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不一定反應情緒,而是行為傾向
.
關於人類表情的研究,大體分為兩個學派。第一個也是最傳統的學派叫基本情緒論 (Basic emotion theory, BET) ,大多來自神經科學與情緒心理學者,認為表情反應人們內心的感受或情緒。例如,微笑反應當事人內心的愉悅感。另一新興學派叫行為生態論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BECV),大多來自社會心理學,認為表情反應的是下意識或潛意識的行為傾向與社交語言。例如,微笑可能要取悅互動的另一方。所謂互動的另一方,可能是真人、照片、動物、甚至電腦或機器(例如自拍),或雖獨自一人但腦中正在與別人互動時。
.
基本情緒論早期對情緒的分類,大體分為開心、害怕、難過、吃驚、生氣、厭惡與不屑等七大類,經常被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在說謊。有興趣的可以看美國影集-謊言終結者《Lie To Me》或FBI教你讀心術這類書籍。但有愈來愈多心理學家與電腦科學家合作,運用電腦視覺結合AI深度學習 (歸類在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的領域),捕捉人們五分之一,甚至四十五分之一秒的臉部動態,又稱作微表情。正常人難以控制 (即微表情不會說謊),卻容易在與他人互動時無意識地展現出來,且不易被肉眼觀察到。但即便是微表情,也不盡然能反應當事人當下的情緒。反之,卻能顯著且高相關地預測一個人下一秒甚至未來一年與他人互動的行為傾向,例如性格(歸類在性格運算 personality computing)或特質與價值觀屬性的職能。因此,結合視訊面訊,開始被用來當作人力資源測評和甄選的工具。
.
註: 以下這則報導用86個微表情不太正確,而是臉部86個偵測點 (facial landmarks),這86點在特定情境與時間的動態 (所以是86的86次方),才是微表情。
.
來源:
Crivelli, C., Carrera, P., Fernández-Dols, J.M. (2015). Are smiles a sign of happiness? Spontaneous expressions of judo winner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6, 52–58.
.
Fridlund, A.J. (2017). The behavioral ecology view of facial displays, 25 years later. In: Fernández-Dols, J.M., Russell, J.A. (eds.) Oxford Series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Social Neuroscience. The Science of Facial Expression. pp. 77–9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2017).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3slSJG_7c&t=12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ffective neuroscience」的推薦目錄:
- 關於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孫弘岳-人力資源管理的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An Introduction to Affective Neuroscience (Davidson Films, Inc.) 的評價
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蘇絢慧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我第一本極推薦的書出版了!這是由時報出版的《不只是憂鬱》,裡頭收錄了我的推薦文,並且在4月10日晚上有我的導讀直播,請大家可以關注這本書,並參與導讀直播。
-
《承認你的真情緒,為自己迎回自在連結的真我》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諮商心理師)
我們的生活免不了經驗許多的負面情緒,諸如那些孤單、寂寞、空虛、沮喪、無奈、挫折及各種令人痛苦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往往是心理健康最大的損害來源。
並不是說這些情緒必然為人類帶來絕對壞的經驗或影響,而是人們對於感受到的情緒,有太多的不明和恐懼,以致形成許多防衛及轉移,也就造成許多因為壓抑或否認而導致出各種不健康的後果。
為何人們會對自己的情緒感受出現許多防衛和轉移呢?
我想,我們都有書中提到的類似經驗:「任何核心情緒都可能引發父母負面、多餘和自發的反應。父母可能會以憤怒、悲傷或漠不關心的態度回應孩子的核心情緒。這些負面的反應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難以管理的。我們表達情緒時,基本上都想要對方正面回應。如果表達情緒後,對方的反應是絲毫不感興趣和關心,這就是在通知我們的大腦:某件不愉快或危險的事情正在發生。口氣、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和語言,都可能表示我們的照顧者認為我們的情緒表達是多餘的。」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在兒童時期,向父母表達我們的情緒時,是想獲得正面的回應,然而過往的經驗可不是如此,我們會被父母長輩責備、羞辱、批評,或採取不理不睬的冷漠以對,以致我們對於自己的情緒感受,慢慢的也形成諸多負面觀感,覺得自己有情緒是可笑的、不對的,甚至是會出現可怕的危險,而加以壓抑及偽裝。
這才是我們深受情緒困擾或產生情緒障礙的原因。我們不知道該如何真實的感受自己的情緒,容許它們的發生及存在、容許它們表達,並且透過自我效能的關照及正向回應,來安撫及調節自己所需要的情緒歷程,反而讓情緒成為一種混亂的干擾,及十足的破壞力,造成我們的身心及人際關係的損害。
本書在協助讀者能自助了解自己的核心情緒,及辨識自己的抑制情緒或防禦情緒有諸多貢獻,這是我之所以選擇推薦的原因。
作者以「變化三角地帶」的理論指出在任何特定時候,我們會在情緒衝突三角地帶的三個角落之一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或者處在這個三角地帶之下的開放狀態。這能協助我們有效的自我覺察及辨識出是否有逃避感受真實的情緒?是否正在以某種抑制情緒或防禦的反應,來轉移感受自己內在的真實經驗,使我們更迴避經驗真實的自己?
如果我們時常逃避感受自己的真實核心情緒,我們就難以有機會,透過進入及接觸核心情緒,將我們連接到真我,讓我們感受到與其他人的親密連結,並開展出開放的自我。當我們與情緒脫節時,我們會感到孤寂,這是因為我們與自己的連結以及與關心者的連結,會因為情緒的封裝而阻斷及封閉,當然離我們內心所渴望的親密、安全及連結的需求,也越來越遠。生活因此積壓了更多難以清理、轉化的負面情緒,沈重得難以行動。
本書所提出的理論是當今新興的心理治療學派:「加速體驗動力心理療法」(Accelerated Experiential Dynamic Psychotherapy;簡稱AEDP),由美國心理治療領域戴安娜⋅佛莎(Diana Fosha)博士所創立。它源於心理動力治療法的淵源,吸取和整合了近年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人際神經生物學(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聚焦身體的方法(body-focused approaches)以及轉化研究(transformational studies)的研究成果,開創了一個能夠快速深入癥結、有效促進深度心理癒合和心理轉化和成長的治療模式。
雖然AEDP的理論博大精深,但這一本書則是能讓一般讀者理解AEDP治療法能如何幫助自己改變的書。透過本書,我們都可以學會珍惜情緒的豐富性,以及它們可以成為什麼樣的生命指南,指引我們做好需要做的事情來治癒舊傷,並且在生活中感覺更有自我效能和愉快。
我們天生就會療癒、矯正、成長和轉化自己的能力。當我們感到安全或者夠安全時,治癒的動力就會出現。身為人,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透過釋放真實的自我、減少防禦性的障礙,以卸除虛假沈重的假面自我。
如果這是你想要的,透過接觸真實的核心情緒,表達出那些真實感受,並且學習接受屬於你的情緒,進而從中獲得好的生命養分,那麼這一本書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也協助你自助處理接受那些關於愛、關懷或理解的感覺。
所有的內在核心情緒都有訊息要告訴我們,也許是我們的真實需要、是必須體驗的真實感受,或是要我們明白的生命經驗,即使那些負面情緒痛苦到會令人想逃想躲,難免會有所防禦及轉移,但只要我們再多一點點勇氣,就算一面害怕也沒關係,讓自己多擴展一點兒體驗自己情緒的歷程,並以同理心及慈悲承接自己的痛苦情緒,都能讓這些痛苦情緒因為這一份寬慰,而獲得轉化為內心溫柔力量的機會,使我們活得豐潤而開闊。
本書傳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266?loc=P_0022_002
時報出版
affective neuroscience 在 An Introduction to Affective Neuroscience (Davidson Films, Inc.) 的推薦與評價
Emotions color our everyday individual existence and shape all aspects of our interpersonal and intellectual experiences. ... <看更多>