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空行身染愛〉(Liân-hue Khong-hīng sin jiám ài) ◎珂拉琪
*「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
又閣是彼个 無代無誌想著的形影
iū-koh sī hit ê, bô-tài-bô-tsì siūnn tio̍h ê hîng-iánn
親像一陣風 吹落來 是春風少年
tshin-tshiūnn tsi̍t tsūn-hong, tshue loh lâi, sī tshun hong siáu-liân
坐嘛是思念 坐袂牢 真無聊的思念
tsē mà-sī su-liām, tsē bē tiâu, tsin bô-liâu ê su-liām
倒咧眠床頂 予月娘 笑規个暗暝
tó leh bîn-tshn̂g tíng, hōo gue̍h-niû tshiò kui-ê àm-mî
我行過你的世界
guá kiânn-kuè lí ê sè-kài
啥物我攏無愛
siánn-mih guá lóng bô ài
只想欲佇你心內(寫一條歌)
tsí siūnn beh tī lí sim-lāi(siá tsi̍t tiâu kua)
車行過 *𪜶的期待
tshia kiânn-kuè in ê kî-thāi
這站閣無落來
tsit tsām koh bô loh-lâi
無想欲對誰交代(心內驚驚)
bô siūnn beh tuì siáng kau-tài(sim-lāi kiann-kiann)
想起我彼暗小可仔歹勢
siūnn-khí guá hit-àm sió-khuá-á pháinn-sè
予你揣著我
hōo lí tshuē-tio̍h guá
規身軀藏無好勢的委屈
kui-sing-khu tshàng bô hó-sè ê uí-khut
風 中的飛龍咧吼
hong-tiong ê pue-liông leh háu
聲 聲予天搖地動
siann-siann hōo thinn-iô tē-tāng
愛你的傳說寫佇頂懸
ài lí ê thuân-suat siá tī tíng-kuân
感情紲來愈飛愈懸
kám-tsîng sua-lâi lú-pue lú-kuân
花 開佇你蹛的樓
hue khui-tī lí tuà ê lâu
想 當時欲綴你走
siūnn tong-sî beh tuè lí tsáu
多情的雨崁著目睭
to-tsîng ê hōo kham tio̍h ba̍k-tsiu
你的代誌講袂清楚
lí ê tài tsì kóng bē tshing-tshó
看你行過千山萬水
khuànn lí kiânn-kuè tshian-san-bān-suí
手內薔薇微微仔芳
tshiú-lāi tshiông-bî bî-bî-á phang
行踏輕鬆跤步的我
kiânn ta̍h khin-sang kha-pōo ê guá
恬恬佇遮攏無出聲
tiām tiām tī tsia lóng bô tshut-siann
日子過一工閣一工
ji̍t-tsí kuè tsi̍t-kang koh tsi̍t-kang
你的一切攏猶未放
lí ê it tshè lóng iá-buē pàng
越頭欲揣過去的我
ua̍t thâu beh tshuē kuè-khì ê guá
煞來袂記家己的名
suah-lâi bē kì ka-kī ê miâ
是我欲陪你流浪
sī guá beh puê lí liû-lōng
長路終點滿天花雨
tn̂g-lōo tsiong-tiám muá-thinn hue-ú
雺霧內底戇神
bông-bū lāi-té gōng-sîn
千年流轉你的世界
tshian-nî liû-tsuán lí ê sè-kài
自作多情的人
tsū-tsok-to-tsîng ê lâng
眼前地獄家己揀的
gán-tsiân tē-ga̍k ka-kī kíng ê
天上 地下 人間
thian-siōng, tē-hā, jîn-kan
四方妖孽請恁退下
sù-hong iau-gia̍t tshiánn lín thè-hā
這繁華世間
tse huân-hua sè-kan
眾生有情人
tsiòng-sing ū-tsîng-lâng
有情生煩惱(甘願受罪)
ū-tsîng senn huân-ló(kam-guān siū-tsuē)
心狂閣火著
sim-kông koh hué-to̍h
明知會艱苦
bîng tsai ē kan-khóo
千錯萬錯 (攏佮你無關)
tshian-tshò-bān-tshò(lóng ka̍h lí bô-kuan)
*註:𪜶 (人因) 可能因裝置未下載字型無法顯示。
作詞作曲 Compose & Lyric/王家權 Hunter Wang
編曲 Arrange/珂拉琪 Collage
主唱 Vocal/夏子 Natsuko
電吉他 Guitar/王家權 Hunter Wang
合唱 Chorus/珂拉琪 Collage
錄製與混音 Record & Mix/
柯拓名(小名)@ 地下怪獸音樂製作研究室
Ming Ke @ Indie Monster Studio
插圖 Art/夏子 Natsuko
台語歌詞顧問 Lyrics Supervisor / 李勤岸 Lí Khîn Huānn
-
◎作者簡介
珂拉琪Collage 樂團
主唱 Vocal/夏子 Natsuko
吉他 Guitar/王家權 Hunter Wang
台語歌詞顧問 Lyrics Supervisor / 李勤岸 Lí Khîn Huānn
-
◎小編鋼筆人賞析
這週主題為「台灣地下音樂歌詞選」,雖然到珂拉琪所在的當代,「地下音樂」一詞已經很少使用,然而「獨立音樂」仍是一種「地下音樂」的繼承者,這也是我將珂拉琪選入的原因。〈蓮花空行身染愛〉(以下簡稱「蓮」)是珂拉琪目前(2021/09)為止最新的一首單曲,我對這首歌的歌詞賞析也會以華/台語雙語進行,呼應他們的台語音樂。
這週主題是「台灣地下音樂歌詞選」,雖然到珂拉琪所在的當代,「地下音樂」一詞已經使用足少,毋過「獨立音樂」猶是一種「地下音樂」的繼承者,這嘛是我共珂拉琪選入的原因。〈蓮花空行身染愛〉(下跤簡稱「蓮」)是珂拉琪目前(2021/09)為止上新的一條歌,我對這條歌的歌詞賞析嘛會透過華/台語雙語進行,呼應𪜶的台語音樂。
-
〈蓮〉是一首充滿各種元素而且歌詞隱晦的歌,因此詮釋的範圍相當大;和珂拉琪其他的台語歌相比,〈蓮〉同樣有濃厚的敘事性,每一段彷彿電影的場景接連播放,卻沒有他們其他台語歌那麼沉重。不過,這份輕鬆對照整首歌最後的執著與沉重,反而讓人印象更深刻。
〈蓮〉是一條充滿各種元素而且歌詞真包含的歌,所以解釋的範圍非常大;佮珂拉琪其他的台語歌比較,〈蓮〉仝款有厚厚的敘情性,逐段親像電影的場景相連放,煞無𪜶其他台語歌遐爾沉重。毋過,這份輕鬆對照規條歌最後的執訣佮沉重,煞予人印象閣較深。
-
就敘事結構來說,〈蓮〉相當完整,可以分析的角度很多,以下我將從空間、角色、意象來分析〈蓮〉的歌詞。
對敘情結構來講,〈蓮〉足完整,會使分拆的角度誠濟,對下跤開始,咱會對空間、角色、意象拆明〈蓮〉的歌詞。
-
在前兩段,「我」還僅在自己的房間思念少年。值得玩味的是「春風」與「月娘」的意象呼應著著名台語歌曲〈望春風〉。在〈望春風〉中,思念對方的少女最後開門等到的僅是一陣風,似乎隱隱呼應〈蓮〉這首歌接下來的結局;那麼少年「你」呢?從第三段開始,敘事者我終於開始和思念的「你」對話。敘事者我的願望如此單純,僅是要在「你」心中「寫一條歌」,然而綜觀整首歌,敘事者我似乎到最後一刻都沒有做到……
佇前兩段,「我」猶只是佇家己的房間思念少年。趣味的所在是「春風」佮「月娘」的意象呼應台語名歌〈望春風〉。佇〈望春風〉中,思念對方的少女最後開門等著的干焦一陣風,親像暗中呼應〈蓮〉這條歌紲落來的結局;按呢少年「你」呢?對第三段開始,敘情者我總算開始佮思念的「你」對話。敘情者我的願望遐爾單純,只是欲佇「你」的心中「寫一條歌」,毋閣規條歌看落來,敘情者我親像到最後一刻都無做成……
-
第三段開始,「你」跟敘事者我所在的空間越變越大。一開始敘事者我還在房間,之後「我」對你的感情飛上天空;接著歌詞開始敘述「你」所在的空間,一開始「你」似乎在車站(車一直經過,你沒下來),「你」所在的、花開的樓,「你」走過千山萬水,直到最後「你」在「長路終點」。「你」走得如此之遠,敘事者我卻一路陪著「你」,甚至敘事者我對「你」的感情使敘事者我還能「行踏輕鬆跤步」。
第三段開始,「你」佮敘情者我所在的空間愈變愈大。拄開始敘情者我閣佇房間,之後「我」對你的感情飛上天頂;紲落來歌詞講「你」所在的空間,拄開始「你」親像是佇車頭(車直直經過,你無落來),「你」所在的、花開的樓,「你」行過千山萬水,直直到最後「你」佇「長路終點」。「你」行甲遐爾遠,敘情者我煞是一路陪「你」,甚至敘情者我對「你」的感情予敘情者我閣會當「行踏輕鬆跤步」。
-
然而,即便敘事者我陪「你」走了這麼久,恐怕還是對「你」沒這麼清楚,只知道「你」很美好。除了一開始「春風」、「月娘」的暗示,〈蓮〉在敘述「你」的時候常使用兩種意象,一種是花,另一種是雨霧。就花而言,「你」住的樓開滿了花,你手中拿著薔薇;就雨霧而言,雨遮住敘事者我的眼睛,不僅模糊敘事者我的視線,似乎也使敘事者我對你的事情「講袂清楚」;花和雨霧這兩者到最後合而為一,「長路終點滿天花雨」,敘事者我迷失在霧中,「千年流轉你的世界」。
毋閣,就算敘事者我陪「你」行遐爾久,恐驚猶是對「你」無遮爾清楚,只知影「你」足美好。除起一開始「春風」、「月娘」的暗示,〈蓮〉講著「你」的時定定用兩種意象,一種是花,另外一種是雨霧。講著花,「花開佇你蹛的樓」,你手中提著薔薇;講著雨霧,雨崁著敘情者我的目睭,不只予敘事者我看袂清楚,親像嘛予敘情者我對「你的代誌講袂清楚」;花佮雨霧這兩者到最後合作夥,「長路終點滿天花雨」,敘情者我佇「雺霧內底戇神」,「千年流轉你的世界」。
-
值得注意的是,「你」手中的花是「薔薇」。在台灣文學史上,「薔薇」最有名的意象之一,大概就是楊逵〈壓不扁的玫瑰〉了,描述台灣人即便受到日本殖民政府打壓,依然頑強抵抗撐住,之後也被其他文學作品一再利用。雖然不確定〈蓮〉是否有此意,但薔薇美好而有刺,這或許也暗示著「你」的美好之中有一種對世界的抵抗,或者「你」寧願忍受「手內薔薇」刺手的痛,也不放棄這樣的美好。無論是怎樣的描述,都可以看出「你」在美好之餘,性格中也有某種骨氣。
有一點值得來注意,「你」手中的花是「薔薇」。佇台灣文學史,「薔薇」上有名的意象之一,應該就是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講著台灣人就算受著到日本殖民政府打壓,猶閣強抵抗檔牢,了後予其他文學作品一再使用。雖然無的確〈蓮〉敢有此意,但是薔薇美好煞有刺,檢采嘛暗示「你」的美好內底有一種對世界的抵抗,猶是「你」寧願忍受「手內薔薇」鑿手的痛,嘛無欲放棄按呢的美好。不論是按怎的描寫,攏會使看著「你」不只是美好,性格內底有一種骨氣。
-
然而,正如前所言,相對於前面的輕快美好,〈蓮〉最後的結局可謂沉重。這樣的沉重不僅在開頭就透過「春風」、「月娘」的意象暗示,當歌詞講到「越頭欲揣過去的我/煞來袂記家己的名」時,便使我開始感到心驚。
毋閣,像頭前所講,相對拄開始的輕鬆美好,〈蓮〉最後的結局會使講是沉重。按呢的沉重不只佇開頭就透過「春風」、「月娘」的意象來暗示,歌詞講著「越頭欲揣過去的我/煞來袂記家己的名」的時,就予我開始感覺驚驚。
-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從一系列的聲音詞彙中綜觀〈蓮〉,一開始是想在你心內寫的「歌」、風中的龍吼,這些都是敘事者我對「你」的愛戀之聲;然而,敘事者我卻漸漸無法發聲,不僅講不清楚「你的代誌」,接著我居然「恬恬佇遮攏無出聲」。敘事者我可以講出對「你」的愛戀,卻無法說「你」的事情, 對照著前面的敘述,可見「我」記憶的僅是「你」美好的部分,而遺忘(或者不去敘述)「你」的身份,最後甚至「煞來袂記家己的名」。
佇遮,咱閣會使對一系列的聲音詞內底來看〈蓮〉規條歌,拄開始是「想欲佇你心內(寫一條歌)」,風中的龍吼,這攏是敘情者我對「你」的愛戀之聲;毋閣,敘情者我煞漸漸無法度發聲,不只是「你的代誌講袂清楚」,紲落來我竟然「恬恬佇遮攏無出聲」。敘情者我會使講出對「你」的愛戀,煞無法度講「你」的事情, 對照頭前的講法,會使看著「我」記得的只是「你」美好的部分,袂記得(猶是無去講)「你」的身份,最後甚至是「煞來袂記家己的名」。
-
為何敘事者我要避開對「你」的身份的敘述?對照珂拉琪其他歌曲,或許我們可以想像,因為「身份」的敘述很危險,「你」甚至敘事者我都可能因此而死。事實上〈蓮〉後面就有寫道敘事者我跟隨你的結果了:「眼前地獄家己揀的」。
是按怎敘情者我欲避免講著「你」的身份咧?對照珂拉琪的其他歌,咱有可能來想像,因為講著「身份」足危險,「你」甚至是敘情者我攏有可能自按呢過身。實際上〈蓮〉後壁就有寫著敘情者我綴你行的結果矣:「眼前地獄家己揀的」。
-
從「地獄」開始,我們可以在來探討一次空間。在倒數第三段時,有兩種空間同時(甚至可說同地)出現,一是「滿天花雨」的「雺霧」,那是讓我千年流轉的「你的世界」;另一空間則是「眼前地獄」。這代表「你」可說是義無反顧,寧願走過千山萬水,也要往地獄前進;而敘事者我即便知道那是地獄,只要「你」在那,即便那裡是地獄,即便敘事者我會痛苦,那裡還是滿天花雨、值得敘事者我千年流轉的世界。敘事者我不希望「你」因為自己的痛苦而感到內疚,對「你」說:「千錯萬錯/攏佮你無關」。
對「地獄」開始,咱會使閣來探討一擺空間。佇後壁算來第三段,有兩種空間仝時(甚至會使講是仝一个所在)出現,一个是「滿天花雨」的「雺霧」,彼是予我「千年流轉」的「你的世界」;另外一个空間是「眼前地獄」。這代表「你」會使講是義無反顧,寧願行過千山萬水,嘛欲對地獄行;敘情者我就算知影彼是地獄,只要「你」佇遐,就算遐是地獄,就算敘情者我會痛苦,遐猶是滿天花雨、值得敘情者我千年流轉的世界。敘事者我無願「你」為著家己的痛苦感覺虧欠,對「你」講:「千錯萬錯/攏佮你無關」。
-
貫串這整首歌的,可說是敘事者我對「你」的愛戀,以及這趟地獄之旅。但這首歌不僅道出敘事者我對「你」的情感以及痛苦,更有另一層意義:希望所有這種因情而痛苦的眾生都能不再受苦。這首歌本身叫做〈蓮花空行身染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空行理應潔淨,卻因身染愛而身陷地獄;歌曲開始時,夏子頌唸「咕嚕咕咧佛母心咒」、歌詞開頭「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以及最後寫道「這繁華世間/眾生有情人/有情生煩惱(甘願受罪)」的敘述,都讓我們看到歌唱者同情有情的敘事者我與你,希望他們能超脫有情、離開地獄。
貫透規條歌--的,會使講是敘情者我對「你」的愛戀,閣有這逝地獄之旅。毋閣這條歌不只講出敘情者我對「你」的感情佮痛苦,閣有另外一層意義:向望所有這種因情痛苦的眾生攏會當莫閣受苦。這條歌本身叫做〈蓮花空行身染愛〉,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蓮花空行應愛清氣,煞因為身染愛予伊陷入地獄;歌拄開始的時,夏子唸「咕嚕咕咧佛母心咒」、歌詞開頭「由本自性清淨故,令諸愛染悉無垢。」閣有最後寫著「這繁華世間/眾生有情人/有情生煩惱(甘願受罪)」,攏予咱看著歌手同情有情的敘情者我佮你,向望𪜶會使跳出有情、離開地獄。
-
有情便須痛苦的白色時代畢竟是過去了,現在世界已經改變,我們不會僅因相戀被迫遺忘身份,被迫受苦。這首歌隱隱哀悼白色時代的犧牲者,也是提醒我們,當敘事者我在「你」的世界流轉千年,那其實也暗示著敘事者我也在地獄千年——甚至直至當今,有些人可能還走不出那痛苦。
有情就會痛苦的白色時代究然是過去--矣,這馬世界已經改變,咱袂干焦因為相戀就予人強逼袂記得身份,強逼受苦。這條歌暗暗哀悼白色時代的犧牲者,嘛是佇提醒咱,敘情者我佇「你」的世界流轉千年,彼其實嘛佇暗示敘情者我嘛佇地獄千年——甚至是到今,有的人可能猶閣行不出彼个痛苦。
註:感謝 #玖芎 對台語文賞析部分的協助
參考資料:
https://blow.streetvoice.com/53696/
https://blow.streetvoice.com/53703/
https://vocus.cc/article/6088f896fd8978000132f80e
-
▨ 美術設計 _ 李昱賢
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20210928.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私房歌單 #珂拉琪 #蓮花空行身染愛
同時也有5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50的網紅Miller米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遊戲簡介: 很久很久以前,在遠方有個叫做「盡頭之國」的地方。 某天,這裡突然下起了一場「死亡之雨」, 使所有生物都化為了狂暴的活屍「穢者」。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悲劇,王國在束手無策之下迎向了滅亡。 有如詛咒一般,永不停歇的雨。 在這個毀滅的世界,一座教堂的深處, 名為「莉莉」的少女醒了過來。 『...
神 隱 少女 真 結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金基德回顧展:慾海慈航/援交天使/Samaria]實趕客,但話知佢,自己想寫
1. TLDR:你地邊個冇罪嘅,就搵石頭掟佢吧!留意「石頭」係套戲嘅重點之一。今晚大館仲有一場7:30,仲有飛賣。去睇吧,雖然網上你都搵得到足本重溫嘅。順手講埋我一路嘅核心信念:戲係要成套咁睇的,正如書係要成本咁睇,否則你永遠都學唔到嗰種神髓,呢啲嘢全部要「浸」出嚟。你去睇Youtube睇都可以15分鐘知晒啲劇情有人解埋,但點解我要走出去睇多次?我唔識用Youtube?電影,同多嘢一樣,個神韻唔係懶人包,唔係fact,唔係橋段重點,而係你要用心感受。
2. Medium版就有埋相咁咯(https://lkdin.io/3VYo)
簡介劇情
簡評
詳細分析劇情—第一幕
詳細分析劇情—第二幕
詳細分析劇情—第三幕
套戲攞獎好合理
石頭 as a metaphor
最後講講金基德
3. 是咁的,我冇工返都仲好忙,況且而家好多時三四點先起身。但為咗重睇呢套戲(以前睇過一次),我都仲係星期六爬起身,極速在樓下用3分鐘食完碟海南雞飯,然後走出去灣仔睇呢套戲。可見金基德有相當大吸引力。
4. 留意呢套戲2004年,剛剛好係佢中期嘅作品,開始成熟,亦都係呢年佢在歐洲攞獎聲名大噪。金基德未必係好計算嘅導演(邊個話商業片先要計算?),但事後睇返,你睇到好啱啲評審口味,攞獎合理之極。
5. 呢套我相信亦係佢最出名嘅兩套戲之一,另一套當然後後來嘅《聖殤》,後期作品,隱居三年後復出嘅顛峰之作,亦係好啱評審口味,但我個人鍾意呢套《慾海慈航》多好多。
6. 兩套嘅共通點,都算係雅俗共賞,唔會好難明好古怪要好多演繹.兩套都畫到出晒腸,好適合文青用嚟示範咩叫「好電影」,有啲內容嘅電影(come on,唔係荷里活商業片嗰啲”message”.
簡介劇情
7. 順手一提,我覺得劇透係冇乜問題的,即使扭橋戲或推理劇都係。「好」嘅電影唔應該只係靠一條好橋,橋段人人有,但execution先難。好多戲知咗結局我都可以睇多次,即使係扭橋戲或推理劇,你都可以睇多次導演點佈局點誤導你點畀提示你。若果只係靠最尾一下扭橋,只係低手。
8. 講返,劇情不複雜,重要人物三個講晒。女一,女二,女一老豆。亦都係一個好典型嘅三幕劇(間場出埋title添,慌死你唔明,所以套戲唔難明)。
9. 第一幕:女一女二高中生,好友(兼戀人?),想儲錢去歐洲(我懷疑《過春天》就係抄佢,但當然爭好遠),於是女二下海,女一做中介人,女二全不覺得係苦差,但留意開場冇耐女二已經意外(?)跳樓死埋。
10. 第二幕:開始「金基德毀三觀」,女一明白女二苦心,繼承佢遺志,約返啲恩客出嚟,唔收錢仲畀返錢佢地!但然後畀老豆發現咗,老豆去搵返啲嫖客出嚟,打,鬧,殺。
第三幕:當年第一次睇覺得呢部份戲味爭啲,而家睇返發現呢部份先最重要!兩父女返鄉下,拜死鬼老母,最後都係冇開口講。老豆自首,完。
簡評
11. 之前睇過金基德早期啲嘅《收件人不明/打回頭的情書》,我有講話睇到仲係幾幼嫰,太多狗血(甚至有真狗血!),枝節多。去到呢套《慾海慈航》,就真係斬走晒啲無謂嘢,冇乜邊部份係多餘嘅。正如米開蘭基羅話頭,只係將唔屬於大衞像嘅嘢拎走,呢套《慾海慈航》真係做到去蕪存菁
12. 援交電影,我睇咗嘅都幾十套,拍埋你就睇到分野。金基德做到「不落俗套」。何謂俗套?正如啲人講,十分「TVB」嘅對白同情節,唔好笑,好多荷里活片港產片都係咁。金基德唔係獵奇,唔係賣弄色情(至少呢套唔係),甚至唔係探討社會問題(至少呢套冇乜),講嘅始終係佢最擅長嘅:人性,慾望,救贖,宗教,倫理,道德。
詳細分析劇情—第一幕
13. 角色同情節設定,都係相當精彩。固然你諗真啲,有啲劇情犯駁,唔合理,只係為咗推進故事,但瑕不掩瑜。
14. 先講女二,背景資料極少,屋企人或其他嘢完全冇提。套戲講到好白,一開頭女二已經講印度傳說有個妓女叫Vasumitra(亦係第一幕嘅名),男人同佢搞完就變虔誠佛教徒。女一話,咁都得?女二話,係呀,男人搞嘢時就好似嬰兒咁,渴望母親關愛,佢話由今日開始自己就係Vasumitra。講到明晒。
15. 留意兩個女仔都係新人(低成本嘛,況且演高中生),選角做得非常好,或者話導演指引得好。你見女二,就真係一個菩薩樣,慈祥咁笑住下海,普渡眾生,十分開心。雖然之前冇性經験,但對啲嫖客十分感恩,大家一齊分享人生,佢覺得自己做緊好嘅事,又有錢收可以實現去歐遊嘅夢想,做自己鍾意做嘅嘢,不知幾開心。
16. 呢度嘅對比,就係女一。女一家庭背景我地知道,喪母,老豆做警察,點睇都係慈父唔係獸父,日日車佢返學,冇虐待冇性侵,亦唔算過度管束,屋企環境亦唔差。對女一嚟講,性係污糟嘅(佢每次都要幫女二沖涼),啲男人係仆街嘅,只係佢實現去歐洲嘅手段,佢完全唔明女二做乜可以樂在其中,同啲嫖客分享人生,甚至叫埋一齊食飯,甚至鍾意埋個嫖客。但同時間,佢又只係坐享其成做中介人,從來唔會自己落場,只係自己好友女二去畀人搞,呢度你見到女一嘅虛偽。留意下女一嘅高傲,同女二一臉慈祥嘅對比。
17. 然後劇情發展落去,雖然劇情唔多合理,但你都知女二一定要死的,否則冇戲做。女二臨死前都想見返恩客,呀女一去搵恩客,恩客仲要叫女一畀佢上埋先制(初夜添喎)!真係十分之咁仆街抵死嘅橋段。呢套戲入面啲男人真係全部都面目可憎的。
18. 但當然,女二見唔到恩客就斷咗氣,去到呢度可以十分TVB。但呢套戲就安排女二絶對係含笑而終,菩薩聖母呀喂!女一完全唔明白。
詳細分析劇情—第二幕
19. 去到第二幕,更加離奇,但金基德並冇拍到獵奇(留意啲性交易嘅場面極少)。女一原本諗住燒咗本數薄,同埋啲錢,忘記過去。但佢諗返女二慈祥嘅遺容,忽然明白咗啲乜。呢度真係絶,但又唔令你覺得突兀。
20. 於是乎,女一就由一個原本覺得性交易好低賤嘅中產女仔,變成「菩薩二號」,約返晒啲舊客出嚟,同佢地做,甚至還返錢畀佢地!嫖客就固然係「仍難盡信我是這樣地無窮好運」,但亦都有拍到啲嫖客話終生都會幫佢地祈禱。於是乎女一就慢慢體會到女二嘅「使命」,繼承女二嘅遺志,嘩,生命影響生命呀,堅!不過我個人理解,與其話女一真係變成「菩薩二號」,我覺得佢係只係為咗故友/戀人。證據?佢原本應該係諗住約返晒數薄上面嘅人,就唔再做落去。
詳細分析劇情—第三幕
21. 你以為套戲拍性交易?唔係,去到呢度已經再冇性交易場面乜滯。然後就去到第三幕,冇錯係十分TVB的,差佬老豆嘢,在對面時鐘酒店望到自己個女(唔止,後來仲要 女一掉低數薄在草地畀佢執到,但成套戲拍得好你可以原諒呢啲嘢)。
22. 當然就係又迷惘又憤怒,「天呀我做錯乜點解你要咁對我由細到大我有乜冇比你?」(幸好都未咁TVB,冇呢啲對白,都話戲劇小說第一法則:show, don’t tell).但佢始終十分愛個女,甚至冇當面踢爆(呢啲先符合東亞家庭倫理嘛),結果佢就將啲憤怒發泄在啲嫖客身上
23. 打後,就係見到佢變身正義使者,自己去執法,羞辱甚至打啲嫖客,甚至殺埋人。但你以為變成復仇電影?又唔係喎。 (呢類「你以為乜乜乜,又唔係」係金基德電影嘅特色之一,你可以話佢善於玩弄啲觀眾,其實係嘲笑啲俗套橋段)
24. 睇到呢度其實係乜?就係孤星淚(都係差佬添)。一路落去,老豆越嚟越迷失,到底自己係in what position,去判斷個女做嘅嘢啱定錯?去判斷啲嫖客啱定錯?呢個社會嘅道德係乜?自己細由到大學嘅嘢係咪錯 —呢個先係套戲嘅主題!
25. 所以,就有咗最後返鄉下嘅一幕,先係全套戲同其他俗套戲唔同嘅地方。留意並唔係返到去大家BBQ(有蕃薯!)四四六六講晒,最後大家都冇講出口。但,十分巧妙地,老豆知道個女其實已經長大,自己唔應該再指指點點,錯嘅可能係自己嘅價值觀。最後自首,獲得心靈嘅救贖。嘩。咪就係孤星淚!
套戲攞獎好合理
26. 頭先提過,套戲計算相當準確。留意返套戲2004年,互聯網大盛(但未有Facebook),「韓流」亦都成型,明顯地外國人好有興趣知韓國社會嘅嘢,何況學生妹援交係全球現象。金基德聰明在加入埋啲宗教隱喻,最後孤星淚式嘅劇情,仲有「石頭」嘅比喻(下一段講),呢啲都係歐洲評審會睇得明嘅嘢。加上套戲拍韓國女仔,但又好聰明咁冇賣弄色情或胴體,啱晒啲歐洲假道學鹹濕阿叔(我話嘅)。
石頭 as a metaphor
27. 扮文青嘅話,就必要要講「石頭」。呢個「你地邊個冇罪嘅,就搵石頭掟佢吧!」嘅比喻太明顯。另外留意,真正嘅石頭,在套戲入面至少仲出現咗三次。
28. 首先,女一老豆去阻止啲嫖客車震,就真係在遠處掟石(都話慌死你唔明!)。另外,亦有一幕見到佢原本想用石頭打死個嫖客,最後亦有一個真係咁做。
29. 但更重重要係去到尾段,神來之筆。兩父女回鄉祭亡母,中途老豆架車畀石頭頂住,開唔到車,搞唔掂,索性瞓著(冇錯,唔多合理嘅情節)。點知個女自己落車去搞,移開咗啲石頭。老豆醒返,發現,得喎,開到車了。正係呢幕,就係交代「個女已經畀你想像中懂事,你唔好再阻住地球轉」
30. 然後去到最後,以車為喻,老豆教個女開車,亦都係用畫好嘅石頭(!)舖條路畀佢開。亦都慌死你唔明,一語雙關講到白:「之後嘅路就你自己走落去啦」,然後去咗自首。遠處嘅女一想開車過嚟,但又畀泥阻住,但大家知道,個喻意就係以後嘅落佢自己走落去。
最後講講金基德
31. 最後講一講金基德,因為我都唔打算再寫多篇《聖殤》。點講呢?正如我舊文寫,金基德亦係屬於好「型」嘅嗰種創作者,係一個「作者風格」好強嘅導演,或者話,有嗰種「以文章做為戰鬥武器」嘅精神。即係你可以好討厭佢,但你好難忽視佢在。
32. 金基德此人,就已經係一個傳奇。相信都唔少人知,首先佢冇乜點讀過書,甚至係初中都未讀完,亦係真正嘅窮人家庭出身。所以你見其實佢拍好多低下階層嘅嘢(但呢套冇),亦都拍工業,拍宗教,全部係佢成長嘅寫照(所以《聖殤》係佢代表作,三樣有齊)。我亦都肯定,佢影響咗無數後來嘅導演。
33. 金基德嘅電影,真係「作者風」,就係賣佢一個,探討人性。後期啲戲有啲有明星,但反而有明星嘅戲唔得。佢都係要玩育成,演員任佢舞先得。
34. 除咗主題,佢嘅戲仲有一個好大嘅特色:平,同埋快。度劇本可能耐,但拍係極快,早年試過一日(!)拍完。即使係拎獎無數嘅《聖殤》,都係十日搞掂,聽聞用咗七十萬港紙咋。留意拍《聖殤》時佢已經係國際名導,大把資源,但都係咁搞掂,你嗰啲日夜話冇資源冇時間冇錢嘅,真係應該慚愧。拍戲係可以好平嘅。
35. 最後,少不免講佢嘅私德。咁其實都死撚埋,你鍾意咪去拉脫維亞或者韓國堀佢出嚟鞭屍。不過在我嚟講呢個不值得討論,我認為作品成就同個人,係完全分開嘅。頂多你可以話佢完全侮辱咗「大師」呢兩個字,但不能影響你對佢作品嘅評價。照計好簡單嘅邏輯啫,你未知佢啲衰嘢時,明明就話啲戲好好睇。咁點可能到你知咗佢啲嘢,就變得唔好睇?
36. 有朋友仲講笑,話會唔會會場有一大班女權L示威。事實?我見到好多青春少艾睇,幾靚的說。
==============
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已經1900人訂!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神 隱 少女 真 結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見鍾情」
年輕時代,我只相信一見鍾情,我以為其他種類的戀情都是經過妥協的結果,可能過於功利。或許因此,我談過許多起初美好,最後近乎悲劇的戀愛。
因為不知道愛情倒底是什麼,盲目摸索,感覺應該更像「疫情」,是以災難程度大小來感受強度的,有一種說法是「失去之後才知道愛得多深」,但我深以為卻是「在一起之後才知道分開比較好」。
氣質、長相、身材、打扮或者某種難以描述的「整體氛圍」,就是這樣打中你的心了,你覺得再也無法忍受見不到他,你盼望因為與他靠近,他所有美善、魅力就都屬於你,你想像與這樣的人共度晨昏,進一步說話、親密,甚至,一起生活,白頭偕老。奇怪啊不管幾歲,即使是少年少女,在一見鍾情時,也都會產生「此生非你不可」的貿然念頭,而這些更教人確定愛的神秘,愛的不可解釋,以及愛的「模糊形狀」。
面對「那個人」,我們總是太急切了,深怕一旦錯過就此永遠錯過,或者也不知道怕什麼,那種不能自制、為某人神魂顛倒,那近乎飛蛾撲火的種種行為,都讓你感到愛意充滿,行動力滿分,愛情就這樣來了,你沒多問,多想,能在一起就好。
無論多麼強烈的一見鍾情,進入愛情之後,就是二見,三見,常見,你看見他,他看見你,你們關係日益頻繁,深入,你驚訝於「這是我當初愛上的人嗎?」或者「她為什麼越來越美好,讓我越陷越深?」我就曾經在某段戀情裡,幾乎第一個星期就想要分手,簡直大夢初醒。我後悔於為什麼不認識深一點再交往,但我們已經寫了好多好多信了啊,我好像也已經知道他的這些那些過往,這個那個疾病,他為我描述過之前的瘋狂、悲傷、痛苦,然而,交往前那些只是「故事」,交往後,那些曾經瘋狂的舉措,變成了我的「生活現實」,我只想逃。
確實,觀察再久,有許多事不是戀人的時候是無法發現的,不只是那些「日常生活細節」或「人格特質」,而是在面對與人「親密」「冷淡」,面臨「選擇」「失望」「挫折」時的反應,我們會對最親密的人毫無保留地展現,甚至,我們會對她進行「感情勒索」,甚至召喚、引發自己內心也不知悉的「黑暗」與「狂暴」。
一見鍾情的危險在於,使人輕易地構想一種隱惡揚善的「愛情」,將戀人的優點放大到極限,以致於交往時失落更深,造成紛爭,或陷入自己也無法解脫的困境,甚至把生命都困住了。雖然這些過程是學習愛、學習理解人、學習面對人生並非如想像中般一帆風順的體驗,但初試愛情滋味的人,或者始終帶著少女心戀愛的人,往往因此承受超過預期的傷害,甚至失去勇氣無法再進入愛情。
我們可以做的,並不是關掉一見鍾情的機制(如果有這種裝置的話),而是,從這使我們一見鍾情的對象(有時是一種類型,你總是愛上某種類型的人,談著劇情相似,結局相同的戀愛,而只悲嘆自己命運不佳,遇人不淑),反過來認識自己,辨明自己心中的恐懼、失落、遺憾與追求,在與這個看似「命定的對象」互動的過程裡,嘗試修補自己,進而可以不需要透過特定的符碼、特徵,來尋求愛情。不再企圖透過愛情「立即」地使自己完整、或得救。
無論是日久生情也好,一見鍾情也罷,那些沒有美好結局的愛依然貴重,重點在於整個過程我們到底經歷了什麼,學習了什麼,倘若我們知道,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設計好來「符合我的需求」「使我一定幸福」的,我們體驗各種愛的「開始」,那最神秘、最不可捉摸,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但心裡知道,即使如此,自己的人生依然需要自己背負,這段愛情未必會以美好結局作收(誰知道結局到底在哪?),理解愛情的無常,不讓一次愛情的結果打碎自己。
我曾經期待著這世上有某個人如此美好,足以使我的人生也變得美好壯闊,曾經,有人緊抓著我不放,或者我不顧一切去追不屬於我的愛情,最後兩敗俱傷,身心破裂。經歷過許多次精疲力竭的愛情,我慢慢知道,無論遭遇再美的人,人無法透過佔有來使自己成長,真正可以使人生變得更好的人,不是他人無盡的愛,而是自己的成長,而我更期盼自己從等待拯救、期盼奇蹟以戀人的形象出現的人,轉變為可以帶給他人幸福的人。
選自《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神 隱 少女 真 結局 在 Miller米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遊戲簡介:
很久很久以前,在遠方有個叫做「盡頭之國」的地方。
某天,這裡突然下起了一場「死亡之雨」,
使所有生物都化為了狂暴的活屍「穢者」。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悲劇,王國在束手無策之下迎向了滅亡。
有如詛咒一般,永不停歇的雨。
在這個毀滅的世界,一座教堂的深處,
名為「莉莉」的少女醒了過來。
『ENDER LILIES』是一款黑色幻想風格的2D橫向卷軸動作RPG。
透過遊戲過程揭穿隱藏在因「死亡之雨」而毀滅的國家背後的秘密。
本作的舞台「盡頭之國」,
有莊嚴的王城、浸水的森林、被污染的地下禁忌區域等眾多地圖,
使玩家可以體驗這個充滿悲劇卻又耽美的世界。
在這個充滿悲哀的旅途中會遇到許多強敵,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喪失性命。
要是能成功戰勝敵人,將其從不死的詛咒中解放,
他們將會在旅途中成為莉莉的助力。
和騎士們協力跨越種種苦難,一起迎接故事的真相吧。
#ENDER
#LILIES
#PS5遊玩
-----------------------分隔線------------------------
★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會不定期實況PS/NS平台的遊戲
有興趣可以訂閱追蹤唷~
※目前環境不便和各位語音聊天,
只能實況中打字回覆 ⊙_⊙
-----------------------分隔線------------------------
★曾經實況的NS/PS5/PS4/PSV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user/1101yearn/playlists?view=1&sort=dd&flow=grid&view_as=subscrib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WuHqqTv9x0/hqdefault.jpg)
神 隱 少女 真 結局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煙爺的LBRY頻道開張囉!請大力追起來!!
https://open.lbry.com/@yanchannel:6?r=4QCVWijaLqpnHtqfwMcu2HRhkx8MRFJW
地獄廚房的配色整個喜氣啊w ☀
故事的劇情真D好啊!!! 每個轉折都讓人驚喜!!👍👍👍
也祝大家新年快樂! (有注意到我的財神帽帽嗎XDD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https://www.twitch.tv/vivayan9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其他SNS】
噗浪:http://www.plurk.com/Terah
推特:https://twitter.com/VivaYanChannel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tP8kvKfthQ/hqdefault.jpg)
神 隱 少女 真 結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a8C_D73T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