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肌力體能訓練專家 】- 筆記心得與經歷分享
🔺今年2021 三月時候參加螺旋肌力體能的研習課程,上課前其實對這個系統了解不深,只是抱著想多聽看看不同觀點跟看法參加,經過兩個禮拜兩天的課程(時間不長,真心希望可以多幾天時間體會),但對我來說,確實是很不一樣的體驗與衝擊,很多訓練概念和動作的想法也因此慢慢建構。
記得當時講師 @rightweightleeding 希望我們自我介紹,以及聊一聊為什麼想來上這堂課,我還記得好像是說,想知道不同的系統對於我現在的認知,期望可以帶來一些訓練觀點上的衝擊,我曾經也不斷追求肌肥大、也不斷追求深蹲、硬舉、臥推的重量(最大肌力),在這個過程我體驗到力量帶來的幫助與成就感,只是也帶來許多的傷害和無法解開的問題,這幾年我上了許多物理治療跟人體訓練相關的課程,運動生物力學、基礎肌肉動力學、呼吸整合課程、無痛訓練、功能性矯正等等,也慢慢體會基礎功的重要,你越看得懂人體,才會明白,花招百出,不如慢慢看清楚真相,點出關鍵的問題。
#人體是複雜的張力結構體 ,從功能性矯正著手、運動生物力學著手或者用肌肉動力學來看,都能找到解釋的方法,個體的差異或者成功的運動員動作案例,也許也會影響我們對訓練的認知,多看、多聽、多嘗試,我相信會找到每個人最適合的方式。期許自己慢慢分享自己訓練跟帶學生的心得。
-
🔺提供一些觀點與想法:
✨✨✨
一、系統核心
▶最大肌力不等於更健康或者運動表現,它有非常多的好處,在此並非否定其重要,小編是從國體大畢業,在校期間也上過肌力體能訓的實作課程,也有相關訓練經驗在校加上工作大概6-7年,只是 #人體是複雜的整合結構體 ,往往同樣的結果(例如百米衝刺前5%成績的運動員),不一定都是相同的原因(不是每位都需要把最大肌力點滿) ,給各位自行思考。
▶身體是一個張力整合的結構體 :舉凡你的頭部、頸部,肩、肋骨、骨盆、髖關節,肘、膝、足跟都存在一個相應的位置,改變某一個部位,也會牽連其他部位。你可以想像一件事,你的頸部疼痛或者下背疼痛,可能來自於你的腳踝的問題,這也要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們要看局部,也要能看得懂整體,不然就是拿著鐵鎚找釘子 ,看到哪裡有問題就往哪裡打。
💥#定勢思維 : 人們侷限既有的訊息或已習慣的現象。人在固定的環境或工作中生活,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習慣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來接受事物,思維慣性的表徵:這次這樣解決的一個問題,下次遇見類似的問題或者表面看似一樣的問題,不由自主的會循著上次思考的方向或次序去解決。
▶身體的核心
A. #支撐核心 (#Bracing):脊柱剛性,中軸穩定、運用四肢來產生力量,適合用力移動超大重量的物體。
B. #螺旋核心 ( #Coiling Core ):發展身體彈性以及藉由脊椎側彎帶動旋轉來產生力量,移動自己或移動非超大重量的有效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運動時,像是跑跳、衝刺、球類運動、投擲等,軀幹會不斷發生有彈性的側彎以及旋轉動作。
▶擺位( Bone Alignment):發展特殊角度的技術,像是脊椎平行脛骨、移動時頭部對準足部(Head over foot)、Weckmehod 45站姿和 Green Dots 、手的核心,拳核心CoreFIst ( Fascially Integrated Strength Training)
▶兩側對稱( Symmetry ):慣用邊與非慣用邊的協調,在白話一些就是左手與右手的協調能力,包含兩邊的力量大小、兩邊的肌肉量和其圍度、兩側的協調能力,協調使用非慣用邊的能力。
▶兩側平衡( Balance ):平衡則偏重加入身體重心的概念,中文在平衡與對稱也許比較難以區分,中文字面上左右對稱也可以說左右平衡,這部分我覺得實際去執行動作來感受是最直接的回饋。
✨✨✨
二、螺旋核心的解剖功能
▶闊背肌的應訓練以及應用,它連接在肋骨9-12 ,脊椎胸T7-12 ,腰椎 L1-L5,肩胛下角(最近看到的研究方向是沒有直接連結在下角 ),髂嵴和肱骨上,在肌動學上,主要功能是,肩關節伸直、身體側屈、同側旋轉、胸椎伸展。
▶我們利用肌肉的特性來產生 三大動作:甩 、 丟接 、移動。 (Swinging tools 、throwing and Catching、Locomotion)
-
✨✨✨
三、訓練上應用
大致上分成三類
1️⃣雙側扭力BTT ( Bilateral Torsion ):與傳統的的肌力訓練動作差異不大,雙腳或雙手同時對物體施予一個力,只是在在這個系統會有一些特殊的姿勢擺位來創造身體的張力,下肢發力更著重髖內收以及髖外展肌群。
2️⃣螺旋核心CCT ( Coiling Core ):先用簡單的思考模式來解釋,可以想成傳統肌力的單側訓練版本,只是我們除了在單腳的承重,身體的骨盆、胸肋、以及頭部也要做出相對應的擺位,來產生對應的張力,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訓練出更好的移動能力、以及更多身體的控制,包含關節的活動度以及穩定度。
3️⃣旋轉運動RMT ( Rotational movement ):在基礎的單邊與雙邊肌力訓練之後,開始正式加入移動的動作,舉凡各種產生位移的動作都會被歸類在RMT的訓練項目,像是藥球的拋或砸、棒鈴訓練、地雷管的爆發力訓練、繩流訓練、速度與敏捷訓練等等。
🔺引用課程中的論述 @weckmethod
創辦人 David Weck ,他是一名肌力體能教練,也是人體力學專家,Bosu Fitness發明者,從事產業超過20年,幫助各種不同的族群達成運動目標,而他也堅信,「誠實的體適能教育能讓世界變得更健康、更美好。」
1. The Truth is Truer than the Fact
2. Every Step Stronger
=============================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內容❇️
➡️按愛心❤️給予鼓勵
➡️分享出去並標記我
@weckmethod
@thedavidweck
@savageprotocols
.
.
.
#研習筆記 #心得分享 #教練 #體育人 #訓練 #運動 #健身
#HomeCoach
#一對一線上課程上線囉
#有興趣歡迎私訊首頁填寫表🔗❤️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造成高低肩的過程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大部分輕微高低肩是不會造成不舒服的症狀 但若高低程度差太大 就需要特別去做訓練或處理 並且高低肩通常合併脊椎側彎 所以促成高低肩並非一朝一夕 要處裡高低肩必先了解造成原因 往原因處裡才能真正處理問題喔! 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或有其他異樣 請立即停止並尋求專...
「脊椎側彎 45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脊椎側彎 45度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脊椎側彎 45度 在 Rests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脊椎側彎 45度 在 運動物理治療師 蔡維鴻|Physiotherapist Victor Ts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脊椎側彎 45度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脊椎側彎 45度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脊椎側彎 45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脊椎側彎 45度 在 Rests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伏地挺身全攻略】👊
⠀⠀⠀⠀⠀⠀⠀⠀⠀⠀⠀⠀
大家好呀,歡迎來到睿獸小學堂👍,今天疫情真的有點慘...大家都要小心並且戴口罩~重點是健身房也關了🥲所以今天要來跟大家講解的是在家徒手就能做,姿勢多變化,練胸超讚的伏地挺身啦~這次最主要的就是要給它完整的分析,讓大家對於伏地挺身都能夠了解,並征服它啦💪
⠀⠀⠀⠀⠀⠀⠀⠀⠀⠀⠀⠀
1.首先是腳腳的部分,正常來說都是伸的直直的,但對於女生來說,真的有點困難😅,所以可以改變為跪姿的,減少負重重量
⠀⠀⠀⠀⠀⠀⠀⠀⠀⠀⠀⠀
2.再來是手的部分,正常來說是張開開稍微外開,但有手腕問題的人會痛,這時就推薦用拳頭🌝,如果你是用拳頭的,我Respect,拳頭才是有夠痛🤣
⠀⠀⠀⠀⠀⠀⠀⠀⠀⠀⠀⠀
3.屁屁核心給他收緊
⠀⠀⠀⠀⠀⠀⠀⠀⠀⠀⠀⠀
4再來是第二張的部分,在做時肩膀記得外翻,並且肩胛骨收好,把重心放在胸部上,而不是手都用得很奇怪,往前身是要做三小...
⠀⠀⠀⠀⠀⠀⠀⠀⠀⠀⠀⠀
5.再來第三張部分,就是手角度的問題👍,角度過大很容易造成肩膀負擔過大,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很容易受傷🔥,最適合的角度就是大概45度附近,才能很好訓練到胸部
⠀⠀⠀⠀⠀⠀⠀⠀⠀⠀⠀⠀
6.雙手距離的部分,近的主要是focus在胸部乳溝、手臂三頭肌,遠的主要是訓練到胸部外側、與肩膀前三角部分💪
⠀⠀⠀⠀⠀⠀⠀⠀⠀⠀⠀⠀
—————————
⠀⠀⠀⠀⠀⠀⠀⠀⠀⠀⠀⠀
💥總結:以上就是這次的大教學😃,內容有點多,說的其實馬都很簡單,重點是要親自去了解其原理,才知道說這樣的動作到底對不對🤔,又或是一些變化型的動作所刺激的不一樣肌群,所以在這段危機疫情期間就在家做做伏地挺身吧🤣
⠀⠀⠀⠀⠀⠀⠀⠀⠀⠀⠀⠀
阿一樣記得準時收看睿獸小教室啦🌝~
⠀⠀⠀⠀⠀⠀⠀⠀⠀⠀⠀⠀
照慣例如果有甚麼身體上的問題,還是比較推薦詢問專業教練喔~
就醬 掰👋
⠀⠀⠀⠀⠀⠀⠀⠀⠀⠀⠀⠀
#RESTSOL #健身 #RESTSOL健身 #fitnness #睿獸 #睿獸教學 #健身房 #增肌 #減脂 #增肌減脂 #workout #重量訓練 #睿獸 #恐龍 #健身教學 #健身新手 #啞鈴 #健身訓練 #運動 #重訓 #肌力訓練 #深蹲 #脊椎側彎 #胸部 #胸肌 #伏地挺身 #居家訓練 #疫情 #徒手訓練
脊椎側彎 45度 在 運動物理治療師 蔡維鴻|Physiotherapist Victor Ts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拯救腰酸背痛四大招」— #勞動節特輯 #給勞工朋友的下背痛運動懶人包
根據研究,70-80%的人一輩子都經歷過至少一次的下背痛,下背痛就是俗稱的腰痛,背部肋骨下緣以下的疼痛即為下背痛。勞工的下背痛好發在30-45歲之前的青壯年人,是我們門診最常遇到的族群之一,而將近六成的患者兩年內會在反覆性發作,2~3%的個案甚至症狀會變成慢行疼痛延續半年左右。
要如何緩解下背痛有能有效避免反覆發作?
強化你的核心,解決「下交叉症候群」是最直接的方式!「下交叉症候群」會有腹肌/臀大肌無力、下背伸肌/髂肌/股直肌緊繃的現象,臨床上被動性的徒手治療完後,如果個案能主動性在家執行下述四大運動,可以有效舒緩症狀,避免再次復發!
1. 縮小腹運動
➡️下背伸肌緊繃,容易有腰椎壓力集中和過度骨盆前傾的現象,很多人甚至無法做出骨盆後傾的動作,因為他的「核心肌群」失憶了!
長時間維持錯誤的坐姿,容易抑制核心發力,所以藉由躺姿下的呼吸引導,練習將下背可以貼住地面,可以初步誘發下腹核心的發力,活化核心肌群!
2.貓牛式
➡️是獲得最多好評的運動,不管在瑜珈或是皮拉提斯運動,都會看到猫牛式的動作,藉由骨盆反覆的前後傾斜,帶動腰椎活動度,減少脊椎壓力,並讓深層脊椎肌群可以活動活動,是最適合每天在家執行的腰椎舒緩運動之一。
3.捲腹運動
➡️串連上半身和下半身的關鍵就是核心肌群,讓上半身和下肢抬離地面,目的是讓核心肌群可以做出等長收縮的訓練,注意上半身只要抬離到肩胛骨下緣微微離地即可,並注意頸部維持收下巴,沒有感到頸椎壓力;下肢抬離地面後維持雙腳靠攏,腳尖微後勾,協助核心發力。要提醒這是較進階的運動之一,若有椎間盤突出則不建議操作此運動!
4.腰大肌伸展運動
➡️腰大肌/髂肌/股直肌的緊繃,會讓腰椎有往前擠壓的張力產生,因為腰大肌是髂腰肌肌肉中最大也最強壯的,收縮時會拉近軀幹與大腿,進而有脊椎壓迫、骨刺增生的風險。所以除了訓練你的核心肌群,別忘了也要伸展這些因為長期久坐而造成的骨盆前側(鼠蹊部到下腹部)肌群緊繃。抬起腳讓膝蓋往身體靠近,可以拉伸對側的腰大肌,肌肉放鬆後可以減少腰椎壓力,恢復肌肉彈性。
建議運動頻率:
依各圖示建議之次數,並維持自然呼吸頻率,避免憋氣造成不適;反覆操作10組,建議下班洗澡後可以好好愛護自己、修復脊椎,執行一套完整運動,幫助脊椎和肌肉回覆(reverse)到最放鬆狀態,避免緊繃累積造成痠痛。
*若有任何不適症狀,請與您的醫師或專業物理治療師諮詢討論*
授課老師:阿骨老酥~
女主角:阿姿Just
男主角:小維Well
———JustWell ———
👁🗨服務項目️️️️👁🗨
✅脊椎側彎✅疼痛處理
✅長短腳✅骨架歪斜
✅動作矯正與優化✅筋膜放鬆
✅運動傷害✅運動按摩
✅顱薦椎療法✅內臟筋膜調整
✅皮拉提斯✅禪柔轉體運動
✅核心訓練✅ TRX懸吊運動
✅重量訓練✅肌力與體能
✅居家服務✅銀髮功能促進
✅鞋墊製作✅足部評估與調整
🦾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 |
JustWell Taipei
📅預約方式 │ 電話或LINE官方帳號預約
📞預約專線 |
0905-531-135、02-2396-9616
📲預約LINE │
@justwell(請務必要加@)
快速加LINE請點 ➡️
https://lin.ee/3njFtgs
🌐JustWell官網 |
https://www.justwell.tw/
📷JustWell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justwellclinic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金山南路一段67巷10號1樓
( 東門捷運站1號、2號出口,步行6-7分鐘路程 )
#JustWell
#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
#捷仕維運動物理治療團隊
#傑思維國際健康學苑
#蔡維鴻疼痛處理專科
#廖奕絜淋巴手法專科
#林竑廷運動傷害專科
#王文妤脊椎側彎專科
#范晴雯筋膜整合專科
#陳曉謙運動矯正專科
#林家祥居家照護專科
#張雅淳淋巴乳腺專科
#Como皮拉提斯教練
#Iris皮拉提斯教練
#Rainbow肌力體能教練
#LaLa身心動作老師
#整合式運動醫學專家
#解痛事務所
#體態平衡美學中心
#身心健康管理
#健康促進顧問
#運動傷害 #運動防護 #疼痛處理 #脊椎側彎 #身心整合 #銀髮照護
脊姿維運動物理治療所(Just Well Balanced Body Center)
捷仕維運動物理治療團隊(Just Well Sports Medicine Center)
脊椎側彎 45度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造成高低肩的過程其實是相當複雜的
大部分輕微高低肩是不會造成不舒服的症狀
但若高低程度差太大
就需要特別去做訓練或處理
並且高低肩通常合併脊椎側彎
所以促成高低肩並非一朝一夕
要處裡高低肩必先了解造成原因
往原因處裡才能真正處理問題喔!
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有任何不適或有其他異樣
請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協助
-------------------------------------------------------------------------------------------
更多影片~
.為什麼不應該持續牽拉脖子肌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qlWHGBpMY
肌少症/肌肉量流失: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fZ84hYe9c&t=198s
脊椎滑脫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qK6lE6UtE4&t=1s
骨盆歪斜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1W0IzD1-PM
粉絲專業 : https://www.facebook.com/veronicarehab/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eronicareh...

脊椎側彎 45度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館長Twitch台:https://www.twitch.tv/ckkos44444
成吉思汗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magym.tw/
飆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9%A3%86%E6%8D%8D-1471772763091863/
---------------------------------------------------------------------------------------------------
序 00:00:07
活動度與背槓 00:03:17
教練的重要性 00:09:15
低背是否可寬握 00:12:15
深蹲呼吸問題講解其一 00:12:28
砥礪 00:19:45
深蹲呼吸問題講解其二 00:21:54
人體構造圖呼吸講解 00:24:31
骨盆前後傾相關 00:28:58
脊椎側彎相關 00:31:45
深蹲入門條件 00:35:50
手肘外飛相關 00:38:00
深蹲有裝無裝的練習選擇 00:43:34
深蹲通病 00:50:38
腿推教學及問題解答 00:55:27
網路炫耀深蹲迷思相關 01:07:39
結尾 01:11:52

脊椎側彎 45度 在 Bodylearning - No.1 brand of the Spine Care in TW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注意事項】
練習強背運動的過程中,伸展用力、頻率次數皆以不會引起不適或劇痛為最高原則,如練習後反而持續有不適、疼痛感,敬請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個人教練或醫師之意見。或是報名「脊椎強背術」系列課程,讓專業教練協助檢視與校正您的動作。
骨盆的功能是什麼?骨盆可以說是連接上半身與下半身的橋樑,它傾斜的位置,關係著脊椎弧度的正確性。除此之外,它不但是人體骨架的主要連結結構,同時也是人體重量傳遞的主要結構。
骨盆不平衡的傾斜將會如何?如果骨盆過度的往某一邊傾斜時,將會造成上半身脊椎的歪曲,也可能造成長短腳、脊椎側彎、關節受到不正常壓迫等問題而引起酸痛。
人體姿勢的正確性跟骨盆有很大的關係,而影響骨盆的肌肉群有很多,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控制肌肉來使骨盆保持在最佳的位置,所以為了能控制骨盆保持好姿勢,我們要多練習骨盆傾斜運動!
骨盆傾斜運動的功效
1.緩和的活動與舒緩下背部關節
2.開始執行強背運動前很好的暖身操
3.感覺如何運用肌肉來控制骨盆的位置
動作說明及步驟如下:
1.基本姿勢:仰臥,膝蓋彎曲,小腿與地板成45度角,此時腰部會自然的稍微懸空。
2.收縮腹肌以及臀部向後旋轉,使腰部向下壓以拉平背部,讓腰部下的空隙消失。(做此動作時可想像肚臍貼底地板)
在站立時最好也要縮小腹保持這個姿勢,也就是將脊椎骨打直,保持在最平衡中立的位置。重複這個動作十次,動作過程中配合緩和地深呼吸。吸氣時放鬆,吐氣時收縮腹部。
骨盆傾斜運動除了做為強背運動的暖身動作之外,最主要是要練習如何運用腹肌來控制骨盆的傾斜位置。正確的骨盆傾斜位置,是保持良好姿勢的關鍵重點,許多人站著時會挺著肚子,腰部彎曲度過大,就是因為沒有正確做好收腹的動作,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練習喔,尤其瑜珈練習者更要確實學好這個動作。
如想進一步詳細了解你的脊椎病痛成因、嚴重程度與如何改善、學習如何覺察壞姿勢、正確的運動姿勢等脊椎保健術,讓自己更快速改善腰酸背痛,且大大降低因獨自練習而造成運動傷害的可能性,歡迎報名鄭老師所規劃、開設的「脊椎強背術」研習課程︰ http://goo.gl/Zg9f9I
不過課程集中在北部,其他地區的朋友可以退而求其次,線上前往購買鄭老師的著作《健康,自脊來》︰http://goo.gl/rgLxe1
內容即脊椎強背術教學,雖然仍無法取代實體課程親身體驗與專業教練動作指導的價值,但透過結合最新QR code技術,讓你隨時能上網觀賞對應動作教學影片,就像是買了小型課程一樣,絕對超值。
--
更多脊椎保健教學課程、輔助用品歡迎至身體智慧官網報名與訂購:http://www.bodylearning.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