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漿夫婦 #美好夫妻的模樣
露口Bar的老夫婦,活成了世上夫妻最美好的模樣
走訪過露口Bar後,我常想,有天魚漿夫婦老的時候,是不是能像露口老夫婦這樣美好。在愛媛採訪的尾聲,晚飯後走往大街道旁的小巷,沒想到這裡除了好吃的金黃橘子之外,還有最暖心的互相陪伴。
昭和30年(1955年)時,三得利Suntory開始推進日本各地的連鎖酒吧。那時候主推的商品就是三得利的威士忌,而至今創業63年的露口酒吧,被稱為是HighBall的親生父母。
露口Bar創業至今,始終是露口夫婦兩人一手扶持,在63年的時光內,可說是幾乎所有歲月都留在了這裡。露口先生有一句名言,每當客人抱怨人生太悶的時候,他總會說「君が飽きたと言うにはまだ早すぎる」,也就是說「您現在說您覺得膩了,會不會太早了呢?」
是啊,這63年的調酒生涯對露口先生來說,是永遠不會膩的。不過露口太太還是會出來打圓場說「年輕人嘛」,不是嗎?在露口老夫婦面前,我們誰不是年輕人嘛?
露口先生的HighBall依舊是昭和風格,雖兌上蘇打,但依舊濃厚有勁。在我當調酒師的日子裡,常遇到希望濃一點的客人,有一次我好奇的問說為什麼要那麼濃,客人說:「誰知道我還能喝幾杯呢?濃不是為了喝醉,而是人的一生杯數有限,不想清清淡淡的浪費那一杯而已。」
由於露口酒吧實在太有名,三得利的二代目社長在這邊提了個字,更是請露口先生監製了一款濃厚口味的HighBall罐裝酒,至今仍在市面上銷售。但除了酒之外,更讓我喜愛的是露口夫婦間的深厚感情。
或許是年事已高,露口Bar只營業19:00~0:00,但喝一杯已是足夠。但願所有的夫婦都可以老得像你們這樣,一路歡笑走來,一生相伴。祝福露口先生還有露口太太,你們一定要平安健康,疫情過後,我要帶上好多好多朋友去您那邊喝一杯濃得夠味的HighBall。
疫情過後,我們相約在露口喝一杯吧!
我的愛媛縣推薦景點:https://www.japan-walker.net/tw/articles/197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兩喜號 Liang Xi Hao - 西園店 電話:02 2336-112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94號 營業時間:am10:00-am00: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angxihao/ 關於: 艋舺百年魷魚焿 ─ 兩喜號 西元1921...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的推薦目錄: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 的評價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求魚漿夫婦的官方賴- 閒聊板 的評價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4K】魚漿夫婦配菜類教學食譜影片美味的雞胸肉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PT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PT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的推薦,YOUTUBE、PINTEREST、PTT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魚漿夫婦 #隨拍 #隨筆
試著寫一些遊記,不放網誌,就只是照片,還有當時的心情。希望各位朋友會喜歡,往後若走到哪裡,就拍到哪裡,也是分享在日本的點點滴滴。
曾經在奈良井宿打擾一段時間,傍晚時分,和旅伴走在已經留存百年的宿場町。一切古風如昔,唯有偶而突兀的自動販賣機殺殺風景。
「奈良井宿是中山道第34個宿場,也是木曾路上的驛站之一。說到木曾路我就餓了,好想吃火鍋。」旅伴翻著從奈良井會館拿到的簡介,邊翻邊說。
我知道旅伴提起的「木曾路」除了是當初中山道中的精華路段之外,還是一家連鎖餐廳的名字。我曾跟朋友參加老師的葬禮,會場旁就有一家木曾路。葬禮結束後,在那邊吃了一頓沒什麼味道的晚餐。
「嘛,附近有一家的鍋物很好吃。不過難得來到這裡,不吃吃看五平餅嗎?」在奈良井會館外面掃地的阿伯聽到旅伴的話,就很自然的回了我們,彷彿他總是在會館前聽著那些旅客們毫無頭緒的選擇困難,像極了古代宿場町的熱心門房。
「五平餅?那是什麼?」我好奇的問。
只見阿伯熱心比手劃腳勾勒出那是插在木頭上的飯糰,在一根木頭都沒有的情況下,我跟旅伴竟然都能心領神會的瞭解,在宿場町生活的人們都不簡單。
「五平餅的話,那就是德利屋了,我最喜歡核桃口味了,你們一定要嚐嚐。」阿伯嘴裡是非是非的說。
我們回到街上,看著頭上的牌子走了一圈卻沒發現「德利屋」,於是我們又繞了回來,卻發現「德利屋」的牌子赫然在前方不遠處。
旅伴跑過去又跑來說:「這牌子一邊是漢字,一邊是平假名,難怪剛剛看不到。」
而門口就有寫著「德利屋」的燈籠,只是沒開燈,自然不會注意到。
推開了門,彎身進去。木頭老屋裡的天井灑下微光,昏昏暗暗的,除了榻榻米包圍的炭爐發著煦煦紅光之外,一個人也沒有。
「不好意思。」我小聲的說,只是聲音像是被吸進木頭一樣,唯一的回應只有炭爐柴火發出的劈啪聲。
「不好意思!」旅伴大聲的說,我連忙摀住他的嘴要他小聲一點。
過沒多久,只見有一對老夫妻從屋內深處彎著腰徐徐走來。我連忙說不好意思,只見老太太和藹的揮了揮手,要我坐下點餐。
「聽說這裡的五平餅很好吃,那就五平餅兩份吧!」旅伴說。
「這樣啊,那客人如果你不介意的話,請移駕到炭爐前面。」老太太請我們坐到炭爐前的榻榻米上,隨即又說:「老伴,五平餅兩份。」
我們看著老先生一言不發的拿出幾根木頭,在上面用手拍上碾碎的米,就把白白的五平餅放在炭爐裡,傾斜的角度讓我有一瞬間以為它要掉入火中。
五分鐘過去。
「啊,是要等多久。」旅伴在我耳朵旁小聲的說。
「你就有耐心一點嘛。」
老先生一臉嚴肅的看著炭爐旁的五平餅,似乎他的世界裡面只有這個炭爐。
「那個,老闆,為什麼你的招牌有一邊是平假名,一邊是漢字呢?是不是發音不太一樣,可是『德利屋』的發音與常見的沒什麼兩樣啊,有特別的意思嗎?」
旅伴用著敬語的發問讓老闆抬起頭來,有一瞬間我以為老闆的嚴肅表情會更加凝重,沒想到老闆卻笑了。
「你看到了啊。」老闆似乎很滿意旅伴的問題,笑著解釋說:「奈良井宿其實這百年來改變了不少,但『德利屋』的招牌卻不曾變過。你有沒有注意到,漢字的方向面對哪裡,平假名的方向又面對哪裡呢?」
我打開Google地圖,比對一下,對老闆說漢字的方向是京都,而平假名的方向是面對東京。
「在江戶時期之前,平假名是給從東京往京都的人看的,而漢字是給從京都來的人看的,那個時候的店家大多用這樣的招牌。嘛,雖然現在大家都看得懂漢字了,但這也是奈良井宿的歷史之一…嗯,差不多好了。」
旅伴眼睛發亮的說:「可以吃了嗎?」
「還要等一下喔!」老先生拿起五平餅,塗上香氣撲鼻的核桃醬說:「以前來旅行的人們大多會自己帶米來,有時候就用這裡的柴火把米煮熟,再請我們做成五平餅。這些人們都會圍在炭爐旁,因為冬天的時候外面的雪可下得好大。」
聽著老先生說著說著,時空彷彿回到幾百年前的冬夜,隨時都會有人推開木門,抖落身上的雪,走到炭爐旁一個挨著一個取暖。老太太送上了熱茶,還有昨天剛採下來的紅白葡萄請我們吃。
又過了好一段時間,老先生把烤好的五平餅遞到我們手中。燙呼呼的木棒讓掌心暖了起來,然而塗著核桃醬的五平餅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旅伴已經一口一口吃著,直呼好吃,而我一口咬下,核桃醬的帶著一股溫煦的甜醇,而碾的碎碎的米粒不用咬就散在口中。五平餅用的是一般白米,而非糯米,吃多一點也不礙腸胃。
老先生把我們吃完後的木棒到炭爐裡充當柴火,點著的木棒發出一股米飯的香氣,還有淡淡的核桃香,想必有人沒有好好的吃乾淨。老先生又遞上了味噌口味,我心想等等當柴火的時候會不會有味噌香氣呢?
「來,讓我再說一個故事。」
https://bit.ly/3eO3vpo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魚漿慶祝】國父誕辰紀念日?!
不是啦,今天是魚漿太太的生日,剛好是同一天而已。
其實跟魚漿太太認識到現在,大概快十年了吧。這一段路走過來其實有很多感觸,也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
我們兩個人曾經在台北窮到只剩幾百塊在戶頭,還領不出來;或是騎車到菁桐時,被一群野狗追著跑;還有兩個人住內湖的時候,聽到樓下野狗跟貓在打架,魚漿太太拿著平底鍋就要衝下去。
反正我們這對夫妻就是跌跌撞撞互相扶持到現在,很感謝一直有魚漿太太的支持。魚漿夫婦嘛,兩個人就各佔50%,少了一個人就不行了。
那麼當初為什麼叫魚漿夫婦呢?其實每個人都是在海裡悠遊的兩條魚,但如果要在一起的話,每個人都需要磨合,多多少少都要改變一下自己的型態。我想唯有這樣,才能長長久久。
所以我們就變成魚漿了。。。
不過啊,每次要說我們兩個人會在一起的理由是什麼呢?我總是想不出來。
然而兩個人再一起需要理由嗎?我想這就是我今年的領悟吧,剛好就呼應了這張照片。我想對大家說的就是,有些時候喜歡一個人或一件事,真的只要你喜歡就好,不用什麼理由,也不用跟其他人解釋太多。
總之,在這裏感謝魚漿太太,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繼續分享生活樂趣給大家。也謝謝魚漿夫婦粉絲團的朋友們,無論你是按讚還是追蹤,都一樣重要。未來會繼續分享料理、美食、小說、故事跟遊記給大家,感謝各位!!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店名:兩喜號 Liang Xi Hao - 西園店
電話:02 2336-112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94號
營業時間:am10:00-am00: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angxihao/
關於:
艋舺百年魷魚焿 ─ 兩喜號
西元1921年,艋舺龍山寺消防隊邊,18歲少年陳兩喜,挑著扁擔叫賣魷魚焿。廟埕上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來拜拜、來求籤,和著龍山寺的裊裊白煙,從早食到宵夜。
一焿兩吃,一碗兩喜
兩喜的魷魚焿,有爽脆甘香的魷魚條,還有他親手捏製的旗魚丸,新鮮甜美,一焿兩吃,兩種海味相互提鮮幫襯,後來傳到了第二代陳清水手上,他在龍山臨時商場擺攤,雖然只是五六個座位的小攤,生意一樣做得熱熱鬧鬧。
1989年,第三代陳秉駿接棒,他一退伍就接手家業,接著娶妻生子。只是沒想到,才過了3年,龍山商場卻因為捷運龍山寺站的興建而拆除,一切歸零,他和太太只好到西園路騎樓下擺攤。那是兩喜號最辛苦的時期,半夜出攤,得等到店家關門才能開始做生意,年輕的兩夫妻很拼,刮風下雨、颱風天,都捨不得休息。
離開了熟悉的地方,客人從頭招攬起。所幸老客人大老遠找來,就是為了要吃碗小時候的魷魚焿。最甘心的是聽到他們說,「會來吃,就是要來看看你們這對賣力的夫妻!」寄人籬下的心酸與溫暖,點滴在心頭,兩人努力打拼,終於在2003年,兩喜號在廣州街上有了自己的家。
多年前,因為魷魚成本高,許多店家就把魷魚切成細條,裹上厚厚的魚漿。兩喜號卻始終照著阿祖的做法,堅持要用新鮮魷魚條搭配旗魚丸。當時市面上一碗魷魚焿只要十元,兩喜號卻賣十五元,因為這一碗真材實料,懂得人就知道!
米粉炒是另一個起家的招牌,米粉吸飽了特調醬汁,以爆香油蔥酥拌炒,再淋上獨門蒜醬引味。一碗魷魚焿加一碟米粉炒,從阿公阿嬤的古早時代吃到現在,在第三代秉駿夫婦的努力下,兩喜號陸續研發了滷肉飯以及各式焿類經典古早味。
老艋舺的味蕾記憶
百年的祖業如今由第四代陳輿安扛起,他放棄了正在起飛的搖滾夢想,從眾所注目的舞台轉身湯湯水水的廚房,和一群看著他長大的資深阿姨員工們並肩作戰。2019年,輿安帶領著兩喜號投入「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老店新生,融入了艋舺在地的文化特色,重新訴說百年的老歷史與新故事。
這麼多年來,兩喜號已成為艋舺囝仔共同的記憶,連國片《艋舺》的拍攝,兩喜號也入了戲。「老闆,5碗魷魚焿帶走!」,菜單寫上「廟口要的」,經典對白與場景,復刻了幾代艋舺人的青春光景。
從百年前的龍山寺廟埕起家,再到龍山商場,輾轉西園路亭仔腳,最後在廣州街夜市安身立業。老艋舺的魷魚焿,穿越龍山寺風華百年,依舊是一碗兩喜的傳鮮滋味。
#Meck大叔#兩喜號西園店#綜合羹湯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店名:兩喜號 Liang Xi Hao - 西園店
電話:02 2336-112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西園路一段194號
營業時間:am10:00 - am00: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angxihao/
關於:
艋舺百年魷魚焿 ─ 兩喜號
西元1921年,艋舺龍山寺消防隊邊,18歲少年陳兩喜,挑著扁擔叫賣魷魚焿。廟埕上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來拜拜、來求籤,和著龍山寺的裊裊白煙,從早食到宵夜。
一焿兩吃,一碗兩喜
兩喜的魷魚焿,有爽脆甘香的魷魚條,還有他親手捏製的旗魚丸,新鮮甜美,一焿兩吃,兩種海味相互提鮮幫襯,後來傳到了第二代陳清水手上,他在龍山臨時商場擺攤,雖然只是五六個座位的小攤,生意一樣做得熱熱鬧鬧。
1989年,第三代陳秉駿接棒,他一退伍就接手家業,接著娶妻生子。只是沒想到,才過了3年,龍山商場卻因為捷運龍山寺站的興建而拆除,一切歸零,他和太太只好到西園路騎樓下擺攤。那是兩喜號最辛苦的時期,半夜出攤,得等到店家關門才能開始做生意,年輕的兩夫妻很拼,刮風下雨、颱風天,都捨不得休息。
離開了熟悉的地方,客人從頭招攬起。所幸老客人大老遠找來,就是為了要吃碗小時候的魷魚焿。最甘心的是聽到他們說,「會來吃,就是要來看看你們這對賣力的夫妻!」寄人籬下的心酸與溫暖,點滴在心頭,兩人努力打拼,終於在2003年,兩喜號在廣州街上有了自己的家。
多年前,因為魷魚成本高,許多店家就把魷魚切成細條,裹上厚厚的魚漿。兩喜號卻始終照著阿祖的做法,堅持要用新鮮魷魚條搭配旗魚丸。當時市面上一碗魷魚焿只要十元,兩喜號卻賣十五元,因為這一碗真材實料,懂得人就知道!
米粉炒是另一個起家的招牌,米粉吸飽了特調醬汁,以爆香油蔥酥拌炒,再淋上獨門蒜醬引味。一碗魷魚焿加一碟米粉炒,從阿公阿嬤的古早時代吃到現在,在第三代秉駿夫婦的努力下,兩喜號陸續研發了滷肉飯以及各式焿類經典古早味。
老艋舺的味蕾記憶
百年的祖業如今由第四代陳輿安扛起,他放棄了正在起飛的搖滾夢想,從眾所注目的舞台轉身湯湯水水的廚房,和一群看著他長大的資深阿姨員工們並肩作戰。2019年,輿安帶領著兩喜號投入「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老店新生,融入了艋舺在地的文化特色,重新訴說百年的老歷史與新故事。
這麼多年來,兩喜號已成為艋舺囝仔共同的記憶,連國片《艋舺》的拍攝,兩喜號也入了戲。「老闆,5碗魷魚焿帶走!」,菜單寫上「廟口要的」,經典對白與場景,復刻了幾代艋舺人的青春光景。
從百年前的龍山寺廟埕起家,再到龍山商場,輾轉西園路亭仔腳,最後在廣州街夜市安身立業。老艋舺的魷魚焿,穿越龍山寺風華百年,依舊是一碗兩喜的傳鮮滋味。
#Meck大叔#兩喜號西園店#綜合羹湯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求魚漿夫婦的官方賴- 閒聊板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知道臉書的魚漿夫婦嗎?我很喜歡看他分享的食譜,他po文常說收錄在官方Line裡,但我一直不知道怎麼加官方賴,私訊粉專也沒有得到回覆, ... ... <看更多>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4K】魚漿夫婦配菜類教學食譜影片美味的雞胸肉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之後加入LINE官方帳號的朋友,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教學影片噢!很多人反應文字上的說明可能 不是 很清楚,所以 魚漿夫婦 這邊會把之前講過的料理都做一遍, ... ... <看更多>
魚漿夫婦不是夫妻 在 魚漿夫婦 的推薦與評價
魚漿夫婦 ○ 食癒生活果果鑑定師燕麥片詩人著有《東京好食光》 美食、旅行、食譜、翻譯練習及談心LINE加入方式在上方「來去逛逛」按鈕日本縣市合作觀光大使合作案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