解釋,有「靜觀」、「覺知」、「意識」、「認識」、「觀察力」或「專注力」。我覺得「靜觀」與「覺知」最適合。
現在是個容易分心的時代,處於「人在、心不在」的分裂,而正念可以幫助心智排除紛擾,包括外在過多紛亂的資訊、內在混亂的情緒,回到平靜和專注。
正念的作法,是覺察自己的言行,與自己和他人重新連結。
#靜觀
靜觀或覺知,指的是「客觀且寬容地」看待自身的能力與侷限性,認清並接受現實處境,才能看到出路,才能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靜觀或覺知,不是要解決問題,反而是聚焦在「接納」,它就是那個樣子地存在那兒了,不判斷、不評價,甚至先不期盼。最後以自己可接受的方式跟所擁有的經驗產生連結,當下專心,過程享受,感覺快樂。
跟我所提「正確的放鬆」很像—專心投入你所感興趣的事,反而才是休息。
#正念也是訓練心智的方法
心智(mind)分為思維(thinking)與覺知(awareness)
覺知是注意到和感受到有什麼,並不是「知道那是什麼」,不帶想法、意見或判斷;思維則是「認知」,根據過去經驗以做出判斷,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上,發現人類的認知會簡化、習慣化,省力地應付早已知道的人事物,但也因此會被困住,被「僵化」困住。就像我們一直努力「推」開門卻推不開,結果,它是用往左拉就開了。
呼吸的感受性強,要注意這個呼吸過程,變成自身的一種經驗,可以協助專注
#身體、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
講解身體、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如我們在情緒上依附自己編造的故事,透過身體疼痛的經驗,似乎也證實了它們的真實性,因此疼痛變得更具威脅性。這些情緒、壓力,人們卻急著用思考去解決,結果越壓抑情緒越一發不可收拾,思考也覺得自我挫敗。
這個機制是:我們慣把負面情緒壓入潛意義,但情緒的影響仍然在,把思考染色,變成「負面思考」--焦慮、我做不到、心跳加速、雙手顫抖及躺在床上起不來…不但身陷其中更痛苦,也會覺得自己的思考能力逐步喪失。
「靜觀」,是先接納自己就是有這些現象,不批評已經出現的行為,而是持續有意識地關注想法,切斷負面情緒與負面想法的先入為主,避免自動與習慣反應(僵化找不出方向),才能看出情緒原本真實的樣貌。再去回推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會有、我需要什麼。
我們可以有壓力但不煩惱,因為壓力只是表徵,壓力不是困住我們的厭惡之物。甚至要接受人生就是有太多的為什麼,太多的沒有答案,事情發生並非「你運氣不好」,而是「它就是發生了」,然後才能去做其他更值得的事,才有真自由。
#書中的52個具體練習法,蠻生活化與實際的,先舉6個
1.大腦的多工練習?同時朗讀出一篇文章,並注意其中「的」有有幾個字
2.兩分鐘的觀息法
3.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
4.感受一分鐘的長度
5.行走靜觀—出去散步吧
6.感覺你的感受—感覺與衝動就像眼前的驚濤駭浪,但不傷及自己
。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0101?sloc=main
排除依附意思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古代春秋時期,天文學家石申依照四季將一年分為四階段,每個階段再依照當時的氣候變化分三小段,每小段約有十五日,一整年就被細分成二十四段,便形成了二十四節氣。又將二十八星宿與金木水火土的自然五元素做對應連結,並製成星圖表
經歷漫長的時間演進與校調後,在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 天文訓」彙整發布,亦稱做農民曆。其匯集先民智慧結晶而形成之對照系統,至今已有千年歷史,且持續在東方世界中廣被參考應用在各種面向。例如就中醫理論中,亦將人體臟腑運作與五行進行對照,得出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腎水等理論,以延伸相應調理方案
正處秋日時分,節氣細分為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與五行的季節對應屬金,此時亦與肺臟有連結。在「黃帝內經」中曾提及“肺主皮毛”,秋日肺氣旺盛,只要調養得宜,皮膚毛髮便可獲得充足氣血養份,本季可說是養顏美容的重點月份!
而在東方飲食文化中,指白色入肺,意思就是白色食物具有補氣滋陰、化痰養肺的優點。像是梨子、白木耳、蓮子、蓮藕、山藥都是良好的營養食材。根據「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山藥的記載,其具甘,平。歸脾、肺、腎經等特性
山藥是食物亦為藥材,應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山藥又稱淮山、山芋、山薯,是生長在土壤中的根莖類植物,主要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多達600多類品種。其具獨特黏多醣而富有黏稠性,又因蘊含16種人體所需胺基酸,被稱為「食中之藥」的美名。此次,我們就一同來認識「5個吃山藥的好處」吧!
❶養護暢通心血管
含豐富黏液蛋白,屬於天然多醣蛋白的混合物,具良好保健作用,對於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心血管系統脂肪沈積等有助益,適量食用還可避免過度肥胖
❷腸胃保健助消化
含有豐富的澱粉酶、蛋白質分解酵素,有助於蛋白質與澱粉分解,使腸胃充分消化與吸收,不僅可以達到營養攝取的功能,還可以幫助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❸調節月事增活力
含薯蕷皂苷(Dioscin)成分,經水解後的薯蕷皂苷元(Diosgenin)是人體荷爾蒙的前驅物,有助於調理女性經期不適,也能改善因老化造成的更年期問題,並增加體力
❹補肺顧腎緩疲勞
含豐富的酵素、維生素C、鈣與鉀等,能夠強健身體,補肺氣,益腎精,改善疲勞與咳嗽症狀。而薯蕷皂素的性質黏稠,亦有潤滑呼吸器官的作用,可以緩和感冒時喉嚨不適的症狀,去痰解咳
❺遠離三高防衰老
內含鉀離子,可排除體內多餘鹽分,有助血壓控制。具黏性的膳食纖維,可減緩體內糖分的吸收,且鎂、鋅、維生素B1亦可促進葡萄糖代謝,有助胰島素作用,以抑制飯後血糖飆高。而薯蕷皂素,則可去除依附在血管壁裡的膽固醇,還是人體製造激素的原料之一,能夠減少肌膚老化,恢復皮膚彈性
❤️常見山藥種類
🔺捏芋
這種山藥的外型屬於塊狀、不規則的形狀,質地堅硬、黏性較強大,平常做為日式甜點的原料居多
🔺野山藥
在台灣多稱為「基隆山藥」,屬薯蕷科,形狀細長,和一般山藥較粗、較短的外觀有所差異,口感細緻美味,還富含抗氧化酵素
🔺紫色山藥
紫山藥的外皮呈褐色,裡面則是帶著鮮豔的粉紫色。趁著新鮮的時候磨成泥,可以製成各種沙拉料理
🔺日本山藥
外型呈長棒狀,是最常見的品種。其水分含量較高,適合磨泥製成山藥飯;或者熱炒、香煎都很合適
❤️如何挑選與保存
●挑選:外皮光滑、平整為佳。若表皮皺摺,代表水分不足,口感會較差,橫切面肉質雪白、質地細、顆粒小,口感愈綿密
●保存:山藥富含鐵質,切開後容易氧化變成褐色,把它放入冰水或者鹽水中,可減少氧化現象。山藥很耐儲存,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先去皮切塊,分裝後放入冷凍庫,就能存放較久;若無切口,放至通風處可達3個月
❤️山藥停看聽
⚠️新鮮山藥有強列烈的抗氧化作用,避免用金屬製的刀削皮或切割,以塑膠刀或竹刀切割為宜
⚠️因山藥的鉀和蛋白質含量相對比米飯高, 慢性腎友,需拿捏攝取量。食用鮮山藥約200克以內為宜,仍以專業醫師指示為主
⚠️清洗處理方法,平滑的可沖洗後去皮,不平滑的則先刷洗後再去皮,可避免過多黏液糖及蛋白流失。去皮後可過鹽水減少褐變,保持色澤
⚠️烹調溫度過高,會影響山藥內的酵素作用,因此,生吃山藥能保持山藥的原味,並減少營養成分的流失。不過,生吃山藥容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腸道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腹瀉的症狀,宜以熟食為主
⚠️山藥外皮含植物鹼(沾到身上易發癢),故處理時應戴上手套,或處理前先用鹽水洗手。新鮮山藥削皮時會有黏液,在水龍頭的細水下削皮會比較好削。如真有發癢情況,泡在冰水中或用肥皂擦洗,就能減輕症狀
#凱鈞有食力
#5個吃山藥的好處
排除依附意思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敬坛神仙佛道,奇闻鬼怪魔妖。感谢缘分这里是缝太窄我太胖花生瓜子配壮的响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近几年。你会越来越高频率的遇见那种突然之间的愤怒、突然之间的崩溃和突然之间的沮丧。不仅仅是面对他人,其实连我们自己也会经常在某个瞬间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整个世界的氛围都变得越来越紧张…你看最近这接连不断的几起恶性社会事件。所以在我的内心中就萌生了很多疑问,这茫茫人海之中到底有多少不太正常的人?我与某人初次相遇要怎么判断、界定,这人是不是有病呢?更让人焦虑的是,我自己的精神是否正常,其实我也完全不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小伙伴想说:“壮哥,早就跟你说不要自己尝试修仙了,你看你现在这症状,赶紧让寺姐带你去看看精神科医生实在不行就住院治疗一下…我的回答是:别呀,要看病咱就一起。你真的认为自己一定正常吗?你真的认为给咱看病的医生就一定正常吗?2018的评估数据说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7%,重度患者超过1600万。什么概念呢?如果你的社交范围有100个人,其中就有17位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你确定自己不在这17人当中吗?给你举一个例子:你知道“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吗?世卫组织在2018年将那些“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迷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要让位于游戏的行为定义为“游戏成瘾症”这是一种精神疾病。同样的话之前跟我表弟也说过。正好他妈也在旁边,我说:二姨你也不用太担心,对于这种病症的诊断世卫组织有非常严格的标准,首先不可以把青少年对于游戏的热情简单的归结于“游戏成瘾”,只有当游戏行为影响到基本生活,大量的占用了睡觉、吃饭、社交、教育的时间且造成个人、家庭、教育、工作等重要方面的损害并持续12个月以上才能确诊,二姨说这标准不高啊,那肯定确诊了。你当然可以拍着胸脯说,诶!老子不玩游戏…你太天真了,游戏成瘾只是成瘾疾病这个类目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工作成瘾、赌博成瘾、购物、饮食、烟酒、性爱等等等等的成瘾疾病。这些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人的大脑一旦生病它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比方说成瘾症就常常伴随着自残、失眠、焦虑和抑郁症。所以你此刻站在大街上随便指着一个人说:“你这人脑子有病,很有可能你并没有在骂人,而仅仅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来吧,让我们携手走进精神病的世界。
197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员“罗森汉恩”也想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精神科医生是用怎样的方式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于是就在社会各界招募了8位志愿者,分别在12家医院进行分组秘密测试。这其中有1名研究生、3名心理学家、1名儿科医生、1名精神病学家、1名画家和1名家庭妇女,都是心智正常的普通人。罗森汉恩就给了他们同一套说辞,没有任何装疯卖傻,就说自己经常听到“轰”、“碰”,的声音,结果8人中有7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住院期间每一位志愿者都尽可能保持正常的饮食、起居、交流、治疗,当然给他们发放的药物都被藏到舌头下面,再趁人不备吐到马桶里冲掉。实验整整进行了三个多月,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来做实验的吗,所以会偷偷的记录医院每一天发生的情况,作为实验笔记。这本笔记就被其中一位医生发现,也看了里面记录的内容。这个志愿者就跟医生说,好吧!其实我是一名心理学家,这一次潜入你们精神病院主要是做一项精神病学研究。医生赶紧叫来值班的护士长询问他近期服用药物的情况,也叮嘱说这个病人你们平时要多关注一下,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了。这位心理学家就突然意识到,原来只要我一进到精神病院被确诊之后,我是很难证明自己没病。所以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精神病,这个界限是模糊的。突然有一天呢,这个人发现总有几个病人一直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再相互看看,也不说话好像有什么秘密一样。他就过去问其中一个病人,说你们为什么总是盯着我看呀?病人面无表情的停顿了几秒说:“你没疯,你是报社的记者,来医院搜集资料。然后指着另外两位志愿者说,你们三个是一伙的。这仨人汗毛都立起来了,完全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他们就赶紧问,这个秘密还有谁知道。发现整家医院一共118名病人,有35人早已看出他们仨是假扮的。于是呢,这三个人就开始着力关注这35名病人,这医院的厕所不是一格一格的吗,这仨人就跟着其中一名鬼鬼祟祟的病人近了厕所分别在左右两格站在马桶上扶着墙观察他,发现这个病人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把舌头下面的药丸拿出来丢进马桶冲掉,仨人一脸尴尬,妈的原来平时我们拉屎的时候可能随时有人围观。当然她们也同时观察医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经常有女护士上下班着急换装的时候,根本就懒得去更衣室,直接现场换装。当然她们绝对没有刻意诱惑谁的意思,而是完全不把这些病人当人。实验结束之后“罗森汉恩”将论文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引发精神病学界极大的愤怒与反弹,你这就是在诋毁我们专业呀,于是立即组织发文说好,咱们打赌,你再派那些志愿者过来。我们一定能够很轻松的分辨出病人与伪装者…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医院发来统计名单有193人被确定是假病人,并要求“罗森汉恩”给我们精神病学界一个说法。罗森汉恩说我们并没有派人过去…当然啊,其实“罗森汉恩”确实对从业的医生有失公允,因为医生当然是首先根据这个病人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判断。当然这也间接说明,诊断精神类疾病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你甚至很难给各种病症做出严格的分类,世卫组织的官方说法大概有300多种。但又有很多病人,是多重病症叠加在一起的。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抑郁症、妄想症、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等等,我觉得这里面最恐怖是幻觉,大家想想一下,如果是你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12点躺在床上都能听到摩擦地板的脚步声、能听到有人在耳边不停的说话、睁开眼睛看到墙角站着一个人。你会觉得自己有有病吗?你肯定觉得自己见鬼啦!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你看到那种东跑西颠、胡乱打人,有攻击性的患者当然也会害怕、远离。但是你不觉得如果是一个你很熟悉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完全换了一副表情和说话的语气,你不觉得这更恐怖吗?当然还有更多的案例啊,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往右”!这个作者呢,采访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人,你会发现这里面很少有疯疯癫癫,他们只是看到了跟我们不太一样的世界…我讲一段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
叫做“生化奴隶”,这是一个每天都在疯狂洗手的人,对于咳嗽、喷嚏异常恐惧,作者与他见面时发现他已经把手洗到发白褪皮惨不忍睹,说:你这不疼吗?有点!那你还这么拼命洗?想洗掉什么呢?细菌!恩…你能看到细菌?看不到,看不到才可怕,看不到才会被所有人忽视,细菌才更容易奴役人类。然后他就描述了一整套理论。他说:地球诞生了46亿年,寒武纪物种大爆发大约在6亿年前左右。那么物种大爆发之前这几十亿年间,是什么生命形式在主宰?就是细菌!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了现代文明一种错觉,认为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是一种进化,完全错误!细菌的存活能力比人类强多了吧?繁殖依靠自我复制,也比人类的繁殖形式简单有效的多,这怎么能叫进化呢?变成多细胞生物,只是那些比较弱且无法适应生存的细胞的无奈选择,变成多细胞生物之后,整个生命系统就变得更为复杂,也就对生存环境更加挑剔,就要继续给自己的生命形式增加补丁,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脆弱。作者说:但是这个进程让生命有了意识啊。对方说:你怎么知道“细菌”没有意识呢?人的意识来自与哪里?脑细胞嘛…脑细胞聚合释放化学信号。细菌的数量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可比脑细胞多多了,凭什么不能产生意识呢?只是细菌拥有自己的文明,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文明。这其中有一大段对话,其实我觉得他是想说,细菌有一种跟人类完全不一样的集体意识。那作者又问,那生物是怎么来的呢?是被细菌形成的集体意识塑造出来,简单的说就是细菌刻意制造了众多物种,并附着在这些物种的体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更优质的能量,比如糖分!至于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他们毫不关心,因为你永远无法摆脱对细菌的依附与共生关系,没有细菌你连一颗鸡蛋都消化不了,而细菌却可以随时抛弃人类,杀死他们的肉体、毁灭他们的文明,易如反掌。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联想到这次疫情,真的是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按它这个理论,细菌是完全可以有意识的制造出病毒,虽然这两个东西完全不一样。当然他的理论确实存在很多漏洞,但是我觉得不妨碍他成为一名科幻小说的作家。而且看上去心智也还算正常啊,如果能排除洗手的强迫症和对咳嗽喷嚏的恐惧,我觉得还没我疯呢!这一集精神病的世界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