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覺得很值得跟爸媽們分享。
-
前幾天跟大家說,周末帶孩子去台中車站和綠川看聖誕燈夜景,因為情緒爆走、不受控制、大哭大鬧,後來只好提前撤退回飯店休息。
-
回來後的一整周我都在思考,到底是哪裡沒有跟上孩子的節奏? 是不是我忽略了什麼?
-
週五,我就跟先生提議,再去台中玩,把上次沒走完的行程再帶她去,同樣我們去了台中新火車站,晚上跑去另一區柳川看聖誕燈海。
-
同樣的地方,我做了點改變,完全不一樣了,孩子乖乖讓我牽著,我們幾乎平靜開心地走完全程聖誕燈海、不哭不鬧,晚餐、隔天早午餐喝咖啡,通通乖乖配合,坐好吃飯、不吵不鬧。
-
我做了什麼?
-
我從新竹出發到台中,以及台中之間所有地點移動前,利用在車上或者空閒時間,開始告訴孩子,我們下一站要去哪? 那裏是什麼樣子的地方,然後特別提醒;
-
去聖誕燈海前,在飯店跟孩子一再地說,等下媽媽帶你去看妳最愛的聖誕燈、聖誕老公公,但是人非常多,你跑跑就會找不到媽媽、媽媽也會找不到妳,所以不能跑哦,牽著媽媽,能跑的地方媽媽會告訴你,我再陪妳跑好嗎?(講了20幾分鐘一直重複)
-
去吃晚餐前、隔天去吃早午餐前/
那裏是喝咖啡的地方、吃早餐的地方,所以要乖乖坐著,不是公園所以不能跑哦 (車程多長我就重複講多長時間)
-
去科博館之前/
等下媽媽帶妳去看最愛的恐龍,我知道你會很想摸、很想到處跑,但是要問媽媽,能摸的媽媽會帶你摸、能跑我會陪妳一起跑,但因為人會很多,妳還是要牽著媽媽的手哦!
-
提前心理建設,讓孩子有事前的心理準備,
都比現場他已經失控再來罵100%有效。
然後,能跑就要讓孩子真的去跑、陪她跑、
能看的她想去看就真的要陪她看。
-
我想了一周就是,孩子現在幾乎完全幾乎聽得懂我們說的,她當天過於興奮爆衝,是因為完全對於當下環境沒有事先的想法,只覺得我現在很開心、我就是想亂跑亂看,然後大人生氣硬是阻止的結果,孩子情緒更激烈,惡性循環的一整天結果是,孩子不開心、大人也累。
-
這次的台中行就相當完美,從頭到尾沒有失控一秒,都是牽著我的手,問我 :「 媽媽,我可以跑跑嗎?」「我可以過去看聖誕老公公嗎? 」、「我可以摸摸看嗎?」
-
而且妳知道我覺得做最對了另一件事,是什麼嗎? 上上週,台中Dory 大爆走一整天,我忍住所有情緒沒有大聲吼她、對她發脾氣。
-
又讓我想起親子作家汪培珽說的一句話 :「 父母有時候退一步想,孩子其實沒事。」不要想孩子故意搗蛋、不要想現在這個年紀就是貓狗不理難怪討厭、不要想我的孩子是不是情緒控管有問題。
-
孩子真的沒事,大人換個方式一切都會很好。
分享這兩周末辛苦但值得的育兒心得。
/
但話說因為講了整整兩天,我回來後喉嚨都沙啞了欸,哈
汪培珽老公 在 吉爾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耳濡目染】
平常總愛在家享受天體遛鳥或插科打諢的弟弟,居然也有跌破我眼鏡、流露書卷氣的一面?
今早餐桌前,不正經之姿&光速背誦了一首《靜夜思》,但仍讓我對他小小腦袋的吸收力拍案叫絕。
—
為什麼小丹會跟著背唐詩,絕非因我是虎媽,而是源自Lara 從台灣過完年後嚐到了紅包的好滋味(雖然還是全數被我以調虎離山之計充公,救救回後已負債的國庫),回澳頻頻問我她要怎麼賺零用錢?
從沒給過孩子零花,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突然想起親子作家汪培珽曾提過她讓孩子背唐詩賺錢,於是我告訴Lara 背一首可得澳幣20分(台幣3塊左右?有夠小氣的媽媽),萬萬沒想到女兒聽聞20這個「天文數字」便傻傻地答應了⋯⋯
(後來她發現同樣做家事也可得20分似乎比較容易,嘖!)
我從沒要求小丹跟進,但當姊姊為了錢,使勁全力一再跟我複誦那複雜的中文讀音,一旁看戲的弟弟沒想到也將之默默刻上心牆了。
所以,別以為孩子的學習只能在書桌前,生活中任何時候都可以是學問;別以為孩子表面毫無動靜,他們的小腦袋可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在吸收生活中的資訊!
不過同理,別以為孩子在我們身旁玩耍沒在聽......有天Lara 勞作到一半,突然厭世地說「好煩喔!煩死了~」這是我這幾週在家最常跑出的念頭啊!(可能不經意在她面前說了出來)
—
今晚孩子老公就寢後,疲倦地望著眼前的空碗,我不禁省思......在這迢迢防疫路上,要抗戰成功、並避免讓孩子變成厭世的一代的要訣之一大概是:時時提醒自己左手抓右手不去掐沙發上滑手機喊無聊的老公(而孩子正抓我衣角);一手掩耳、一手摀眼,對一週三天和我們困在家裡&不能外出好悶的沙發馬鈴薯老公視而不見,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啊!
#有朋友這幾週的體悟也是這樣嗎
#但其實我更謝謝老丹堅持不學中文_原來是為了讓我能在背後盡情嫁禍調侃
汪培珽老公 在 四隻小人一個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可以看完這篇文章,#或許你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的救贖,#同時也會得到我的一鞠躬😂😂😂
太多人跟我推薦《零極限》這本書,把它買來好一陣子了,直到今天終於看完了!
必須說,這本書真的是不同於我以往讀的書,不管是探討的內容、書的深度還是書裡提到的方法,完全超越過去我所涉及的範圍。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大概就一直在「什麼?怎麼可能?所以到底要怎麼做?蛤就這樣?真的只是這樣嗎?騙笑欸!太誇張了吧!!!!!」幾個狀態跑來跑去。
作者紀錄了修・藍博士的夏威夷療法,可以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修・藍博士他原本是一位心理醫師,他不必見到病人,只用「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這四句話就治癒了一整個醫院具有攻擊性的精神疾病罪犯。
傑克,你說是不是真的是太神奇了?
下面開始我要開始分享一些我覺得很棒很神奇又帶點荒唐但是有很有道理的部分——
『有個人發問:「但是如果我跟另外一個人之間有些問題,你的意思是說需要修正的是我,不是那個人?」
「如果你和某個人之間有問題,那麼問題不是那個人!」修・藍博士聲明道,「#那是你對某個浮現的記憶的反應而已。#跟你有問題的是那個記憶,#而不是那個人。」』
『#我的問題是在我潛意識裡重播的記憶。我的問題與任何人、任何地方或任何狀況都無關,它們是「過往遺憾的悲嘆」——莎士比亞曾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裡如此詩意地記載著。』
這些話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眼前了,但是是不是很難想像,我們之所以覺得某個讓人討厭的人之所以讓人討厭,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問題?
這本書裡,作者不停提到的一個概念就是「#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眼前的問題是問題,#那是因為我們過去的記憶帶給我們的經驗」。
在上子蘭老師的依附關係課時,她也曾經提到類似的概念——「#我們跟跟任何人的互動都是用過去的經驗」。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過去的經驗是好的,那們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就會趨向正面,我們也比較會用正面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就像是我常常在疑惑的,為什麼同樣一件事情,我的看法常常是往負面的那邊,可是夫君的見解,通常是偏向正向?
我曾經跟他討論過這個問題。
我們覺得最合理的解釋是,雖然夫君從小就是單親小孩,但是他的身邊有很多愛他的人保護著他,不論是老師(老師去班上的每個同學家家庭訪問時會帶上夫君),或者是朋友(他常常去朋友家玩,朋友的父母也會留下他一起吃晚餐)。
他的過往經驗是美好的,因此他對很多人事物都很相信。
我最喜歡的作家汪培珽也曾經說:「#錯誤的經驗會傳承八代」。
我想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吧?
因為我們的經驗(認知)是錯誤的,所以無意間就會影響到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而這中間如果沒有人覺察,錯誤就會一直流傳下去。
好吧!那如果我們過去的經驗,都是錯誤的經驗呢?到底要怎麼補救?
這就是我覺得這本書最高深,最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這確實是最好的方法了——#我們要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然後不停的說「#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謝謝你」。
是不是很荒唐?很荒唐對吧?
要對一個老是惹火自己的老公、小孩,甚至是家人好友負起全責並且說愛你,不覺得很荒謬嗎?
『「但是我們要如何才能讓人們了解,我們每個人對問題都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修・藍博士問道。「如果你想解決一個問題,就在自己身上下工夫。如果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你就問自己:『#我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讓這個人困擾著我?』人們出現在你生命中就是要來困擾你的!如果明白這點,你就能從任何情境中跳脫出來。怎麼做?很簡單:『對於所有發生的一切,我覺得很對不起,請原諒我。』」
『#生命的目的在於每個當下都回歸到愛。要完成這個目的,人必須承認他對於創造了自己目前的生活,有百分之一百的責任。他必須了悟到,#是他的想法在每個當下創造了他生命目前的樣貌。#問題並非來自某些人、#某些地方、#某些情況,#而是來自對這一切的想法。他必須意識到,根本沒有「外在」這回事。』
必須老實說,我覺得要對把自己惹毛的人馬上在腦子裡說出「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這些話真的很難,我自己現階段也做不到,但是,我很認同「現在的生活樣貌是我們自己建立起來的」,而如果這些是我們自己建立起來,我們當然必須負責。
最後,我想分享一下作者在書裡提到這段很重要的一句話——
『#實行這個方法不表示會立刻有結果,#它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達到什麼成果,#而是為了得到平靜。但是當你這麼做的時候,你常常會在第一時間就獲得你想要的結果。』
以上分享,希望可以為大家帶來一些不一樣的碰撞。詳細更具體的方法跟內容,請大家找這本書來看看吧!激推呀!!!!!
#有看完這篇文的人請收下我的一鞠躬🙇♀️
#因為真的好長啊😂😂😂
汪培珽老公 在 紅豆聚樂部- 看到一段話: 「禪修,不必到廟裡,能夠心平氣和 ...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一段話: 「禪修,不必到廟裡,能夠心平氣和地照顧小孩,就是最好的修行。」———汪培珽這其實還好,更高的修行是照顧完小孩還能心平氣和笑嘻嘻的對待老公. ... <看更多>
汪培珽老公 在 鯨落紋身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鯨落紋身 行銷管理15版二手 行銷管理pdf 汪培珽老公 高等財務會計研究: 理論與實證PDF 下載 政府會計準則公報第二號 政府會計公報 依政府會計準則公報第一號規定下列 ... ... <看更多>
汪培珽老公 在 [心得] 沒被勸生二寶的書說服~ -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很早就聽聞汪培珽這位作者名號,但從未看過她的書,
沒想到第一本就看了挑戰自己決定的《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然後默默覺得短期不會再看她的作品XD
若妳跟我一樣安於一寶但又因為身邊各種聲音而有點猶豫,
或許可以參考我的閱讀心得,再決定是否去翻翻看!
以下貼自部落格文章
讀完後未被說服的《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https://dearlycat.blogspot.com/2019/06/AboutChildren.html
書名: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你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
作者:汪培珽
出版社:愛孩子愛自己
先坦言筆者本就頗堅定只生一個小孩,而這已經是從「不想生」到「願意生」的狀態──
雖有師資背景,但一直以來實在說不上愛小孩,當然,真正擁有自己孩子時還是母愛爆發
,覺得自家寶貝是天使,但這樣的愛頂多也就蔓延到親友間的孩子,依舊不會特別愛小孩
。眼看身邊的媽媽好友陸續開始帶第二個孩子,真心覺得手足一起玩樂的畫面實在美好,
但要我再生?謝謝,再連絡!既然已經這麼堅定,為何還要翻開這本《還好,我們生了兩
個孩子》?感受著周遭無形的壓力,我想還是需要更篤定一點!抱持著這樣的心態開啟了
這本書。
再次提醒,超級愛孩子的作者直白表示本書就是要勸生(至少)二寶,若妳也與我一樣抱
著獨生子女就夠的想法,閱讀起來會有許多部分令人感到煩躁,其刻意壓抑甚至對獨生家
庭的看法偏差到有點恐怖;但若妳本就在生與不生之間游移,相信看完會豁然開朗,還能
將書推薦給「阻力」看看能否不動干戈輕鬆化解。
作者身邊的人多為僅生一個,勸生之計則從老生常談的「人口負成長」這個危機開始,但
我身邊可多著兩三個寶貝的媽咪呢!(當媽之後總在假日公園懷疑著「真的有人口危機嗎
?」)而負成長對地球長遠來看到底是好是壞,也是有待商榷。第一篇裡的〈不生老二的
33種理由〉幾乎擴及了媽媽們的憂慮,經濟、成就感、家庭支持與大環境等,全被她認定
是自己嚇自己,生就對了!還引用了馬克吐溫:「我的生命中充滿了不幸和災難……但這
其中有大部分,從來不會真正發生。」不過,真有那麼容易說服自己,恐怕也得是「想生
」的意志夠堅定吧。
勸生二寶的點,作者提及即使獨生可以找伴,自己生的與別人生的還是不同,自家手足在
賞罰與作息等就不需配合他人(倒是頗認同她說的:「孩子只分成:自己的孩子,和別人
的孩子。」哈!);獨生子女要承受父母過多的課業壓力與期待,但這還是取決於父母的
教養態度;二寶會是親子吵架或低潮時的潤滑劑,也會是孩子彼此成長時期最棒的玩伴與
依靠。最末這點是唯一比較吸引我的(但這沒看書也明白啊),孩子有伴,有要事時有人
能討論……但,真的不能從親友間找到這樣的伴嗎?我想這又回到教養觀念,總會遇到志
同道合的家庭吧!至少目前很幸運擁有不少理念相仿的好友,但願孩子間也友誼長存。
直到全書三分之二〈不要勸人生孩子〉,作者才走回正軌:「只有一個孩子,人生當然還
是可以很幸福的。」其實不管幾個孩子,都會面對無數不同問題,更有許多問題不是有手
足陪伴面對就真能更有效解決的。所以,爸媽扛得起、有夠多的愛,不妨多生多福氣,明
白自己極限只生一個也很棒;不管有幾個寶貝,爸媽該盡的責任義務就得盡,多寶家庭或
許享受的快樂權利也多上幾倍,但對獨生家庭來說,既然不曾擁有,那又有什麼好羨慕的
呢?能好好守著獨一無二的天使,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如果妳也還在猶豫要不要生,不
妨撥空翻一下,或許也將有更篤定的答案產生。
PS>
本書其實尚有副標:「妳願意辭職回家帶孩子嗎?」對於早已辭職回家靠老公的我來說,
當然是非常認同囉!書看一大半,默默否定了幾乎所有勸生的論點,總算看到支持的論述
,但這也得看各家狀況,重要的是無論全職或下了班的媽咪們都需要記得:「其他事情都
可以稍等,陪伴孩子,卻要即時。」
*閱讀書摘:
現代人都應該要有獨立自主的觀念,「求人不如求己」,即使是全職的家庭主婦也一樣。
家庭主婦是依賴先生而活的嗎?絕不要這麼想,大家是分工合作,沒有誰比較強勢、誰比
較弱勢的區別。只要有一方不能幸福地活著,另一方也是幸福不起來的。-P162
「沒有回報的愛,是無聊。」-P181
讓孩子趁早瞭解一件事──父母能幫忙是幸福,不能幫忙就是鍛鍊。-P185
「養孩子,辛苦多,還是幸福多?當然是辛苦多。還是多很多。但是輕鬆的工作,常常就
是無趣的工作。」-P220
當我們只習慣用物質來餵養孩子而不給愛時,孩子可能不吵不鬧地活著;等到有一天我們
準備充分了,要來好好愛孩子時──他們已經不要了。-P208
*延伸閱讀:
寓教於樂 小學教師必備的電影清單-10部好片一次入袋
不完美又何妨?媽咪們,放自己一馬吧-《阿姐萬萬醉》
《速成家庭》真心認同並且相屬相愛,就是一家人
熱血又催淚的《血薄荷》:傷慟媽咪的無限可能
--
https://www.facebook.com/joylivechyi
用電影與書籍趣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57.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62255328.A.9D2.html
我愛我弟 感情也算一直都好 但就是沒那麼愛小孩寧可多關注自己還有老公吧…一個就蠻忽略另一半了XD體驗到擁有小孩的好對我來說已經夠了~
※ 編輯: cybeth (123.192.157.40 臺灣), 07/05/2019 07:43:13
※ 編輯: cybeth (123.192.157.40 臺灣), 07/05/2019 07:45:25
※ 編輯: cybeth (123.192.157.40 臺灣), 07/05/2019 07:50: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